往生咒讲记 (第一集) 1994/6/4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:01-013-0001
请掀开经本(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四卷)六百零七面,第三行:结释咒意。
经【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。】
疏【释咒意者。以咒附经。经得咒而弥显。以经先咒。咒得经而愈灵。交相为用。应结释也。此咒详见不思议神力传。持此咒者。灭罪往生。故以拔业障生净土为名。陀罗尼者。此云总持也。】
莲池大师在注子里面告诉我们,『释咒意者』,这是我们通常习惯上所称的「往生咒」。咒本来不是属於《阿弥陀经》的,但是这个「往生咒」也是以密法专修净土,莲池大师将这个咒附经有他特别的用意。在《疏钞》里面,我们看到每一段经文末后一段的注解都是「称理」,「理」就是禅宗讲的心性,称理就是称性而谈,这是属於禅宗的。所以他这个注解的方式就是「禅净不二」,后面加上往生咒,它的意思是「显密不二」,这才看出净宗实实在在无比的圆融。自古至今,我们看很多的注解都没有这个体例,所以,这是莲池大师他老人家的一番苦心,无非是期望我们人人都能够信解,人人能够念佛求生净土,这是大师一片苦心,真实的慈悲。
『以咒附经,经得咒而弥显,以经先咒。咒得经而愈显,交相为用,应结释也』,这是先讲经后附咒,咒在经的后面。我们先看这一段,这一段大师他的用意已经明显的说出来了。「经得咒而弥显」,这一句是怎么说法?我们必须要知道。佛在世说法是应机而说,如果佛为初机而说(初学的人而说),这一些我们常常在小乘经里面看到很多,大乘经上也有,佛说得很清楚,说得很简单,并不难懂,让初机人就能够接受。佛向一类大根器的人,聪明智慧、领悟力很强的人,佛的说法就相当的深入。我们今天看起来的确有相当的深度,往往我们看到很不容易理解,很难体会。在一般说大经的时候,实际上我们肉眼看不到的还有一些鬼神、天龙八部也参与了这一个法会。佛为我们说是显说,要用我们的语言说,我们才会听得懂。这些鬼神们都有五通,漏尽通他们没有,漏尽通阿罗汉才能够证得,五通鬼神都有。因此,这些鬼神能够懂得我们人间的言语,所以他们也非常欢喜听佛讲经说法。
佛在一部经讲圆满之后,往往用咒。实在讲,这个咒语并不是印度话,也不是梵文,梵文也翻不出来,也不懂。咒语实际上就是鬼神的言语,就是对那些来参加法会的这一些鬼神,用他们的言语说几句,对他们来讲非常的亲切,佛说几句有这个意思。所说的内容,实在讲就是经里面的纲领、纲要。所以咒是经之密说,经是咒之显说,内容其实是一样的;一个说得很详细,一个是提纲挈领,好像讲的几个题目一样,是这么一个意思。这是密咒,在佛经里面,就成为一种特别的体例,这是一般印度文学里面也没有的。
鬼神对我们一般人来说有感应,善神与人有感应,邪神、恶鬼与人也有感应,这个里面的吉凶祸福差别就很大了。这个感应是不是念咒就会有感应?念咒是一种方式,但是它不是最主要的,主要是我们现代名词里讲的「心电感应」,我们中国古代所说的「诚则灵」。诚则灵,这个「诚」里面到底是善是恶,就不一定。单单讲「诚」,诚里面没有善恶,可是诚的底下,这个众生的愿求就有善恶了。有人心地很慈悲,求一切众生的善福,这个心是善良的。有的人求鬼神,只求自己的利益,而不怕伤害别人,这个心就不善了。所以诚能感诸佛菩萨,也能感一切善神,亦能感一切恶神。所以,这个感之后,那个愿求里面就有善恶、就有吉凶祸福,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
经跟咒一合等於显密圆融了,所以经的义趣格外的明显;显是显露出来。这个话虽然是这么说,这么说也没有说错,可是真正要这个经义显露,如果我们的心不诚就显露不出来。你要问为什么?这个我们在讲席里也常说,开经偈云: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。」怎么解?光是想解是没有办法达到的。我们多读、多研究、多思惟,是不是能解?不能解。什么原因?佛的言语,佛所说的一切经,是从真心自性里面自自然然流露出来的,没有加一丝毫分别想像。我们用分别的心、用思考的心,怎么能够得他的真实义?这是用的心不相应。好像这个水源,人家的水源是清水,我们的水源是浊水。浊水要想了解清水,流到清水,清水也变浊了。这就是我常讲的,我们今天是错解了如来真实义、曲解了如来真实义,没能够真正理解。真正理解,要用什么方法?清净心。佛心是清净的,我们的心也是清净的,那就行了。如来的意思你就理解了,你就懂了,你的心跟佛心一样,你的解跟佛的解才能够相应。
总而言之,一定要修定。我们净宗《无量寿经》的经题上面,教给我们修行的三大纲领是「清净、平等、觉」,这是修行的三大纲领。这个三大纲领,我们只要抓住一个就行了。譬如我们修清净心,心清净了,当然平等;心不平等,绝对不会清净;心不清净,决定不可能觉。所以这三个是「一而三,三而一」。从平等入手也可以,从觉入手也可以。
但是对我们业障深重的凡夫来说,从清净心下手比较方便,比较容易。我劝导大家入佛门先读一部经,念三年,其他的一切都放下。为什么要这样做?前面都曾经详细报告过,为的就是修清净心。念一部经,心容易清净;念多了,这个头脑就乱了。你念多了、看多了,自然就胡思乱想;换句话说,你什么好处都得不到。我们佛门讲:「功德」,功是功夫,德是得什么?得清净心、得平等心,开智慧,觉就是开智慧。你的心里面妄想、执著、分别那么多,修行修得再勤苦,烦恼还是一大堆,妄想一大堆,智慧完全没有,这叫白修了,实在讲是修行不得法。那个不想真修的人,我们看到笑笑就算了;真正想修的人,他来见我,我会教给他方法。
今天中午,有几个朋友来看我,其中有一位是佛教徒,他是学密的,也学了不少年。他告诉我:「妄想太多了,烦恼太多了,想压都压不住。念咒也不行,念佛也不行,看经也不行,简直就无可奈何。」我笑笑,算了!他不是真修。到我这里来,看到这个书也喜欢,那个东西也喜欢。他喜欢的东西太多了,一样也放不下,这就不是真修!
