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阿弥陀经要解大意 - (第四集)
阿弥陀经要解大意  (第四集)  1991  台湾电台  档名:01-009-0004

  我们在本经一开头看到经上列了许多听众的名字,像舍利弗、目犍连,有十六位尊者,这些都是小乘阿罗汉,他们排列的顺序在第一。这十六个人我们要知道为什么列入经典的前面,经上明白的告诉我们,当时参加法会的听众有一千二百五十人,为什么不列别人,单独列他们?这里面有很深的用意,用意是代表这一个法门。因为佛弟子当中,每个人都有专长、都有特性,所以就以他们的专长、特性来表示经典的内容,使我们看到这些人就晓得这部经讲的是什么,正如同开会,我们看到出席的那些人就会晓得这个会议的性质。譬如这次会议所参加的都是学者,都是办教育的,那我们就能够想到这个会议必定是讨论教育问题。如果这个会议是财政首长,是些经济专家,我们就会想到这个会议一定是讨论经济上的问题。佛教经典也是如此,看看出席的是哪些人,就知道这个经典的性质。所以这些人代表的是社会大众之中的领袖人物,现在所谓的「社会贤达」。

  这十六位尊者可以把他分为六大类,这个六大类我们在表解上列得很清楚。第一大类是「德慧才能」,他们的道德、智慧、才干很特殊的、很优异的有不少,还有一类跟他恰恰相反,是「愚昧钝根」的,这有一个人。第三类是「显示因果」,第四类是「善藏养晦」,第五类是「世法方便」,第六类是「精进破障」。这显示这个法门包括各种不同根性的人,统统都可修学,统统都能成就。在此地我们简单跟诸位介绍,详细的诸位可以看注解。

  第一位,「舍利弗尊者」,他在佛弟子当中代表的是「智慧第一」,当然每位尊者都有很高度的智慧,不过是用他来代表,相当於我们今天所讲的「哲学家」,很有智慧的人。第二位尊者是「摩诃目犍连」,他代表的是「神通第一」,相当於我们现在所讲的「科学家」,他确实是非常伟大的科学家。第三位是「摩诃迦叶」,他在佛教里面代表「头陀第一」,「头陀」是梵语,翻成中国意思就是苦行,他是禅宗初祖。禅宗是释迦牟尼佛传给他的,由他一代一代的传下来,传到第二十八代就是达摩祖师。达摩到中国把禅传给中国人,所以在中国我们算他作初祖,在中国禅宗他是第一代的祖师,但是他在印度的承传是第二十八代。同时,迦叶尊者是清高的苦行僧。第四位是「摩诃迦旃延」,这是「议论第一」,用现在话讲就像是一位「评论家」。第五位是「摩诃俱絺罗」,这个人是舍利弗的舅舅,他以后出家跟著释迦牟尼佛,他的特长是「答问第一」,可见得他的学术非常丰富,是「博学才艺」。

  第六位是「离婆多尊者」,他在佛弟子当中是「无倒乱第一」,他不颠倒,他不会乱,可见得这个人有很深的智慧,有很深的定力,无论在什么环境里面他沉静,这代表「正觉不迷」。第七位,「周利盘陀伽」,这个人非常的愚昧,是钝根,初学佛的时候,佛教他两句话,他念前面忘掉后面,教他念后面,前面又忘记了,所以愚笨到极处了,但是他有耐心,学久了之后,他豁然开悟了,所以他是「义持第一」,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「困学成功」,虽然没有聪明智慧,但是谦虚,不怕苦。第八位,「难陀尊者」,这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弟,「仪容声妙第一」,仪表非常之好,音声也好,是佛的胞弟。

  第九位是「阿难陀尊者」,这就是我们通常称为「阿难尊者」,他是「多闻第一,博闻强记」,他的记忆力非常之好,听一遍永远不会忘记,所以佛灭度之后,经典的结集就由他来主持。因为他的记性好,所以把佛过去所讲的一切经法要他重复的复讲一遍,由同学记录下来,成为留传到后世的经典。第十位,「罗睺罗尊者」,这是「密行第一」,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儿子,可以说他是「实行家」,他不讲求形式,他真正用功,他用功别人没有办法觉察,看不出来,佛知道,所以他是密行。第十一位「憍梵波提」,这是「受天供第一」,用现代话讲是「宗教家」,他接受天人供养。

