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无量寿经 - (第二十九集)
无量寿经  (第二十九集)  1989/4  新加坡  档名:02-003-0029

  【独留此经第四十五】

  这是本经流通分里面第三章。在这一章里面佛告诉我们,将来佛法衰灭的时候经典逐渐会失掉,佛以大慈大悲,特别将这部经再留在这个世间一百年,在《法灭尽经》里面也有这个记载。《法灭尽经》里面说,佛经第一个灭的就是《楞严经》,《无量寿经》是最后灭。经最后灭,诸位要晓得,是诸佛特别加持,换句话说,其他的法门度这些众生都度不了,这部经能度。这部经再度不了,这个世间佛法就没有了,就入了灭法。可见得这部经是度众生最完备的一部经典。

  我们在序分里面曾经读到,世尊以无尽的大悲怜悯三界众生,「欲拯群萌,惠以真实之利」,这个我们念过都不久。所以才为我们说出这一部广大圆满,又简单、又容易、又直捷,第一稀有的法门。大家千万不要认为这个法门太简单,你就轻视了它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昨天晚上我们特别说明佛的三个时期,正法、像法、末法,《大集经》上说,正法时期戒律成就,像法时期禅定成就,末法时期净土成就。佛陀的教学纲领是戒定慧三学,这三个时期,你看看戒学、定学,那末法时期当然是慧成就。所以我昨天特别强调,选择这个法门是大智慧,这与佛法的纲领才能讲得通,如果没有大智慧,你不可能选择这个法门。何况弥勒菩萨在前面曾经代我们问过,许多学佛的人不愿意求生净土,什么原因?释迦牟尼佛答得太好了,「智慧微少」,所以他才不相信这个法门,不肯修学这个法门。反过来,喜欢阿弥陀佛,愿意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把释迦牟尼佛那个话翻过来,智慧甚多,智慧要不是甚多,不可能选择这法门。以后再要遇到说修这个法门的没有智慧,那就错了,没有智慧不是我们,是他,是说话的那个人没有智慧,他把世间小聪明当作智慧,这是错误的。世智辩聪跟佛门讲的智慧是不相同的,这是我们应当要知道拣别。请看经文:

  【吾今为诸众生说此经法。令见无量寿佛。及其国土一切所有。所当为者。皆可求之。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。】

  佛这几句话的开示,实在说是针对我们现前学佛同修的毛病而说的。在过去,众生的善根、福德都比我们现在人要淳厚。怎么知道?因为他们对於圣人的教诲不疑惑,他能够相信人。现在人善根薄,怎么薄?不相信,不管哪个人讲话都要打个问号,古人那问题更多了,所以对於佛所讲的经也打了很多问号在里头。这是善根薄,没有从前人心地那么厚道,说什么他就相信,他不怀疑。佛这个几句话,真是一语道破我们末法时期众生学佛的病根。

  一开头显示世尊无尽的慈悲,为我们说出这部经。这部经是非常不思议的经典,这部经是一切诸佛度众生、成佛道的第一法门,非常的稀有难逢难遇。这部经的目的,是叫我们见阿弥陀佛,『见无量寿佛』就是阿弥陀佛,以及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,『一切所有』就是依正庄严,像这部经里所说的。下面这句话是勉励我们,『所当为者,皆可求之』,「所当为者」就是我们要想做的。我们想的是什么?离苦得乐,我们想的是长生不老,不但不死,老我们都不要,这是我们每个人想求的。我们想要的是像诸佛菩萨一样神通广大,想到哪里就到了,我们想这些。我们想有天眼,尽虚空遍法界我们想看都能看得到,看得清清楚楚。我们想天耳,任何地方的音声我们要听统统听得到。六种神通是我们想的。实在说,经上讲「皆可求之」,没有一样求不到。在这个教义里头,这部经里头,真的佛法常讲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,这部经讲的是太圆满了,没有一丝毫的欠缺。换句话说,你所想求的,没有一样求不到,这个不可思议。只要你依照这个经典的教训、理论,如理如法的去求,没有一样不能满愿。

  佛在末后这句特别警惕我们,『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』,释迦尼牟佛在世,当然大家不怀疑,能依教修行。佛灭度之后,尤其到了末法时期,去佛相当远了,我们现在距离佛灭度三千年了。在这个时代,对於净土宗抱怀疑的态度非常之多,不仅是指一些不学佛的人,我们讲佛门弟子,不相信净土的很多,佛在此地已经就说出来了。换句话说,三千年后的社会,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但是我们这一会例外,我们这一会佛看到非常欢喜,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也看到我们这一会。

  【当来之世。经道灭尽。我以慈悲哀愍。特留此经止住百岁。其有众生。值斯经者。随意所愿。皆可得度。】

  《无量寿经》最后灭就出在这段经文上。『当来之世』,佛的法运一共是一万二千年,一万二千年之后。『经道』,「道」就是指修行的方法,经典以及修行的方法统统都『灭尽』了。为什么会灭尽?诸位要晓得,愈往后面去,众生疑惑心愈重,不能接受;不能接受,佛法就没有了。大家喜欢接受,佛法就能够常住在世间,正法久住。大家觉得不需要了,这个东西渐渐就灭了。一切经法都灭尽了,世尊还是非常慈悲,把这部经再多留一百年。在这一百年当中,如果有一些众生还能够遇到这部经,都可以得度。而且这个句子好,『随意所愿,皆可得度』,这个得度随你的愿。换句话说,你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行!遇到这部经就可以,一部经就行了。你想成菩萨、成阿罗汉,或者你想人天福报,那当然更容易得到,没有你得不到的,也就是说你依照这个经典理论、方法认真的去学习。

  我们同修当中,这几天我所听到的,有人来跟我说,有很多人希望家庭和睦、身体健康、不遭苦难,这都是我们大家非常关切的。你来问我,我没有办法帮你忙,不过我可以教给你方法,这个方法是要你自己帮助自己。用什么方法?念《无量寿经》,除了念这本经之外,诚心诚意念这一句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念得愈多愈好,一定感应道交,一定有感应,有不可思议的感应。就像经上所说的「随意所愿,皆可得度」,一定保佑你身体健康、家庭和睦、少烦少恼,一定可以帮助的。你自己要有信心,前面说过,第一个一定相信佛力能够加持我们。第二要相信自己有善根、有福德。你自己要没有善根福德,你这一生决定遇不到这个经典。你能够遇到这个经典,尤其你能够遇到这个法会,可以说这样的善根是非常难得而不可思议,我们自己要知道。

