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 (第六集) 1994/7 美国达拉斯 档名:01-014-0006
请掀开经本第二十面第一行,这是玄义的第三段明宗。
【第三明宗。宗是修行要径。会体枢机。而万行之纲领也。提纲则众目张。挈领则襟袖至。故体后。应须辨宗。】
这一段是要为我们说明修行重要的方法。这个『径』就是近路,修行最近的一条道路,而且是重要的一条道路。前面虽然讲过这经之体性,体性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,如果要没有修行的近路,怎样能叫我们在短时间快速的证得实相,所以这个方法就非常重要,不能不讲求。所以它是菩萨行门的纲领,也就是菩萨通常大乘经上讲的六度万行。这六度万行的总纲领,大师在此地为我们指示出来。
【此经依信愿持名。为修行之宗要。非信不足启愿。非愿不足导行。非持名妙行。不足满所愿。而证所信。经中先陈依正以生信。次劝发愿以导行。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。】
这是就本经里面修行的方法为我们指出来。我们在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,净宗的三经,《无量寿经》是净宗的概论,是世尊把西方极乐世界无比殊胜庄严为我们介绍出来。我们明了之后,要怎样才能够达到西方净土,如果虽然介绍出来,我们去不成,那佛这个经叫白讲,所以第二次为我们宣讲《观无量寿佛经》。《观经》里面将净宗的理论,再提纲的为我们说明,就是经上讲的「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」,这两句是净宗理论上的总纲领;又教给我们修行的方法,方法就是十六种观法。这十六种都是念佛的方法。它有观想念佛、观像念佛、持名念佛,我们持名念佛也在第十六观中。同时又把九品因果为我们详细的说出,使我们对净宗更清楚更明白,信心更为坚定。最后世尊为我们讲这部经,这部经的目的,就是劝我们要相信、要发愿、要老实念佛求生净土。所以这三经实在讲是一部经,它能够连贯起来。
在本经里面,劝信、劝愿、劝行。蕅益大师就用这三桩事来判这一部经的三分,序分,正宗分,流通分。三分里面每一分都有三段,这个三段就是信、愿、行三段。大师这个判法是跟古人的判法不相同,但是他这个判法的确符合佛的愿望,符合经教的精神,这是很难得的。『信愿持名』,在净宗号称为三资粮。资粮,现代的人对这个名词比较生疏,古时候这两个字大家都很熟悉。古人要出外去旅行,当然身上一定要带一点钱、旅费,资就是旅费,带一点钱财,还要带干粮。因为从前住宿跟吃饭,没有现在这么方便,现在旅馆这么多,饭店这么多,在从前很少,万一走路遇不到饭店,自己要备干粮。粮就是指的干粮,资就是指的旅费,出门以不能够少资粮。我们今天要从娑婆世界出发,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,这个路也满遥远,我们这个路上什么是资粮?大师告诉我们,信、愿、行这三条是资粮。资粮要具足,旅途就非常愉快,不会遭遇到困难。所以这三个是往生净土之真因。
极乐世界有四种净土,这四种净土就是净土的果报。大乘经上常讲「因赅果海,果彻因源」,就是说因中有果,果中有因,这是事实真相。所以西方世界用莲花来表法,极乐世界也叫做莲华国土。莲在植物里面它是花果同时,花里面就有莲子,所以比喻著因果同时,其他植物是先开花后结果,花果不同时,西方世界是因果同时。因此这三个条件非常重要,古人说如鼎之三足,像鼎三只脚一样,一个都不能缺少,少一个它就倒了,就立不起来。所以三个条件每一个条件都重要。大经里面说「信为道元功德母,长养一切诸善根」。《华严经》上这样说法,信心非常重要。《大论》里头说「佛法如大海,唯信能入」,只有深信不疑的人能入佛法。所以有清净的信心,这清净信心就是不怀疑,坚定的信心不动摇,这才算是真的相信。
有信一定就有愿,所以愿是从信心里面建立。愿如果恳切,念念求生净土,如何有恳切的大愿?必须要对於两个世界的情况认识得很清楚,然后才晓得这个世界不可以久居,极乐世界才是我们真正向往的地方。这个世界何以不能久居?佛在这经上说,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,我们在此地很辛苦,很不容易成就,不要说道业难成,就是修一点善法,都不容易成就。我们世间人常讲好事多磨,那是说世间的好事,出世间当然比世间事更要殊胜,那个魔的力量格外来的强,总是要障碍你,总是要折磨你,使你不能如愿的成就。详细的状况,我想我们每个人在一生生活当中亲身体验到,不需要佛说,本经末后也有明白的说明。
两个世界搞清楚,我们才会真正想离开娑婆世界,一心一意想往生西方净土,想见阿弥陀佛,这个心生起来。生了愿心之后怎么办?一定要依教奉行。佛教给我们用持名念佛的方法,这在十六观里面,就是十六种方法里面最容易的,排在最后。佛法里面先后次第的排列用意很深,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最好的、最殊胜的,佛总是摆在最后。大概也是应此界众生之机,我们娑婆世界众生,好东西摆在后面,唱戏最精采的压轴戏放后面,不能放前面,前面最精采的,人家看了后面不如前面,听众都跑掉,都不看了。所以愈是精采的愈是放在最后面。佛跟我们说法也是如此,你看《楞严经》上二十五圆通,如果按照顺序来排列,应该是六根、六尘、六识、七大,他这二十五个要按这个顺序来排列;不按顺序,把他抽出来放在最后,这就是特别法门。「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」,他在六根那一类里头,六根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换句话说,这二十五个按顺序排列,他应该排在第二个,世尊把他抽出来放在最后,放在第二十五,拿他做压轴戏。这是非常明显,大家一看就知道,这个不一样。
可是另外一个,也是不按顺序排列,大家疏忽了,那是哪一位?大势至菩萨。大势至菩萨排名,大势至是在七大里面,七大是地、水、火、风、空、见、识,是按照这顺序排列,大势至菩萨是空、见、识,那个见大。换句话说,在整个二十五次第,他应该是排在第二十三,弥勒菩萨代表识大,排在第二十四,观音菩萨放在最后,应该是这样,这个顺序就正常。可是你去看经典上,他跟弥勒菩萨两个对调,弥勒菩萨在二十三,他在二十四,因为他这个对调,对调一个位次,大家不太容易看出来。观音菩萨那个位次太大,从第二拉到第二十五,这个太明显,他跟弥勒菩萨只换了一个位次。所以很多人疏忽,以为《楞严经》上只有一个特别法门;殊不知《楞严经》上是两个特别法门,就是观音、势至代表的。这个看《楞严》,要不细心的话,很容易疏忽掉。
