大乘无量寿经(当生成就第一法门) (第十八集) 1990/7 香港 档名:02-008-0018
请掀开经本第七十一面第一行。
【其五者。世间人民。徙倚懈怠。不肯作善。治身修业。父母教诲。违戾反逆。譬如怨家。不如无子。负恩违义。无有报偿。】
从这段开始。这一章经是说的五戒十善,也是本经里面所说戒行的一章,也就是戒律,把它当作戒律来看。这一章古人有两个说法,两个说法都好。一个说法是说五戒里面的饮酒恶,第二个说法,这一段的经文里面包含著十恶业里面的贪瞋痴三毒。两个说法都好,内容可以说都具足。我们看经文。经文前面一半是讲因,后面则是讲果报。
『世间人民,徙倚懈怠』。徙倚是徘徊的意思,犹豫不决,不知道怎么做才好,这样的心态就叫做徙倚。懈怠是懒惰。『不肯作善,治身修业』,这两句话合起来讲就是不务正业,苟安放逸,放逸我们现在所讲的放任。对於自己的身心不知道修养,事业不晓得努力去做。修业,这个业是事业。『父母教诲,违戾反逆,譬如怨家,不如无子』。对於父母长辈的教训,他不能接受,不但不能接受,还要反抗。现在这个社会里面,可以说是中国、外国这样的情形是常常可以见到的。做父母的人往往就想不如无子!没有儿子还没有烦恼,有了儿子烦恼就多,尽给家里添麻烦。『负恩违义』,这就是我们世俗常讲的忘恩负义。『无有报偿』,不知道报答父母之恩,也不晓得奉养父母。
【放恣。游散。耽酒。嗜美。鲁扈。抵突。不识人情。无义无礼。不可谏晓。六亲眷属。资用有无。不能忧念。不惟父母之恩。不存师友之义。】
这段经文里面讲到有『耽酒』,古德有说这是五戒里面的饮酒恶,经上有明文。但是仔细观察,这一段文也是讲贪。『放恣』,就是放逸,『游散』,游手好闲,散漫懒惰。耽酒是好酒,『嗜美』,是好吃,好酒是又好吃。『鲁扈,抵突』,鲁是性情鲁莽,就是很粗,粗恶;扈是跋扈,不讲理,不听劝;抵突是反抗,不能接受劝导,往往要反抗。『不识人情』,人情事故他不懂。『无义无礼』,义是说应该的,不知道什么事情应该做,什么事情不应该做,他不懂,对人也没有礼貌。『不可谏晓』,谏是劝导,劝导他不能接受还要反抗,那就无可奈何了。『六亲眷属,资用有无,不能忧念』。这就是对於家亲眷属的生活他是毫不关心。有也好,没有也好,他不闻不问,不顾家,不顾亲友。『不惟父母之恩』,心里面没有想到父母的恩德,也没有想到老师、朋友应该尽这些义务,这在三毒里面,叫贪恶!
【意念身口。曾无一善。】
他念念只是讲他自己的身口,所谓是好吃懒作,没有一丝毫的善行、善念。这一段在三毒里面这是贪毒。
【不信诸佛经法。不信生死善恶。】
第一句这是不信佛,第二句是不相信因果报应,这是属於愚痴。
【欲害真人。斗乱僧众。】
真人是有道德之人,有修行的人,他看了不顺眼,反而加害於他。『僧众』是僧团,他破和合僧。
【愚痴蒙昧。自为智慧。】
他这种造作、这种行为,自己以为聪明,以为很能干。
【不知生所从来。死所趣向。】
那当然这是更不必说了,生从哪里来,死到哪里去,这是真正有觉悟的人才会想到;世间大多数人没有想到这个问题,我生从哪里来,死了以后要往哪里去,没考虑到这问题。
【不仁不顺。希望长生。】
『仁』是仁慈,『顺』就是经上常讲的恒顺众生,他只是随自己的欲望,放任纵欲,还希望自己能长生,哪有这个道理?
【慈心教诲。而不肯信。苦口与语。无益其人。心中闭塞。意不开解。】
这是瞋毒、痴毒都在其中,真的是贪瞋痴三毒增长!到这个地方统统讲的是因,他平常造作的。这些经文意思很深,理很深,境界非常之广。我们念了之后要常常反省,为什么?往往我们自己有这些过失不知道,不能够觉察;这个经多念、多想想,会发现自己的过失。发现过失,这就是佛门通常讲的开悟,觉悟。知道自己的过失是觉悟,把自己过失改正过来,这叫修行,这是真正修行。下面这讲果报。
【大命将终。】
这到他临死的时候。
【悔惧交至。】
『悔』是后悔,『惧』是恐怖,这个时候害怕来不及了。
【不豫修善。】
『豫』是预先,不晓得预先断恶修善。
【临时乃悔。悔之於后。将何及乎。】
到命终恶报现前的时候后悔来不及了。
【天地之间。五道分明。善恶报应。祸福相承。身自当之。无谁代者。】
后面这一段是佛在此地做一个总结。『天地之间,五道分明』。五道就是六道,因为此地把阿修罗归在天道。六道轮回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,确实存在的事实。人心善、行善一定是三善道受报,心恶、行恶,必然是三恶道去受报。『祸福相承,身自当之』,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代替的,自作自受,这个要知道!
【善人行善。从乐入乐。从明入明。】
『明』是光明,『善人行善』,一定有善报,有好的果报。
【恶人行恶。从苦入苦。从冥入冥。】
『冥』就是无明、就是迷惑。身一世比一世苦,神识一世比一世迷惑,这就非常的可怜。
【谁能知者。独佛知耳。】
这个事情谁知道?佛在此地告诉我们,唯有佛晓得,佛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
【教语开示。信行者少。】
这是佛看到一切众生兴起无限的感叹。佛是慈悲教诲,为我们开示,可是信的人少。听的人多,信的人少,听了之后,他不信!
【生死不休。恶道不绝。】
『生死』是讲六道,生生死死,死死生生,没完没了的,所以佛常在经上讲「生死疲劳」。『恶道不绝』,恶道为什么不绝?造恶的人太多了,听佛劝告的人太少了。
【如是世人。难可具尽。故有自然三涂。】
饿鬼、畜生、地狱这是自然的果报,有因必有果。
【无量苦恼。辗转其中。世世累劫。无有出期。难得解脱。痛不可言。】
这是总结五恶与十种恶,真是浊恶至极了。
【如是五恶五痛五烧。譬如大火。焚烧人身。】
这是比喻。
【若能自於其中一心制意。端身正念。言行相副。所作至诚。独作诸善。不为众恶。身独度脱。获其福德。可得长寿泥洹之道。是为五大善也。】
这是佛在此地劝勉我们,我们如果能够翻过来断恶行善,这福德长寿自然就可以得到。佛在此地教我们的原则很重要,所以经文不能含糊笼统看过。这里关键的字眼就是『一心制意』,这一句非常重要。我们今天修行的人很多,得到利益的人不多,虽然讲一般人只著重在修福,你得到福没有?福好像也没有得到,这个问题就严重了。福为什么也没得到?不如法!修世间有漏的福报也要如法,不如法也得不到。关键就是我们的心太乱了,我们今天是用乱心来修,不但乱心修,而且是杂修,乱心杂修,诸位想想看,怎么能达到结果?佛教给我们「一心制意」,要一心修、要专修,那成就就快了。一心专修,不可以乱心杂修,关键就在此地。我们想想,我们自己是用什么心,怎么个修法,就晓得修这么久为什么得不到结果,这病根就找到了。找到病根,把它改正过来就对了。有多少人修一生都找不到病根在哪里,这是真正可怜;他不是不修,他修,他也很精进,就是刚才讲的,他不是一心专修,他是杂心乱修,很精进,修一辈子没有结果,这是经上常讲可怜悯者,所以这一句要注意,一心制意。
『端身正念,言行相副』。不但是我们处事待人接物,我们说话要诚实,此地讲的言行相副有特别的意思。我们口念佛,心里面真正有佛,这就相副了。口里有佛,心里没有佛,这没用处的,那所谓是喊破喉咙也枉然。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「忆佛念佛」,忆是心里面有佛,念是口里面有佛,心口要相应。
『所作至诚』,特别是指修念佛法门,真诚到极处。『独作诸善,不为众恶』,别人怎么做法,我们看到不如法,我们不要去随他,自己修自己。度不了别人,至少要度自己,这是正确的。所以有缘,帮助别人;没有缘,自己一定要自度,自己一定要求往生。这样修学才真正『获其福德,可得长寿泥洹之道』,泥洹是大菩提、大涅盘。『是为五大善也』,翻过来就是大善!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持戒念佛。再看底下一章。
「重重诲勉第三十六」。这一章佛要给我们说明恶因恶果,教给我们要知道警惕、要晓得畏惧。末后又苦口婆心的劝勉我们,要认真努力的修学,不要空过这一生。
【佛告弥勒。吾语汝等。如是五恶五痛五烧。辗转相生。敢有犯此。当历恶趣。】
这是总结前面。『五恶』是因,『五痛』是花报,现世的果报,『五烧』是将来三途苦报。『辗转相生』,因中有果,果中有因,人在苦难的时候他不知道他是造罪业受报,他认为什么?老天爷不公平,佛菩萨没有眼睛,他是好人,为什么要受这个苦难?这就是受苦又造苦因,怨天尤人,那造的恶就更深!这就是『辗转相生』。『敢有犯此,当历恶趣』,迷惑颠倒的这些众生,无所忌惮的造作,他将来必定要受三恶道的恶报。
【或其今世。先被病殃。死生不得。示众见之。】
这段里面,佛将五痛就是花报给我们提示了不少。人还没死,他造的恶、造的罪业造得很重,就在现世先得奇奇怪怪的病;得到这个病之后,是求生不得,求死不能,死,他又不得死,病痛!让世间人看到这个样子,有善根的人看到就他就会觉悟。知道什么?知道这是果报。「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」。前,就是你前面的造作,前面造作善,则有善报;前面造作恶,则有恶报,这种事情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看得也很多。尤其是富贵人,有地位、有财富的得到什么病?现在说叫老人病,医生实在也查不出他什么病因?可是就是有病。这一躺在床上可能躺十几年、二十年,日夜要三班护士来侍候照顾他,一年医药费不晓得花多少钱,他那一口气就不断,他在那里享受,这不是好事情!穷人家?穷人家不会得这个病,为什么?病不起,那要花多少钱!贫苦人家不会有这个病,病不起,都是富贵人才得这样的病。
【或於寿终。入三恶道。愁痛酷毒。自相燋然。】
这是讲临终我们看他死的那种情形。凡是入恶道的,死的样子都不会很好看的。
【共其怨家。更相杀伤。从小微起。成大困剧。】
这是从因上来讲,前面一段是从果上来劝我们,现世的果报、来世的果报太可怕了。既然畏惧,我们对於自己起心动念、一切造作就要谨慎,要小心。凡事都要想到后果,这个人就是有智慧,真正聪明人,起心动念、一切造作想到将来的果报。这以下是从因相上来说。
『共其怨家,更相杀伤』。这就是小怨、小忿恨不能够忍让,彼此报复。从小的怨恨就成了大的冤仇了。佛在经上常常劝我们「冤家宜解不宜结」。不要跟人结怨,怨是愈结愈深,愈深愈不容易解决,不要跟人结怨。跟冤家在一块要学到忍让,忍让,这才能把冤业化解。
【皆由贪著财色。不肯施惠。各欲自快。无复曲直。痴欲所迫。厚己争利。】
这是从因果上来看,所有的这些恶因恶果归纳起来,不外乎从贪瞋痴三毒里面发生的。三毒里面最重要的,贪毒!实在说,他贪不到才瞋恨,他样样都贪到了,他就不恨了,就不怨天尤人了。所以三毒烦恼归结到最后就是一个贪,这不得了!所以菩萨六度第一个是布施,布施就是对付悭贪的,用这个手段来破悭贪烦恼。他这些人,他不肯布施、不肯施惠,惠是利益众生,不肯布施,不肯帮助别人。『各欲自快』,每个人都自求快乐。『无复曲直』,这就是利欲薰心,迷惑颠倒,这就是痴欲所逼,前面是贪,这是痴,愚痴!念念之中,只知道『厚己争利』,厚己薄彼。
【富贵荣华。当时快意。】
『富贵荣华』。是这些人所争的,不择手段去争取,可是富贵荣华能享受多久?享完了以后又怎么办?