真修行人,不但这个世间一切要放下,佛法也要放下。选一部经,一门深入,从一部经里面成就戒定慧,成就根本智。根本智得到了,然后再求解,那个解是正解,就不会曲解了,不会错解了。你没有根本智,换句话说,你心不清净,不要说看经你会曲解,你来听讲经,也把我的意思听错了。这个很多!他以为听懂了,或者在外面跟别人讲;我听听,不是这么回事情,这个意思错会了。连我讲的意思他都错会了,那佛、菩萨、祖师大德的意思,他怎么会不错?可见得关键在用心。
我们要想「经得咒而弥显」,我们一定要如法的修学,要修真实的清净心,清净心起用就是智慧。佛在许多经论上,告诉我们十法界的心行。十法界他们用的是什么心?这一点很重要。佛的心是清净、平等,在《无量寿经》经题上,开端就是清净、平等,这是佛心。我们要想学佛,要想修净土,净土是凡夫直捷成佛的一个法门。我们读经、念佛目标就是要把自己的「清净、平等、觉」给念出来,「清净、平等、觉」是本有的,不是外来的,是真心,是本性。
菩萨的心是六度,菩萨绝对没有自己,不会想著有自己。如果想著有自己,这个人绝对不是菩萨。《金刚经》你们都念过,《金刚经》说得很好,「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,即非菩萨」,不是说得很明白吗?菩萨决定没有自己,起心动念都想著一切众生。
菩萨入世跟大众接触,一定符合六度的原则,就是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」。「持戒」就是守法,菩萨一定规规矩矩的,一定依著正确的方法来教化众生,不会标新立异。凡是奇奇怪怪的这些事情,那个绝对不是菩萨所作的。持戒就是守法。「忍辱」决定有耐心,忍辱是度瞋恚,养慈悲心,不会有怨恨,不会有报复。「精进」,进是进步,天天求进步,精是纯而不杂,他表现的决定是一门深入。因为他要教别人,自己要作榜样;教别人修一门,自己修很多门,人家看到就会起疑惑,不相信!菩萨一定给众生作一个最好的榜样。「禅定」,绝对不为外面境界所诱惑,内不生烦恼,外不受诱惑,那是定。最后一个是「般若」,就是理智,我们讲他是理性的,绝对不会动感情,他是非常冷静的,一切事理他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所以菩萨决定符合这个原则。
所以,我们对佛法要真是稍稍有一点深入,这个眼睛就放光了。这些修行人,哪些是真的?哪些是假的?一句话不说,一见面就知道了。真正修行人,心变了,心一天比一天清净,一天比一天慈悲,一天比一天增长智慧,所谓「烦恼轻、智慧长」。他的相貌一天比一天圆满,一天比一天光明,所谓「相随心转」,所以从他的容貌、威仪就能看得出来,那个也不是装的,他是自自然然的。
如果看到这个修行人说修得很好,一看面上无光,威仪不雅,就晓得他即使是非常用功,他也是走错了道路,他修行的不如法。佛法真正要契入了,确实是破迷开悟、离苦得乐,一天比一天快乐,一年比一年快乐,那是他真正得到法喜,他的功夫得力了。如果学的一天比一天苦恼,那就要好好的检点、反省,不是佛法错,是自己搞错了。
「以经先咒」,先讲经再说咒。佛是在人间说法,当然先要照顾人,鬼神后来再照顾他,这个也是释迦牟尼佛守法,持戒守法!我们主要是为哪些人说法?主要在人间是为人说法的,鬼神是来旁听的,他是来附带的,不是主要,不是为他们说的。如果佛在天上说法,那是以天神他们为主。所以,今天佛是在人间说法,当然经要在前面,咒附在后面。
「咒得经而愈灵」,我们读经是两种读法,两种目的。第一种我们求根本智。这一种读法,就是恭恭敬敬经本翻开,从「如是我闻」一直念到最后「信受奉行」,一个字没有念错,一句没有念错,字字分明;不去求解,恭恭敬敬的念,没有妄想、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没有怀疑。这一种读经就是修定,修根本智。根本智就是《般若经》上讲的:「般若无知。」我们是修无知。
如果读经的时候,再想这一句是什么意思,那一段怎么解释,那就坏了。你读经的目的就被破掉了,你是把经典当作世间书去念,那个得不到效果。因为我们读经就是修定,读一个小时是修一个小时的定。修定的方法很多,比如禅宗是打坐,观心或者参话头,教下都是用读经的方法,我们净宗有的时候用读经,有的时候用念佛,像密宗持咒,都是修根本智的方法。
方法很多,所谓八万四千法门,无量法门,法就是方法,门就是门径,统统是修定。修定的方法、门径太多了,我们只要选择一种、两种,很适合於自己现在的生活方式,我们修起来很方便,这样就好。所以读经是修定,跟人家在禅堂里面打坐没有什么两样,决定不能够有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这就对了。我们读两个小时,就修两个小时,这是第一种的方法。
第二种方法,那就深入一层,随文入观。那是已经得到了根本智,已经得到定了,才有这个能力。没有得到定的时候,没有这个能力。已经得到定,这个能力是把经里面佛所讲的理论、境界跟自己的心融合成一体。读《阿弥陀经》就到了极乐世界,西方世界依正庄严跟自己的身心融成一片了,那个境界高,那个利益非常非常之大,这就是「咒得经而愈灵」。咒是密说,经是显说,无论是经是咒,统统跟自己的心境融成了一片,这是真实的功夫,「心愿解行」跟阿弥陀佛没有两样,完全融成一片,这是第二种的读法。
现在恐怕大多数人这两种读法都没有,所以你们学了很久,功夫不得力,原因在哪里?不会用心,方法错了。你们听经听的时间长了,听经每听一遍就是提醒你一次,薰习一遍。可见得烦恼习气力量太大了,我们这一点薄弱的薰习,敌不过!境界一现前了,马上就迷了。不但一般境界里面迷,正在读经也迷了,正在念佛也迷了,这个东西就难了。所以大师讲:「交相为用。」就是经跟咒相辅相成,这个意思非常之好。
『此咒详见不思议神力传』,这是把往生咒的出处说出来了。它不是出在《阿弥陀经》,也不是出在《无量寿经》,「净土三经」里面都没有,它是出在《不思议神力传》这本书上。
『持此咒者,灭罪往生』。佛说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要是专修这个法门,专持往生咒,确实能够灭罪,确实能够蒙佛接引,往生西方。佛说得不错!我们五经读本里面收的有,也许诸位看过,经上说得很清楚,往生咒念三十万遍,就感得阿弥陀佛现前。往生咒持三十万遍,在过去我们道场有个老居士,这个老居士现在都不在了,他是张龄老居士,也许有同修见过他。没有见过他的,如果知道「总统纪念歌」,那个歌词就是他作的。他以前是总统府的秘书,早年我讲经,他们夫妻两个几乎都没有一次缺席,天天都来听的。
他看到往生咒念三十万遍,就感应得佛现前,他就认真每天念,念满三十万遍。他来告诉我,说:「法师,不灵!佛没有现前,什么感应也没有。」这个造的罪就很重,为什么?谤法。不是咒不灵,是你不如法。你念这个咒,先问问罪灭了没有,罪是什么?妄想、分别、执著、烦恼,这是罪。一天到晚口里都是念的咒语,这一些妄想、分别、执著统统不生了,罪就灭了。三十万遍往生咒是要相当长的一个时间,这么长的时间当中,你不起一个妄念,就是我们经上讲的「一心不乱」、「心不颠倒」,那才有用处,才有感应!一面念往生咒,一面打妄想,那怎么行?这个就不如法了。
所以诸位一定要知道这一个关键的所在,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: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。」这两句话说得太好了,不但是净土修行的秘诀,任何一个宗派,任何一个法门,也都不能离开这个原则。离开这个原则,违背这个原则,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不会有成就的。