  第十二位,「宾头卢颇罗堕」,这位尊者是「福田第一」,所有这些弟子,佛灭度之后都圆寂了,唯独这位尊者还在世间,所以他很长寿,现在还在世间,这是佛不准他灭度,叫他「应末世供,为人天福田」。我们今天修供养,供养当中真正有圣人,有阿罗汉来应供,那得福就大了,如果没有这样的人,修供养得的福就不大,所以佛叫他不要灭度,末法时期有人修福,他就来应供。第十三位,「迦留陀夷」,这是「教化第一」,他教学的善巧比别人高明,这是一位「教育家」。「摩诃劫宾那」是「知星宿第一」,用现代的话说,他是一位「天文学家」。「薄拘罗」,他「寿命第一」,当时跟佛学习的时候,他已经一百六十岁了,这是「善因善果」。「阿[少/兔]楼驮」也叫做「阿那律陀」,他是「天眼第一」,他有福德,他也是个困学成就的人。这十六位代表各种不同的根性,说明这部经典、这个法门「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」,任何人修学必定能成就,他们为我们做一个榜样。

  【此等大众,本是法身大士,示作声闻,证此不思义法。从佛转轮广利人天,今闻净土摄受功德,信受奉行,实乃以身作则。劝吾人深信莫疑也。】

  前面介绍过表法的十六位尊者,这些人实际上都是诸佛菩萨化身再来的,所谓「一佛出世,千佛拥护」,帮助释迦牟尼佛普度一切众生,所以他们示现作释迦牟尼佛的学生,帮助释迦牟尼佛证明这部经典、这个法门实在不可思议,帮助佛弘法利生。今天在这一会听佛讲这部《阿弥陀经》,听佛宣扬介绍净土摄受的功德,『信受奉行,以身作则』,他重要的意义是劝我们深信不疑。

  本宗修行的宗旨是「信愿行」三大纲领,在净土法门称为「三资粮」,正宗分里面是信愿行三大段,这是序分里头也不例外,也很明白的看出这十六个人是劝信。我们想想,我说我们聪明,我们有智慧,我们能比得上舍利弗吗?舍利弗还要念佛求生净土。如果说我很笨,难道你还比周利盘陀伽更笨吗?周利盘陀伽修这个法门能成就,我们虽然笨,还不至於到周利盘陀伽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?所以这十六个人让我们去比一比,他们能,我们必定也能,所以摆在此地是帮助我们起信,劝我们深信不疑。

  接著后面有四位菩萨,菩萨劝我们发愿,劝我们修行,有文殊菩萨、弥勒菩萨、干陀诃提、常精进菩萨,这些都是深位的大士,也就是说都是等觉菩萨,这些菩萨都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。文殊,我们在《华严经》上看到他发愿求生,普贤菩萨那更不必说了,这些著名的等觉大士为什么也求生西方净土?已经是圆教的等觉了,他们往生西方,我们想想看,只有一个条件,那就是证无上正等正觉,如果不为了这一条,他没有理由求生西方极乐世界。这很显然的告诉我们,要想证得无上正等正觉,圆满的佛果,这必定是在西方极乐世界。所以文殊菩萨就代表「无上正等正觉」,是我们学佛人所祈求的。

  弥勒菩萨代表「一生补处」,是释迦牟尼佛的后补佛,中国造像都造布袋和尚的像。布袋和尚出现在中国宋朝高宗的时候,就是跟岳飞同时代,布袋和尚出现在当时的浙江奉化,我们老总统的故乡。他圆寂的时候自己说出来,他是弥勒菩萨的化身,所以中国佛教从此之后,塑造弥勒菩萨的像都塑布袋和尚,所以中国弥勒菩萨跟西藏、印度造像不相同,这是我们要知道的。这个像代表的意义非常好,弥勒菩萨非常慈悲,弥勒是印度话,翻成中国的意思就是慈悲,布袋和尚的像,满面笑容,可以说把慈悲表现在面孔上,所以中国造他的像就是表「生平等心,成喜悦相」。平等、喜悦就是极乐的意思,他没有烦恼、没有忧虑、没有分别、执著。所以这两位菩萨摆在经的前面是劝愿的,劝我们发愿求生净土,对於净土决定不怀疑,因为看到文殊、弥勒都求生净土。

  第三位,「干陀诃提菩萨」,「干陀诃提」是印度话,翻成中国意思是「不休息」。「常精进」就是永远不退,精进。实在讲一心称念的秘诀就是不怀疑、不间断、不夹杂,干陀诃提就是代表不间断,不休息就是不间断;常精进,精就不能掺杂,进就是不退,所以他代表不夹杂,我们果然能做到不怀疑、不间断、不夹杂,哪有不成就的道理?所以这四大菩萨,前面两位代表念佛不怀疑,干陀诃提代表念佛不间断,常精进代表念佛不夹杂,如同善财童子的参学,一生圆满证得实报、寂光净土,所以这四位菩萨是代表劝愿劝行。