【不能忍辱。不务修善。威势无几。随以磨灭。】
这样损人利己的事情做多了,决定折损寿命,换句话说,你荣华富贵享不久,必定有果报现前。『威势无几』,这个几是指时间不长,『随以磨灭』。
【天道施张。自然纠举。茕茕忪忪。当入其中。古今有是。痛哉可伤。】
『天道』,就是讲因果的定律,善恶果报是自然的,何况这里面还有天地鬼神。『茕茕忪忪』,是形容他,当他果报现前的时候惊慌失措,无依无靠,身心不安的样子。实在讲,这是自作自受。『古今有是,痛哉可伤』,这是佛悲悯感叹之词。古今有是,这一句就是定律;善恶果报,这是定律,谁都不能够避免。
【汝等得佛经语。熟思惟之。各自端守。终身不怠。】
这是佛教给我们,像前面所造的恶因,如果不是大圣大贤,确实是人所不免。我们反省我们自己,过去生忘掉了,这投胎有隔阴之迷,前生的事情忘掉了;这一生从小到大,一直到今天,佛讲的这一些恶因我们造了多少?真正要是反省一下,实在觉得可怕!按照佛经上所讲的,我们将来怎么能免得了果报?这就说了一句老实话,这一生如果不能往生,来生到哪里去?三途有分,人天靠不住,人天怎么样?五戒守的大概可以打八十分才行,六十分不可靠!自己修五戒十善,自己给自己打个分数,如果能打到八十分,大概来生人天可以保得住;没有这么高的水准,决定会堕三恶道,这事情麻烦!这是事实摆在我们面前。今天我们遇到佛法,佛教给我们解脱的方法,这个方法叫带业往生,业是什么?过去造的这些恶业!带著这些恶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教给我们这个方法。
『汝等得佛经语』,得佛经语就是指这一部经,你们今天得到这部经。『熟思惟之』,要把这部经念熟,要常常想这部经里面所讲的教训。『各自端守,终身不怠』,把佛的教训记在心里,日常生活之中,处事待人接物绝对不再违背佛的教训,这就是终身不怠、不再违背。
【尊圣敬善。仁慈博爱。当求度世。拔断生死众恶之本。当离三途。忧怖苦痛之道。】
『三途』,是恶道。我们真正把这个事实认识清楚了,晓得这才是我们这一生一世第一桩大事,没有比这个事情更重要,也没有比这个事情更大的。这个事情如果不能解决,换句话说,三途有分,几时再从三途出来得人身,那就不晓得经过多少大劫了。得人身再能遇佛法,谈何容易?固然机会是有,自己一定要经过长劫的轮回,这太苦了,所以一定要警觉、要遵守佛的教戒。
『尊圣敬善』,圣是佛菩萨,一定要遵守。敬善,我们应当要相信,世间的贤人善事要尊重。我常常教给初学,初学对於这一些普通的名相定义不太容易搞清楚,就像「开悟」,我常常讲给他听,知道过失就是开悟,改过自新就是修行。喜贤好善,这就是有德!喜欢贤人,喜欢善事,这个人就是有德;心地清净平等就是有道。这个道德,道怎么讲?德怎么讲?我们这个经本上「清净平等觉」,那就是大道!心地清净平等就得道了。所以要知道尊圣敬善。
『仁慈博爱』,博爱就是以清净平等心看一切众生。『当求度世』,度是超出世间,这是我们应当要求的,超越六道轮回。『拔断生死众恶之本』,这个生死众恶之本是什么?就是前面讲的五恶、十恶,这是生死众恶的根本。一定要把它拔除,要把它断掉,改过修善,这样才能够永脱轮回。轮回都永脱了,三途当然是超过了。
【若曹作善。云何第一。】
这佛真慈悲!我们想断恶修善,什么善是第一?佛在这里教给我们。
【当自端心。】
心清净,心里面没有妄念、没有邪思,心端正。
【当自端身。耳目口鼻。皆当自端。】
这个『耳目口鼻』都是属於身,身都代表了。端正其身就是持戒。戒律是我们修身的标准,经论是我们修心的标准。因此,我们发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夏莲居老居士提倡净宗学会,希望以这个组织来专修专弘,接引往生。很可惜老居士提出这个名称之后,他老人家就往生了,所以在大陆上并没有组织。黄念祖老居士是夏老的传人,我在北京跟他见面,他一再嘱咐我,希望我在台湾、在海外极力的来提倡。现在我们净宗学会有十几个会,分布在美国、加拿大、台湾、在南洋,有十几个会。
我们唯一的目标就是求生净土,所以我们的早晚课跟普通一般早晚课不同。我们专修净土,遵守佛的教戒来做。佛开头教给我们「当自端心」,所以我们早课经文是念本经第六章,就是四十八愿。早课念四十八愿,念佛号,回向,三皈依,是这样做法的;晚课就是念这一段,从三十三章念到三十七章,三十三、三十四、三十五、三十六、三十七、五章,这五章我们在此地看到,全是教给我们如何断恶修善,这是端正身耳目口鼻,我们用这五章每天作晚课来检点自己有没有犯过,改过自新。所以念这五章经文,把这五章经文当作忏悔文在念,念完之后,念佛,回向,三皈依。我们的早晚课跟一般道场早晚课不一样,一心一意求生净土。
【身心净洁。与善相应。】
佛这样教给我们,我们也希望统统能够做到,不违背佛的教戒。
【勿随嗜欲。】
不要随著自己的爱好,随著自己的妄念去做,这一句讲的是意。
【不犯诸恶。】
这是说的身。
【言色当和。】
这是说的口。这三句就是身口意三业修学的标准。
【身行当专。】
这个非常非常重要。
【动作瞻视。安定徐为。】
『徐』是缓慢,就是日常生活当中,一举一动不要暴躁,要学著稳重,要学著安详。
【作事仓卒。败悔在后。】
这就是显示他没有镇定的功夫,作事情慌忙,作事情凌乱,将来是败悔在后。
【为之不谛。亡其功夫。】
这是劝勉我们,就是做事情、身语意业都要注意,要安定,要安详,要缓慢,这样才不致於后悔,才不会把自己的功夫忘失掉。我们再看下面一章。
「如贫得宝第三十七」。刚才我说过我们净宗学会的同仁,晚课是三十三念到三十七章,就是念到这一章。这一章大意是说善因善果,前面所讲的恶因恶报,这是说善因善果,劝勉我们精进,修善断恶。
【汝等广植德本。勿犯道禁。忍辱精进。慈心专一。斋戒清净。一日一夜。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。】
这一些开示非常重要,一句都不可以疏忽。首先佛教给我们要『广植德本』,德本是什么?给诸位说就是这一句万德洪名。阿弥陀佛的名号,称为万德洪名!一切善德都从这一句名号生出来的。广植就是二六时中,这一句佛号不能中断,这才叫广植德本。
年轻人我希望你读经,你读这部经也是广植德本,最好一天能够念三部,从头到尾念三遍,念得愈多愈好。开头念因为不熟,速度会比较慢一点,大概念一部需要两个小时;念上一个月大概就一个半小时差不多,愈念愈熟;念上半年以后,在我想大概是五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就够了;念上一年,大概念一遍三十五分钟,熟了,念熟了。所以现在在台湾有不少人一天念十几遍。他念多了,心就定了,他不打妄想,心清净了!这是德本。比念这一句佛号有效,因为念这一句佛号,佛号太简单、太短,一面念佛号一面还会打妄想,很难把妄想念掉。念经就不一样,念经打了个妄想就念错了;念错了不算,从头念起,再念,这样子才能把妄想真正给断掉。
所以教你念经目的在哪里?目的是教你不要胡思乱想。把你的妄想分别执著念掉,目的在此地,这就是德本!到几时心真正清净,妄念少了,那个时候这一句名号真正管用,得力了;那个时候可以不要念经,专门念佛号,心清净!这是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的,晓得念经的好处。我们中国古人常说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,这经里面的意思你自然就明白,为什么?佛说一切经是从清净心里面说出来的,经是清净心变现出来的,我们自己心也清净了,跟佛心就没有两样。佛所说的经典就是自心变现之物,哪有不懂的道理?自然就明了,这叫开悟,大彻大悟。所以你说哪个人不会讲经?各个都会!不要学的,不要教的,心清净就会了。这是德本,非常非常重要。定慧的根本,实在讲就是在念佛,就是在读经;读经都一样,专一,念一部经。
『勿犯道禁』,道禁就是指戒律,也不要去看其他什么戒本,不须要,就是这部经上第三十三到三十七这五章,这就是五戒十善,够用了。不要再去搞什么菩萨戒、出家戒、在家戒都不要搞了,愈搞愈麻烦,说老实话,哪一条戒你能做得到?全做这些表面功夫。不要说戒了,三皈依都做不到!三皈依都没有,哪来的戒?好像盖房子一样,三皈依是地基、是基础;三皈依都没有,那个戒是什么?戒是起大楼,不可能的事情。
所以诸位仔细想一想,我们有没有三皈?是不是真的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依自性觉了?这叫皈依佛!真正从邪知邪见、错误的思想见解回过头来,依正知正见,有没有?如果没有,皈依法这一条也没有做到。皈依僧,是从一切染污回过头来依自性净,这叫皈依僧。所以虽然请个法师给我们做个仪式,外表,内容一样也没做到。学佛要学真的,不能学假的!要真干才有用处,学些形式,那被人笑话。此地的道禁就是指三十三到三十七这五章,能把五戒十善修好,一心念佛就决定往生。