无量法门,特别是大乘法门,目的是在明心见性。我们净宗修「理一心不乱」就是明心见性,跟禅宗讲的名词虽然不一样,但是境界完全相同。禅宗讲「大彻大悟,见性成佛」,我们讲「理一心不乱」。实报庄严土往生,就是见性成佛。可见得那个原理是相同的,一定要做到「净念相继」。净是清净心,禅宗里面六祖所说的「本来无一物」,你那个心里要一物都没有,这个心是清净心现前了。可是你如果弄错了,「我心里什么都没有了」,什么都没有是无明,把无明当作「本来无一物」,又错了!所以这是一丝毫不能够错会的。
佛的心清净,确实没有一个念头。虽然没有一个念头,但是没有一样不清楚,所谓「寂寂惺惺」,寂是清净寂灭,惺是照得清清楚楚,没有一样不明了,那才是真心。寂,不落在妄想里,没有妄想;惺,不落在无明里。两边都不落,那叫真心。我们凡夫很糟糕,不是落在妄想这一边,就是落在无明那一边,总搞不清楚,这是我们修行功夫很难得力、很难有成就的因素。
我们读经,就是依照这个原理所采取的修行方法。譬如我们念《阿弥陀经》,《阿弥陀经》不长,我们读经时,读的字字分明、句句清楚,这是不落无明。读经的时候,没有一个杂念,没有一个妄想,心地清净寂灭,那个方法就用对了。读经不能有分别,不能有妄想,不可以想经里的意思,这个很重要!所以读经是真正的修行,这叫真供养。
还有一些人迷惑颠倒,以为我读经是读给佛菩萨听的,佛菩萨看到我很乖就保佑我了,我天天念经给他听。这是糊涂,这是大错特错。经是佛菩萨讲的,难道他还要听这个东西吗?他才不要听。这是修行非常好的一个方法,我们不会用这个方法,错解了这个方法,所以得的效果往往是相反的。
灭罪,首先要晓得什么叫作「罪」?妄想、分别、执著、烦恼就是罪。真的有效果了,这些东西少了,妄想少了,烦恼轻了,这就是你罪灭掉的现象。三十万遍往生咒念了之后,心确实达到相当清净的程度,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,纵然不能到「一心不乱」,至少也到「功夫成片」,有这种功夫就决定得生。所以念三十万遍往生咒这个没说错,而是自己不会用功。今天往生咒念一千遍,记了下来,我今天念一千了,明天我又念了,两千了。你看看这个心掺杂这么多妄想在里面,掺杂这么多欲望在里面。尤其是求感应的心、求神通的心那么切,他还算不错,没遇到妖魔鬼怪。凡是求神通、求感应的,都很容易被魔所扰乱,被妖魔鬼怪来欺骗。灭罪往生,真的有这个功效,有这个功德。
『故以拔业障生净土为名,陀罗尼者,此云总持也』。这是梵语,翻成中文的意思叫总持,总一切法,持一切义,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纲领,佛法的纲领。
底下《钞》这一段特别为我们解释业障。想要消业障,如果不知道业障是什么,到底消的是什么也不晓得。现在我们学佛的同修,每一个人都希望消业障:「我的业障很重,我要消业障。」问他:「什么叫业障?」说不出来。说不出来,那还消什么?一定要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障就是障碍,障碍了什么?障碍了真心,障碍了本性,这个障就很严重。什么是障?业就是障。业是什么?业是事业。哪个人不喜欢作事业?希望自己的事业愈大愈好,事业愈大,障也就大了,烦恼也就大了。
人生下来很可怜。一上学念书了,你们看看学校发的作业簿,他就作「业」了。从一入学就开始作业,一直作到死都作不完,这是造业。所以人为什么出不了六道轮回?就是他那个造业从来没有中断过,拼命在造。造的是善业,三善道投胎;造的是恶业,三恶道受报。造业是六道轮回,哪一天我们能不造业,那就好了。
今天下午有几个同修来看我,第一次到这儿来,是个出家的老比丘尼,很发心,自己省吃俭用,到处帮助人家盖庙,出钱出力。她有八十四岁了,我劝她念佛,不要再造业了。盖庙是造业吗?你们想想是不是造业?台湾的庙太多了,不要再盖了,要紧的是念佛求往生。不但恶业不能造,善业也不要造。说实在话,一面造作,心地还是清净,那是菩萨再来,不是凡夫。中国古时候这些道场的建立,跟诸位讲,不是凡夫建的,都是佛、菩萨、阿罗汉化身来建的。凡夫造业,他怎么能出得了三界?怎么能了生死?诸佛菩萨「作而无作,无作而作」,他是来利益众生的,来帮助众生的,所以都是佛菩萨应化而来的。我们今天自己是凡夫,不是佛菩萨再来的,去学佛菩萨那种事业,那我们就坏了,所以这个就要知道。老比丘尼八十四岁了,修行非常认真,早晨很早起来,自己还当维那。已经八十四岁了,非常难得,这个唱的声音也还满响亮的,真不容易!我今天看到她很喜欢,八十几岁有这么好的身体,很难得。
她来告诉我,一心又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一个是他的孙子还不少,放不下,又挂念这个,又挂念那个,还有在外国的,常常问一问:「现在情形怎么样?」心里牵挂这些。
我今天告诉她:「这叫业障,那些都是魔,魔障,不会叫你往生。」
她问我:「怎么办?」
我说:「放下,不要管他。你一心一意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。儿孙放不下,你到了西方世界,你就是菩萨了,菩萨的儿孙会有菩萨照顾,会有护法神保佑,比你照顾周到得多。你要不能往生,落在六道轮回,你的儿孙谁也照顾不了,你自己也无可奈何。我给你讲的都是真话。你想错了,做错了。哪有佛菩萨的眷属没有人照顾的?没有这个道理。」
今天她听明白了,很欢喜的走了。造极重的罪业,还有护法神在照顾他。佛家讲:「一子成佛,九祖生天。」这都是实话,不是骗人的。所以你要是真正想照顾你的家亲眷属,唯一的好办法,就是一心一意求生净土,见阿弥陀佛,什么都解决了。你要不能生到净土,那你的问题决不是你想像、你操心所能解决得了的。所以学佛要有智慧。
钞【业障者。凡障有三。一烦恼障。二业障。三报障。今言业障。则中摄前后。烦恼者业之因。报者业之果也。业必有因。业必招果。故摄二障。除障贵除其本。如根绝不生芽。芽不生。则枝叶华果。悉不生故。今此咒持之。则烦恼不起。是拔业障根本也。如传言。日夜各持三七遍。灭五逆谤法等罪。是也。得生净土者。轮回娑婆。皆繇业障。业障既空。秽土种灭。随愿往生。故得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。总持者。总统摄持。更无遗失。即咒之别名也。传名不思议神力者。即经名不思议功德也。持咒持名。即得往生。故同名不思议。】
『业障者,凡障有三,一烦恼障,二业障,三报障』。「业障」有三大类,这个三大类就是平常经上所讲的「惑、业、苦」,惑是迷惑,业是造作,苦是受报。业障,实在讲无量无边,这里讲的三障是烦恼障、业障、报障。「烦恼」,我们不说细的,说粗的。细的很难懂,粗的就是《百法明门》里面所讲的二十六种烦恼,即六个根本烦恼、二十个随烦恼,就是这二十六个烦恼造成了六道轮回。假如这二十六个烦恼都断了、没有了,六道轮回就没有了,不要说你要怎么出去了,到时候六道轮回找也找不到,所以能造六道轮回的就是这二十六个烦恼。
烦恼是障,里面有烦恼,外面就造作。你们在《普贤行愿品》忏悔偈里面所念到的,什么东西造的?身、语、意。身体动作是造作,口里面是言语,意里面是念头。起心动念是意在造业,言语是口在造业,身体动作是身在造业。所以这个烦恼表现在「身、语、意」业上来发挥,就起作用了。身、语、意就是烦恼造业的工具,这个我们要知道。我们时时刻刻要有警觉,依照佛的教诫不造恶业,那就好了。