所以大家读《楞严》,知道观音菩萨法门很特别,很少知道大势至菩萨也很特别。势至菩萨代表的就是「念佛圆通章」,也许有人问,念佛法门这么重要,为什么世尊不把它摆在第二十五?要摆在第二十四?这里头有很深的道理。势至念佛圆通他所契的机,是尽虚空遍法界,这个摄受太广大。我们娑婆世界也没有离开虚空法界,也在虚空法界之中,当然包括我们。可是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不一样,专对娑婆世界,所以文殊菩萨选择的时候说「此方真教体,清净在音闻」。娑婆世界众生,六根比较起来,耳根最利,当然这是指大多数人,不能指少数人。也有很少数的人眼根很利,耳根不行,他听东西听不清楚,你给他看,他一看就清楚,那就是眼根利,耳根差一点。但是绝大多数的人,你给他看,看得不很清楚,你给他讲,一听就清楚,这耳根利。因此,释迦牟尼佛示现在这个世界成佛,完全用音声作教体,给人讲经说法,针对耳根,是这么一回事情,契我们这个地区的根机。而念佛是契一切众生的根机,两个特别法门。
念佛这个方法,如果再选择观音菩萨「反闻闻自性」这个方法来帮助我们念佛,那这个念佛功夫很容易、很快速的达到一心不乱。也就是有一些同修问,怎样做到都摄六根?观世音菩萨的反闻闻自性,性成无上道,那就是都摄六根最好的方法,可是不容易。像我们这种粗心大意,妄念很多,烦恼很重,观音菩萨那个功夫我们用不上。大势至菩萨他所讲的功夫比观音菩萨容易多,他讲的「净念相继」就这四个字,这四个字里头就具足了信愿行这三个条件。如果没有信愿,怎么可能有净念?净,清净心,用清净心来念佛,相继是功夫不间断,那哪有不得力的道理;净,不能有怀疑,有一丝毫怀疑心就不清净;净,不能夹杂,不但世间法里头不可以夹杂,我们有一个妄念那都是夹杂。世间法不夹杂,佛法里头也不夹杂,也就是说,世间法我们放下,一切佛法也放下,那才叫净。就跟前面我们在辨体里面讲的「照而常寂,寂而常照」,净就是寂,念就是照,念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它跟体里面相应,相继是保持,这个功夫、这个境界保持不能让它失掉,方法就用一句佛号,这就叫做方便法门。
禅家里面用这个寂照的方法,他不用名号,他用观心,非常难!以后这个方法得不到效果,祖师才改变一个方法,叫参话头,用这个方法来做寂照的功夫。实在讲,用参话头的方法,那就远不如念佛,执持名号的方法。这个方法比参话头来得容易、来得方便,而且有效。所以我们把这些事理搞清楚,晓得信愿持名这个方法能摄菩萨一切行门。因为菩萨无量无边的行门,总纲领就是辨体里面讲的寂照、照寂。照寂是自受用,报身;寂照是他受用,诸佛菩萨的应化身,这是总纲领。无论哪一个宗派,无论哪一个法门,尽管方法手段不一样,一定要跟这个纲领相应,那就是佛法;如果跟这个纲领不相应,那就不是佛法。所以说八万四千法门,无量法门,总而言之,离不开「寂照」这两个字的范围。我们抓到这个总纲领,实在讲,无论用哪个方法,功夫都很容易得力。
念佛这个方法,一多无碍,「一切即一,一即一切」。这两句话是《华严经》上说的,这个法门确确实实用这一句名号,就能够统摄一切法门;一切即一,这个一就是执持名号,这一句名号就是菩萨所修的无量法门,一就是一切,这是诸佛菩萨称之为妙行,道理就在此地。如果这个行不妙,怎么能满足我们的愿望?我们的愿望是真正希望不要费很多的功夫,不要费很多的时间,就叫我们圆满成就,这是我们的愿望。还得不要吃很多的苦头,很容易就成就,我们愿望如此。它确确实实能够帮助我们达到这个愿望,这个才妙。所以念佛要会念。我们念这一声阿弥陀佛,这一念之中就具足信愿行,信愿行这三个条件没有先后、没有次第,一念具足。不但这一念里面具足信愿行,这一念里面具足戒定慧,一念里面具足清净平等觉,所以这一念才统摄菩萨万行。我们今天这个念佛,只空空的喊了这一句阿弥陀佛,这一句阿弥陀佛里头什么也没有,所以这功夫不得力。
是不是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又要想著信愿行?又要想著戒定慧?那好了,你这一句佛号里头夹杂,不叫净念。到底怎样念才具足?这个我也不要说了,你们大家去参去吧!会念不会念就在此地。诸位冷静去想,细细去参,不但一句佛号具足,一念信心里面又何尝不具足?一念愿心里面,又何尝不具足?假如这个道理、这个事实,你要能够入得少分,这问题当然就解决。对於佛祖所说的妙行,你就能体会到一些,你才晓得这行门真妙!这是修行净业的枢机,往生西方的纲领。
大师在此地,这末后三句就是本经的大科,就是大段落,他把它分成三个大段落。第一个大段落『先陈依正以生信』。「陈」是陈说,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,就是首先提出报告,报告的内容是什么?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。依正庄严,现在人也听不懂,用现代的话来说,为我们介绍西方世界人事环境、生活环境;人事环境就是正报,生活环境就是依报,这是我们非常关心的。我们要到那里去,先要打听打听那个地方的环境怎么样?真好,我们才去!佛为我们介绍。接著,这就劝愿,劝我们要发愿。
西方世界确实好,跟一切诸佛刹土比较,诸佛刹土里面都有缺陷,唯独西方世界没有缺陷,真正达到究竟圆满,没有缺陷。所以劝你到那个世界去,劝你去亲近阿弥陀佛。你看世尊在《无量寿经》当中为我们介绍阿弥陀佛,他老人家赞叹的,那是赞叹到极处!赞叹阿弥陀佛「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」,佛跟佛一定是平等的,「佛中之王」,那阿弥陀佛就突出,跟其他的诸佛就不平等,那在理上怎么讲?理上讲是平等,佛佛道同,一定是平等。但在事上讲,不平等。
理是平等,事不平等,事为什么不平等?阿弥陀佛在因地上发的愿不一样。所以一切诸佛在最初发心发的愿都不相同。因此成佛之后,度化众生所现的境界果报就不相同。不是理上不相同,是事上不相同,事有因果。所以连诸佛如来都不能超越因果的范围,何况其他。末后劝我们持名,就把这修行的方法说出来,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很快的、很稳当的能证得不退转,圆证三不退。下面就把这三条,一条一条为我们分析,什么叫信?什么叫愿?什么叫行?这个很重要。