  听经都能够得这么大的利益,遇到这个经,当然遇到经要能读诵,要能明了意思,都能得到这么大的利益。当然最殊胜的利益,就是往生不退成佛,这是一切大利益当中最殊胜、最无比的利益,为什么?你所想求的才真正达到究竟圆满。如果我们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我们的愿求不能圆满。十方菩萨他要求圆满的智慧,他要求圆满的神通、圆满的德能,才能够在十方世界接引一切众生。这样的大圆满,只有到西方极乐世界才很快的得到。所以十方无量无边的菩萨都念佛求生净土,这是前面经文诸位读过的,佛举出这个例子来给我们做见证,我们应当要效法,应当要发愿,求生净土。

  【如来兴世。难值难见。诸佛经道。难得难闻。遇善知识。闻法能行。此亦为难。若闻斯经。信乐受持。难中之难。无过此难。】

  这个法门今天很多人不相信,你读了这部经之后,看到那些不相信的人就不要觉得奇怪,为什么?正常的。经上说太难了,不是个容易事情。这是几个层次的比较,如来出兴在世间,『兴』就是如来出现在世间,不容易遇到,『值』是遇到。虽然遇到佛出现在世间,但是没有缘分,跟佛没见过面。像从前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,他在经上给我们讲过,他在舍卫国讲经不少年,舍卫是当时印度的一个大城市,非常繁荣的一个都市,人口多。佛说舍卫大城里面的人,跟释迦牟尼佛曾经见过面的(因为佛天天出来托钵,所以很容易见到他)有三分之一,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曾经见过释迦牟尼佛;还有三分之一知道,知道有这个人,听说过,没见过面;另外还有三分之一,根本听也没听说过。难!不容易,想跟佛同时出生一个时代不容易,同时出生在这个时代,能够跟佛见过一面的,都不容易,相当之难。

  『诸佛经道』,佛所说的一切经,佛所教人修学的一些方法,不容易得到,不容易听到。佛在经论里头常说,「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」,人,人身在六道里面,在我们现在这个状况之下来看,寿命非常短促,寿命不长。而且人身非常难得,六道里面去轮回投胎,能够投胎到人道的机会最少。我们这次跑到人道来很不容易,非常幸运,六道里头,好像摇奖一样,一下摇中了,这不是简单事情,这个机会很难得的,你现在得到人身。为什么佛说六道众生里面人身最可贵?可贵在哪里?说老实话,人道的福报比不上天,诸天的福报,寿命长、福报大,为什么说他不可贵,说我们人可贵?可贵的就是人容易觉悟,六道里头唯独人道容易觉悟。天道虽然寿命长、福报大,他不容易觉悟,这就是佛常讲的所谓「富贵学道难」,天人太富贵。太富贵了,他把学道修行这个事情忽略了,因为他现在很舒服、很自在,何必去修这些苦行!所以天人就不可贵,他迷惑,迷在五欲六尘上。欲界的六层天都有男女饮食之欲,他迷在这里面,享乐去了;色界天人迷在禅定里面,所以他也出不来。

  三恶道太苦,苦了也不容易学道,「贫穷学道难」,他三餐饭都吃不饱,你叫他到这里来听经,到那里念佛,他做不到,他不能来。他说我想学,我不行,我没有时间,吃饭成问题。人道在六道里面是小康,既不是很富贵,三餐饭还能够混得著,所以容易觉悟。就是说人道苦多乐少,容易觉悟;天人是乐太多,苦太少,他不容易觉悟;三恶道是苦太多,可以说没有乐,哪有乐,这个很难。因此,六道里面,人道就最可贵了。说老实话,人道真正讲到可贵之处,是要他遇佛法,他要这一生遇不到佛法,得人身这一生还是空过了,那就太可惜了。的确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缘今天成熟,这才能遇到。遇到佛法,听到佛法能够听得懂、听得欢喜,又能发心信受奉行,这个好难得。这是讲「人身难得,佛法难闻」。

  底下两句说,『遇善知识,闻法能行,此亦为难』。佛当年在世,佛虽然很慈悲,到处去讲经、去弘法,足迹可以说遍五印度。那时候交通不便,佛虽然有神通,他不示现神通,还是走路去。如果佛要不走路去,佛从天上飞飞到这个地方来,那很快,一下就到了,大家吓得不敢学佛,为什么?「佛,你是神仙,从天上来的,我们怎么能跟你学!」所以佛不用神通,还是打著赤脚一样走到这里来。佛跟我们差不多,佛能成就,我们也能成就。这是以身作则,身教,示现个榜样给我们看,虽有神通不用神通,除非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才会用它,一般绝对不用神通。

  佛不在世了,传持佛法的善知识不容易遇到。善知识也叫做善友,你看《华严经》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五十三参都称之为善友,就是此地所讲的「善知识」。首先我们要认识什么叫善知识,你能够认识善知识,才有能力求学,亲近老师,亲师访友,你要认识才行。对於善知识一定要依照佛在经典上给我们说的标准,我们依照这个标准来参求,就不会有错误。《法华经》上有个简单的介绍,就是介绍什么是善知识。它说「闻名是知」,我听说某个人,听说他的名字,这是知;我跟他见过面,这就是「识」,知识。所以,知是知道他的名,没见过面;曾经见过面,这就是知识。我们知识的人就很多了,但是那个「善」字不太容易。什么叫善?一定对於了生死、出三界、断烦恼、开智慧、成佛、成菩萨有帮助的人,那就叫善知识。这个标准说得很好,我们也很容易懂。换句话说,一定在道业上能对我们有真正的帮助,这样的人就是我们的善知识,我们一定要亲近他,一定要向他求教。