既然有造作,后面一定有果报,善因就有善果,果报在三善道;恶因一定要有恶报,果报就是三途,「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」这是三途。我们生生世世、无量劫来都没有办法脱离轮回,都在六道里面打滚,而且一世不如一世。在六道里像螺旋纹一样,愈来愈下去,它不会往上面转的。什么原因?我们造的恶业比善业多,一生一生、一世一世累积下来,就往下沉,不会往上浮。这一个事实,只要我们头脑稍微冷静一点,我们想想,不要想久远,想今天从早到晚,我起心动念,起了多少个善念?起了多少个恶念?你就晓得了。
什么是善念?什么是恶念?为一切众生的、为社会大众利益的,这是善念;为自己、为个人、为一家的,这是恶念。你起的念头,到底哪一种念头多?为我自己的念头多,换句话说,你就是往下堕,你不是往上升。这就说明六道轮回的可怖,真可怕!我们在六道里一世不如一世,一世比一世苦,这是事实的真相,不可以不知道。
我们看下面的文。『今言业障』,这个明明是三障,他没有说「拔三障生净土」,他只说「拔业障」,没有说「拔三障」。「今言业障,则中摄前后」。三障,「业障」在中,没有烦恼,就不会造业;不造业,就不会有报,所以这个业在当中把上下都关连了。从「因、缘、果」里面来讲,业是因,报是果,烦恼是缘。就是这个果报,跟果报最密切的这个叫因,疏远的叫缘。业跟果报关系最近,烦恼还远一层。像父子,父亲是因,祖父那是缘,比较远一点的是缘。所以这个业报,在三障说「业障」是最合理的。
『烦恼者业之因,报者业之果也。业必有因,业必招果,故摄二障』,这是讲一个业障把前面这个烦恼跟后面的果报统统都包括在其中,这个好懂。
『除障贵除其本,如根绝不生芽,芽不生,则枝叶华果,悉不生故』。「除障」,有人在枝叶上除,有人在根本上除,这就看人的根性。上上根人、利根之人,他知道从根本修;根本是从根本上下手。中、下根人他不明白这个道理,他也没有法子从根本修,佛就教给他们从枝叶上修。譬如我们看到一棵树,这棵树我们不想要它,聪明的人拔根,根一挖,树就拉倒;那个笨人不要它,先把叶子一片一片的拿下来,然后枝条一条一条剪下来,最后慢慢的才把这棵树连根拔掉,你说那个多费事,多费时间。这在佛法里面讲叫渐修,渐修就是用这个方法,在枝叶上下手。
高级的修行方法是从根本上下手,禅是从根本上。诸位要晓得,禅有两大派系,我们在《坛经》里面看到神秀跟惠能两位大师,神秀大师所接引的对象是大乘根性的人,还是从枝叶上来。六祖能大师是从根本上下手,他接引的是上上根人。我们净土宗是从根本修,这个要知道。密宗里有从根本,也有从枝叶,所以成就不一样。
净宗不管是什么根性,统统从根本修,为什么?一句「阿弥陀佛」就是根本的根本,上根人也是用这个方法,下根人也是用这个方法;文殊、普贤用这个方法,阿鼻地狱众生也用这个方法。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虽然有四土、三辈、九品,那个可以说是理上有,确实有,事上没有。你们看《无量寿经》就知道,事上是平等的,所以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,事上平等。我们这个世界,每一个人个子高矮不一样,相貌也不相同。到达西方极乐世界,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个子都一样高,相貌完全一样,都跟阿弥陀佛一样,这是《无量寿经》上讲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所以那个世界叫平等世界,四土、三辈、九品是理论上不平等,事实上平等。
事上为什么平等?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。说老实话,我们是带业去往生的,烦恼没有断,怎么可能平等?决定不能平等,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,这个是真正不可思议,十方一切诸佛刹土里面所没有的。我们遇到这个法门一定要珍惜,如果这一生放过了,想以后再遇到,那是非常非常的难得了,真的是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。
所以这个「除障」要除根。
『今此咒持之,则烦恼不起,是拔业障根本也』。所以,你要懂得持咒。如果这个咒真的能把自己的妄想、杂念伏住了,这叫持咒,这叫功夫得力了。假如一面念往生咒,一面在打妄想,不要说三十万遍了,三百万遍、三千万遍也没用,也是古人所讲的:「喊破喉咙也枉然。」没用!为什么?你持的不如法,你不会用心。
佛法的修学,无论是哪一个法门,无论是哪一个宗派,最要紧的是会用心,这个很重要。不会用心,模仿那个样子,那是不切实际的,不能成就的;只有外表,没有实际的内容。佛法是讲求实质,并不重视外表。
『如传言』。这个「传」,就是上面所说的「不思议神力传」。
『日夜各持三七遍』。「三七」就是二十一遍。
『灭五逆谤法等罪,是也』。往往有一些同学看到这个字样,心里面生疑惑:「这个往生咒不长,每天早晨念二十一遍,晚上念二十一遍,不难。五逆谤法是极重的罪,要堕阿鼻地狱的,这样就可以灭罪吗?这是真的吗?」你们说是真的,还是假的?你们可以试试看,张龄居士念了三十万遍没效。佛说的没错,还是我那一句话,我们错解如来真实义。
早晚课诵,我也说了很多遍。早课的用意是提醒我们,这一天起心动念、言语、造作要遵守佛菩萨的教诲,早晨是提醒。晚课是反省,我这一天有哪些地方做到了,哪些地方没有做到?做到的要继续保持,没有做到的明天要改进。这才叫做早、晚课。不是早晨把这个经咒念一遍给佛菩萨听,晚上再念一遍给他听,我们自己言语、造作、思想、行为根本就不相干,那这种早晚课,说老实话是有罪过的。什么罪过?早晨骗佛菩萨一遍,晚上又去骗一遍,天天骗佛菩萨,你这个罪过重了!你要明白这个意思,你就晓得做早晚课的真实义。
早晨二十一遍往生咒念的身心清净,要把这个清净保持一天,这才叫持往生咒;不是念完就没事了。你学了,不能用在日常生活当中,这个学了没用处,要学以致用。晚课再有二十一遍,夜梦不颠倒。日夜身心清净,这样念三十万遍,他怎么不往生?他怎么不消罪业?所以不是他错,是我们把意思解错了。我们以为经上讲早晨念二十一遍、晚上念二十一遍就可以了,造作五逆、谤法罪没有关系,我念二十一遍往生咒就消掉了,这叫大错特错,叫大邪见,邪知邪见。这一点我们要晓得。
确实这个经咒、佛号功德威神不可思议。实在讲,我们修行的人都是错解了意思,都是做的形式、做的表面,没有认真、实际在心地上下功夫。果然在心地上下功夫,那个收获实在讲没有法子形容。所以佛法真实的利益,不是将来得到,现在就得到。你这个境界完全转变,跟过去没有学佛绝对不一样,跟这个世间一切人也不一样,确确实实契入佛菩萨应化世间那个境界,在这个世间跟大家和光同尘、游戏神通,这是快乐无比!心地清净,一尘不染,那多快乐!那是真实的享受。
你不入境界,这个利益你得不到,这种欢喜你也得不到。所以读经、念往生咒、念阿弥陀佛名号都可以,都能达到这个境界,就是你要会用功,如理如法的修行,经典里所讲的理论、道理要懂得,要与理相应,经典里面教给我们一些方法,我们要明了,要把它做到,与法相应,佛法真实的功德利益你才能得到。
『得生净土者』。底下解释得生净土。
『轮回娑婆,皆繇业障』,这是晓得生死轮回的因在哪里。因在造业,为什么会造业?因为有烦恼。造业,后面才有六道轮回的果报。业障要空了,烦恼当然也空;烦恼还在,你的业障决定空不了。消业障必定断烦恼,断烦恼一定会消业障。
『业障既空,秽土种灭』。这个「秽土」就是六道轮回。六道轮回的种子没有了,六道轮回的因没有了,六道轮回的果报现象当然没有了。永嘉大师讲的「觉后空空无大千」,「大千」就是六道。