【信则信自。信他。信因。信果。信事。信理。愿则厌离娑婆。欣求极乐。行则执持名号。一心不乱。】
如果有人问,要怎样在一生当中,才能稳稳当当真正生到西方极乐世界?蕅益大师这一段的答案就非常圆满。只要能把此地所说的三句真正做到,那就恭喜你,你这一生决定得生。也显示这个法门确确实实是易行道。下面这一条一条的来说,这是总纲。先看『信自』:
【信自者。信我现前一念之心。本非肉团。亦非缘影。竖无初后。横绝边涯。终日随缘。终日不变。十方虚空微尘国土。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。我虽昏迷倒惑。苟一念回心。决定得生。自心本具极乐。更无疑虑。是名信自。】
净宗跟其他宗教不一样,任何宗教都建立在信心的基础上,如果信心没有,决定得不到殊胜的果报。佛法跟他们不一样在哪里?佛法信心第一个是信自己,这个就不一样。一切宗教里面,第一个你要信神、要信上帝;我们第一个信自己,第二个才信佛,这个不一样。大师此地讲得深!这个『信自』非常非常之深,要相信自己的真心,相信自己的本性,现前一念之心是真心、是本性。所以它不是肉团心。肉团心是指我们的心脏,不是这个东西,这个东西没有用。不是缘影心,缘影是能够思惟、能够想像的这个,这在法相宗里面叫第六意识,这是妄心不是真心,真心不是这个东西。
为什么叫『缘影』?这个话都是《楞严经》上说的,他这里头很多句子是《楞严经》上的,六尘落谢的影子。六尘是外面,色声香味触法,就是你眼所见的,耳所听的,乃至於心里所想的,落在阿赖耶识里头那些影像,法相宗叫它做种子,《楞严经》叫它作缘影。落谢影子,这就是说明它完全是假的,并不是真的。可是你要是不认识它,它会起作用,你把它认识清楚、认识明白,它对你没有妨碍。所以《华严经》上那些法身大士,涉入世间广度众生,他们生活很暇逸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。为什么我们有障碍他没有障碍?他认识它,所以他没有妨碍;我们有妨碍,我们不认识它,所以处处受它的障碍,道理在此地。我们要晓得,这能够思惟想像的这个东西,不是我们的真心,妄心不是真心,真心没有形相。所以阿难尊者找了七个地方也找不到,怎么找也找不到,它没有形相。
『竖无初后』。「竖」是从时间上讲,它没有开始,没有终止,无始无终,这是真的。有始一定就有终,有始有终就不是真实的;真实的,无始无终。『横绝边涯』。「横」是从空间上来说,空间上来讲它没有大小,所谓是大而无外,你要说大,更没有东西在它外面,它多大?你说小,再没有东西小在它里面。所以它没有大小,没有始终,没有生灭,这是真的,这是我们的真心,是我们的本性,是我们自己。所以你想学佛,先要相信这个。
学佛到底是怎么回事情?我们现在明白,学佛最后的目标,就是把我们所信的证明。现在我们相信,是佛给我们讲的,我们相信佛不打妄语,我们能够信得过他。但是佛所讲的,确确实实不是我们的境界,我们没有见到,没有见到真心,没有见到本性。我们首先接受佛给我们说的事实真相,然后再依照佛教给我们的方法,我们去做,逐步逐步证明,逐步逐步证实,这个境界是真的,这是佛法的教学,我们确确实实可以证实。因为佛讲真心本性,一切众生个个具足,并不是他独有。所以佛看一切众生是平等的,没有高下,大家都一样。
下面这两句为我们说出来,『终日随缘,终日不变』。随缘他不变,无论是随哪一界的缘,佛跟我们讲的有十法界,无论是随哪一道的缘,在世间法里面讲六道轮回,无论随什么缘,你的真心本性从来没有改变。譬如我们看电视,电视的萤幕就好像是真心本性,缘是什么?缘是里面的画面。画面不管怎么变,萤幕从来不变,没有变动过。诸位从这个地方去体会,我们真心本性从来没有变过,所以说「在圣不增,在凡不减」。这东西是什么?佛在《楞严经》上为我们说出,这个东西就是六根的根性。是在我们这个身上为我们显示出来,在眼叫见性,在耳叫闻性。也许同修们说,我年轻的时候眼睛很好,现在我老了,看东西都花眼,还要戴眼镜,是不是这个见性变了?不是的。如果见性变了的话,戴上老花眼镜也看不见,那就是见性变了。戴上眼镜能看清楚,证明是我们的眼根老化了,见性不变。找个工具补助一下,它又清楚了,见性不变,是工具老化。证明六根根性是不生不灭,就是前面讲的无初无后,没有初后,没有变样,这是真的。
『十方虚空』。虚空从哪来的?虚空很大,在我们世间人心目当中,虚空是没有边际,非常的广大。但是在佛法里面说,虚空有边际,因为虚空也是我们自性变现出来的。也许你听到觉得很奇怪,怎么虚空也是我们自性变的?假如你要不相信,你回头想一想,你作梦的时候,你梦中境界有没有虚空?梦中虚空从哪里来的?梦里面有人、有物、有山河大地、有虚空,所以虚空也是自性变的,就跟梦境没有两样。
十方虚空『微尘国土』。微尘是讲数量之多,多到像微尘那么多。国土是什么?国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星球,在这太空当中无量的星球。这些星球上都有众生居住,都是这些众生共业所感。没有人居住,怎么可能会有星球?依报跟正报一定是连著的,不能分隔。有依必有正,有正必有依。那么也许有人说,我们现在科技很发达,我们的太空人登陆月球,证明月球里面没有生物。我们肉眼凡夫看不到,就能断定月球上没生物?那就大错特错。连我们地球上,还有菩萨、阿罗汉居住在这里,还有许许多多鬼神住在这边,我们肉眼看不见的。你们念《慈悲三昧水忏》,你看悟达国师害人面疮之后,到四川去求迦诺迦尊者,这是有特别缘分,他去访问到了。看到迦诺迦尊者是大阿罗汉,依报正报都非常庄严。人面疮治好了,离开尊者的道场,想一路做做记号,准备下次再来。再回头一看,没有了,荒山一片。我们这个世界,凡圣同居土!月亮里面有庄严的宫殿,有非常华丽的环境,这太空人去,肉眼凡夫没见到。
不能说我们这个眼睛见不到,就说没有,这很不可靠。我们这个肉眼凡夫能见度非常有限,我们地球上许许多多佛菩萨鬼神所住的,我们都见不到;但是有少数人偶然见到,那个有特别因缘他见到。所以太空人登陆月球的时候,我在台北讲经,有两个比丘尼来问我,她说:法师,这证明月亮里头什么都没有,以后我们还要不要念月光菩萨、日光菩萨?当然要念,月光菩萨他没见到,确确实实有。我们根据这个理论,我们相信,为什么?依报它上面必定有正报,如果没有正报,依报决定不能存在。大经上常说「依报随著正报转」,依正一定是同时。所以任何星球里面,都有这些有情众生居住在那里,决定不可能说没有东西住在那里,这是我们肉眼见不到,那是有。微尘国土!