『忍辱精进』。六度里面,此地只说了两种,两种就包括六度,也可以说,真正修行人,六度里面这两度对我们来讲比什么都重要。为什么他不讲布施,不讲持戒,一开头讲忍辱?叫你一切都放下,念这部经,这就是忍!其他的经论你都不要念,你能够忍受得了;你不能忍,不行!早晚课诵,我们不照禅门日诵,不照一般寺庙课诵本去做,教你什么,你要能忍受得了!所以六度他不讲别的,他单单讲这个,无量无边的法门统统舍掉,专修念佛法门。这莲池大师讲的「三藏十二部,让给别人悟」,让给别人是布施、舍掉,自己单单选一个,这要忍辱,要能忍受;「八万四千门饶予别人行」,八万四千法门,行门,我只取一个念佛法门,别的法门我都不修了,你能忍受得了吗?忍而后才能精进。精是精纯不杂,进是进步,才谈得上精进。精进是菩萨善根。
『慈心专一』,这个慈心味道就浓!原来专一才叫慈,不专一就没有慈心。慈心是专一,因为专一他才成就,这才真正是慈悲心;学多了,这心就不叫慈了,为什么?不能成就。你看这个味有多浓,处处提倡专一。
『斋戒清净』,斋戒是什么?现在有许多人把吃素称为吃斋,这是错误的;素菜叫斋菜,这也是错误的。所以首先要了解什么叫做斋?斋在佛门里面讲过中不食叫斋。你看八关斋戒里面特别注重斋。中是日中,太阳正中,过了正中以后就不能再吃了,这叫持斋,不是吃素。素食跟这个斋是两回事,不是一回事。佛门里面给诸位说,没有素食的。现在我们在外国,常常到外国去,有外国的佛教徒、出家的,看到我们中国出家人、在家居士吃素,他们很奇怪;那我们看他们吃肉也很奇怪,这是什么?这是习惯!
佛陀在世,生活方式是托钵的,托钵人家给什么就吃什么;实在讲,那个时候是持斋,过午都不吃。佛跟弟子们日中一食,每一天只吃一餐,那叫斋。所以斋是出家人的生活,在家人持八关斋戒,就是在家人过一天出家人的生活,著重在斋。日中一食,这叫斋,不一定是吃素,这诸位要晓得。中国的素食是梁武帝提倡的,这是中国佛教特有的,全世界佛教没有。梁武帝实在也很了不起,他读《楞伽经》,读到「菩萨慈悲不忍食众生肉」,他很有感动,他就发心吃长素。他是皇帝,是我们佛门的护法,拿现代的话来说,他提倡素食运动,我们出家人马上就响应,所以中国佛教就变成素食者。全世界的佛教都没有,唯独中国佛教主张吃素。
还有中国佛教有燃香,出家人燃在头顶上,在家人燃在手臂上,这是全世界其他国家民族里头没有的。佛在经上讲燃香,它是取这个意思,比喻这个意思。燃香、燃指、燃臂(燃手)、燃顶,这是佛经上讲的,不是叫你真的烧掉,它的意思是什么?牺牲自己,奉献给别人,舍己为人,是取这个意思,不是教你真的烧掉。燃指,好,指头烧掉了;观世音菩萨嫌两个手不够用,还要现千手千眼;你只有两个手,还把它烧掉,你还能做什么用处?以我们的头脑,以我们的身,以我们的手,为一切众生服务,是这个意思,舍己为人的意思,不是叫你真的烧掉。
所以中国佛教在受戒的时候,燃三柱香,大陆上还有燃十二柱香的,是教你看到这个,「我曾经发愿,我牺牲自己,我要为别人服务」,是这个意思,提醒自己的。现在真正意思都忘掉了,认为什么,我燃香是供养佛的。试问问,你燃香燃这个气味难闻得不得了,佛要闻你这个?如果你烧这个比栴檀味道还香,那佛还情有可原。这味道很难闻!把佛都薰跑掉了,所以这是要知道佛法的本意。所以你看看西藏,西藏没有燃的;在日本的佛教、韩国的佛教、南洋的佛教都没有,唯独中国吃素,燃香疤,这是中国佛教特有的,诸位要知道。
所以斋是过午不食不是吃素。但是素食对於身体健康有决定的好处,尤其是中年以上。在从前社会,这个肉食,我觉得讲营养还讲得过去,现在这个世界,我觉得肉食,肉里面含的毒素,含的病原特别多,所以现在世界上人得些奇奇怪怪的病。病从哪里来的?中国人说「病从口入」,病是吃进去的,吃的东西不卫生,这个确实。所以一般吃素的人在身体健康都比肉食的人要好,这是真的,所以提倡素食运动是一桩好事情。
斋主要用意是心地清净。我们中国古人对於这一桩事情很重视,古人教给我们在饮食,早晨要吃得好,早点要好,营养丰富,中午要吃得饱,晚上要吃得少,对身体健康有帮助。晚上不要多吃,晚上要少吃,你睡眠才好,才能正常。现在这个世界颠倒了,颠倒到什么程度?有些人早晨不吃,中午吃得少,晚上吃得饱,半夜还吃一道宵夜,这颠倒!外国人也是颠倒,外国人主要的一餐是晚餐,他们中午吃东西吃得很简单,晚上那一餐吃得非常丰富,所以我看到也是颠倒,日夜颠倒。
所以可见得这个斋,佛提出来,我们中国古人知道,晓得怎么样养生,修心养性,饮食有关系。佛为什么一天吃一餐就够了?这个道理我告诉诸位。人身就像一部机器一样,这个机器它都在那里运作,它是动的不是静止的,运作要有力量去推动它,我们今天讲能量、能源,饮食就是能源的补充,吃到肠胃里面就变化成能量,使身体能够正常的运作。可是这个能量的消耗,给诸位说,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念上,一天到晚胡思乱想,这个能量消耗最大;如果这个人心清净,没有胡思乱想,他消耗就少了,一天一餐足够了,很少一点就足够了。所以说阿罗汉证得阿罗汉果,见思烦恼断了,可以说我们世间妄念他都没有了,阿罗汉一个星期吃一餐。辟支佛见思习气也断了,半个月吃一餐,他够了。我们一天吃三餐不够,还要吃五餐,妄想太多了。
所以诸位念佛、念经,念上几年心清净了,你的饮食自然就少了,这不是勉强的,它不须要那么多了,自然就少了。饮食少,简单、省事!日子就很好过,也很舒服,不要麻烦。一天烧三餐饭,总是不如烧一餐来的方便。所以斋戒是身心清净,诸位要懂得这个意思。我们现在就是到国外去旅游的机会多了,我们见到别人饮食习惯跟我们不一样也不要见怪,知道这一段历史的因缘。我们也不要笑他,怎么出家人还吃肉,也不必去笑他。那个出家人,本来佛陀在世就是三净肉,不见杀,不闻杀,不为我杀。这是从前的制度,晓得中国人吃素是怎么来的,这样就好。
此地,佛特别告诉我们,在我们这个世间修行一天一夜,胜过在西方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。我们这个世界也不赖!这话是真的,为什么?我们这个世界难修,诱惑的力量太多、太大,你能够受得了,你能够不受这些诱惑,还能在这里修清净心,难能可贵,太不容易!不像西方世界,西方世界是清净国土。下面佛就说出来了。
【所以者何。彼佛国土。皆积德众善。无毫发之恶。】
这就是两个世界不一样!极恶的环境里,你不恶才难得;那个极善的环境里面,你不恶有什么希奇?一点都不希奇。所以这个世界修行难,一天一夜等於西方世界一百年。
【於此修善。十日十夜。胜於他方诸佛国中。为善千岁。】
这些事实、环境我们能够理解,一定要认真努力修学,也不必赶紧求往生,好像迫不急待,没有必要。我们这边认真修行也不是坏事情,比起他方世界还有好处。
【所以者何。他方佛国。福德自然。无造恶之地。唯此世间。善少恶多。饮苦食毒。未尝宁息。】
这个经文不难懂,可是我们看到之后有很深的感触。佛从前讲这些话,一般人感触不会很深,生在现代这个社会里,读这部经真的有很深的感触。这佛怎么晓得?他怎么会用这个句子?『善少恶多』,这是现在社会普遍的现象,善人的确太少了,恶的太多。『饮苦食毒』,这个佛怎么会说出来的?我们今天所喝的、所饮的水里面都有化学成分在里头,不是自然的,统统都受了很重的染污!你看那些吃的米、菜都有农药,而且农药成分很重,真的是吃毒。
李炳南老居士当年在世的时候,对饮食就很感慨,他说每天三餐是干什么?不是吃饭,是服毒!就像这经上讲的,每天三餐服毒,这个人身体怎么可能健康?肉食,现在这些动物饲养的都用化学饲料来喂它,使发育不正常。很短的时间,它就长得很肥很重,人吃了之后,统统中毒了,什么怪病都长出来了,不是正常的!从前养猪、养鸡都放在野外,让它自己觅食,这是很正常的,现在怎么样?关在笼子里头,从生下来一直到被杀都关在笼子里面,没有一天放出去的,而且笼子一个挤一个,像沙丁鱼都挤在一起,喂的那些都化学东西。所以我常常看那个吃肉的人很可怜,我就想这个肉跟三十年前我们吃的肉味道一定不一样。毒!吃的是毒!不可能是一样的。
所以现在你真的要知道这个事实真相,你才晓得蔬菜还是比较好一点,虽然农药那个毒的成分会轻一点,当然最好是自己种菜。在香港这个地方地太少了,你没法子种,我们在美国都自己种菜。院子都很大,外国人都是种草、种花,我们觉得花草没什么意思,来种菜好了,所以我们种了很多菜,自己都吃不完,种菜好。看了这个真的是很大的感触,饮苦食毒。『未尝宁息』,真的是现在的世间相,这世间现象就是如此。
【吾哀汝等。苦心诲喻。】
佛自称,佛的确看到我们这个情形,非常之悲痛、怜悯,苦口婆心的教诲我们。
【授与经法。悉持思之。悉奉行之。】
这个地方讲『授与经法』,经就是指这部《无量寿经》。法是念佛成佛的方法;本经前面所讲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,这就是方法。希望我们『悉持思之』,悉是统统!授持、思惟、奉行,依教奉行。
【尊卑。男女。眷属。朋友。转相教语。】
凡是我们周围所认识的人,我们都要劝他,都要教他。有机会就把这个道理讲给大家听,希望大家觉悟,自己一定要认真修行,为什么?你修得很好,人家看到了,这就是样子!我们真正得的利益,这个利益人家一看就晓得了,才能够增长他的信心。如果我们学佛学得很苦,那人家一看不要学了,你看学佛学得好可怜!那能劝人?所以我们一定学得快快乐乐,也学得活活泼泼,他一看到这个学佛的确是不错,这就是劝人!特别是那些对佛教不懂的人,对佛教一无所知或者对佛教有误会的人,我们更要在形象上让他起恭敬心,让他起羡慕之心,这才能接引他。