  末后这是凡众劝勉我们弘护的意思,「释提桓因,无量诸天,大众」,「释提桓因」跟「无量诸天」,可以说他们是代表「一切宗教之士」,因为宗教都是求生天的。释提桓因在中国称作玉皇大帝,就是忉利天的天主,无量诸天包括了欲界天、色界天、无色界天,都可以说这是世间所有一切宗教所修学的目标,求生天上。如果七情五欲没有断,都是生在欲界天,欲界天有六层,愈是往上去,情欲愈淡。色界天,五欲都断掉了,财色名食睡确实不动心了,这才能生到色界四禅,四禅总共有十八层天,愈往上去,禅定功夫愈深。再往上去是无色界,无色界拿现代的话来说是灵界,因为他没有身体了,没有色相了,这是凡夫里面最高的境界。「大众」是表一切众生。如果希望离苦得究竟乐,都应当修学这个法门。所以诸天大众都是弘扬护持这部经,帮助僧团弘法利生,续佛慧命,畅佛本怀。

  前面曾经将本经的序分介绍过了,在序分里面我们很明显的看到声闻、菩萨、诸天大众的表法,内容与正宗分劝信、劝愿、劝行完全相应。

  【不问自说—慈悯深切,急度众故,义理玄秘难信,无人启请。】

  这部经是无比殊胜圆满顿教的法门,是佛彻底悲心,无问自说。法门确实是难信而易行,因此没有人启请,世尊观察机缘成熟,也就是像《大经》上所讲的,众生曾经在无量劫中行菩萨道,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,这样深厚的善根现在成熟了,同时又得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冥冥中的加持,对於这个无上平等成佛的法门能信、能愿、能行。佛看到这个机缘成熟,生起无比欢喜的心情,所以不必等别人来启请,主动的为我们宣说这样微妙的法门。这是通序的大意。

  下面我们再看本经的别序,别序有三大纲领,经文的内容有三点,每一点的经文很短,只有一句。

  【依报庄严—有世界名曰极乐。正报庄严—其土有佛号阿弥陀。说法(事业)庄严—今现在说法。】

  『依报庄严』,经文上是『有世界名曰极乐』。第二点是讲『正报庄严—其土有佛号阿弥陀』。第三是讲『事业庄严』,就是『说法』,『今现在说法』。所以经文只有三句,「有世界名曰极乐,其土有佛号阿弥陀,今现在说法」。首先我们要注意:

  【有、今现在—劝信。】

  『有、今现在』,这是『劝信』。世界是我们生活的环境,这个环境美好到极处,没有法子找出一丝毫的缺陷。那我们要问,为什么世界这样的圆满美好?佛在这部经只是为我们概略的介绍,因此诸位要详细明了西方极乐世界生活状况,那你一定要去读诵《大乘无量寿经》,要去深入莲池大师的《弥陀经疏钞》,以及蕅益大师的《要解》,这样才能对西方极乐世界有一个相当的认识;真正品味到它的殊胜、美满,那还得要深入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对於西方极乐世界的理事才不至於陌生,当然也不会怀疑了,这是说这个世界的生活环境的殊胜。

  讲到人事,这是讲到正报。正报,佛当然没有话说,世尊在经上介绍我们「其土有佛号阿弥陀」,这一句里面实在含著有无量义,必须要参究《大经》,也就是《无量寿经》,才知道这句经文义理的丰富无量无边。因为举出阿弥陀佛只是一个代表,西方极乐世界所有大众的智慧德能几乎跟阿弥陀佛相彷佛,他们的容貌、寿量、生活享受的状况和阿弥陀佛平等无二,所以以佛就能代表西方整个世界人民的状况,这是真实不可思议,是十方一切诸佛世界里面所没有的。因为每个世界跟我们现前这个地球大概都差不多,我们这个地方人不平等,不要说是佛菩萨跟人民不平等,就是人民当中,世间像帝王将相与平民,他们的容貌不平等,财富不平等,智慧不平等,这是显而易见的。西方极乐世界是完全平等,那个地方是平等真法界,所以这是微妙不可思议。

  他们的事业不像我们这个地方有各行各业,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行业?是生活艰难,都是为了谋生,非常的辛苦。西方极乐世界衣食自然,他们的生活,无论在物质上、精神上所需求的都不需要经营,所谓是思衣得衣、思食得食,一切受用是应念现前,他还要做什么工作?也许有人问了,人没有工作多无聊!确实有这种人,因此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民,他们的工作只有一项,那就是研究讨论学问,这就是「说法庄严」。「弥陀今现在说法」,西方世界的人民,所有的大众,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在闻法、不是在研究讨论、说法。由此我们能够想像得到,一切大众,即使是下下品往生者,他们所知所见、所闻所说也必然与阿弥陀佛相彷佛,为什么?因为长时期接受阿弥陀佛的薰陶,不知不觉就跟阿弥陀佛相似了,所以一切人说法几乎都是跟阿弥陀佛相等。