  从前古时候学佛,无论是在家出家,参学很重要,参学就是参访善知识,他能够帮助自己的道业。所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这才成就圆满菩提。他圆满菩提怎么成就的?最后第五十三位善知识是普贤菩萨,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劝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样圆满的。可见得,如果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他无上菩提不能圆满。由此可知,《华严》到最后结归本经,所以本经是《华严经》的精华,是《华严经》的归宿。《华严》是一乘圆教,本经是一乘当中的一乘,是圆教当中的圆教,你才知道这部经的价值。《华严》是经中之王,本经是王中之王,我们今天不学这个经学什么经!所以我讲了十八年《华严经》,把《华严经》都丢掉了,为什么?它是王,我现在找到王中之王,比它还高明,所以我不要《华严》了。但是,不要《华严》,我还常常读《华严》,为什么?感谢它,因为没有它做一个踏脚板,我不认识这部经。我能够找到这个王中之王,是因为《华严经》找到的,不在《华严》下那么深的功夫,找不到。这个经摆在我们面前,不认识它,当面错过,这多可惜。这十八年《华严》才认识这个经,真正是不简单。我介绍给诸位,诸位一下就认识了,你就省了十八年的时间。你们的福报就比我大多了,我搞了十八年才认识,我这一介绍你们马上就认识,省了不少的时间。这是一种说法。

  还有一种说法,善知识,善识人间的邪正,善能辨别是非、真妄、利害,这个是善知识。这几句话简单的说,他有超人的智慧,他有超人的学问,别人见不到的他能见得到。我们一般讲利害,其他的不必说,我们单单说个利害。佛给我们说,现在我们得到利益,得到大利,来生得不到利益,这不是真正的利益,这是害。这一生得到利益,来生也能得到利益,后生得不到,佛说这还不是利,还是害。什么叫利?生生世世都得大利益,这才叫真正的利益,这就不是普通人能够看得到的;换句话说,世间圣人差不多都见不到。世间圣人只能够说这一生得利益,来生得利益,顶多说再来生得利益,往后就靠不住了,就保不住了。以这个标准来看,这个善知识就是佛与菩萨,阿罗汉也勉强算个善知识,真正善知识,佛菩萨才是善知识,也就是说明,唯佛菩萨是我们的善友。所以,我们一定要亲近诸佛菩萨,跟诸佛菩萨交朋友,这个好,对於你的道业一定有帮助,一定有成就。

  难在哪里?认识善知识难。在过去,参访善知识有个条件,什么条件?就是你有能力认识善知识,你要没有能力认识善知识,你怎么能参学?你把恶知识当善知识,那就坏了。所以一定要有这个本事。因此,我们初学往往拜一个老师,拜一个师父,跟这一个老师学。学到什么时候才能出师?出师是从前的话,现在的话就是毕业,可以离开老师了,可以独立,可以毕业了。这个能力很简单,就是你有能力认识善知识,行了,老师就可以让你毕业,你可以出去参学,参学对於你一定有利益。你有能力辨别真妄,有能力辨别邪正、是非、善恶,你出去参学决定得利益,而不受其害,才能够成就自己的道业。如果没有这个能力,老师不让你毕业,不让你离开他,原因是怕你出去之后会走错路,会迷失了方向,这是老师的慈悲。我们看古来大德修学,往往跟一个老师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是很平常的,为什么跟他那么久?没有获得这个能力。获得这个能力,老师一定劝他离开,你可以到外面去参学,成就圆满的智慧。

  所以遇善知识,真的是可遇不可求,我们遇到一个好老师。想去求个老师,到哪去求?求不到,总是过去生中有善根才会跟老师遇到。老师遇到学生,高兴!如获至宝,就像得到宝物一样。为什么?哪个老师都希望把自己的道能传下去,不要这个道到我这里就中断了,没有继承人。就像世间人一样,为什么人要生儿女?希望代代相传,不至於到我这一生当中断绝了,祭祀断绝了,这是人间很大的遗憾。做老师的,道要传不下去,遗憾更大。你想佛法,我们讲这个道,佛法,从释迦牟尼佛代代相传传到我这里,后面就没有继承人,断掉了,自己难过,对不起佛,对不起历代承传的这些祖师大德,真的对不起。所以遇到一个学生,那真正是宝贝,就像人家里得了一个独生子一样,宝贵得不得了。

  可是传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传,必须要具备某些条件才行。这些条件里面,我在此地告诉诸位,你们要肯学,将来你们可以亲近到明师。第一个条件是尊师重道。你对老师不尊敬,老师怎么想法子传给你,你没办法接受。这不是老师要求我们对他尊敬,我们这样想法就错了。过去有人问印光大师,求佛法有没有秘诀?有没有秘钥,就是秘密的钥匙,这是比喻,有没有个秘密的钥匙?假如我们拿到了,我们不很快就得到了吗?印光大师答覆他说有,他老人家说出两个字,「诚敬」。至诚恭敬,他说这是佛门的秘钥,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。所以一个老师在教学,许多学生在听,每个人得到的不一样。为什么得到不一样?对老师有十分诚敬的人,老师讲的东西他得十分;那个学生只有一分诚敬,同样也一起听课,他只得一分;没有诚敬,一分也得不到。老师一样教,学生得的不一样,为什么不一样?诚敬之心不一样。可见得,不是老师要求你诚敬,老师一看你诚敬,就知道我的东西你可以接受,你可以完全拿去;一看到你没有诚敬,我全盘送给你,你不能接受,是这么个道理。所以第一个条件是诚敬。

  第二个条件,最好这个学生是刚刚发心学佛,从来也没听过经,也没有亲近任何大德。老师遇到这个学生那真是宝中之宝,他决定不肯放弃,为什么?他头脑是一片空白,传授给他,他完全接受,这个容易、方便。如果他过去亲近很多大德,看过很多书,他满脑袋这些知见,老师传授给他他排斥,为什么?先入为主。老师讲的跟我从前听的不一样,他怀疑,打问号,来反驳,要跟老师辩论,这个事情麻烦。初学的他什么都不懂,老师讲什么听什么,很乖的都接受,全盘接受,他也没有怀疑,他也不会辩论,这个学生是老师之宝。所以,大家要遇到一个真正善知识,他会问你,你发心学佛,为什么发心?从前有没有念过经?有没有去听过经?你说我听过很多人,看了很多。那个老师点点头,很好,很不错,你很有善根,你去吧。为什么?他不敢教你,他对你客气一番、恭维一番,请你走路,他免找麻烦。可见得遇善知识真不容易,实在是如此。