所以佛为什么成佛之后,还要用一百劫的时间去修相好,修三十二相,八十种好,原因就是这种相好能摄受众生,这诸位要晓得。所以佛法里头,有小乘、有大乘,每个时代不一样,《法华经》上讲得很清楚,末法时期一定要弘扬大乘,为什么?小乘主张苦行的,现在这个社会你天天修苦行,他不来了。每一个人都贪图享受,这苦行怎么可以?所以必须要观机,他是哪一类根机,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来接引他,使他能够得到佛法的利益。佛法活活泼泼的,应机施教,不是一成不变的。这是佛在此地劝我们要把这个殊胜的法门要劝一切众生。
【自相约检。和顺义理。欢乐慈孝。】
这是教给我们自己要修的,自己要做的,自己要约束、要检点、要和顺、要明义理。对家庭、对亲人要『欢乐慈孝』。
【所作如犯。则自悔过。去恶就善。朝闻夕改。】
这四句就是真实的忏悔法。忏罪怎么忏?这才叫真正忏悔。知道自己过失了,马上就改,改过自新!
【奉持经戒。如贫得宝。】
好像贫穷人得到珍宝一样,『经戒』是真正的珍宝。
【改往修来。洒心易行。】
这个必须从心地上改过自新,心地清净,行为当然就清净了。
【自然感降。所愿辄得。】
这个『感降』就是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,蒙佛威神加持,所作如愿。
【佛所行处。国邑丘聚。靡不蒙化。】
底下这一段可以说是佛法教学的目的,也是佛法为什么成为一切众生所必须的,道理就在此地。『佛所行处』,是讲佛陀教育推行的地方,普及的地方,这叫佛所行处;并不是佛走到那个地方,是佛的教学、佛的教育推行的地方,实行的地方。『国』是指大的,大是国家。『邑』是都会,都市。『丘聚』是村庄。大到一个国家,小到都市、村庄。『靡不蒙化』,没有不蒙佛教教化的。底下这是教化的成效、效果。
【天下和顺。】
我们中国人常讲「天时地利人和」。人和重要!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,只要人和了,天时也一定和了。『天下和顺』,这就是把佛教给我们的六和敬,要把它发扬到全世界去。从我们自己一个人做起,一家和敬,邻里乡党和敬,一村和敬,一个城市和敬,一国和敬,这样才能够推广!认真的去做,做到天下和顺。
【日月清明。风雨以时。】
这是天时的和顺。
【灾厉不起。国丰民安。】
这是时和顺,天时和顺。国家丰足,老百姓平安安乐。
【兵戈无用。】
兵戈是指战争,没有战争。
【崇德兴仁。】
自上至下,推崇的是道德,心里面起心动念都是仁义。『仁』,推己及人。
【务修礼让。】
每一个人都能够修,都能够守礼,都能够忍让,你看这个社会多和睦。美国现在是衰了,而且是大幅度的在衰退。美国会不会亡国?当然会的,但是一时还不会,原因在哪里?美国的乡村、美国农村的老百姓都有礼让,都市比较乱,农村好。人人都能够知足,知足常乐!没有为非作歹的念头,大家都希望过安定和平的生活,这是这个国家还不至於坏到极处,它有它的道理在。
【国无盗贼。无有怨枉。强不凌弱。各得其所。】
到这个地方是一段。说明佛陀教化的效果确确实实可以达到。说实在话,不要说这么多的经论,就是这部经,如果认真来推行,每个人都能照这部经的理论、方法来修学,这个效果就达到了,何况还有许许多多的经论。
【我哀汝等。甚於父母念子。】
这个话也是真的,父母爱护子女一世,佛爱护众生生生世世,从来没有间断过的,所以佛的恩德超过父母。
【我於此世作佛。】
在这个五浊恶世示现成佛,成佛来教化这些众生。
【以善攻恶。】
以善法来对治我们所有的恶法。
【拔生死之苦。令获五德。升无为之安。】
佛对我们的教学,期望就在此地。『生死之苦』,是六道轮回,是希望我们能超越六道。『令获五德』,五德是指前面,五恶翻过来就是五戒,戒为大善,五戒是根本戒,无论是比丘戒、菩萨戒都是这五条在前面。『升无为之安』,无为是讲究竟涅盘。
【吾般泥洹。经道渐灭。】
这是佛给我们说,他老人家入灭之后,经道逐渐逐渐要灭的。现在我们看到印刷术这样发达,尤其电脑的发明,佛的经怎么会灭?我们如果细细想想是会灭的;经虽然存在这个世间,人都不相信了,这不就等於灭了吗?一般人拿自己的意思来解释佛经,佛的本义失掉了,这也是灭掉了。经道是这个样子灭法的。把佛的经典完全变成世间的学术,佛法就不存在了,这就灭掉了。
【人民谄伪。复为众恶。五烧五痛。久后转剧。】
这现在我们看到了。佛入般涅盘到现在三千年了,辗转到今天,确实五恶、五痛、五烧到现在这个社会到了极处。佛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这些话实实在在讲就是对我们现代人说的,三千年前说这些话,说在那里,放在那里,专门对我们今天人讲的,我们这个社会跟他所讲的完全一样。
【汝等转相教戒。】
特别再劝我们,我们应当要转相劝教。
【如佛经法。无得犯也。】
务必要相信、要遵守、要依教奉行。佛的教戒,无论如何都不可以犯。
【弥勒菩萨。合掌白言。世人恶苦。如是如是。】
弥勒菩萨接受佛的教诲,也很感慨的说,世间人造恶受苦报确实像佛所说的。『如是如是』,跟佛所说的完全一样。
【佛皆慈哀。悉度脱之。】
佛对於这些罪苦众生,还是以平等心、大慈悲心来看待,并不舍弃这些众生。说实在话,众生愈苦,佛菩萨怜悯的那个心也格外的恳切,总是以种种善巧方便,希望帮助我们离苦得乐。这就是前面跟诸位同修报告过,第一个必须是自己多生多劫的善根成熟,这是自己的力量;另外就是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威神的加持,这两种力量集合起来,我们这个人才真正觉悟,才真正体会到经里面所讲的意思,这个道理事实才真正明了。明了之后,才真正发心接受教训,依教奉行。我们经后面还会说到,佛说明这不是普通人!普通的人只种种善根而已,这是真的。
所以我们自己要认真努力修学,发愿求生西方世界。把这个功德利益、好处说给别人听,他接受很好,我们非常欢喜;他不接受就算了,也不要自己去苦恼,为什么?他善根没成熟!佛都不著急,我们著什么急?这就是佛门讲的,佛不度无缘之人,什么叫无缘?他的善根没成熟,没成熟,这一生不能得度。这一生不能脱离六道轮回,他还要搞六道轮回的,这无可奈何的事情,佛也帮不上忙。真正觉悟了的,那确实不是平常人,就是刚才讲的无始劫以来的善根成熟,三宝威神加持,他彻底觉悟,改过自新,从今天起一心一意专念阿弥陀佛,求生西方世界,这不是普通人。这个人是诸佛护念,龙天保佑。这个身体在娑婆世界是最后身,下一次不来了!最后身,永脱轮回。
【受佛重诲。不敢违失。】
这是弥勒菩萨殷勤接受,接受佛一而再,再而三的教诲,慈悲到了极处!不敢违背,不敢不遵守。一定要遵守佛的教训,尽心尽力去做,要把它做到圆满,没有欠缺,这才是真正的不敢违失。所以这三十三章到三十七章非常重要。我们一般人很难发现自己的过失,常常读这五章经,这像一面镜子一样常常照照,照照自己的心行,才会发现自己的过失。发现之后,改过自新,这就是『受佛重诲,不敢违失』。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。
请掀开经本第七十一面第一行。
【其五者。世间人民。徙倚懈怠。不肯作善。治身修业。父母教诲。违戾反逆。譬如怨家。不如无子。负恩违义。无有报偿。】
从这段开始。这一章经是说的五戒十善,也是本经里面所说戒行的一章,也就是戒律,把它当作戒律来看。这一章古人有两个说法,两个说法都好。一个说法是说五戒里面的饮酒恶,第二个说法,这一段的经文里面包含著十恶业里面的贪瞋痴三毒。两个说法都好,内容可以说都具足。我们看经文。经文前面一半是讲因,后面则是讲果报。
『世间人民,徙倚懈怠』。徙倚是徘徊的意思,犹豫不决,不知道怎么做才好,这样的心态就叫做徙倚。懈怠是懒惰。『不肯作善,治身修业』,这两句话合起来讲就是不务正业,苟安放逸,放逸我们现在所讲的放任。对於自己的身心不知道修养,事业不晓得努力去做。修业,这个业是事业。『父母教诲,违戾反逆,譬如怨家,不如无子』。对於父母长辈的教训,他不能接受,不但不能接受,还要反抗。现在这个社会里面,可以说是中国、外国这样的情形是常常可以见到的。做父母的人往往就想不如无子!没有儿子还没有烦恼,有了儿子烦恼就多,尽给家里添麻烦。『负恩违义』,这就是我们世俗常讲的忘恩负义。『无有报偿』,不知道报答父母之恩,也不晓得奉养父母。
【放恣。游散。耽酒。嗜美。鲁扈。抵突。不识人情。无义无礼。不可谏晓。六亲眷属。资用有无。不能忧念。不惟父母之恩。不存师友之义。】
这段经文里面讲到有『耽酒』,古德有说这是五戒里面的饮酒恶,经上有明文。但是仔细观察,这一段文也是讲贪。『放恣』,就是放逸,『游散』,游手好闲,散漫懒惰。耽酒是好酒,『嗜美』,是好吃,好酒是又好吃。『鲁扈,抵突』,鲁是性情鲁莽,就是很粗,粗恶;扈是跋扈,不讲理,不听劝;抵突是反抗,不能接受劝导,往往要反抗。『不识人情』,人情事故他不懂。『无义无礼』,义是说应该的,不知道什么事情应该做,什么事情不应该做,他不懂,对人也没有礼貌。『不可谏晓』,谏是劝导,劝导他不能接受还要反抗,那就无可奈何了。『六亲眷属,资用有无,不能忧念』。这就是对於家亲眷属的生活他是毫不关心。有也好,没有也好,他不闻不问,不顾家,不顾亲友。『不惟父母之恩』,心里面没有想到父母的恩德,也没有想到老师、朋友应该尽这些义务,这在三毒里面,叫贪恶!