『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』。「元」是原来,这是觉悟时候的境界,原来是我一念心中所变现的境界。能变的是一念心,所变的是虚空世界,说世界就包括这世界上无量的生物,包括这些。我们注意这个「一念心中」,所以佛为我们说,像《华严经》上所讲的十法界依正庄严,「唯心所现」,心能现相,「唯识所变」,相刹那刹那在变化,为什么变化?识起作用。识是什么?是分别、是执著,也就是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妄想执著。因为妄想执著,那个相它就变多,起变化,所以佛讲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我们这个念佛理论依据,就是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你心里面想佛就现佛的境界,所以念佛就成佛,一切法从心想生,念佛就成佛,念什么就变现什么,大家要牢牢记住佛这一句的教训。你能够记住这个教训,你要是真的明白,那一生有很大的受用。而我们在生活当中,对於佛这一句话,我们得到证明,确确实实一切法从心想生,起个念不能不谨慎。
诸佛菩萨的念是净念,凡夫的念是染念,不清净,不清净里面有善念、有恶念,善念就是善因现善的果报,恶念,恶因就变现恶的果报。从我们现前这个例子上来观察,我有不少的朋友、同事、同学,现在都老了,老了就退休。他在没有退休的时候,他有工作,他大概念头都想著他有工作。这一退休没事情干,老了才退休!所以退休之后,他这个脑袋念什么?念老。所以这个老化非常快,隔个一年没见面,突然之间看他老了,衰老。他为什么老?因为他天天念老。他工作的时候把老忘掉,所以他就不老;他一没有工作,天天念老,立刻就老化。念病,今天这里痛、明天那里痛,念病结果一身的病;念死,不到一、两年他死了。很多!我的那一班同学、同事,现在一大半都不在了。
所以我们想想,听听佛讲的这个道理,这一印证果然不错。所以那些朋友们见面,明天还有位老同学,是我初中同学,他要来看我,他是台湾电信局退休的。他们看到我,好像十年之前看到我是这个样子,十年之后还是这个样子,为什么不老?我没有念老,我没有想老。他们天天念老、天天想老,怎么能不老!就是这个道理。所以你们真正明白佛法之后,真正依教修行,你二十岁修,你永远就二十岁,三十岁修永远就三十岁,他不再老了!他就能够保持。这是确确实实的事实,一点都不假,就是佛给我们讲的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
我们为什么不去想佛?为什么不去想菩萨?为什么不去想极乐世界?那多开心!念头要转,这就叫修行,能把念头转过来,功夫就得力,真正是离苦得乐,境界转过来。所以要晓得事实真相,自己的身体都是自己念头变现出来,自己的心理一天到晚想像也是念头生出来的。念头决定了有情众生的一切,念头在主宰!佛菩萨觉悟,把这些念头舍弃掉,没有这个念头,恢复到自性清净心,自性本来就是寂而照、照而寂,这个寂照、照寂是本来的、本有的。我们现在有妄念,妄念的力量很强大,使觉照的力量好像显示不出来。其实觉照并没有改变,就像电视萤幕一样,里面景像乱七八糟,很难看,但是萤幕确确实实没有丝毫受它影响,只是我们自己完全不能够觉知而已。这是佛为我们说了些什么?佛教了我们些什么?我们应该做些什么?将来我们得到些什么?这都是大乘佛法里面所具足的。底下说。
『我虽昏迷倒惑』。昏迷是失去了自觉,照的功夫失掉,迷失掉,不是真的失掉。倒是颠倒,惑是为外面境界所惑,这是凡夫。所以是妄想执著造成我们现在这个状况。只要『一念回心』。这是特别指这个法门,在这个法门里面,只要你一念回头。这个回头,从哪里回头?从妄想回头,从执著回头,从烦恼回头,从忧虑牵挂回头。只要你一回头,你就具足信愿行,一回头,三个条件自自然然就具足。我们很清楚、很明白佛给我们讲的这个境界是真实的,但是我们想真正证得这个境界,不容易。为什么不容易?我们的妄想执著很不容易舍掉,我们很想舍掉,偏偏舍不掉,麻烦就在此地。所以今天遇到这个法门,很幸运,只有这一个法门带业往生,我们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,『决定得生』。换句话说,我们讲得更具体、讲得更现实,我们从不信净土回头,我们今天相信净土;我们从不愿往生回头,今天非常愿意往生;我们从不肯念佛回头,今天老实念佛,这就行。我这个讲法讲得是非常具体,你只要这样一念回心,你就决定得生,这三个条件具足,信愿行三个条件具足。
为什么你决定得生?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你自性本具的极乐,不是外头来的,那哪有不生的道理?阿弥陀佛也是我们自性变现的一尊佛,那有什么不能见?统统是自性本具。六祖讲得好,「何期自性,本来具足」,西方极乐世界本来具足,阿弥陀佛也是本来具足,所以决定得生。『自心本具极乐,更无疑虑,是名信自』。从今而后,决定不怀疑,决定不忧虑。忧虑什么?我能不能往生,忧虑这个。怕自己用功不能生,又怕极乐世界到底有没有。这都是疑、都是虑。你把这些理事都搞清楚,不怀疑也不担心,这叫信自。这是讲信愿行的第一条,非常非常重要。第二就信他,先要信自,自己对自己不具足信心,信他就没有用处。
【信他者。】
『他』是指释迦如来、弥陀世尊、六方佛。六方佛就是代表一切诸佛如来,我们对他们所说的具足信心。
【信释迦如来。决无诳语。】
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宣说的,一定是真实的。妄语是佛的重戒,根本大戒。佛教我们不妄语,他怎么会妄语?我们查遍《大藏经》,释迦牟尼佛有没有一次用打妄语的方法来教人?找不到。何况佛三十二相当中,佛告诉我们广长舌相是生生世世不妄语修成的,这佛在经上告诉我们。一般人三世不妄语,他的舌头伸出来可以舔到自己的鼻子,三世不妄语!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这经上所记载,他老人家这舌头伸出来可以把脸盖起来。这跟你做证明,我生生世世不妄语,才能修得这个好相。你们试试看,舌头舔在鼻子上,三世不妄语,舔不到;换句话说,常常打妄语。相信佛不骗我们,佛所讲的话句句真实。
【弥陀世尊。决无虚愿。】
相信阿弥陀佛『决无虚愿』。他老人家的四十八愿,愿愿都兑现,没有一愿没有兑现,愿愿都兑现。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真实的圆满。
【六方诸佛广长舌。决无二言。】
『六方诸佛』是指本经所说,罗什大师译的这个本子。玄奘大师的译本是十方佛,罗什大师翻译的时候省略了。所以六方跟十方意思完全相同。十方一切诸佛如来他们的赞叹,对释迦牟尼佛的赞叹,对阿弥陀佛的赞叹,帮助世尊劝勉我们发愿往生,『决无二言』。下面这四句非常非常重要。这是蕅益大师在此地劝导我们:
【随顺诸佛。】
我们一定要随顺本师、随顺弥陀、随顺一切诸佛的劝导。
【真实教诲。】
一切诸佛的『真实教诲』,诸位要记住,就是这一本《阿弥陀经》。所以世尊当年在世说法四十九年,讲经三百余会,你要问哪一部经是第一?我告诉你,《阿弥陀经》是第一。也许同学问,我过去不是常常讲《无量寿经》第一,现在怎么《阿弥陀经》第一?其实你要真明了你就不会问,为什么?《无量寿经》跟《阿弥陀经》是一本经。《无量寿经》叫大本,这叫小本。大本麻烦,我很不喜欢麻烦,愈简单愈好,既然是一样的,这个比那个简单,这就第一当中第一!所以《无量寿经》跟《阿弥陀经》摆在那里,你问我选哪个?我一定选《阿弥陀经》,选少的,绝对不找自己的麻烦。所以你要想明白事实真相,《无量寿经》好,讲得详细。你要想真正用功夫,《弥陀经》好,简单扼要,真实纲领,《弥陀经》。所以这个要晓得,这是真实教诲。
【决志求生。更无疑惑。是名信他。】
下定决心,立定志愿,这一生一定要求生净土,再没有怀疑,再不迷惑。迷惑是什么?世间五欲六尘会迷惑你,佛门里头大乘法琳琅满目,也能够迷惑你。我今天搞清楚搞明白,所有一切大乘经教在我看来不希奇,我都不要。你们要,就像莲池大师讲的三藏十二部让给你们去悟去,我都不要,这就对了!世出世间一切法,哪一个想要,哪一个去要去,我统统都不要。我只要信愿持名,求生净土,这叫『信他』。好,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。
请掀开经本第二十面第一行,这是玄义的第三段明宗。
【第三明宗。宗是修行要径。会体枢机。而万行之纲领也。提纲则众目张。挈领则襟袖至。故体后。应须辨宗。】
这一段是要为我们说明修行重要的方法。这个『径』就是近路,修行最近的一条道路,而且是重要的一条道路。前面虽然讲过这经之体性,体性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,如果要没有修行的近路,怎样能叫我们在短时间快速的证得实相,所以这个方法就非常重要,不能不讲求。所以它是菩萨行门的纲领,也就是菩萨通常大乘经上讲的六度万行。这六度万行的总纲领,大师在此地为我们指示出来。
【此经依信愿持名。为修行之宗要。非信不足启愿。非愿不足导行。非持名妙行。不足满所愿。而证所信。经中先陈依正以生信。次劝发愿以导行。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。】
这是就本经里面修行的方法为我们指出来。我们在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,净宗的三经,《无量寿经》是净宗的概论,是世尊把西方极乐世界无比殊胜庄严为我们介绍出来。我们明了之后,要怎样才能够达到西方净土,如果虽然介绍出来,我们去不成,那佛这个经叫白讲,所以第二次为我们宣讲《观无量寿佛经》。《观经》里面将净宗的理论,再提纲的为我们说明,就是经上讲的「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」,这两句是净宗理论上的总纲领;又教给我们修行的方法,方法就是十六种观法。这十六种都是念佛的方法。它有观想念佛、观像念佛、持名念佛,我们持名念佛也在第十六观中。同时又把九品因果为我们详细的说出,使我们对净宗更清楚更明白,信心更为坚定。最后世尊为我们讲这部经,这部经的目的,就是劝我们要相信、要发愿、要老实念佛求生净土。所以这三经实在讲是一部经,它能够连贯起来。
在本经里面,劝信、劝愿、劝行。蕅益大师就用这三桩事来判这一部经的三分,序分,正宗分,流通分。三分里面每一分都有三段,这个三段就是信、愿、行三段。大师这个判法是跟古人的判法不相同,但是他这个判法的确符合佛的愿望,符合经教的精神,这是很难得的。『信愿持名』,在净宗号称为三资粮。资粮,现代的人对这个名词比较生疏,古时候这两个字大家都很熟悉。古人要出外去旅行,当然身上一定要带一点钱、旅费,资就是旅费,带一点钱财,还要带干粮。因为从前住宿跟吃饭,没有现在这么方便,现在旅馆这么多,饭店这么多,在从前很少,万一走路遇不到饭店,自己要备干粮。粮就是指的干粮,资就是指的旅费,出门以不能够少资粮。我们今天要从娑婆世界出发,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,这个路也满遥远,我们这个路上什么是资粮?大师告诉我们,信、愿、行这三条是资粮。资粮要具足,旅途就非常愉快,不会遭遇到困难。所以这三个是往生净土之真因。
极乐世界有四种净土,这四种净土就是净土的果报。大乘经上常讲「因赅果海,果彻因源」,就是说因中有果,果中有因,这是事实真相。所以西方世界用莲花来表法,极乐世界也叫做莲华国土。莲在植物里面它是花果同时,花里面就有莲子,所以比喻著因果同时,其他植物是先开花后结果,花果不同时,西方世界是因果同时。因此这三个条件非常重要,古人说如鼎之三足,像鼎三只脚一样,一个都不能缺少,少一个它就倒了,就立不起来。所以三个条件每一个条件都重要。大经里面说「信为道元功德母,长养一切诸善根」。《华严经》上这样说法,信心非常重要。《大论》里头说「佛法如大海,唯信能入」,只有深信不疑的人能入佛法。所以有清净的信心,这清净信心就是不怀疑,坚定的信心不动摇,这才算是真的相信。
有信一定就有愿,所以愿是从信心里面建立。愿如果恳切,念念求生净土,如何有恳切的大愿?必须要对於两个世界的情况认识得很清楚,然后才晓得这个世界不可以久居,极乐世界才是我们真正向往的地方。这个世界何以不能久居?佛在这经上说,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,我们在此地很辛苦,很不容易成就,不要说道业难成,就是修一点善法,都不容易成就。我们世间人常讲好事多磨,那是说世间的好事,出世间当然比世间事更要殊胜,那个魔的力量格外来的强,总是要障碍你,总是要折磨你,使你不能如愿的成就。详细的状况,我想我们每个人在一生生活当中亲身体验到,不需要佛说,本经末后也有明白的说明。
两个世界搞清楚,我们才会真正想离开娑婆世界,一心一意想往生西方净土,想见阿弥陀佛,这个心生起来。生了愿心之后怎么办?一定要依教奉行。佛教给我们用持名念佛的方法,这在十六观里面,就是十六种方法里面最容易的,排在最后。佛法里面先后次第的排列用意很深,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最好的、最殊胜的,佛总是摆在最后。大概也是应此界众生之机,我们娑婆世界众生,好东西摆在后面,唱戏最精采的压轴戏放后面,不能放前面,前面最精采的,人家看了后面不如前面,听众都跑掉,都不看了。所以愈是精采的愈是放在最后面。佛跟我们说法也是如此,你看《楞严经》上二十五圆通,如果按照顺序来排列,应该是六根、六尘、六识、七大,他这二十五个要按这个顺序来排列;不按顺序,把他抽出来放在最后,这就是特别法门。「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」,他在六根那一类里头,六根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换句话说,这二十五个按顺序排列,他应该排在第二个,世尊把他抽出来放在最后,放在第二十五,拿他做压轴戏。这是非常明显,大家一看就知道,这个不一样。