  我这一点点成就,得力於善知识的指导,因为我刚刚学佛的时候就遇到好老师,那时候头脑里面真的一片空白,刚刚接触。我学哲学的时候,想学哲学,对哲学有很浓厚的兴趣,我找到方东美先生。他一问我,我什么都不知道,我只是想学,也没有看过什么哲学书,也没有听过人家讲,一个也没接触过,他把我看作宝贝。本来我想到台大去旁听,他是台大的教授,去旁听他的课,他说不必了,每个星期天到我家里来,我给你上两个钟点课。所以我跟他学的是特别开课,每个星期天在他家里小客厅小圆桌上,一个老师,一个学生,我们课是这样传授的。到后来我才晓得,他为什么特别拨出时间来给我讲,不叫我到学校去旁听。到学校去旁听,一定接触同学,同学的邪知邪见一定头脑受染污。他叫我不受染污,到他家里去上课,真正是难得,非常不容易。以后从哲学里面进入到佛学,我的佛学是方东美先生介绍的,是我们哲学课程里面最后的一个单元讲到「佛经哲学」,他告诉我一句话,他说佛经哲学是世界上哲学的最高峰,是人生最高的享受。这两句话打动了心,人生最高的享受那当然要求,才到佛教里头找佛经来看。

  我接触佛经不到一个月就认识章嘉大师,这是个真正大善知识。章嘉大师对我也跟方东美先生一样,每个星期两个小时,星期天到他的住处向他请教。我跟他三年,三年以后他圆寂了,三年如一日。他老人家圆寂之后,我才到台中亲近李炳南老居士,那个时候他老人家已经七十多岁。我学佛,一共佛学两个老师,哲学一个老师,我在台湾这么多年一共就三个老师,很单纯,一点都不复杂。我跟李炳老十年,所以我接受佛学教育总共是十三年,章嘉大师教我三年,李老师教我十年。这就说明,善知识希望的学生是头脑简单、不复杂,这样的学生好教。

  我前年,还是大前年,在香港讲经,遇到一些老法师,他们请我吃饭,香港的佛教我都很熟。请我吃饭就谈到收徒弟这个事情,他说有一年演公上人(演培老和尚)在香港,希望香港那边人给他介绍个徒弟,出家的徒弟,而且条件是要初中毕业。他们听了很奇怪,他说,一般人收徒弟都要收大学毕业,收博士的,你老人家为什么收初中毕业的?他就说了,他说我当年就是土头土脑的,一片空白,所以我师父才要了我。这很有道理,大学毕业、研究所毕业,成见很深,满脑袋的科学,不容易接受正法。真正的善知识,他所选择学生的对象,不是选择大学毕业、硕士、博士,不选择这些。选择是真诚、老实,最好是土头土脑,这种人将来决定成佛,为什么?他没有妄想,分别执著不重,没有妄想,这样人才适合於学佛,这是真正有善根。所以我们要认识善知识。

  「闻法能行」,遇到善知识,你就能够接触到如来正法,听了以后要能够依教奉行才行;听了以后不能够依教奉行,没有用处。纵然你听得多,你也能说,说得天花乱坠,你有口才,充其量不过是解悟而已,不是证悟;换句话说,你的烦恼没断,你不能了生死,不能出三界,不能往生。这不是空的吗?来生还是要六道轮回,这就大错了。所以,闻法一定要能行,这个很难,闻法的人多,能行的人不多。不但说在家同修,就是出家人,经上讲的知道,要断贪瞋痴他也晓得,他有没有断贪瞋痴?贪瞋痴一天天增长,钱财愈多愈好。他能说不能行,他烦恼习气不但不能断,随著年龄在增长,这怎么得了!可见得「闻法能行」,真的佛说的「此亦为难」,这很难的事情。你能把佛所讲的你都能够做到,不容易。欲证菩提一定要求善友,没有善友帮助,非常困难。请看底下经文。

  『若闻斯经,信乐受持,难中之难,无过此难』,这是说到,你听到别的法还不是真难,听到这个法门不容易,这个法门是非常难得听到的。听了之后你能够相信、你能够欢喜、你能够爱好,这个不容易,这是难中之难,无过此难。为什么?这样的人佛在经上说,必定是无量劫来的薰修,他的善根宿慧是难能稀有,超过一切。否则的话,在这一生当中,善根、福德少的人决定不能相信,纵然他不反对,甚至於他也会讲,他也讲《弥陀经》,他也讲《无量寿经》,也劝人念佛,那是劝你们念佛,我不念。他为什么不念?他自以为他是大智慧的人,应当学最高的法门,你们智慧浅薄,念念阿弥陀佛就好了。给诸位说,这样的观念,我们很冷静的去想想,去分析,这个人贪瞋痴慢疑烦恼具足,他不知道这个法门是第一法门。

  我是个过来人我知道,因为我当初学佛就瞧不起净土法门,自以为了不起,自以为很聪明,要学佛法里最高的、最殊胜的,学《华严》、学《唯识》、学《法华》,学这些东西。也是一般人认为这是高,特别是经典知名度响亮的,《华严》跟《法华》是经中之王,听了怎么会不羡慕!所以,拚命在大经里面去钻研,总算还是很幸运,钻通了。许多人一生钻在里头钻不通,钻到里面去出不来,这个麻烦大了,出不来。我很幸运,钻出来了,所以才看到《无量寿经》,看到王中之王。如果钻到里头钻不出来,这部经这一生纵然看过、读过,也讲给别人听,那是你们的事情,与我不相干,跟今天这个味道大大的不一样。我对於自己非常的庆幸,就是能够钻出来了,没有被教网迷住。三藏十二部,说老实话,迷宫,走到里面去很不容易钻出来。你看历代学佛的人,从三藏十二部里头钻出来的不多。许许多多一掉到里面去就出不来,迷在里头,像迷宫一样,找不到出路。所以,经典很可怕,不要看到《大藏经》好,很可怕,很能够迷人。