【意念身口。曾无一善。】
他念念只是讲他自己的身口,所谓是好吃懒作,没有一丝毫的善行、善念。这一段在三毒里面这是贪毒。
【不信诸佛经法。不信生死善恶。】
第一句这是不信佛,第二句是不相信因果报应,这是属於愚痴。
【欲害真人。斗乱僧众。】
真人是有道德之人,有修行的人,他看了不顺眼,反而加害於他。『僧众』是僧团,他破和合僧。
【愚痴蒙昧。自为智慧。】
他这种造作、这种行为,自己以为聪明,以为很能干。
【不知生所从来。死所趣向。】
那当然这是更不必说了,生从哪里来,死到哪里去,这是真正有觉悟的人才会想到;世间大多数人没有想到这个问题,我生从哪里来,死了以后要往哪里去,没考虑到这问题。
【不仁不顺。希望长生。】
『仁』是仁慈,『顺』就是经上常讲的恒顺众生,他只是随自己的欲望,放任纵欲,还希望自己能长生,哪有这个道理?
【慈心教诲。而不肯信。苦口与语。无益其人。心中闭塞。意不开解。】
这是瞋毒、痴毒都在其中,真的是贪瞋痴三毒增长!到这个地方统统讲的是因,他平常造作的。这些经文意思很深,理很深,境界非常之广。我们念了之后要常常反省,为什么?往往我们自己有这些过失不知道,不能够觉察;这个经多念、多想想,会发现自己的过失。发现过失,这就是佛门通常讲的开悟,觉悟。知道自己的过失是觉悟,把自己过失改正过来,这叫修行,这是真正修行。下面这讲果报。
【大命将终。】
这到他临死的时候。
【悔惧交至。】
『悔』是后悔,『惧』是恐怖,这个时候害怕来不及了。
【不豫修善。】
『豫』是预先,不晓得预先断恶修善。
【临时乃悔。悔之於后。将何及乎。】
到命终恶报现前的时候后悔来不及了。
【天地之间。五道分明。善恶报应。祸福相承。身自当之。无谁代者。】
后面这一段是佛在此地做一个总结。『天地之间,五道分明』。五道就是六道,因为此地把阿修罗归在天道。六道轮回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,确实存在的事实。人心善、行善一定是三善道受报,心恶、行恶,必然是三恶道去受报。『祸福相承,身自当之』,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代替的,自作自受,这个要知道!
【善人行善。从乐入乐。从明入明。】
『明』是光明,『善人行善』,一定有善报,有好的果报。
【恶人行恶。从苦入苦。从冥入冥。】
『冥』就是无明、就是迷惑。身一世比一世苦,神识一世比一世迷惑,这就非常的可怜。
【谁能知者。独佛知耳。】
这个事情谁知道?佛在此地告诉我们,唯有佛晓得,佛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
【教语开示。信行者少。】
这是佛看到一切众生兴起无限的感叹。佛是慈悲教诲,为我们开示,可是信的人少。听的人多,信的人少,听了之后,他不信!
【生死不休。恶道不绝。】
『生死』是讲六道,生生死死,死死生生,没完没了的,所以佛常在经上讲「生死疲劳」。『恶道不绝』,恶道为什么不绝?造恶的人太多了,听佛劝告的人太少了。
【如是世人。难可具尽。故有自然三涂。】
饿鬼、畜生、地狱这是自然的果报,有因必有果。
【无量苦恼。辗转其中。世世累劫。无有出期。难得解脱。痛不可言。】
这是总结五恶与十种恶,真是浊恶至极了。
【如是五恶五痛五烧。譬如大火。焚烧人身。】
这是比喻。
【若能自於其中一心制意。端身正念。言行相副。所作至诚。独作诸善。不为众恶。身独度脱。获其福德。可得长寿泥洹之道。是为五大善也。】
这是佛在此地劝勉我们,我们如果能够翻过来断恶行善,这福德长寿自然就可以得到。佛在此地教我们的原则很重要,所以经文不能含糊笼统看过。这里关键的字眼就是『一心制意』,这一句非常重要。我们今天修行的人很多,得到利益的人不多,虽然讲一般人只著重在修福,你得到福没有?福好像也没有得到,这个问题就严重了。福为什么也没得到?不如法!修世间有漏的福报也要如法,不如法也得不到。关键就是我们的心太乱了,我们今天是用乱心来修,不但乱心修,而且是杂修,乱心杂修,诸位想想看,怎么能达到结果?佛教给我们「一心制意」,要一心修、要专修,那成就就快了。一心专修,不可以乱心杂修,关键就在此地。我们想想,我们自己是用什么心,怎么个修法,就晓得修这么久为什么得不到结果,这病根就找到了。找到病根,把它改正过来就对了。有多少人修一生都找不到病根在哪里,这是真正可怜;他不是不修,他修,他也很精进,就是刚才讲的,他不是一心专修,他是杂心乱修,很精进,修一辈子没有结果,这是经上常讲可怜悯者,所以这一句要注意,一心制意。
『端身正念,言行相副』。不但是我们处事待人接物,我们说话要诚实,此地讲的言行相副有特别的意思。我们口念佛,心里面真正有佛,这就相副了。口里有佛,心里没有佛,这没用处的,那所谓是喊破喉咙也枉然。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「忆佛念佛」,忆是心里面有佛,念是口里面有佛,心口要相应。
『所作至诚』,特别是指修念佛法门,真诚到极处。『独作诸善,不为众恶』,别人怎么做法,我们看到不如法,我们不要去随他,自己修自己。度不了别人,至少要度自己,这是正确的。所以有缘,帮助别人;没有缘,自己一定要自度,自己一定要求往生。这样修学才真正『获其福德,可得长寿泥洹之道』,泥洹是大菩提、大涅盘。『是为五大善也』,翻过来就是大善!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持戒念佛。再看底下一章。
「重重诲勉第三十六」。这一章佛要给我们说明恶因恶果,教给我们要知道警惕、要晓得畏惧。末后又苦口婆心的劝勉我们,要认真努力的修学,不要空过这一生。
【佛告弥勒。吾语汝等。如是五恶五痛五烧。辗转相生。敢有犯此。当历恶趣。】
这是总结前面。『五恶』是因,『五痛』是花报,现世的果报,『五烧』是将来三途苦报。『辗转相生』,因中有果,果中有因,人在苦难的时候他不知道他是造罪业受报,他认为什么?老天爷不公平,佛菩萨没有眼睛,他是好人,为什么要受这个苦难?这就是受苦又造苦因,怨天尤人,那造的恶就更深!这就是『辗转相生』。『敢有犯此,当历恶趣』,迷惑颠倒的这些众生,无所忌惮的造作,他将来必定要受三恶道的恶报。
【或其今世。先被病殃。死生不得。示众见之。】
这段里面,佛将五痛就是花报给我们提示了不少。人还没死,他造的恶、造的罪业造得很重,就在现世先得奇奇怪怪的病;得到这个病之后,是求生不得,求死不能,死,他又不得死,病痛!让世间人看到这个样子,有善根的人看到就他就会觉悟。知道什么?知道这是果报。「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」。前,就是你前面的造作,前面造作善,则有善报;前面造作恶,则有恶报,这种事情我们在这个社会上看得也很多。尤其是富贵人,有地位、有财富的得到什么病?现在说叫老人病,医生实在也查不出他什么病因?可是就是有病。这一躺在床上可能躺十几年、二十年,日夜要三班护士来侍候照顾他,一年医药费不晓得花多少钱,他那一口气就不断,他在那里享受,这不是好事情!穷人家?穷人家不会得这个病,为什么?病不起,那要花多少钱!贫苦人家不会有这个病,病不起,都是富贵人才得这样的病。
【或於寿终。入三恶道。愁痛酷毒。自相燋然。】
这是讲临终我们看他死的那种情形。凡是入恶道的,死的样子都不会很好看的。
【共其怨家。更相杀伤。从小微起。成大困剧。】
这是从因上来讲,前面一段是从果上来劝我们,现世的果报、来世的果报太可怕了。既然畏惧,我们对於自己起心动念、一切造作就要谨慎,要小心。凡事都要想到后果,这个人就是有智慧,真正聪明人,起心动念、一切造作想到将来的果报。这以下是从因相上来说。
『共其怨家,更相杀伤』。这就是小怨、小忿恨不能够忍让,彼此报复。从小的怨恨就成了大的冤仇了。佛在经上常常劝我们「冤家宜解不宜结」。不要跟人结怨,怨是愈结愈深,愈深愈不容易解决,不要跟人结怨。跟冤家在一块要学到忍让,忍让,这才能把冤业化解。
【皆由贪著财色。不肯施惠。各欲自快。无复曲直。痴欲所迫。厚己争利。】
这是从因果上来看,所有的这些恶因恶果归纳起来,不外乎从贪瞋痴三毒里面发生的。三毒里面最重要的,贪毒!实在说,他贪不到才瞋恨,他样样都贪到了,他就不恨了,就不怨天尤人了。所以三毒烦恼归结到最后就是一个贪,这不得了!所以菩萨六度第一个是布施,布施就是对付悭贪的,用这个手段来破悭贪烦恼。他这些人,他不肯布施、不肯施惠,惠是利益众生,不肯布施,不肯帮助别人。『各欲自快』,每个人都自求快乐。『无复曲直』,这就是利欲薰心,迷惑颠倒,这就是痴欲所逼,前面是贪,这是痴,愚痴!念念之中,只知道『厚己争利』,厚己薄彼。
【富贵荣华。当时快意。】
『富贵荣华』。是这些人所争的,不择手段去争取,可是富贵荣华能享受多久?享完了以后又怎么办?