可是另外一个,也是不按顺序排列,大家疏忽了,那是哪一位?大势至菩萨。大势至菩萨排名,大势至是在七大里面,七大是地、水、火、风、空、见、识,是按照这顺序排列,大势至菩萨是空、见、识,那个见大。换句话说,在整个二十五次第,他应该是排在第二十三,弥勒菩萨代表识大,排在第二十四,观音菩萨放在最后,应该是这样,这个顺序就正常。可是你去看经典上,他跟弥勒菩萨两个对调,弥勒菩萨在二十三,他在二十四,因为他这个对调,对调一个位次,大家不太容易看出来。观音菩萨那个位次太大,从第二拉到第二十五,这个太明显,他跟弥勒菩萨只换了一个位次。所以很多人疏忽,以为《楞严经》上只有一个特别法门;殊不知《楞严经》上是两个特别法门,就是观音、势至代表的。这个看《楞严》,要不细心的话,很容易疏忽掉。
所以大家读《楞严》,知道观音菩萨法门很特别,很少知道大势至菩萨也很特别。势至菩萨代表的就是「念佛圆通章」,也许有人问,念佛法门这么重要,为什么世尊不把它摆在第二十五?要摆在第二十四?这里头有很深的道理。势至念佛圆通他所契的机,是尽虚空遍法界,这个摄受太广大。我们娑婆世界也没有离开虚空法界,也在虚空法界之中,当然包括我们。可是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不一样,专对娑婆世界,所以文殊菩萨选择的时候说「此方真教体,清净在音闻」。娑婆世界众生,六根比较起来,耳根最利,当然这是指大多数人,不能指少数人。也有很少数的人眼根很利,耳根不行,他听东西听不清楚,你给他看,他一看就清楚,那就是眼根利,耳根差一点。但是绝大多数的人,你给他看,看得不很清楚,你给他讲,一听就清楚,这耳根利。因此,释迦牟尼佛示现在这个世界成佛,完全用音声作教体,给人讲经说法,针对耳根,是这么一回事情,契我们这个地区的根机。而念佛是契一切众生的根机,两个特别法门。
念佛这个方法,如果再选择观音菩萨「反闻闻自性」这个方法来帮助我们念佛,那这个念佛功夫很容易、很快速的达到一心不乱。也就是有一些同修问,怎样做到都摄六根?观世音菩萨的反闻闻自性,性成无上道,那就是都摄六根最好的方法,可是不容易。像我们这种粗心大意,妄念很多,烦恼很重,观音菩萨那个功夫我们用不上。大势至菩萨他所讲的功夫比观音菩萨容易多,他讲的「净念相继」就这四个字,这四个字里头就具足了信愿行这三个条件。如果没有信愿,怎么可能有净念?净,清净心,用清净心来念佛,相继是功夫不间断,那哪有不得力的道理;净,不能有怀疑,有一丝毫怀疑心就不清净;净,不能夹杂,不但世间法里头不可以夹杂,我们有一个妄念那都是夹杂。世间法不夹杂,佛法里头也不夹杂,也就是说,世间法我们放下,一切佛法也放下,那才叫净。就跟前面我们在辨体里面讲的「照而常寂,寂而常照」,净就是寂,念就是照,念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它跟体里面相应,相继是保持,这个功夫、这个境界保持不能让它失掉,方法就用一句佛号,这就叫做方便法门。
禅家里面用这个寂照的方法,他不用名号,他用观心,非常难!以后这个方法得不到效果,祖师才改变一个方法,叫参话头,用这个方法来做寂照的功夫。实在讲,用参话头的方法,那就远不如念佛,执持名号的方法。这个方法比参话头来得容易、来得方便,而且有效。所以我们把这些事理搞清楚,晓得信愿持名这个方法能摄菩萨一切行门。因为菩萨无量无边的行门,总纲领就是辨体里面讲的寂照、照寂。照寂是自受用,报身;寂照是他受用,诸佛菩萨的应化身,这是总纲领。无论哪一个宗派,无论哪一个法门,尽管方法手段不一样,一定要跟这个纲领相应,那就是佛法;如果跟这个纲领不相应,那就不是佛法。所以说八万四千法门,无量法门,总而言之,离不开「寂照」这两个字的范围。我们抓到这个总纲领,实在讲,无论用哪个方法,功夫都很容易得力。
念佛这个方法,一多无碍,「一切即一,一即一切」。这两句话是《华严经》上说的,这个法门确确实实用这一句名号,就能够统摄一切法门;一切即一,这个一就是执持名号,这一句名号就是菩萨所修的无量法门,一就是一切,这是诸佛菩萨称之为妙行,道理就在此地。如果这个行不妙,怎么能满足我们的愿望?我们的愿望是真正希望不要费很多的功夫,不要费很多的时间,就叫我们圆满成就,这是我们的愿望。还得不要吃很多的苦头,很容易就成就,我们愿望如此。它确确实实能够帮助我们达到这个愿望,这个才妙。所以念佛要会念。我们念这一声阿弥陀佛,这一念之中就具足信愿行,信愿行这三个条件没有先后、没有次第,一念具足。不但这一念里面具足信愿行,这一念里面具足戒定慧,一念里面具足清净平等觉,所以这一念才统摄菩萨万行。我们今天这个念佛,只空空的喊了这一句阿弥陀佛,这一句阿弥陀佛里头什么也没有,所以这功夫不得力。
是不是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又要想著信愿行?又要想著戒定慧?那好了,你这一句佛号里头夹杂,不叫净念。到底怎样念才具足?这个我也不要说了,你们大家去参去吧!会念不会念就在此地。诸位冷静去想,细细去参,不但一句佛号具足,一念信心里面又何尝不具足?一念愿心里面,又何尝不具足?假如这个道理、这个事实,你要能够入得少分,这问题当然就解决。对於佛祖所说的妙行,你就能体会到一些,你才晓得这行门真妙!这是修行净业的枢机,往生西方的纲领。
大师在此地,这末后三句就是本经的大科,就是大段落,他把它分成三个大段落。第一个大段落『先陈依正以生信』。「陈」是陈说,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,就是首先提出报告,报告的内容是什么?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。依正庄严,现在人也听不懂,用现代的话来说,为我们介绍西方世界人事环境、生活环境;人事环境就是正报,生活环境就是依报,这是我们非常关心的。我们要到那里去,先要打听打听那个地方的环境怎么样?真好,我们才去!佛为我们介绍。接著,这就劝愿,劝我们要发愿。
西方世界确实好,跟一切诸佛刹土比较,诸佛刹土里面都有缺陷,唯独西方世界没有缺陷,真正达到究竟圆满,没有缺陷。所以劝你到那个世界去,劝你去亲近阿弥陀佛。你看世尊在《无量寿经》当中为我们介绍阿弥陀佛,他老人家赞叹的,那是赞叹到极处!赞叹阿弥陀佛「光中极尊,佛中之王」,佛跟佛一定是平等的,「佛中之王」,那阿弥陀佛就突出,跟其他的诸佛就不平等,那在理上怎么讲?理上讲是平等,佛佛道同,一定是平等。但在事上讲,不平等。