  「难中之难」是说这个意思,并不是说这个经难懂,不是说这个法门难修,真的容易懂、容易修,难信!在这里生起信心太难了,真的是有稀有善根福德因缘,才能够信受这个法门。

  【若有众生得闻佛声。慈心清净。踊跃欢喜。衣毛为起或泪出者。皆由前世曾作佛道。故非凡人。】

  佛在此地给我们举了两个事实,第一个说,确实有这样的人,这都是真的。『得闻佛声』,佛声就是念阿弥陀佛名号的声音,听到念阿弥陀佛的声音。『慈心清净,踊跃欢喜』,听到这个佛号真正生欢喜心,真正生慈悲心、生清净心。『衣毛为起』,我们常讲寒毛直竖,汗毛都竖起来,或者是感动到流泪,这个都是讲感动。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,他写《无量寿经》注解的时候,曾经有很多次写到这个经上寒毛直竖,有甚深的感动,有的时候真的痛哭流涕,才知道佛恩广大,粉身难报,才有这样的感动。

  佛说,这些人都是由於『前世曾作佛道,故非凡人』,前一生都是从佛道当中来的,都是学佛的。不但都是学佛,过去生中必定听过这个经,必定念过阿弥陀佛,今天才有这个感动。这次又遇到了,虽然你没有神通,没有宿命通,不知道过去生中的事情,但是还是有感触。忽然感触到,那个时候听到了,也学这个法门,为什么临命终时一念错了?一个妄念没去得成功,害得无量劫来生死轮回。这一下又遇到,这遇到吃了一惊,这一生当中决定不能再错过。所以,这都是有很大善根福德的人。

  【若闻佛号。心中狐疑。於佛经语。都无所信。皆从恶道中来。宿殃未尽。未当度脱。故心狐疑。不信向耳。】

  这是又一类人,反过来,不相信,看到这个经,听到阿弥陀佛,他不能够接受、不能够相信。佛给我们说,这些人是『从恶道中来』的。诸位要知道这不是说一般人,都是说学佛的人,学佛的人对其他的经典相信,对於这个经典不相信;其他的法门我们愿意修学,这个法门不想学它,这都是过去生中从恶道来的。所以他的『宿殃』,就是邪知邪见,他还有很多邪知邪见存在。『未当度脱』,这句话就是说,他了生死出三界、成佛的机缘还没到,所以他怀疑,这叫『狐疑』。动物里面狐狸疑心最重,所以我们讲到疑惑就用狐疑,狐狸疑心很重。『不信向耳』,他不能够相信,他不肯向著西方修行。由此可知,这部经确实如佛所说,是一切世间,不但是我们娑婆世界,十方一切诸佛都是这样说法,可见得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,如果你能相信,你这个人就是世间稀有之人。

  这个教是圆教、是顿教,诸位去看看蕅益大师《弥陀经要解》、莲池大师《弥陀经疏钞》,你就晓得这个教是圆顿大教。如果你要是圆顿的根性,你真正相信,一点都不怀疑,你就是圆顿的根性,圆解圆修。这样的人修一天,超过一般人修行百千年都不止,经上给我们讲,可以抵得一般人修行一劫,如果克实而论,不止一劫,为什么?平常人修行,从凡夫修成佛,《华严经》上讲无量劫;我们用这个法门来修学,我们一生就成就了。我们一生的修行抵得他无量劫,那我们修行一天不止他一劫,不止,你才晓得这个法门的殊胜。所以,怀疑是菩萨道中的大障碍,这是我们应当要特别提高警觉的。对这部经决定不怀疑,决定信仰,你就是圆满智慧福德之人。再看底下一章:

  【勤修坚持第四十六】

  这章经文是释迦牟尼佛嘱咐弥勒菩萨,弥勒菩萨是我们的代表。本经代表人是有两位,阿难与弥勒菩萨,佛跟他们讲的话就是跟我们讲的,我们要能够完全接受,承当过来。这个经是佛特别为我说的,特别教我的,我们这个心就亲切了,跟佛感应就不可思议。嘱咐大众守护这部经典,这是第一段。第二段是教给我们要帮助一切苦难的众生,就是要度脱众生。因为这个法门不是小乘,这是大乘,不但是大乘,大乘当中的大乘,无上乘的佛法。第三段为我们开导,解行要相应;换句话说,我们懂得了就要做到,你能够做到,你所懂得的就更深,你对经义体会的就更深。所以,解帮助行,行帮助解,解行互相的帮助,到最后解行都圆满。这样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有决定的把握,必生净土。请看经文:

  【佛告弥勒。诸佛如来无上之法。十力无畏。无碍无著。甚深之法。及波罗蜜等菩萨之法。非易可遇。】

  我们先看这一小段。首先佛告诉我们,这一句的开示具体而言就是佛法难闻。『诸佛如来』,不但是释迦佛,因为在本经里面有阿弥陀佛说法,有十方诸佛的称赞,所以这部经里头不是释迦佛一个人讲的,阿弥陀佛、十方诸佛都在这个经上说法。尤其是这个法门,这个法门是诸佛如来无上之法,经里头有明文。你要把这一句看清楚了,你才晓得我们在讲席里常说,这个法门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度众生的第一法门,现在经里头有经文给我们作印证。『无上之法』就是指的本经,就是指的这个法门。

  下面给我们说『十力』,佛有十种特殊的能力,超越一切菩萨。这十种能力我在此地只能把名字念一念,不能跟诸位细讲,因为细讲两个小时讲不完,我们明天就要圆满了,以后有机缘,我会跟大家来细说。第一种是「觉是处非处智力」,这就是讲的因果,善必定有善报,恶必定有恶报,善恶果报决定不错。佛有这个能力,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我们凡夫不知道,以为造恶的人可以得善果,作善的人得恶报,我们凡夫的错觉,那不是真的。善恶果报,丝毫不爽。第二种力量是「业智力」,知道一切众生的业报。第三种是「定智力」。第四种是「根智力」。第五种是「欲智力」。第六种是「界智力」。第七种是「至处智力」,至处就是你修哪个法门,将来到达什么样的境界,佛知道。第八种是「宿命智力」。第九种是「天眼智力」。第十种是「漏尽智力」。佛的漏尽不像阿罗汉,阿罗汉漏尽只断见思烦恼,佛的漏尽是断根本无明。这十条不能解释,一条一条解释两个小时讲不完,十力。