【不能忍辱。不务修善。威势无几。随以磨灭。】
这样损人利己的事情做多了,决定折损寿命,换句话说,你荣华富贵享不久,必定有果报现前。『威势无几』,这个几是指时间不长,『随以磨灭』。
【天道施张。自然纠举。茕茕忪忪。当入其中。古今有是。痛哉可伤。】
『天道』,就是讲因果的定律,善恶果报是自然的,何况这里面还有天地鬼神。『茕茕忪忪』,是形容他,当他果报现前的时候惊慌失措,无依无靠,身心不安的样子。实在讲,这是自作自受。『古今有是,痛哉可伤』,这是佛悲悯感叹之词。古今有是,这一句就是定律;善恶果报,这是定律,谁都不能够避免。
【汝等得佛经语。熟思惟之。各自端守。终身不怠。】
这是佛教给我们,像前面所造的恶因,如果不是大圣大贤,确实是人所不免。我们反省我们自己,过去生忘掉了,这投胎有隔阴之迷,前生的事情忘掉了;这一生从小到大,一直到今天,佛讲的这一些恶因我们造了多少?真正要是反省一下,实在觉得可怕!按照佛经上所讲的,我们将来怎么能免得了果报?这就说了一句老实话,这一生如果不能往生,来生到哪里去?三途有分,人天靠不住,人天怎么样?五戒守的大概可以打八十分才行,六十分不可靠!自己修五戒十善,自己给自己打个分数,如果能打到八十分,大概来生人天可以保得住;没有这么高的水准,决定会堕三恶道,这事情麻烦!这是事实摆在我们面前。今天我们遇到佛法,佛教给我们解脱的方法,这个方法叫带业往生,业是什么?过去造的这些恶业!带著这些恶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教给我们这个方法。
『汝等得佛经语』,得佛经语就是指这一部经,你们今天得到这部经。『熟思惟之』,要把这部经念熟,要常常想这部经里面所讲的教训。『各自端守,终身不怠』,把佛的教训记在心里,日常生活之中,处事待人接物绝对不再违背佛的教训,这就是终身不怠、不再违背。
【尊圣敬善。仁慈博爱。当求度世。拔断生死众恶之本。当离三途。忧怖苦痛之道。】
『三途』,是恶道。我们真正把这个事实认识清楚了,晓得这才是我们这一生一世第一桩大事,没有比这个事情更重要,也没有比这个事情更大的。这个事情如果不能解决,换句话说,三途有分,几时再从三途出来得人身,那就不晓得经过多少大劫了。得人身再能遇佛法,谈何容易?固然机会是有,自己一定要经过长劫的轮回,这太苦了,所以一定要警觉、要遵守佛的教戒。
『尊圣敬善』,圣是佛菩萨,一定要遵守。敬善,我们应当要相信,世间的贤人善事要尊重。我常常教给初学,初学对於这一些普通的名相定义不太容易搞清楚,就像「开悟」,我常常讲给他听,知道过失就是开悟,改过自新就是修行。喜贤好善,这就是有德!喜欢贤人,喜欢善事,这个人就是有德;心地清净平等就是有道。这个道德,道怎么讲?德怎么讲?我们这个经本上「清净平等觉」,那就是大道!心地清净平等就得道了。所以要知道尊圣敬善。
『仁慈博爱』,博爱就是以清净平等心看一切众生。『当求度世』,度是超出世间,这是我们应当要求的,超越六道轮回。『拔断生死众恶之本』,这个生死众恶之本是什么?就是前面讲的五恶、十恶,这是生死众恶的根本。一定要把它拔除,要把它断掉,改过修善,这样才能够永脱轮回。轮回都永脱了,三途当然是超过了。
【若曹作善。云何第一。】
这佛真慈悲!我们想断恶修善,什么善是第一?佛在这里教给我们。
【当自端心。】
心清净,心里面没有妄念、没有邪思,心端正。
【当自端身。耳目口鼻。皆当自端。】
这个『耳目口鼻』都是属於身,身都代表了。端正其身就是持戒。戒律是我们修身的标准,经论是我们修心的标准。因此,我们发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夏莲居老居士提倡净宗学会,希望以这个组织来专修专弘,接引往生。很可惜老居士提出这个名称之后,他老人家就往生了,所以在大陆上并没有组织。黄念祖老居士是夏老的传人,我在北京跟他见面,他一再嘱咐我,希望我在台湾、在海外极力的来提倡。现在我们净宗学会有十几个会,分布在美国、加拿大、台湾、在南洋,有十几个会。
我们唯一的目标就是求生净土,所以我们的早晚课跟普通一般早晚课不同。我们专修净土,遵守佛的教戒来做。佛开头教给我们「当自端心」,所以我们早课经文是念本经第六章,就是四十八愿。早课念四十八愿,念佛号,回向,三皈依,是这样做法的;晚课就是念这一段,从三十三章念到三十七章,三十三、三十四、三十五、三十六、三十七、五章,这五章我们在此地看到,全是教给我们如何断恶修善,这是端正身耳目口鼻,我们用这五章每天作晚课来检点自己有没有犯过,改过自新。所以念这五章经文,把这五章经文当作忏悔文在念,念完之后,念佛,回向,三皈依。我们的早晚课跟一般道场早晚课不一样,一心一意求生净土。
【身心净洁。与善相应。】
佛这样教给我们,我们也希望统统能够做到,不违背佛的教戒。
【勿随嗜欲。】
不要随著自己的爱好,随著自己的妄念去做,这一句讲的是意。
【不犯诸恶。】
这是说的身。
【言色当和。】
这是说的口。这三句就是身口意三业修学的标准。
【身行当专。】
这个非常非常重要。
【动作瞻视。安定徐为。】
『徐』是缓慢,就是日常生活当中,一举一动不要暴躁,要学著稳重,要学著安详。
【作事仓卒。败悔在后。】
这就是显示他没有镇定的功夫,作事情慌忙,作事情凌乱,将来是败悔在后。
【为之不谛。亡其功夫。】
这是劝勉我们,就是做事情、身语意业都要注意,要安定,要安详,要缓慢,这样才不致於后悔,才不会把自己的功夫忘失掉。我们再看下面一章。
「如贫得宝第三十七」。刚才我说过我们净宗学会的同仁,晚课是三十三念到三十七章,就是念到这一章。这一章大意是说善因善果,前面所讲的恶因恶报,这是说善因善果,劝勉我们精进,修善断恶。
【汝等广植德本。勿犯道禁。忍辱精进。慈心专一。斋戒清净。一日一夜。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。】
这一些开示非常重要,一句都不可以疏忽。首先佛教给我们要『广植德本』,德本是什么?给诸位说就是这一句万德洪名。阿弥陀佛的名号,称为万德洪名!一切善德都从这一句名号生出来的。广植就是二六时中,这一句佛号不能中断,这才叫广植德本。
年轻人我希望你读经,你读这部经也是广植德本,最好一天能够念三部,从头到尾念三遍,念得愈多愈好。开头念因为不熟,速度会比较慢一点,大概念一部需要两个小时;念上一个月大概就一个半小时差不多,愈念愈熟;念上半年以后,在我想大概是五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就够了;念上一年,大概念一遍三十五分钟,熟了,念熟了。所以现在在台湾有不少人一天念十几遍。他念多了,心就定了,他不打妄想,心清净了!这是德本。比念这一句佛号有效,因为念这一句佛号,佛号太简单、太短,一面念佛号一面还会打妄想,很难把妄想念掉。念经就不一样,念经打了个妄想就念错了;念错了不算,从头念起,再念,这样子才能把妄想真正给断掉。
所以教你念经目的在哪里?目的是教你不要胡思乱想。把你的妄想分别执著念掉,目的在此地,这就是德本!到几时心真正清净,妄念少了,那个时候这一句名号真正管用,得力了;那个时候可以不要念经,专门念佛号,心清净!这是诸位同修一定要知道的,晓得念经的好处。我们中国古人常说「读书千遍,其义自见」,这经里面的意思你自然就明白,为什么?佛说一切经是从清净心里面说出来的,经是清净心变现出来的,我们自己心也清净了,跟佛心就没有两样。佛所说的经典就是自心变现之物,哪有不懂的道理?自然就明了,这叫开悟,大彻大悟。所以你说哪个人不会讲经?各个都会!不要学的,不要教的,心清净就会了。这是德本,非常非常重要。定慧的根本,实在讲就是在念佛,就是在读经;读经都一样,专一,念一部经。
『勿犯道禁』,道禁就是指戒律,也不要去看其他什么戒本,不须要,就是这部经上第三十三到三十七这五章,这就是五戒十善,够用了。不要再去搞什么菩萨戒、出家戒、在家戒都不要搞了,愈搞愈麻烦,说老实话,哪一条戒你能做得到?全做这些表面功夫。不要说戒了,三皈依都做不到!三皈依都没有,哪来的戒?好像盖房子一样,三皈依是地基、是基础;三皈依都没有,那个戒是什么?戒是起大楼,不可能的事情。