『随愿往生』。一定随著自己的愿望,想到西方极乐世界,一定达到。
『故得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』。这就是说你业障消除了,一定得生。诸位要记住,这是在密咒上讲的,前面经上讲的也是这个原则。所以我们念佛,念佛能不能往生?念佛,业障消了才能往生。我们不是叫「带业往生」吗?没错!古大德给我们解释得很清楚,《印光大师文钞》里也讲的很清楚,「带」是带过去的业,不可以带现在的业。过去是指什么?过去没有学佛不知道时所造的那个业,这是可以原谅的,可以给你带去。学了佛,知道这是坏事,还要做,这不能原谅,这个也不可以带。只能带旧业,不可以带新业,这一点诸位一定要知道。
这就是这个法门比其他一切法门殊胜的地方。说实在话,其他法门连过去的业都不能带,一定要消干净才能出得了三界。阿罗汉出了三界了,四果阿罗汉见思烦恼统统断尽了,也就是《百法明门》里面所说的二十六种烦恼统统断尽了,他才能够超越六道轮回。六道以外的尘沙烦恼、无明烦恼都没有破,所以不能见性。我们这个法门见思烦恼不必完全断尽,只要把现行断了就可以了。什么叫现行?现在不发作就可以了。现在一面念佛,一面还发作,没有用处。诸位要记住,就是决定不带现前。现在一定要修身心清净,这个很要紧很要紧,这是我们这一生念佛能不能往生的关键。
『总持者,总统摄持,更无遗失,即咒之别名也』。咒也叫总持,这是陀罗尼的意思。『传名不思议神力者,即经名不思议功德也』。我们这个经是《不思议功德经》,所以往生咒也是不思议神力咒。『持咒持名,即得往生,故同名不思议』。咒就是经的密说,与经中的宗旨、义趣可以是完全相同。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请掀开经本(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四卷)六百零七面,第三行:结释咒意。
经【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。】
疏【释咒意者。以咒附经。经得咒而弥显。以经先咒。咒得经而愈灵。交相为用。应结释也。此咒详见不思议神力传。持此咒者。灭罪往生。故以拔业障生净土为名。陀罗尼者。此云总持也。】
莲池大师在注子里面告诉我们,『释咒意者』,这是我们通常习惯上所称的「往生咒」。咒本来不是属於《阿弥陀经》的,但是这个「往生咒」也是以密法专修净土,莲池大师将这个咒附经有他特别的用意。在《疏钞》里面,我们看到每一段经文末后一段的注解都是「称理」,「理」就是禅宗讲的心性,称理就是称性而谈,这是属於禅宗的。所以他这个注解的方式就是「禅净不二」,后面加上往生咒,它的意思是「显密不二」,这才看出净宗实实在在无比的圆融。自古至今,我们看很多的注解都没有这个体例,所以,这是莲池大师他老人家的一番苦心,无非是期望我们人人都能够信解,人人能够念佛求生净土,这是大师一片苦心,真实的慈悲。
『以咒附经,经得咒而弥显,以经先咒。咒得经而愈显,交相为用,应结释也』,这是先讲经后附咒,咒在经的后面。我们先看这一段,这一段大师他的用意已经明显的说出来了。「经得咒而弥显」,这一句是怎么说法?我们必须要知道。佛在世说法是应机而说,如果佛为初机而说(初学的人而说),这一些我们常常在小乘经里面看到很多,大乘经上也有,佛说得很清楚,说得很简单,并不难懂,让初机人就能够接受。佛向一类大根器的人,聪明智慧、领悟力很强的人,佛的说法就相当的深入。我们今天看起来的确有相当的深度,往往我们看到很不容易理解,很难体会。在一般说大经的时候,实际上我们肉眼看不到的还有一些鬼神、天龙八部也参与了这一个法会。佛为我们说是显说,要用我们的语言说,我们才会听得懂。这些鬼神们都有五通,漏尽通他们没有,漏尽通阿罗汉才能够证得,五通鬼神都有。因此,这些鬼神能够懂得我们人间的言语,所以他们也非常欢喜听佛讲经说法。
佛在一部经讲圆满之后,往往用咒。实在讲,这个咒语并不是印度话,也不是梵文,梵文也翻不出来,也不懂。咒语实际上就是鬼神的言语,就是对那些来参加法会的这一些鬼神,用他们的言语说几句,对他们来讲非常的亲切,佛说几句有这个意思。所说的内容,实在讲就是经里面的纲领、纲要。所以咒是经之密说,经是咒之显说,内容其实是一样的;一个说得很详细,一个是提纲挈领,好像讲的几个题目一样,是这么一个意思。这是密咒,在佛经里面,就成为一种特别的体例,这是一般印度文学里面也没有的。
鬼神对我们一般人来说有感应,善神与人有感应,邪神、恶鬼与人也有感应,这个里面的吉凶祸福差别就很大了。这个感应是不是念咒就会有感应?念咒是一种方式,但是它不是最主要的,主要是我们现代名词里讲的「心电感应」,我们中国古代所说的「诚则灵」。诚则灵,这个「诚」里面到底是善是恶,就不一定。单单讲「诚」,诚里面没有善恶,可是诚的底下,这个众生的愿求就有善恶了。有人心地很慈悲,求一切众生的善福,这个心是善良的。有的人求鬼神,只求自己的利益,而不怕伤害别人,这个心就不善了。所以诚能感诸佛菩萨,也能感一切善神,亦能感一切恶神。所以,这个感之后,那个愿求里面就有善恶、就有吉凶祸福,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。
经跟咒一合等於显密圆融了,所以经的义趣格外的明显;显是显露出来。这个话虽然是这么说,这么说也没有说错,可是真正要这个经义显露,如果我们的心不诚就显露不出来。你要问为什么?这个我们在讲席里也常说,开经偈云:「愿解如来真实义。」怎么解?光是想解是没有办法达到的。我们多读、多研究、多思惟,是不是能解?不能解。什么原因?佛的言语,佛所说的一切经,是从真心自性里面自自然然流露出来的,没有加一丝毫分别想像。我们用分别的心、用思考的心,怎么能够得他的真实义?这是用的心不相应。好像这个水源,人家的水源是清水,我们的水源是浊水。浊水要想了解清水,流到清水,清水也变浊了。这就是我常讲的,我们今天是错解了如来真实义、曲解了如来真实义,没能够真正理解。真正理解,要用什么方法?清净心。佛心是清净的,我们的心也是清净的,那就行了。如来的意思你就理解了,你就懂了,你的心跟佛心一样,你的解跟佛的解才能够相应。
总而言之,一定要修定。我们净宗《无量寿经》的经题上面,教给我们修行的三大纲领是「清净、平等、觉」,这是修行的三大纲领。这个三大纲领,我们只要抓住一个就行了。譬如我们修清净心,心清净了,当然平等;心不平等,绝对不会清净;心不清净,决定不可能觉。所以这三个是「一而三,三而一」。从平等入手也可以,从觉入手也可以。
但是对我们业障深重的凡夫来说,从清净心下手比较方便,比较容易。我劝导大家入佛门先读一部经,念三年,其他的一切都放下。为什么要这样做?前面都曾经详细报告过,为的就是修清净心。念一部经,心容易清净;念多了,这个头脑就乱了。你念多了、看多了,自然就胡思乱想;换句话说,你什么好处都得不到。我们佛门讲:「功德」,功是功夫,德是得什么?得清净心、得平等心,开智慧,觉就是开智慧。你的心里面妄想、执著、分别那么多,修行修得再勤苦,烦恼还是一大堆,妄想一大堆,智慧完全没有,这叫白修了,实在讲是修行不得法。那个不想真修的人,我们看到笑笑就算了;真正想修的人,他来见我,我会教给他方法。
今天中午,有几个朋友来看我,其中有一位是佛教徒,他是学密的,也学了不少年。他告诉我:「妄想太多了,烦恼太多了,想压都压不住。念咒也不行,念佛也不行,看经也不行,简直就无可奈何。」我笑笑,算了!他不是真修。到我这里来,看到这个书也喜欢,那个东西也喜欢。他喜欢的东西太多了,一样也放不下,这就不是真修!