  『无畏』,佛有四种无畏,无畏就是没有恐惧。我们凡夫有畏惧,譬如说他在台下很会讲话,叫他上台来,他就说不出话来,他看到这么多人,这么多眼睛,他就害怕了,这是个很浅近的。过去在台北有个吴居士,吴复麟居士,也是我们老林友,很会说话。我们一请他上台,他那个话就说不出来了,一身都发抖,都不自在。台不高,还没有这么高,台不太高,像一个台阶一样,一上台就不能说话。这是举一个例子说。佛在一切诸佛菩萨、天龙八部当中说法没有畏惧,所以他才能够度化一切众生。

  『无碍』是讲辩才,佛有四种无碍辩才。有『无著甚深之法』,著是执著,「无著」就是般若智慧。般若讲到最后,《心经》上把结论告诉我们,「无智亦无得」,这是讲到究竟圆满。智是什么?能证的般若智慧。所以大家求般若智慧,我说没有般若智慧就不能证无上菩提,无上菩提是你所得的,有能证的智(般若智慧),有所证的无上菩提。你有能证的、有所证的,诸位想想,能所是二边,你有没有真的证到?没有。如果说你有证到的,你成佛了,你有能成、有所成。我修行成佛了,「我」是能成,「佛」是我所成,有能有所,你成的是什么佛?藏教的佛。通教、别教,我相都没有了。这种成就就是《金刚经》上说的「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,即非菩萨」,你成的佛是藏教佛,是小乘的佛,不是大乘的。大乘要离相,大乘要破执著,可见得离相功德不可思议。所以「无著」非常重要,这是真实智慧。

  像六祖大师的成就是不可思议的,他老人家证得什么?他证得的是「本来无一物」,他证得的真正是平等、清净、无著的法门。你看他在广州光孝寺遇到印宗法师的时候,就是讲风动幡动这个故事的时候,印宗法师晓得他从黄梅得法而来的,就是禅宗的六祖,就向他请教。他说黄梅五祖有没有常常给你们讲禅定、解脱?请教他,五祖是不是常常讲禅定、解脱。他回答得很妙,他也没有说说,也没有说不说,他回答的真是所答非所问。他答覆的是,禅定、解脱是二法,佛法是不二法,二法不是佛法。二是什么?有分别、有执著才二,你离开一切分别执著,到哪里去找二!《维摩经》上讲「入不二法门」,我们净土宗讲「一心不乱」,你要到一心不乱,就是《维摩经》上的入不二法门,就是六祖大师《坛经》上所讲的本来无一物,也就是《般若心经》里面讲的无智亦无得,这才是究竟圆满的般若。这是讲「无著甚深之法」。

  『及波罗蜜等菩萨之法』,「波罗蜜等」就是讲的六度,菩萨平常修行的准则。《华严经》把六度展开为十度,又加了四度,所加的四度都是六度最后般若度的展开,前面五度是一样,把般若开了。般若是根本智,另外开四度是后得智,也就是般若的作用,有方便波罗蜜、愿波罗蜜、力波罗蜜,说的这些。这些在六度里面是合在一起,就是合在般若波罗蜜里面。诸位要晓得,六度跟十度只有在名相上开合有多少不同,内容完全相同的。所以讲十度、讲六度都一样。这一句是说菩萨的行门,佛也圆满了。

  『非易可遇』,这是很难得,很不容易遇到的。说了这些与我们有什么相干?如果没有相干,佛说这些话就没有意义了。它的意义很深,为什么?我们对於这部经要是相信了,这个经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,你相信了,这是由於你过去生中多善根、多福德、多因缘。换句话说,「非易可遇」你今天遇到了,「如来无上之法,十力无畏,无碍无著,甚深之法,及波罗蜜等菩萨之法」统统在这部经里面,换句话说,你全都遇到了。所以这部经是最完备的经典,不要看经文少,最完备、最圆满,一法都不缺,跟《华严》完全相同。《华严》具足十玄门,本经也是具足十玄门,《华严》讲四无碍法界,本经自始至终统统是四无碍法界,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。所以跟《华严经》无二无别,实在是《华严》之精华,《华严》之浓缩,这是不可思议。非易可遇,我们遇到了。底下说:

  【能说法人。亦难开示。】

  这就是很会说法的法师,他也不容易把这个经讲清楚讲明白,为什么?没有佛的智慧。佛有十力、无畏、四无碍辩才,法师没有,没有这个能力。所以最善说法的法师也很难开示,这是说难。既然『难开示』,就是很不容易讲得清楚了:

  【坚固深信。时亦难遭。】

  你怎么可能相信?怎么可能深信不疑?这是真难。这一句是佛法难闻,真正是难。一般讲信佛的有两种人,第一种是多生多劫善根太淳厚,你一说他就相信,这个是真难,真正稀有。第二种人,非要把道理搞通了才相信,没有搞通他不能相信,这就是善根、福德比较差一点的。我就是后面这一种,善根福德差一点,为什么?我没有把它搞清楚,我决定不能相信。所以搞了三十多年,我二十六岁开始学佛,今年六十三岁,连头带尾三十八年了,才相信,岂不是善根很少的人!有很多人一学佛,他就相信了,我真是非常佩服、赞叹,由衷的赞叹,难得!尤其我看到现在不少的年轻人,大专学生,学佛还没几天,他到佛堂面前恭恭敬敬合掌会礼佛,见到法师也会顶礼,我看到很感动。为什么?我当时学佛,不行,我学佛三年不拜佛,走到大殿上,脱帽三鞠躬,我不肯下拜。