所以诸位仔细想一想,我们有没有三皈?是不是真的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依自性觉了?这叫皈依佛!真正从邪知邪见、错误的思想见解回过头来,依正知正见,有没有?如果没有,皈依法这一条也没有做到。皈依僧,是从一切染污回过头来依自性净,这叫皈依僧。所以虽然请个法师给我们做个仪式,外表,内容一样也没做到。学佛要学真的,不能学假的!要真干才有用处,学些形式,那被人笑话。此地的道禁就是指三十三到三十七这五章,能把五戒十善修好,一心念佛就决定往生。
『忍辱精进』。六度里面,此地只说了两种,两种就包括六度,也可以说,真正修行人,六度里面这两度对我们来讲比什么都重要。为什么他不讲布施,不讲持戒,一开头讲忍辱?叫你一切都放下,念这部经,这就是忍!其他的经论你都不要念,你能够忍受得了;你不能忍,不行!早晚课诵,我们不照禅门日诵,不照一般寺庙课诵本去做,教你什么,你要能忍受得了!所以六度他不讲别的,他单单讲这个,无量无边的法门统统舍掉,专修念佛法门。这莲池大师讲的「三藏十二部,让给别人悟」,让给别人是布施、舍掉,自己单单选一个,这要忍辱,要能忍受;「八万四千门饶予别人行」,八万四千法门,行门,我只取一个念佛法门,别的法门我都不修了,你能忍受得了吗?忍而后才能精进。精是精纯不杂,进是进步,才谈得上精进。精进是菩萨善根。
『慈心专一』,这个慈心味道就浓!原来专一才叫慈,不专一就没有慈心。慈心是专一,因为专一他才成就,这才真正是慈悲心;学多了,这心就不叫慈了,为什么?不能成就。你看这个味有多浓,处处提倡专一。
『斋戒清净』,斋戒是什么?现在有许多人把吃素称为吃斋,这是错误的;素菜叫斋菜,这也是错误的。所以首先要了解什么叫做斋?斋在佛门里面讲过中不食叫斋。你看八关斋戒里面特别注重斋。中是日中,太阳正中,过了正中以后就不能再吃了,这叫持斋,不是吃素。素食跟这个斋是两回事,不是一回事。佛门里面给诸位说,没有素食的。现在我们在外国,常常到外国去,有外国的佛教徒、出家的,看到我们中国出家人、在家居士吃素,他们很奇怪;那我们看他们吃肉也很奇怪,这是什么?这是习惯!
佛陀在世,生活方式是托钵的,托钵人家给什么就吃什么;实在讲,那个时候是持斋,过午都不吃。佛跟弟子们日中一食,每一天只吃一餐,那叫斋。所以斋是出家人的生活,在家人持八关斋戒,就是在家人过一天出家人的生活,著重在斋。日中一食,这叫斋,不一定是吃素,这诸位要晓得。中国的素食是梁武帝提倡的,这是中国佛教特有的,全世界佛教没有。梁武帝实在也很了不起,他读《楞伽经》,读到「菩萨慈悲不忍食众生肉」,他很有感动,他就发心吃长素。他是皇帝,是我们佛门的护法,拿现代的话来说,他提倡素食运动,我们出家人马上就响应,所以中国佛教就变成素食者。全世界的佛教都没有,唯独中国佛教主张吃素。
还有中国佛教有燃香,出家人燃在头顶上,在家人燃在手臂上,这是全世界其他国家民族里头没有的。佛在经上讲燃香,它是取这个意思,比喻这个意思。燃香、燃指、燃臂(燃手)、燃顶,这是佛经上讲的,不是叫你真的烧掉,它的意思是什么?牺牲自己,奉献给别人,舍己为人,是取这个意思,不是教你真的烧掉。燃指,好,指头烧掉了;观世音菩萨嫌两个手不够用,还要现千手千眼;你只有两个手,还把它烧掉,你还能做什么用处?以我们的头脑,以我们的身,以我们的手,为一切众生服务,是这个意思,舍己为人的意思,不是叫你真的烧掉。
所以中国佛教在受戒的时候,燃三柱香,大陆上还有燃十二柱香的,是教你看到这个,「我曾经发愿,我牺牲自己,我要为别人服务」,是这个意思,提醒自己的。现在真正意思都忘掉了,认为什么,我燃香是供养佛的。试问问,你燃香燃这个气味难闻得不得了,佛要闻你这个?如果你烧这个比栴檀味道还香,那佛还情有可原。这味道很难闻!把佛都薰跑掉了,所以这是要知道佛法的本意。所以你看看西藏,西藏没有燃的;在日本的佛教、韩国的佛教、南洋的佛教都没有,唯独中国吃素,燃香疤,这是中国佛教特有的,诸位要知道。
所以斋是过午不食不是吃素。但是素食对於身体健康有决定的好处,尤其是中年以上。在从前社会,这个肉食,我觉得讲营养还讲得过去,现在这个世界,我觉得肉食,肉里面含的毒素,含的病原特别多,所以现在世界上人得些奇奇怪怪的病。病从哪里来的?中国人说「病从口入」,病是吃进去的,吃的东西不卫生,这个确实。所以一般吃素的人在身体健康都比肉食的人要好,这是真的,所以提倡素食运动是一桩好事情。
斋主要用意是心地清净。我们中国古人对於这一桩事情很重视,古人教给我们在饮食,早晨要吃得好,早点要好,营养丰富,中午要吃得饱,晚上要吃得少,对身体健康有帮助。晚上不要多吃,晚上要少吃,你睡眠才好,才能正常。现在这个世界颠倒了,颠倒到什么程度?有些人早晨不吃,中午吃得少,晚上吃得饱,半夜还吃一道宵夜,这颠倒!外国人也是颠倒,外国人主要的一餐是晚餐,他们中午吃东西吃得很简单,晚上那一餐吃得非常丰富,所以我看到也是颠倒,日夜颠倒。
所以可见得这个斋,佛提出来,我们中国古人知道,晓得怎么样养生,修心养性,饮食有关系。佛为什么一天吃一餐就够了?这个道理我告诉诸位。人身就像一部机器一样,这个机器它都在那里运作,它是动的不是静止的,运作要有力量去推动它,我们今天讲能量、能源,饮食就是能源的补充,吃到肠胃里面就变化成能量,使身体能够正常的运作。可是这个能量的消耗,给诸位说,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念上,一天到晚胡思乱想,这个能量消耗最大;如果这个人心清净,没有胡思乱想,他消耗就少了,一天一餐足够了,很少一点就足够了。所以说阿罗汉证得阿罗汉果,见思烦恼断了,可以说我们世间妄念他都没有了,阿罗汉一个星期吃一餐。辟支佛见思习气也断了,半个月吃一餐,他够了。我们一天吃三餐不够,还要吃五餐,妄想太多了。
所以诸位念佛、念经,念上几年心清净了,你的饮食自然就少了,这不是勉强的,它不须要那么多了,自然就少了。饮食少,简单、省事!日子就很好过,也很舒服,不要麻烦。一天烧三餐饭,总是不如烧一餐来的方便。所以斋戒是身心清净,诸位要懂得这个意思。我们现在就是到国外去旅游的机会多了,我们见到别人饮食习惯跟我们不一样也不要见怪,知道这一段历史的因缘。我们也不要笑他,怎么出家人还吃肉,也不必去笑他。那个出家人,本来佛陀在世就是三净肉,不见杀,不闻杀,不为我杀。这是从前的制度,晓得中国人吃素是怎么来的,这样就好。
此地,佛特别告诉我们,在我们这个世间修行一天一夜,胜过在西方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。我们这个世界也不赖!这话是真的,为什么?我们这个世界难修,诱惑的力量太多、太大,你能够受得了,你能够不受这些诱惑,还能在这里修清净心,难能可贵,太不容易!不像西方世界,西方世界是清净国土。下面佛就说出来了。
【所以者何。彼佛国土。皆积德众善。无毫发之恶。】
这就是两个世界不一样!极恶的环境里,你不恶才难得;那个极善的环境里面,你不恶有什么希奇?一点都不希奇。所以这个世界修行难,一天一夜等於西方世界一百年。
【於此修善。十日十夜。胜於他方诸佛国中。为善千岁。】
这些事实、环境我们能够理解,一定要认真努力修学,也不必赶紧求往生,好像迫不急待,没有必要。我们这边认真修行也不是坏事情,比起他方世界还有好处。
【所以者何。他方佛国。福德自然。无造恶之地。唯此世间。善少恶多。饮苦食毒。未尝宁息。】
这个经文不难懂,可是我们看到之后有很深的感触。佛从前讲这些话,一般人感触不会很深,生在现代这个社会里,读这部经真的有很深的感触。这佛怎么晓得?他怎么会用这个句子?『善少恶多』,这是现在社会普遍的现象,善人的确太少了,恶的太多。『饮苦食毒』,这个佛怎么会说出来的?我们今天所喝的、所饮的水里面都有化学成分在里头,不是自然的,统统都受了很重的染污!你看那些吃的米、菜都有农药,而且农药成分很重,真的是吃毒。
李炳南老居士当年在世的时候,对饮食就很感慨,他说每天三餐是干什么?不是吃饭,是服毒!就像这经上讲的,每天三餐服毒,这个人身体怎么可能健康?肉食,现在这些动物饲养的都用化学饲料来喂它,使发育不正常。很短的时间,它就长得很肥很重,人吃了之后,统统中毒了,什么怪病都长出来了,不是正常的!从前养猪、养鸡都放在野外,让它自己觅食,这是很正常的,现在怎么样?关在笼子里头,从生下来一直到被杀都关在笼子里面,没有一天放出去的,而且笼子一个挤一个,像沙丁鱼都挤在一起,喂的那些都化学东西。所以我常常看那个吃肉的人很可怜,我就想这个肉跟三十年前我们吃的肉味道一定不一样。毒!吃的是毒!不可能是一样的。