真修行人,不但这个世间一切要放下,佛法也要放下。选一部经,一门深入,从一部经里面成就戒定慧,成就根本智。根本智得到了,然后再求解,那个解是正解,就不会曲解了,不会错解了。你没有根本智,换句话说,你心不清净,不要说看经你会曲解,你来听讲经,也把我的意思听错了。这个很多!他以为听懂了,或者在外面跟别人讲;我听听,不是这么回事情,这个意思错会了。连我讲的意思他都错会了,那佛、菩萨、祖师大德的意思,他怎么会不错?可见得关键在用心。
我们要想「经得咒而弥显」,我们一定要如法的修学,要修真实的清净心,清净心起用就是智慧。佛在许多经论上,告诉我们十法界的心行。十法界他们用的是什么心?这一点很重要。佛的心是清净、平等,在《无量寿经》经题上,开端就是清净、平等,这是佛心。我们要想学佛,要想修净土,净土是凡夫直捷成佛的一个法门。我们读经、念佛目标就是要把自己的「清净、平等、觉」给念出来,「清净、平等、觉」是本有的,不是外来的,是真心,是本性。
菩萨的心是六度,菩萨绝对没有自己,不会想著有自己。如果想著有自己,这个人绝对不是菩萨。《金刚经》你们都念过,《金刚经》说得很好,「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,即非菩萨」,不是说得很明白吗?菩萨决定没有自己,起心动念都想著一切众生。
菩萨入世跟大众接触,一定符合六度的原则,就是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」。「持戒」就是守法,菩萨一定规规矩矩的,一定依著正确的方法来教化众生,不会标新立异。凡是奇奇怪怪的这些事情,那个绝对不是菩萨所作的。持戒就是守法。「忍辱」决定有耐心,忍辱是度瞋恚,养慈悲心,不会有怨恨,不会有报复。「精进」,进是进步,天天求进步,精是纯而不杂,他表现的决定是一门深入。因为他要教别人,自己要作榜样;教别人修一门,自己修很多门,人家看到就会起疑惑,不相信!菩萨一定给众生作一个最好的榜样。「禅定」,绝对不为外面境界所诱惑,内不生烦恼,外不受诱惑,那是定。最后一个是「般若」,就是理智,我们讲他是理性的,绝对不会动感情,他是非常冷静的,一切事理他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所以菩萨决定符合这个原则。
所以,我们对佛法要真是稍稍有一点深入,这个眼睛就放光了。这些修行人,哪些是真的?哪些是假的?一句话不说,一见面就知道了。真正修行人,心变了,心一天比一天清净,一天比一天慈悲,一天比一天增长智慧,所谓「烦恼轻、智慧长」。他的相貌一天比一天圆满,一天比一天光明,所谓「相随心转」,所以从他的容貌、威仪就能看得出来,那个也不是装的,他是自自然然的。
如果看到这个修行人说修得很好,一看面上无光,威仪不雅,就晓得他即使是非常用功,他也是走错了道路,他修行的不如法。佛法真正要契入了,确实是破迷开悟、离苦得乐,一天比一天快乐,一年比一年快乐,那是他真正得到法喜,他的功夫得力了。如果学的一天比一天苦恼,那就要好好的检点、反省,不是佛法错,是自己搞错了。
「以经先咒」,先讲经再说咒。佛是在人间说法,当然先要照顾人,鬼神后来再照顾他,这个也是释迦牟尼佛守法,持戒守法!我们主要是为哪些人说法?主要在人间是为人说法的,鬼神是来旁听的,他是来附带的,不是主要,不是为他们说的。如果佛在天上说法,那是以天神他们为主。所以,今天佛是在人间说法,当然经要在前面,咒附在后面。
「咒得经而愈灵」,我们读经是两种读法,两种目的。第一种我们求根本智。这一种读法,就是恭恭敬敬经本翻开,从「如是我闻」一直念到最后「信受奉行」,一个字没有念错,一句没有念错,字字分明;不去求解,恭恭敬敬的念,没有妄想、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没有怀疑。这一种读经就是修定,修根本智。根本智就是《般若经》上讲的:「般若无知。」我们是修无知。
如果读经的时候,再想这一句是什么意思,那一段怎么解释,那就坏了。你读经的目的就被破掉了,你是把经典当作世间书去念,那个得不到效果。因为我们读经就是修定,读一个小时是修一个小时的定。修定的方法很多,比如禅宗是打坐,观心或者参话头,教下都是用读经的方法,我们净宗有的时候用读经,有的时候用念佛,像密宗持咒,都是修根本智的方法。
方法很多,所谓八万四千法门,无量法门,法就是方法,门就是门径,统统是修定。修定的方法、门径太多了,我们只要选择一种、两种,很适合於自己现在的生活方式,我们修起来很方便,这样就好。所以读经是修定,跟人家在禅堂里面打坐没有什么两样,决定不能够有妄想、分别、执著,这就对了。我们读两个小时,就修两个小时,这是第一种的方法。
第二种方法,那就深入一层,随文入观。那是已经得到了根本智,已经得到定了,才有这个能力。没有得到定的时候,没有这个能力。已经得到定,这个能力是把经里面佛所讲的理论、境界跟自己的心融合成一体。读《阿弥陀经》就到了极乐世界,西方世界依正庄严跟自己的身心融成一片了,那个境界高,那个利益非常非常之大,这就是「咒得经而愈灵」。咒是密说,经是显说,无论是经是咒,统统跟自己的心境融成了一片,这是真实的功夫,「心愿解行」跟阿弥陀佛没有两样,完全融成一片,这是第二种的读法。
现在恐怕大多数人这两种读法都没有,所以你们学了很久,功夫不得力,原因在哪里?不会用心,方法错了。你们听经听的时间长了,听经每听一遍就是提醒你一次,薰习一遍。可见得烦恼习气力量太大了,我们这一点薄弱的薰习,敌不过!境界一现前了,马上就迷了。不但一般境界里面迷,正在读经也迷了,正在念佛也迷了,这个东西就难了。所以大师讲:「交相为用。」就是经跟咒相辅相成,这个意思非常之好。
『此咒详见不思议神力传』,这是把往生咒的出处说出来了。它不是出在《阿弥陀经》,也不是出在《无量寿经》,「净土三经」里面都没有,它是出在《不思议神力传》这本书上。
『持此咒者,灭罪往生』。佛说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要是专修这个法门,专持往生咒,确实能够灭罪,确实能够蒙佛接引,往生西方。佛说得不错!我们五经读本里面收的有,也许诸位看过,经上说得很清楚,往生咒念三十万遍,就感得阿弥陀佛现前。往生咒持三十万遍,在过去我们道场有个老居士,这个老居士现在都不在了,他是张龄老居士,也许有同修见过他。没有见过他的,如果知道「总统纪念歌」,那个歌词就是他作的。他以前是总统府的秘书,早年我讲经,他们夫妻两个几乎都没有一次缺席,天天都来听的。
他看到往生咒念三十万遍,就感应得佛现前,他就认真每天念,念满三十万遍。他来告诉我,说:「法师,不灵!佛没有现前,什么感应也没有。」这个造的罪就很重,为什么?谤法。不是咒不灵,是你不如法。你念这个咒,先问问罪灭了没有,罪是什么?妄想、分别、执著、烦恼,这是罪。一天到晚口里都是念的咒语,这一些妄想、分别、执著统统不生了,罪就灭了。三十万遍往生咒是要相当长的一个时间,这么长的时间当中,你不起一个妄念,就是我们经上讲的「一心不乱」、「心不颠倒」,那才有用处,才有感应!一面念往生咒,一面打妄想,那怎么行?这个就不如法了。
所以诸位一定要知道这一个关键的所在,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:「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。」这两句话说得太好了,不但是净土修行的秘诀,任何一个宗派,任何一个法门,也都不能离开这个原则。离开这个原则,违背这个原则,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不会有成就的。
无量法门,特别是大乘法门,目的是在明心见性。我们净宗修「理一心不乱」就是明心见性,跟禅宗讲的名词虽然不一样,但是境界完全相同。禅宗讲「大彻大悟,见性成佛」,我们讲「理一心不乱」。实报庄严土往生,就是见性成佛。可见得那个原理是相同的,一定要做到「净念相继」。净是清净心,禅宗里面六祖所说的「本来无一物」,你那个心里要一物都没有,这个心是清净心现前了。可是你如果弄错了,「我心里什么都没有了」,什么都没有是无明,把无明当作「本来无一物」,又错了!所以这是一丝毫不能够错会的。