  前面我们讲到「别序的三纲」,经文虽然很少,内容可以说是丰富圆满。佛给我们说这三句话,最重要的目的是叫我们注意到「有世界、今现在」,这是劝信。

  【世界、极乐—劝愿。】

  『世界』是真实的,『极乐』也是真实的,诸位要明了一切事实的真相,《金刚经》上所说的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,这是说我们娑婆世界的现象,也可以说概括了十方世界的真相。唯独西方极乐世界特别,它是真实的,为什么?它是永恒不坏、不变、不异,众生寿命长远不可思议,诸位细细的参究《无量寿经》就明了了。这是『劝愿』,劝我们舍弃虚妄求得真实。

  【阿弥陀佛—劝持名妙行。】

  『阿弥陀佛』这句万德洪名是劝我们修行的方法,这叫『持名妙行』,这种行门是妙极了,妙在哪里?「阿弥陀佛」是究竟圆满的果德,以究竟极果与众生作因,所以这个法门就微妙了。一句洪名能於娑婆世界,也就是我们现前居住的这个环境,直捷通达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净土,圆证三不退,一生成佛,所以叫做妙门。这个奇妙修行的方法,佛祖跟我们说得很明白,他们说绝对不是九法界有情众生自己的能力所能了解。九法界,上面包括等觉菩萨,下面到六道众生,如果是凭自己的智慧、能力、想像,没有法子理解,所以这个法门不可思议。

  表解里面略举大师给我们讲的几句重要的开示,那是「绝待圆融,不可思议」,这是指这一句名号。这句名号里面把法界全体统统包含尽了,哪里能够一一说得出?所以我们把它归纳起来,这个法门、这种修行的方法是以「唯心为宗」。《华严》上告诉我们,「应观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」,性就是体性,也就是哲学里面所讲的宇宙万有的本体,佛告诉我们宇宙万有的本体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心,这句「阿弥陀佛」就是真心的名号。

  又说这个法门是「唯佛为宗」,因为这个法门实在是「唯佛与佛方能究竟」,是以如来果地的大觉为我们修行的因行,因此它是「绝待圆融」,「圆」是圆满,「融」是融通;「超情离见」,「情」是情识,「见」是见解,不但超越六道众生的情见,也超越一切大菩萨,声闻、缘觉就不必说了,连等觉菩萨的智慧、见解都超越。所以这句「阿弥陀佛」确实具足三学,三学是戒学、定学、慧学,你只要老实念这句阿弥陀佛,戒定慧三学就统统具足;包括了菩萨的「三慧」,乃至於一切法门。「三慧」是「闻、思、修」,这一句弥陀也统统具足。古人讲「八万门中念佛第一」,换句话说,老实念佛就把「六度万行」全部包括,这个法门真正是妙门,也正是《华严经》上所讲的「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」,一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,一切就是声闻、缘觉、菩萨所修学的一切法门,统统不出这一句佛号,所以这句佛号是「绝待圆融,不可思议」。

  古德常说「佛在世时我沉沦」,我们没有遇到佛,我们不晓得在哪一道,这是可怜可悯;「今得人身佛灭度」,现在我们得到人身了,佛不在世了,机缘错过了;「懊恼自身多业障,不见如来金色身」;这是古德常常感叹的一首偈子。今天我们虽然在末法中,很幸运的得到人身,更难得的是遇到真实的大法。念佛求生,见阿弥陀佛,能够快速顿了生死圆成佛道,这个法门简单、容易、方便,功德无量无边。

  真正一个念佛人,我们常说老实念佛人,心目当中为缘佛界,也就是说我们起心动念都是以佛为境界,绝对不要想其他的九法界,换句话说,连菩萨也不想,我们只想佛,只念佛,这就是所谓「心不自生因缘有」。如果随佛法界缘,你全体就是佛;你要是随九法界缘,全体就变成九法界。我们心里面想什么就变现什么,真是心想事就成了,懂得这个道理,我们为什么不想佛?为什么要想其他的?其他的都不是真实的,都是过眼云烟,即使是菩萨法界也不是究竟圆满,唯佛究竟,唯佛圆满。我们老实念这句「阿弥陀佛」,想阿弥陀佛,礼拜阿弥陀佛,这就是名实相副的老实念佛,这样的人一百人修,一百人往生成佛;一千人修,一千人往生成佛,决定不会有一个空过,希望同修们认真的去想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