所以现在你真的要知道这个事实真相,你才晓得蔬菜还是比较好一点,虽然农药那个毒的成分会轻一点,当然最好是自己种菜。在香港这个地方地太少了,你没法子种,我们在美国都自己种菜。院子都很大,外国人都是种草、种花,我们觉得花草没什么意思,来种菜好了,所以我们种了很多菜,自己都吃不完,种菜好。看了这个真的是很大的感触,饮苦食毒。『未尝宁息』,真的是现在的世间相,这世间现象就是如此。
【吾哀汝等。苦心诲喻。】
佛自称,佛的确看到我们这个情形,非常之悲痛、怜悯,苦口婆心的教诲我们。
【授与经法。悉持思之。悉奉行之。】
这个地方讲『授与经法』,经就是指这部《无量寿经》。法是念佛成佛的方法;本经前面所讲「发菩提心,一向专念」,这就是方法。希望我们『悉持思之』,悉是统统!授持、思惟、奉行,依教奉行。
【尊卑。男女。眷属。朋友。转相教语。】
凡是我们周围所认识的人,我们都要劝他,都要教他。有机会就把这个道理讲给大家听,希望大家觉悟,自己一定要认真修行,为什么?你修得很好,人家看到了,这就是样子!我们真正得的利益,这个利益人家一看就晓得了,才能够增长他的信心。如果我们学佛学得很苦,那人家一看不要学了,你看学佛学得好可怜!那能劝人?所以我们一定学得快快乐乐,也学得活活泼泼,他一看到这个学佛的确是不错,这就是劝人!特别是那些对佛教不懂的人,对佛教一无所知或者对佛教有误会的人,我们更要在形象上让他起恭敬心,让他起羡慕之心,这才能接引他。
所以佛为什么成佛之后,还要用一百劫的时间去修相好,修三十二相,八十种好,原因就是这种相好能摄受众生,这诸位要晓得。所以佛法里头,有小乘、有大乘,每个时代不一样,《法华经》上讲得很清楚,末法时期一定要弘扬大乘,为什么?小乘主张苦行的,现在这个社会你天天修苦行,他不来了。每一个人都贪图享受,这苦行怎么可以?所以必须要观机,他是哪一类根机,我们要用什么方法来接引他,使他能够得到佛法的利益。佛法活活泼泼的,应机施教,不是一成不变的。这是佛在此地劝我们要把这个殊胜的法门要劝一切众生。
【自相约检。和顺义理。欢乐慈孝。】
这是教给我们自己要修的,自己要做的,自己要约束、要检点、要和顺、要明义理。对家庭、对亲人要『欢乐慈孝』。
【所作如犯。则自悔过。去恶就善。朝闻夕改。】
这四句就是真实的忏悔法。忏罪怎么忏?这才叫真正忏悔。知道自己过失了,马上就改,改过自新!
【奉持经戒。如贫得宝。】
好像贫穷人得到珍宝一样,『经戒』是真正的珍宝。
【改往修来。洒心易行。】
这个必须从心地上改过自新,心地清净,行为当然就清净了。
【自然感降。所愿辄得。】
这个『感降』就是与诸佛菩萨感应道交,蒙佛威神加持,所作如愿。
【佛所行处。国邑丘聚。靡不蒙化。】
底下这一段可以说是佛法教学的目的,也是佛法为什么成为一切众生所必须的,道理就在此地。『佛所行处』,是讲佛陀教育推行的地方,普及的地方,这叫佛所行处;并不是佛走到那个地方,是佛的教学、佛的教育推行的地方,实行的地方。『国』是指大的,大是国家。『邑』是都会,都市。『丘聚』是村庄。大到一个国家,小到都市、村庄。『靡不蒙化』,没有不蒙佛教教化的。底下这是教化的成效、效果。
【天下和顺。】
我们中国人常讲「天时地利人和」。人和重要!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,只要人和了,天时也一定和了。『天下和顺』,这就是把佛教给我们的六和敬,要把它发扬到全世界去。从我们自己一个人做起,一家和敬,邻里乡党和敬,一村和敬,一个城市和敬,一国和敬,这样才能够推广!认真的去做,做到天下和顺。
【日月清明。风雨以时。】
这是天时的和顺。
【灾厉不起。国丰民安。】
这是时和顺,天时和顺。国家丰足,老百姓平安安乐。
【兵戈无用。】
兵戈是指战争,没有战争。
【崇德兴仁。】
自上至下,推崇的是道德,心里面起心动念都是仁义。『仁』,推己及人。
【务修礼让。】
每一个人都能够修,都能够守礼,都能够忍让,你看这个社会多和睦。美国现在是衰了,而且是大幅度的在衰退。美国会不会亡国?当然会的,但是一时还不会,原因在哪里?美国的乡村、美国农村的老百姓都有礼让,都市比较乱,农村好。人人都能够知足,知足常乐!没有为非作歹的念头,大家都希望过安定和平的生活,这是这个国家还不至於坏到极处,它有它的道理在。
【国无盗贼。无有怨枉。强不凌弱。各得其所。】
到这个地方是一段。说明佛陀教化的效果确确实实可以达到。说实在话,不要说这么多的经论,就是这部经,如果认真来推行,每个人都能照这部经的理论、方法来修学,这个效果就达到了,何况还有许许多多的经论。
【我哀汝等。甚於父母念子。】
这个话也是真的,父母爱护子女一世,佛爱护众生生生世世,从来没有间断过的,所以佛的恩德超过父母。
【我於此世作佛。】
在这个五浊恶世示现成佛,成佛来教化这些众生。
【以善攻恶。】
以善法来对治我们所有的恶法。
【拔生死之苦。令获五德。升无为之安。】
佛对我们的教学,期望就在此地。『生死之苦』,是六道轮回,是希望我们能超越六道。『令获五德』,五德是指前面,五恶翻过来就是五戒,戒为大善,五戒是根本戒,无论是比丘戒、菩萨戒都是这五条在前面。『升无为之安』,无为是讲究竟涅盘。
【吾般泥洹。经道渐灭。】
这是佛给我们说,他老人家入灭之后,经道逐渐逐渐要灭的。现在我们看到印刷术这样发达,尤其电脑的发明,佛的经怎么会灭?我们如果细细想想是会灭的;经虽然存在这个世间,人都不相信了,这不就等於灭了吗?一般人拿自己的意思来解释佛经,佛的本义失掉了,这也是灭掉了。经道是这个样子灭法的。把佛的经典完全变成世间的学术,佛法就不存在了,这就灭掉了。
【人民谄伪。复为众恶。五烧五痛。久后转剧。】
这现在我们看到了。佛入般涅盘到现在三千年了,辗转到今天,确实五恶、五痛、五烧到现在这个社会到了极处。佛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这些话实实在在讲就是对我们现代人说的,三千年前说这些话,说在那里,放在那里,专门对我们今天人讲的,我们这个社会跟他所讲的完全一样。
【汝等转相教戒。】
特别再劝我们,我们应当要转相劝教。
【如佛经法。无得犯也。】
务必要相信、要遵守、要依教奉行。佛的教戒,无论如何都不可以犯。
【弥勒菩萨。合掌白言。世人恶苦。如是如是。】
弥勒菩萨接受佛的教诲,也很感慨的说,世间人造恶受苦报确实像佛所说的。『如是如是』,跟佛所说的完全一样。
【佛皆慈哀。悉度脱之。】
佛对於这些罪苦众生,还是以平等心、大慈悲心来看待,并不舍弃这些众生。说实在话,众生愈苦,佛菩萨怜悯的那个心也格外的恳切,总是以种种善巧方便,希望帮助我们离苦得乐。这就是前面跟诸位同修报告过,第一个必须是自己多生多劫的善根成熟,这是自己的力量;另外就是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威神的加持,这两种力量集合起来,我们这个人才真正觉悟,才真正体会到经里面所讲的意思,这个道理事实才真正明了。明了之后,才真正发心接受教训,依教奉行。我们经后面还会说到,佛说明这不是普通人!普通的人只种种善根而已,这是真的。
所以我们自己要认真努力修学,发愿求生西方世界。把这个功德利益、好处说给别人听,他接受很好,我们非常欢喜;他不接受就算了,也不要自己去苦恼,为什么?他善根没成熟!佛都不著急,我们著什么急?这就是佛门讲的,佛不度无缘之人,什么叫无缘?他的善根没成熟,没成熟,这一生不能得度。这一生不能脱离六道轮回,他还要搞六道轮回的,这无可奈何的事情,佛也帮不上忙。真正觉悟了的,那确实不是平常人,就是刚才讲的无始劫以来的善根成熟,三宝威神加持,他彻底觉悟,改过自新,从今天起一心一意专念阿弥陀佛,求生西方世界,这不是普通人。这个人是诸佛护念,龙天保佑。这个身体在娑婆世界是最后身,下一次不来了!最后身,永脱轮回。
【受佛重诲。不敢违失。】
这是弥勒菩萨殷勤接受,接受佛一而再,再而三的教诲,慈悲到了极处!不敢违背,不敢不遵守。一定要遵守佛的教训,尽心尽力去做,要把它做到圆满,没有欠缺,这才是真正的不敢违失。所以这三十三章到三十七章非常重要。我们一般人很难发现自己的过失,常常读这五章经,这像一面镜子一样常常照照,照照自己的心行,才会发现自己的过失。发现之后,改过自新,这就是『受佛重诲,不敢违失』。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