佛的心清净,确实没有一个念头。虽然没有一个念头,但是没有一样不清楚,所谓「寂寂惺惺」,寂是清净寂灭,惺是照得清清楚楚,没有一样不明了,那才是真心。寂,不落在妄想里,没有妄想;惺,不落在无明里。两边都不落,那叫真心。我们凡夫很糟糕,不是落在妄想这一边,就是落在无明那一边,总搞不清楚,这是我们修行功夫很难得力、很难有成就的因素。
我们读经,就是依照这个原理所采取的修行方法。譬如我们念《阿弥陀经》,《阿弥陀经》不长,我们读经时,读的字字分明、句句清楚,这是不落无明。读经的时候,没有一个杂念,没有一个妄想,心地清净寂灭,那个方法就用对了。读经不能有分别,不能有妄想,不可以想经里的意思,这个很重要!所以读经是真正的修行,这叫真供养。
还有一些人迷惑颠倒,以为我读经是读给佛菩萨听的,佛菩萨看到我很乖就保佑我了,我天天念经给他听。这是糊涂,这是大错特错。经是佛菩萨讲的,难道他还要听这个东西吗?他才不要听。这是修行非常好的一个方法,我们不会用这个方法,错解了这个方法,所以得的效果往往是相反的。
灭罪,首先要晓得什么叫作「罪」?妄想、分别、执著、烦恼就是罪。真的有效果了,这些东西少了,妄想少了,烦恼轻了,这就是你罪灭掉的现象。三十万遍往生咒念了之后,心确实达到相当清净的程度,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,纵然不能到「一心不乱」,至少也到「功夫成片」,有这种功夫就决定得生。所以念三十万遍往生咒这个没说错,而是自己不会用功。今天往生咒念一千遍,记了下来,我今天念一千了,明天我又念了,两千了。你看看这个心掺杂这么多妄想在里面,掺杂这么多欲望在里面。尤其是求感应的心、求神通的心那么切,他还算不错,没遇到妖魔鬼怪。凡是求神通、求感应的,都很容易被魔所扰乱,被妖魔鬼怪来欺骗。灭罪往生,真的有这个功效,有这个功德。
『故以拔业障生净土为名,陀罗尼者,此云总持也』。这是梵语,翻成中文的意思叫总持,总一切法,持一切义,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纲领,佛法的纲领。
底下《钞》这一段特别为我们解释业障。想要消业障,如果不知道业障是什么,到底消的是什么也不晓得。现在我们学佛的同修,每一个人都希望消业障:「我的业障很重,我要消业障。」问他:「什么叫业障?」说不出来。说不出来,那还消什么?一定要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障就是障碍,障碍了什么?障碍了真心,障碍了本性,这个障就很严重。什么是障?业就是障。业是什么?业是事业。哪个人不喜欢作事业?希望自己的事业愈大愈好,事业愈大,障也就大了,烦恼也就大了。
人生下来很可怜。一上学念书了,你们看看学校发的作业簿,他就作「业」了。从一入学就开始作业,一直作到死都作不完,这是造业。所以人为什么出不了六道轮回?就是他那个造业从来没有中断过,拼命在造。造的是善业,三善道投胎;造的是恶业,三恶道受报。造业是六道轮回,哪一天我们能不造业,那就好了。
今天下午有几个同修来看我,第一次到这儿来,是个出家的老比丘尼,很发心,自己省吃俭用,到处帮助人家盖庙,出钱出力。她有八十四岁了,我劝她念佛,不要再造业了。盖庙是造业吗?你们想想是不是造业?台湾的庙太多了,不要再盖了,要紧的是念佛求往生。不但恶业不能造,善业也不要造。说实在话,一面造作,心地还是清净,那是菩萨再来,不是凡夫。中国古时候这些道场的建立,跟诸位讲,不是凡夫建的,都是佛、菩萨、阿罗汉化身来建的。凡夫造业,他怎么能出得了三界?怎么能了生死?诸佛菩萨「作而无作,无作而作」,他是来利益众生的,来帮助众生的,所以都是佛菩萨应化而来的。我们今天自己是凡夫,不是佛菩萨再来的,去学佛菩萨那种事业,那我们就坏了,所以这个就要知道。老比丘尼八十四岁了,修行非常认真,早晨很早起来,自己还当维那。已经八十四岁了,非常难得,这个唱的声音也还满响亮的,真不容易!我今天看到她很喜欢,八十几岁有这么好的身体,很难得。
她来告诉我,一心又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一个是他的孙子还不少,放不下,又挂念这个,又挂念那个,还有在外国的,常常问一问:「现在情形怎么样?」心里牵挂这些。
我今天告诉她:「这叫业障,那些都是魔,魔障,不会叫你往生。」
她问我:「怎么办?」
我说:「放下,不要管他。你一心一意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。儿孙放不下,你到了西方世界,你就是菩萨了,菩萨的儿孙会有菩萨照顾,会有护法神保佑,比你照顾周到得多。你要不能往生,落在六道轮回,你的儿孙谁也照顾不了,你自己也无可奈何。我给你讲的都是真话。你想错了,做错了。哪有佛菩萨的眷属没有人照顾的?没有这个道理。」
今天她听明白了,很欢喜的走了。造极重的罪业,还有护法神在照顾他。佛家讲:「一子成佛,九祖生天。」这都是实话,不是骗人的。所以你要是真正想照顾你的家亲眷属,唯一的好办法,就是一心一意求生净土,见阿弥陀佛,什么都解决了。你要不能生到净土,那你的问题决不是你想像、你操心所能解决得了的。所以学佛要有智慧。
钞【业障者。凡障有三。一烦恼障。二业障。三报障。今言业障。则中摄前后。烦恼者业之因。报者业之果也。业必有因。业必招果。故摄二障。除障贵除其本。如根绝不生芽。芽不生。则枝叶华果。悉不生故。今此咒持之。则烦恼不起。是拔业障根本也。如传言。日夜各持三七遍。灭五逆谤法等罪。是也。得生净土者。轮回娑婆。皆繇业障。业障既空。秽土种灭。随愿往生。故得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。总持者。总统摄持。更无遗失。即咒之别名也。传名不思议神力者。即经名不思议功德也。持咒持名。即得往生。故同名不思议。】
『业障者,凡障有三,一烦恼障,二业障,三报障』。「业障」有三大类,这个三大类就是平常经上所讲的「惑、业、苦」,惑是迷惑,业是造作,苦是受报。业障,实在讲无量无边,这里讲的三障是烦恼障、业障、报障。「烦恼」,我们不说细的,说粗的。细的很难懂,粗的就是《百法明门》里面所讲的二十六种烦恼,即六个根本烦恼、二十个随烦恼,就是这二十六个烦恼造成了六道轮回。假如这二十六个烦恼都断了、没有了,六道轮回就没有了,不要说你要怎么出去了,到时候六道轮回找也找不到,所以能造六道轮回的就是这二十六个烦恼。
烦恼是障,里面有烦恼,外面就造作。你们在《普贤行愿品》忏悔偈里面所念到的,什么东西造的?身、语、意。身体动作是造作,口里面是言语,意里面是念头。起心动念是意在造业,言语是口在造业,身体动作是身在造业。所以这个烦恼表现在「身、语、意」业上来发挥,就起作用了。身、语、意就是烦恼造业的工具,这个我们要知道。我们时时刻刻要有警觉,依照佛的教诫不造恶业,那就好了。
既然有造作,后面一定有果报,善因就有善果,果报在三善道;恶因一定要有恶报,果报就是三途,「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」这是三途。我们生生世世、无量劫来都没有办法脱离轮回,都在六道里面打滚,而且一世不如一世。在六道里像螺旋纹一样,愈来愈下去,它不会往上面转的。什么原因?我们造的恶业比善业多,一生一生、一世一世累积下来,就往下沉,不会往上浮。这一个事实,只要我们头脑稍微冷静一点,我们想想,不要想久远,想今天从早到晚,我起心动念,起了多少个善念?起了多少个恶念?你就晓得了。
什么是善念?什么是恶念?为一切众生的、为社会大众利益的,这是善念;为自己、为个人、为一家的,这是恶念。你起的念头,到底哪一种念头多?为我自己的念头多,换句话说,你就是往下堕,你不是往上升。这就说明六道轮回的可怖,真可怕!我们在六道里一世不如一世,一世比一世苦,这是事实的真相,不可以不知道。
我们看下面的文。『今言业障』,这个明明是三障,他没有说「拔三障生净土」,他只说「拔业障」,没有说「拔三障」。「今言业障,则中摄前后」。三障,「业障」在中,没有烦恼,就不会造业;不造业,就不会有报,所以这个业在当中把上下都关连了。从「因、缘、果」里面来讲,业是因,报是果,烦恼是缘。就是这个果报,跟果报最密切的这个叫因,疏远的叫缘。业跟果报关系最近,烦恼还远一层。像父子,父亲是因,祖父那是缘,比较远一点的是缘。所以这个业报,在三障说「业障」是最合理的。