理是平等,事不平等,事为什么不平等?阿弥陀佛在因地上发的愿不一样。所以一切诸佛在最初发心发的愿都不相同。因此成佛之后,度化众生所现的境界果报就不相同。不是理上不相同,是事上不相同,事有因果。所以连诸佛如来都不能超越因果的范围,何况其他。末后劝我们持名,就把这修行的方法说出来,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很快的、很稳当的能证得不退转,圆证三不退。下面就把这三条,一条一条为我们分析,什么叫信?什么叫愿?什么叫行?这个很重要。
【信则信自。信他。信因。信果。信事。信理。愿则厌离娑婆。欣求极乐。行则执持名号。一心不乱。】
如果有人问,要怎样在一生当中,才能稳稳当当真正生到西方极乐世界?蕅益大师这一段的答案就非常圆满。只要能把此地所说的三句真正做到,那就恭喜你,你这一生决定得生。也显示这个法门确确实实是易行道。下面这一条一条的来说,这是总纲。先看『信自』:
【信自者。信我现前一念之心。本非肉团。亦非缘影。竖无初后。横绝边涯。终日随缘。终日不变。十方虚空微尘国土。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。我虽昏迷倒惑。苟一念回心。决定得生。自心本具极乐。更无疑虑。是名信自。】
净宗跟其他宗教不一样,任何宗教都建立在信心的基础上,如果信心没有,决定得不到殊胜的果报。佛法跟他们不一样在哪里?佛法信心第一个是信自己,这个就不一样。一切宗教里面,第一个你要信神、要信上帝;我们第一个信自己,第二个才信佛,这个不一样。大师此地讲得深!这个『信自』非常非常之深,要相信自己的真心,相信自己的本性,现前一念之心是真心、是本性。所以它不是肉团心。肉团心是指我们的心脏,不是这个东西,这个东西没有用。不是缘影心,缘影是能够思惟、能够想像的这个,这在法相宗里面叫第六意识,这是妄心不是真心,真心不是这个东西。
为什么叫『缘影』?这个话都是《楞严经》上说的,他这里头很多句子是《楞严经》上的,六尘落谢的影子。六尘是外面,色声香味触法,就是你眼所见的,耳所听的,乃至於心里所想的,落在阿赖耶识里头那些影像,法相宗叫它做种子,《楞严经》叫它作缘影。落谢影子,这就是说明它完全是假的,并不是真的。可是你要是不认识它,它会起作用,你把它认识清楚、认识明白,它对你没有妨碍。所以《华严经》上那些法身大士,涉入世间广度众生,他们生活很暇逸,理事无碍,事事无碍。为什么我们有障碍他没有障碍?他认识它,所以他没有妨碍;我们有妨碍,我们不认识它,所以处处受它的障碍,道理在此地。我们要晓得,这能够思惟想像的这个东西,不是我们的真心,妄心不是真心,真心没有形相。所以阿难尊者找了七个地方也找不到,怎么找也找不到,它没有形相。
『竖无初后』。「竖」是从时间上讲,它没有开始,没有终止,无始无终,这是真的。有始一定就有终,有始有终就不是真实的;真实的,无始无终。『横绝边涯』。「横」是从空间上来说,空间上来讲它没有大小,所谓是大而无外,你要说大,更没有东西在它外面,它多大?你说小,再没有东西小在它里面。所以它没有大小,没有始终,没有生灭,这是真的,这是我们的真心,是我们的本性,是我们自己。所以你想学佛,先要相信这个。
学佛到底是怎么回事情?我们现在明白,学佛最后的目标,就是把我们所信的证明。现在我们相信,是佛给我们讲的,我们相信佛不打妄语,我们能够信得过他。但是佛所讲的,确确实实不是我们的境界,我们没有见到,没有见到真心,没有见到本性。我们首先接受佛给我们说的事实真相,然后再依照佛教给我们的方法,我们去做,逐步逐步证明,逐步逐步证实,这个境界是真的,这是佛法的教学,我们确确实实可以证实。因为佛讲真心本性,一切众生个个具足,并不是他独有。所以佛看一切众生是平等的,没有高下,大家都一样。
下面这两句为我们说出来,『终日随缘,终日不变』。随缘他不变,无论是随哪一界的缘,佛跟我们讲的有十法界,无论是随哪一道的缘,在世间法里面讲六道轮回,无论随什么缘,你的真心本性从来没有改变。譬如我们看电视,电视的萤幕就好像是真心本性,缘是什么?缘是里面的画面。画面不管怎么变,萤幕从来不变,没有变动过。诸位从这个地方去体会,我们真心本性从来没有变过,所以说「在圣不增,在凡不减」。这东西是什么?佛在《楞严经》上为我们说出,这个东西就是六根的根性。是在我们这个身上为我们显示出来,在眼叫见性,在耳叫闻性。也许同修们说,我年轻的时候眼睛很好,现在我老了,看东西都花眼,还要戴眼镜,是不是这个见性变了?不是的。如果见性变了的话,戴上老花眼镜也看不见,那就是见性变了。戴上眼镜能看清楚,证明是我们的眼根老化了,见性不变。找个工具补助一下,它又清楚了,见性不变,是工具老化。证明六根根性是不生不灭,就是前面讲的无初无后,没有初后,没有变样,这是真的。
『十方虚空』。虚空从哪来的?虚空很大,在我们世间人心目当中,虚空是没有边际,非常的广大。但是在佛法里面说,虚空有边际,因为虚空也是我们自性变现出来的。也许你听到觉得很奇怪,怎么虚空也是我们自性变的?假如你要不相信,你回头想一想,你作梦的时候,你梦中境界有没有虚空?梦中虚空从哪里来的?梦里面有人、有物、有山河大地、有虚空,所以虚空也是自性变的,就跟梦境没有两样。
十方虚空『微尘国土』。微尘是讲数量之多,多到像微尘那么多。国土是什么?国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星球,在这太空当中无量的星球。这些星球上都有众生居住,都是这些众生共业所感。没有人居住,怎么可能会有星球?依报跟正报一定是连著的,不能分隔。有依必有正,有正必有依。那么也许有人说,我们现在科技很发达,我们的太空人登陆月球,证明月球里面没有生物。我们肉眼凡夫看不到,就能断定月球上没生物?那就大错特错。连我们地球上,还有菩萨、阿罗汉居住在这里,还有许许多多鬼神住在这边,我们肉眼看不见的。你们念《慈悲三昧水忏》,你看悟达国师害人面疮之后,到四川去求迦诺迦尊者,这是有特别缘分,他去访问到了。看到迦诺迦尊者是大阿罗汉,依报正报都非常庄严。人面疮治好了,离开尊者的道场,想一路做做记号,准备下次再来。再回头一看,没有了,荒山一片。我们这个世界,凡圣同居土!月亮里面有庄严的宫殿,有非常华丽的环境,这太空人去,肉眼凡夫没见到。
不能说我们这个眼睛见不到,就说没有,这很不可靠。我们这个肉眼凡夫能见度非常有限,我们地球上许许多多佛菩萨鬼神所住的,我们都见不到;但是有少数人偶然见到,那个有特别因缘他见到。所以太空人登陆月球的时候,我在台北讲经,有两个比丘尼来问我,她说:法师,这证明月亮里头什么都没有,以后我们还要不要念月光菩萨、日光菩萨?当然要念,月光菩萨他没见到,确确实实有。我们根据这个理论,我们相信,为什么?依报它上面必定有正报,如果没有正报,依报决定不能存在。大经上常说「依报随著正报转」,依正一定是同时。所以任何星球里面,都有这些有情众生居住在那里,决定不可能说没有东西住在那里,这是我们肉眼见不到,那是有。微尘国土!