  章嘉大师教我三年,我没有给他顶过礼,真正的大善知识。为什么?不了解为什么要磕头。我们是现代人,我们见到总统也只三鞠躬。我心里想,我们恭敬心是一样,真正是至诚恭敬,何必要学古人?磕头是古时候的礼节,我们是现代人。佛经的理论很好,值得我们学习,教训很好,值得我们去做,但是这种琐碎的礼节,这是古印度的,我们可以不要学它,我们学现代的。这叫邪知邪见。这个念头就转不过来,章嘉大师他很慈悲,他不教给我,他教给我这些怕我起反感跑掉了,下次不来跟他学。所以大师慈悲,迁就我。你看看三年苦心慈悲的教导,我不跟他顶礼,他也无所谓。我看到别人见他都顶礼,我站在旁边看著,我见就是一鞠躬,恭恭敬敬一鞠躬。所以,我看到现在大专学生年轻人一学佛就会拜、就会磕头,这个难得,比我善根深得多了,我不如他。

  我学佛到第三年才把这个道理想通,想通了就拜佛了。怎么想通?原来我们执著的是世间的礼节,世间法。世间的礼节,每个国家不一样,每个朝代不相同,当然它的精神不变,诚敬,方式改变的。从前见人鞠躬九十度,现在见人鞠躬大概只有两、三度,头稍微点一下就行了,大家都是这样的,随著时代变。现在你见人给他行九十度鞠躬礼,他看到你是怪物,他不认为你是恭敬,认为你是怪物。以后搞通才晓得,原来戒律虽然相当於中国的礼节,可是意义还是不相同。它是凡圣的标准,我明白这个道理,这才开始见到佛才拜佛了,才开始拜佛。

  所以一个道理、理论,我要没有贯通,没有真正明了,你叫我去做,我决定做不到。非常执著,非常顽固。我那时候还在上班,我在一个军事机关里面上班,我那些长官、同事,每个人都知道我是老顽固,有名的老顽固,想把我说服相当不容易。以后我学佛了,学佛不到半年,头发剃掉了,不穿皮鞋了,穿布鞋。我们那个机关里面看到我都说怪物,有个什么感想?佛教一定很了不起,他能够学佛,佛教一定很高明,一定有东西,要不然他决定不会接受的。因为过去很多人给我传天主教、传基督教,我也看了他们经典,提出一大堆的问题,他们一个都没有办法答覆,所以算了,就不学了。能把我说服很不容易。当时我也没有给他们传佛教,这么一做就很多人都感动,都认为佛教里头一定有内容,这个老顽固能学它不容易。实在讲,这对於以后在外面弘法是有很大的帮助,因为大家晓得我过去的历史,每样东西我不把它搞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叫我相信很困难。

  所以,净土法门特别真正是难信之法,我搞了三十多年,我跟诸位说了,《华严经》十八年,才相信这个法门。实在不容易,真的经上讲的难信之法。所以,「坚固深信,时亦难遭」,确实。

  【我今如理宣说如是广大微妙法门。】

  这句话,释迦牟尼佛以诚谛之语告诉我们,佛讲这个法门不是随便说的,是『如理宣说』。有真正的道理,有真正的事实,如理如事,千真万确的事理,根据这个为我们宣说的。『微妙』是说理太深了,不可思议,事太妙了,我们怎么想也想不到。一个博地凡夫,念这一句「阿弥陀佛」,就能够一生当中成佛,一生当中超过一切菩萨,超过无量劫的修持,这是不可思议。所以,教下的法师不太容易相信,学教的人不太容易相信,为什么?学教的人满脑袋的理论,理论讲想不通。不论哪部经典、哪个法门,都要断见思烦恼、断尘沙烦恼、破根本无明,这才能成就。哪有一品烦恼没有断,说你往生,勉强还可以相信,怎么一往生就圆证三不退?这个不能相信。圆证三不退,就是一往生就变成等觉菩萨,怎么讲也讲不通!查遍《大藏经》,所有经典里面没有这个说法,十方一切诸佛刹土里头也没有这个事实,所以难以相信,真难!反而不懂教理的人,一说他相信了,这就是过去世生中善根福德太深厚,一说他就相信。他也不要去研究教,他就老老实实念佛,念个三年、五年他往生了,这个人真正不得了。所以这个法门是微妙法门。

  【一切诸佛之所称赞。】

  前面我们读过,《弥陀经》里面我们看过六方佛的称赞。这个『称赞』,称就是称说,赞就是赞叹,称说就是宣讲《无量寿经》、宣讲《阿弥陀经》,劝一切众生念阿弥陀佛,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叫称赞。我们明了,『一切诸佛』没有一尊佛不讲这个法门,没有一尊佛不讲这部经,为什么?如果不讲这部经,不宣扬这个法门,佛度众生功德不圆满,决定不可能叫一切众生一生成佛,所以度众生不圆满。要想度一切众生达到究竟圆满,一定要讲这部经,一定要称念阿弥陀佛。希望诸位同修要牢牢的记住这句话。释迦牟尼佛在此地告诉我们,不是他一个人说,一切诸佛统统都说,不是他一个人劝我们,一切诸佛都劝我们。我们要能善顺,顺著佛的劝告、顺著佛的教诲,我们这一生当中决定得度。不仅是得度,是圆满究竟的得度,这个利益太大了,不可称说。

  【付嘱汝等。作大守护。】

  这是教给弥勒菩萨以及与会的大众,刚才说过了,这里面包括我们在内。今天佛在此地也把这个责任交给我们,什么责任?要护持,『守护』就是要护持,护持这个法门。怎么个护持法?这一点我们要知道,第一我们要每天读诵、受持、依教奉行,这真守护。第二要流通,经上讲的「书写」,我们今天讲印经;「供养」,供养是奉献,我们把这个经送给别人,奉献给别人,这是供养;「为人演说」,随时随地劝勉一切人读这个经典,劝勉一切人依照这个经典修行,这就是真正护法。护自己的法,护诸佛之法,护一切众生之法,这叫大守护,是这个意思。再看下面经文:

  【为诸有情长夜利益。莫令众生沦堕五趣。备受危苦。应勤修行。随顺我教。当孝於佛。常念师恩。当令是法。久住不灭。当坚持之。无得毁失。无得为妄。增减经法。】

  这一段意义非常之深,特别可以说是教诫末法时期众生,怎样才能够得到真实的利益。所以,一开头说『为诸有情长夜利益』,长夜就是六道轮回,六道都是迷,都是暗,心地不生智慧。这个法门、这部经典就像是暗夜明灯一样,它能够帮助我们断烦恼,帮助我们破无明,所以这是为六道有情众生的长夜的利益。

  『莫令众生沦堕五趣』,五趣前面说过,就是六道轮回。我们能力做不到,但是一定要有这个愿心,如果没有这个愿心,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不相应。阿弥陀佛念念度尽一切众生圆成佛道,我们要存这个心。也许说我们有这个心,我没有本事、没有能力。不错,在过去你确实没有能力、没有本事,这个不怪你。今天你把这部经从头到尾听过,你应当觉悟,你有能力,你有本事,你的能力、本事跟阿弥陀佛、跟释迦牟尼佛、跟十方一切如来无二无别。什么本事?什么能力?劝人念阿弥陀佛。所以,大家都有这个能力,都有这个本事,这是一切如来最上之法。我们今天依照这个方法修行,把这个方法转劝给别人,跟佛度众生没有两样,所以确实有能力使一切众生不堕轮回。

  但是那个众生有没有福报?他肯不肯接受?那是他的善根福德因缘了,我的心是圆满的。他有障碍,他不能接受,虽不能接受,我也念一句阿弥陀佛给他听,让他听到耳朵里去,八识田中永为道种。今生给他种这个因,多生多劫以后,他的善根福德成熟,我们再来度他。现在给他种这个善根,将来我们回过头来再度他,就容易了。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,我们六通具足,这个人在六道里哪一道轮回,到哪里去了,我们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什么时候他的善根成熟,我们也知道,我们有他心通、有宿命通,到他善根成熟的时候,我们就化身再来,或者应身再来,来度他。所以,度众生是生生世世的事情,不是今天一天就能办好的,诸位一定要知道。一定要有这个心、要有这个愿,要度一切众生免堕轮回,轮回太苦了。

  『应勤修行,随顺我教』,佛在此地特别嘱咐我们,应该要随顺佛的教训、佛的教诲。『当孝於佛』,对於佛要孝顺。怎样孝顺?每天你念经,每天念阿弥陀佛,这就是最孝顺的。你要不念经,把佛号忘掉了,那就是不孝顺。所以孝顺佛容易,不要去买很多礼物供养他,也不要天天去问候他,你只每天真的能够把这个经念几遍,佛号最好不要间断,这是真正的孝於佛。『常念师恩』,师是老师,这个老师是一代一代的,从释迦牟尼佛开始,一代一代辗转把这个经法传给我们,老师承传的,我们不能忘老师之恩。所以我们拜佛,最后还要拜一拜历代祖师,为什么?不忘师恩,历代的祖师一代一代传到我们。同时,如果我们自己不能够依教奉行,不能把这个法门、这部经典尽力的弘扬、尽力的宣扬,这个不是报师恩。报佛、报师之恩,第一个是要依教奉行,第二个是要尽力的来弘扬,这样才能够报佛恩、报老师之恩。

  『当令是法,久住不灭』,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。不仅我们要尽力的弘扬,一定要认真修行,为什么?现在人为什么很多人不相信?因为他没有见到。如果我们在座的同修,每个人都能认真的依教修行,将来每个人往生,各个都站著走。新加坡站著往生的有几百人,全世界都轰动了,各个人都要学这个法门,这是证据,这比怎么样讲都有效。讲的舌干唇烂,人家都不相信,一表演他就相信了。你不认真修行,你就不会表演。认真修行,修行功夫到家,走的时候站著走,走的时候开往生大会,可以招待新闻记者,你们大家来看,现场来看,我表演往生给你看,这个弘扬力量就大了。历代这些祖师大德他们往生的瑞相,因为那个时候大众传播工具没有现在这么方便,只是靠口传,毕竟效果有限;靠文字,文字所印的《往生传》流通也有限。现在大众传播工具发达,现在表演往生,对於劝人学佛是最有效的方法。所以这才能够令是法久住不灭,何况佛力加持这部经、这个法门,最后还要留一百年,前面我们读过。我们要应当努力,跟佛配合,跟佛的威神力配合,也就是与佛相应。

  『当坚持之』,要坚固保持,决定不动摇。不管遇到什么法门,遇到什样的神仙,我们心绝不动,决定不动摇。我们老老实实念《无量寿经》,老老实实念阿弥陀佛,求生极乐世界。『无得毁失』,毁是毁谤,失就是不能够依照经教去奉行,这就是失,把我们真实的功德利益失掉。『无得为妄』,千万不要认为这个经上所说的是假的、是佛的理想,那就错了,要知道它是千真万确的事实。

  无得『增减经法』,经上这句讲得实在是太妙了,为什么?大概佛晓得,这个经的原译本在中国有很多失传掉,留下来的本子翻译得并不是十分圆满,佛早就知道一定有后人会集,后人会集里头就有增减。王龙舒的会集本、彭际清的节校本、魏源的会集本都有增减,所以这个经典流通就有限。佛在此地特别说了这一句。一直到夏莲居居士会集的我们现在这个本子,这个本子的会集真的就是遵守这句话,「无得为妄,增减经法」。所以,这个本子的会集是九种本子里面最好的本子。我们也怕人家不相信,你学这个本子,取这个本子,你说它最好,说别的本子不如这个本子。我们把九种原本统统印出来,印在《净土五经读本》里,你自己去比较。你比较之后,你想想看我说的对不对。因为从前给你说,你没有本子比较,现在这个本子都送给你,你自己去比较。九种本子你比较,比较之后,看看你喜欢哪个本子,你觉得哪个本子意义最圆满,确实真的做到佛这一句不增不减,保持著佛的真正的意思,这样才能够永远留传到后世,一直到法灭尽,最后还要延长一百年。所以,这些话都是佛在此地嘱咐我们的。

  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