『烦恼者业之因,报者业之果也。业必有因,业必招果,故摄二障』,这是讲一个业障把前面这个烦恼跟后面的果报统统都包括在其中,这个好懂。
『除障贵除其本,如根绝不生芽,芽不生,则枝叶华果,悉不生故』。「除障」,有人在枝叶上除,有人在根本上除,这就看人的根性。上上根人、利根之人,他知道从根本修;根本是从根本上下手。中、下根人他不明白这个道理,他也没有法子从根本修,佛就教给他们从枝叶上修。譬如我们看到一棵树,这棵树我们不想要它,聪明的人拔根,根一挖,树就拉倒;那个笨人不要它,先把叶子一片一片的拿下来,然后枝条一条一条剪下来,最后慢慢的才把这棵树连根拔掉,你说那个多费事,多费时间。这在佛法里面讲叫渐修,渐修就是用这个方法,在枝叶上下手。
高级的修行方法是从根本上下手,禅是从根本上。诸位要晓得,禅有两大派系,我们在《坛经》里面看到神秀跟惠能两位大师,神秀大师所接引的对象是大乘根性的人,还是从枝叶上来。六祖能大师是从根本上下手,他接引的是上上根人。我们净土宗是从根本修,这个要知道。密宗里有从根本,也有从枝叶,所以成就不一样。
净宗不管是什么根性,统统从根本修,为什么?一句「阿弥陀佛」就是根本的根本,上根人也是用这个方法,下根人也是用这个方法;文殊、普贤用这个方法,阿鼻地狱众生也用这个方法。所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虽然有四土、三辈、九品,那个可以说是理上有,确实有,事上没有。你们看《无量寿经》就知道,事上是平等的,所以西方世界是平等世界,事上平等。我们这个世界,每一个人个子高矮不一样,相貌也不相同。到达西方极乐世界,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个子都一样高,相貌完全一样,都跟阿弥陀佛一样,这是《无量寿经》上讲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所以那个世界叫平等世界,四土、三辈、九品是理论上不平等,事实上平等。
事上为什么平等?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。说老实话,我们是带业去往生的,烦恼没有断,怎么可能平等?决定不能平等,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,这个是真正不可思议,十方一切诸佛刹土里面所没有的。我们遇到这个法门一定要珍惜,如果这一生放过了,想以后再遇到,那是非常非常的难得了,真的是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。
所以这个「除障」要除根。
『今此咒持之,则烦恼不起,是拔业障根本也』。所以,你要懂得持咒。如果这个咒真的能把自己的妄想、杂念伏住了,这叫持咒,这叫功夫得力了。假如一面念往生咒,一面在打妄想,不要说三十万遍了,三百万遍、三千万遍也没用,也是古人所讲的:「喊破喉咙也枉然。」没用!为什么?你持的不如法,你不会用心。
佛法的修学,无论是哪一个法门,无论是哪一个宗派,最要紧的是会用心,这个很重要。不会用心,模仿那个样子,那是不切实际的,不能成就的;只有外表,没有实际的内容。佛法是讲求实质,并不重视外表。
『如传言』。这个「传」,就是上面所说的「不思议神力传」。
『日夜各持三七遍』。「三七」就是二十一遍。
『灭五逆谤法等罪,是也』。往往有一些同学看到这个字样,心里面生疑惑:「这个往生咒不长,每天早晨念二十一遍,晚上念二十一遍,不难。五逆谤法是极重的罪,要堕阿鼻地狱的,这样就可以灭罪吗?这是真的吗?」你们说是真的,还是假的?你们可以试试看,张龄居士念了三十万遍没效。佛说的没错,还是我那一句话,我们错解如来真实义。
早晚课诵,我也说了很多遍。早课的用意是提醒我们,这一天起心动念、言语、造作要遵守佛菩萨的教诲,早晨是提醒。晚课是反省,我这一天有哪些地方做到了,哪些地方没有做到?做到的要继续保持,没有做到的明天要改进。这才叫做早、晚课。不是早晨把这个经咒念一遍给佛菩萨听,晚上再念一遍给他听,我们自己言语、造作、思想、行为根本就不相干,那这种早晚课,说老实话是有罪过的。什么罪过?早晨骗佛菩萨一遍,晚上又去骗一遍,天天骗佛菩萨,你这个罪过重了!你要明白这个意思,你就晓得做早晚课的真实义。
早晨二十一遍往生咒念的身心清净,要把这个清净保持一天,这才叫持往生咒;不是念完就没事了。你学了,不能用在日常生活当中,这个学了没用处,要学以致用。晚课再有二十一遍,夜梦不颠倒。日夜身心清净,这样念三十万遍,他怎么不往生?他怎么不消罪业?所以不是他错,是我们把意思解错了。我们以为经上讲早晨念二十一遍、晚上念二十一遍就可以了,造作五逆、谤法罪没有关系,我念二十一遍往生咒就消掉了,这叫大错特错,叫大邪见,邪知邪见。这一点我们要晓得。
确实这个经咒、佛号功德威神不可思议。实在讲,我们修行的人都是错解了意思,都是做的形式、做的表面,没有认真、实际在心地上下功夫。果然在心地上下功夫,那个收获实在讲没有法子形容。所以佛法真实的利益,不是将来得到,现在就得到。你这个境界完全转变,跟过去没有学佛绝对不一样,跟这个世间一切人也不一样,确确实实契入佛菩萨应化世间那个境界,在这个世间跟大家和光同尘、游戏神通,这是快乐无比!心地清净,一尘不染,那多快乐!那是真实的享受。
你不入境界,这个利益你得不到,这种欢喜你也得不到。所以读经、念往生咒、念阿弥陀佛名号都可以,都能达到这个境界,就是你要会用功,如理如法的修行,经典里所讲的理论、道理要懂得,要与理相应,经典里面教给我们一些方法,我们要明了,要把它做到,与法相应,佛法真实的功德利益你才能得到。
『得生净土者』。底下解释得生净土。
『轮回娑婆,皆繇业障』,这是晓得生死轮回的因在哪里。因在造业,为什么会造业?因为有烦恼。造业,后面才有六道轮回的果报。业障要空了,烦恼当然也空;烦恼还在,你的业障决定空不了。消业障必定断烦恼,断烦恼一定会消业障。
『业障既空,秽土种灭』。这个「秽土」就是六道轮回。六道轮回的种子没有了,六道轮回的因没有了,六道轮回的果报现象当然没有了。永嘉大师讲的「觉后空空无大千」,「大千」就是六道。
『随愿往生』。一定随著自己的愿望,想到西方极乐世界,一定达到。
『故得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』。这就是说你业障消除了,一定得生。诸位要记住,这是在密咒上讲的,前面经上讲的也是这个原则。所以我们念佛,念佛能不能往生?念佛,业障消了才能往生。我们不是叫「带业往生」吗?没错!古大德给我们解释得很清楚,《印光大师文钞》里也讲的很清楚,「带」是带过去的业,不可以带现在的业。过去是指什么?过去没有学佛不知道时所造的那个业,这是可以原谅的,可以给你带去。学了佛,知道这是坏事,还要做,这不能原谅,这个也不可以带。只能带旧业,不可以带新业,这一点诸位一定要知道。
这就是这个法门比其他一切法门殊胜的地方。说实在话,其他法门连过去的业都不能带,一定要消干净才能出得了三界。阿罗汉出了三界了,四果阿罗汉见思烦恼统统断尽了,也就是《百法明门》里面所说的二十六种烦恼统统断尽了,他才能够超越六道轮回。六道以外的尘沙烦恼、无明烦恼都没有破,所以不能见性。我们这个法门见思烦恼不必完全断尽,只要把现行断了就可以了。什么叫现行?现在不发作就可以了。现在一面念佛,一面还发作,没有用处。诸位要记住,就是决定不带现前。现在一定要修身心清净,这个很要紧很要紧,这是我们这一生念佛能不能往生的关键。
『总持者,总统摄持,更无遗失,即咒之别名也』。咒也叫总持,这是陀罗尼的意思。『传名不思议神力者,即经名不思议功德也』。我们这个经是《不思议功德经》,所以往生咒也是不思议神力咒。『持咒持名,即得往生,故同名不思议』。咒就是经的密说,与经中的宗旨、义趣可以是完全相同。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