『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』。「元」是原来,这是觉悟时候的境界,原来是我一念心中所变现的境界。能变的是一念心,所变的是虚空世界,说世界就包括这世界上无量的生物,包括这些。我们注意这个「一念心中」,所以佛为我们说,像《华严经》上所讲的十法界依正庄严,「唯心所现」,心能现相,「唯识所变」,相刹那刹那在变化,为什么变化?识起作用。识是什么?是分别、是执著,也就是《华严经》上讲的妄想执著。因为妄想执著,那个相它就变多,起变化,所以佛讲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我们这个念佛理论依据,就是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,你心里面想佛就现佛的境界,所以念佛就成佛,一切法从心想生,念佛就成佛,念什么就变现什么,大家要牢牢记住佛这一句的教训。你能够记住这个教训,你要是真的明白,那一生有很大的受用。而我们在生活当中,对於佛这一句话,我们得到证明,确确实实一切法从心想生,起个念不能不谨慎。
诸佛菩萨的念是净念,凡夫的念是染念,不清净,不清净里面有善念、有恶念,善念就是善因现善的果报,恶念,恶因就变现恶的果报。从我们现前这个例子上来观察,我有不少的朋友、同事、同学,现在都老了,老了就退休。他在没有退休的时候,他有工作,他大概念头都想著他有工作。这一退休没事情干,老了才退休!所以退休之后,他这个脑袋念什么?念老。所以这个老化非常快,隔个一年没见面,突然之间看他老了,衰老。他为什么老?因为他天天念老。他工作的时候把老忘掉,所以他就不老;他一没有工作,天天念老,立刻就老化。念病,今天这里痛、明天那里痛,念病结果一身的病;念死,不到一、两年他死了。很多!我的那一班同学、同事,现在一大半都不在了。
所以我们想想,听听佛讲的这个道理,这一印证果然不错。所以那些朋友们见面,明天还有位老同学,是我初中同学,他要来看我,他是台湾电信局退休的。他们看到我,好像十年之前看到我是这个样子,十年之后还是这个样子,为什么不老?我没有念老,我没有想老。他们天天念老、天天想老,怎么能不老!就是这个道理。所以你们真正明白佛法之后,真正依教修行,你二十岁修,你永远就二十岁,三十岁修永远就三十岁,他不再老了!他就能够保持。这是确确实实的事实,一点都不假,就是佛给我们讲的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
我们为什么不去想佛?为什么不去想菩萨?为什么不去想极乐世界?那多开心!念头要转,这就叫修行,能把念头转过来,功夫就得力,真正是离苦得乐,境界转过来。所以要晓得事实真相,自己的身体都是自己念头变现出来,自己的心理一天到晚想像也是念头生出来的。念头决定了有情众生的一切,念头在主宰!佛菩萨觉悟,把这些念头舍弃掉,没有这个念头,恢复到自性清净心,自性本来就是寂而照、照而寂,这个寂照、照寂是本来的、本有的。我们现在有妄念,妄念的力量很强大,使觉照的力量好像显示不出来。其实觉照并没有改变,就像电视萤幕一样,里面景像乱七八糟,很难看,但是萤幕确确实实没有丝毫受它影响,只是我们自己完全不能够觉知而已。这是佛为我们说了些什么?佛教了我们些什么?我们应该做些什么?将来我们得到些什么?这都是大乘佛法里面所具足的。底下说。
『我虽昏迷倒惑』。昏迷是失去了自觉,照的功夫失掉,迷失掉,不是真的失掉。倒是颠倒,惑是为外面境界所惑,这是凡夫。所以是妄想执著造成我们现在这个状况。只要『一念回心』。这是特别指这个法门,在这个法门里面,只要你一念回头。这个回头,从哪里回头?从妄想回头,从执著回头,从烦恼回头,从忧虑牵挂回头。只要你一回头,你就具足信愿行,一回头,三个条件自自然然就具足。我们很清楚、很明白佛给我们讲的这个境界是真实的,但是我们想真正证得这个境界,不容易。为什么不容易?我们的妄想执著很不容易舍掉,我们很想舍掉,偏偏舍不掉,麻烦就在此地。所以今天遇到这个法门,很幸运,只有这一个法门带业往生,我们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,『决定得生』。换句话说,我们讲得更具体、讲得更现实,我们从不信净土回头,我们今天相信净土;我们从不愿往生回头,今天非常愿意往生;我们从不肯念佛回头,今天老实念佛,这就行。我这个讲法讲得是非常具体,你只要这样一念回心,你就决定得生,这三个条件具足,信愿行三个条件具足。
为什么你决定得生?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你自性本具的极乐,不是外头来的,那哪有不生的道理?阿弥陀佛也是我们自性变现的一尊佛,那有什么不能见?统统是自性本具。六祖讲得好,「何期自性,本来具足」,西方极乐世界本来具足,阿弥陀佛也是本来具足,所以决定得生。『自心本具极乐,更无疑虑,是名信自』。从今而后,决定不怀疑,决定不忧虑。忧虑什么?我能不能往生,忧虑这个。怕自己用功不能生,又怕极乐世界到底有没有。这都是疑、都是虑。你把这些理事都搞清楚,不怀疑也不担心,这叫信自。这是讲信愿行的第一条,非常非常重要。第二就信他,先要信自,自己对自己不具足信心,信他就没有用处。
【信他者。】
『他』是指释迦如来、弥陀世尊、六方佛。六方佛就是代表一切诸佛如来,我们对他们所说的具足信心。
【信释迦如来。决无诳语。】
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宣说的,一定是真实的。妄语是佛的重戒,根本大戒。佛教我们不妄语,他怎么会妄语?我们查遍《大藏经》,释迦牟尼佛有没有一次用打妄语的方法来教人?找不到。何况佛三十二相当中,佛告诉我们广长舌相是生生世世不妄语修成的,这佛在经上告诉我们。一般人三世不妄语,他的舌头伸出来可以舔到自己的鼻子,三世不妄语!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,这经上所记载,他老人家这舌头伸出来可以把脸盖起来。这跟你做证明,我生生世世不妄语,才能修得这个好相。你们试试看,舌头舔在鼻子上,三世不妄语,舔不到;换句话说,常常打妄语。相信佛不骗我们,佛所讲的话句句真实。
【弥陀世尊。决无虚愿。】
相信阿弥陀佛『决无虚愿』。他老人家的四十八愿,愿愿都兑现,没有一愿没有兑现,愿愿都兑现。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真实的圆满。
【六方诸佛广长舌。决无二言。】
『六方诸佛』是指本经所说,罗什大师译的这个本子。玄奘大师的译本是十方佛,罗什大师翻译的时候省略了。所以六方跟十方意思完全相同。十方一切诸佛如来他们的赞叹,对释迦牟尼佛的赞叹,对阿弥陀佛的赞叹,帮助世尊劝勉我们发愿往生,『决无二言』。下面这四句非常非常重要。这是蕅益大师在此地劝导我们:
【随顺诸佛。】
我们一定要随顺本师、随顺弥陀、随顺一切诸佛的劝导。
【真实教诲。】
一切诸佛的『真实教诲』,诸位要记住,就是这一本《阿弥陀经》。所以世尊当年在世说法四十九年,讲经三百余会,你要问哪一部经是第一?我告诉你,《阿弥陀经》是第一。也许同学问,我过去不是常常讲《无量寿经》第一,现在怎么《阿弥陀经》第一?其实你要真明了你就不会问,为什么?《无量寿经》跟《阿弥陀经》是一本经。《无量寿经》叫大本,这叫小本。大本麻烦,我很不喜欢麻烦,愈简单愈好,既然是一样的,这个比那个简单,这就第一当中第一!所以《无量寿经》跟《阿弥陀经》摆在那里,你问我选哪个?我一定选《阿弥陀经》,选少的,绝对不找自己的麻烦。所以你要想明白事实真相,《无量寿经》好,讲得详细。你要想真正用功夫,《弥陀经》好,简单扼要,真实纲领,《弥陀经》。所以这个要晓得,这是真实教诲。
【决志求生。更无疑惑。是名信他。】
下定决心,立定志愿,这一生一定要求生净土,再没有怀疑,再不迷惑。迷惑是什么?世间五欲六尘会迷惑你,佛门里头大乘法琳琅满目,也能够迷惑你。我今天搞清楚搞明白,所有一切大乘经教在我看来不希奇,我都不要。你们要,就像莲池大师讲的三藏十二部让给你们去悟去,我都不要,这就对了!世出世间一切法,哪一个想要,哪一个去要去,我统统都不要。我只要信愿持名,求生净土,这叫『信他』。好,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