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弥陀经要解 (第八集) 1993/10 美国达拉斯 档名:01-007-0008
第四讲,这是正宗分的第二大段,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」。经文从:
【又舍利弗。极乐国土。众生生者。皆是阿鞞跋致……诸上善人。俱会一处。】
我们也分成几个段落来报告,第一个段落「进德劝愿」。学佛,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代,一定要有个成就,这个成就是真实的,是可靠的,绝对不落空的。佛在《大集经》里面劝告我们,「末法时期,净成就」,我们正生在佛的末法时期,修学净土,求生西方世界,正是依教奉行。修学其他的法门行不行?在原则上说,行,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。可是就个人根性,以及我们生活环境上来说,不容易,实实在在不容易。这是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,然后才能够决定我们的行门。这个法门尤其是难得的,正如同经上所说是「顿超圆证」,这个难得。可以说除这个法门之外,任何一个法门里面,顿超圆证是理论,极少数的人才能做得到。在本门来说,正如同祖师所说,万修万人去,人人都可以顿超圆证。
这里面给我们说明了,第一个是「生皆不退」。生是往生,只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品下生,他也圆证三不退。所以它「具有诱培根力功」,诱是诱导,培是培养我们五根、五力这种的功德。第二个殊胜,就是「一生补处」。西方世界寿命之长,不可思议,每个人都是一生就能证得圆满菩提。所以它「具助当生成就之德」,当生成佛,成的是圆教佛,所以西方世界没有死亡苦。这个地方死亡又要加个说明,当然我们在三界六道里面,这是六道轮回,生生死死,死死生生,没完没了。超越三界之外,还有没有生死?跟诸位说还有,那个生死名称上不一样了。我们现在这个生死叫「分段生死」,超越三界之外叫「变易生死」。在西方极乐世界,不但没有分段生死,连变易生死都没有,这真正不可思议。
为什么连变易生死苦它都没有?这是因为这个净土的殊胜,就凡圣同居土,它本身就横具上三土。凡圣同居土的众生,他就圆证三不退,当然没有变易生死之苦。所以这个地方「无死亡苦」,这个意义相当之深,这是本身成就的功德。看看环境,物质环境的受用那不必说了,人事环境如何?这是我们每个人最关心的事情。那里的人事环境是「上善俱会」,上善,前面说过,等觉菩萨才称之为上善,等觉以下称善人,上善是善人之最上,这称等觉菩萨。所以,它「具有胜缘增上之功」,这是「人和之乐」。这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一而再,再而三的劝我们「应当发愿」,你想学佛,你想很快的成佛,你想度一切苦难的众生,你就应当要发愿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
下面诸位再看,「带业往生,横出三界,同居横具四土」,这就刚才说了,它没有变易生死苦。「开显四教法轮」,这个四教是依天台家说的,藏、通、别、圆。在西方极乐世界,佛讲经哪有四教?纯是大乘一味,纯圆无杂,哪里会有四教?祖师为什么要说四教?这里头也有个道理。十方众生往生到西方世界去,在初去的时候每个人根性不相同,习性不一样,所以显得有四教。譬如过去在娑婆世界修小乘的,到西方极乐世界刚刚听佛说法,佛也给你说小乘法,一听就听得懂,好像是过去学过似的;如果是别教的,听的是佛讲别教的法门,这就叫开显四教法轮。
「众生圆净四土,圆见三身,圆证三不退」,这三句每一句前面都是「圆」,究竟圆满,这是真正不可思议,哪个法门都找不到的。如果我们在这一生中要是当面错过,那实实在在是太可惜。四土是讲的「凡圣同居土」,这是念佛功夫成片,带业往生的。第二是「方便有余土」,是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乱,断见思烦恼往生的。第三是「实报庄严土」,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,破一品无明、证一分法身以上的菩萨,他们往生的。像《华严经》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他们生西方极乐世界,就是生的实报庄严土。这是法身大士,我们当然是没这功夫,我们就是念到功夫成片,带业往生,到那个地方能不能见到华严会上这些佛菩萨?跟诸位说,统统能见到。为什么?前面说过,同居横具四土,这是在其他世界,其他佛国土所没见到的,其他经典里面所没说过的,唯独这个法门里头有,所以它称之为特别。四土最上面是「常寂光土」,实际上常寂光是本体。在实报庄严土就分证寂光。三身是法身、报身、应身,圆见三身,圆证三不退。三不退下面说「人民皆一生成佛」,成是成圆教的佛。「如是等胜异超绝」,胜是殊胜,异是奇异,不可思议。「全在此二科点示,须谛研之」,这个二科就是此地这科这一大段,和前面我们所讲的,就是第三讲所讲的这一大段,都在这两科。
下面再介绍不退,「不退有三」,第一,位不退。这个三不退,诸位要记住,因为将来在经论里头,许许多多地方你都可以看到,也都会讲到,总要把它搞清楚。位不退「入圣流」,就是与圣人是同一流的,「不堕凡地」,不会再退转到凡夫,他是圣人。在这个时候我们要问,他虽然是圣人,他有没有出三界?没有,因为他在凡圣同居土;换句话说,他还在我们人间。但是他绝对不堕三恶道,他这个凡圣同居,只与人天同居,不与三恶道同居,所以他不堕三恶道。哪些人?后面就是具体给我们说出来了。小乘初果,就是须陀洹,小乘初果,别教就是初住,藏通别圆,别教是初住,圆教是初信。这个地方大家要注意,圆教初信位的菩萨,就等於别教的初住,等於小乘的须陀洹,所以圆教的标准的确是高。
「行不退」,行是讲教化众生,「恒度生,不堕二乘」。恒是恒常,教化众生,他绝对不做小乘罗汉。小乘不度化众生,小乘人跟大乘菩萨不相同的地方就是在此地,小乘人是自度,所以是自了汉。因为他发的心不大,所以小乘人没有菩提心,菩提心是要度众生才是菩提心,不发心度众生没有菩提心。所以小乘修到最高的境界,只能断见思烦恼,不能破无明,不能见性;如果要想破无明见本性,一定要行菩萨道,决定要修大乘。具体说来,通教的菩萨,藏通别圆,通教菩萨。你看藏教没有了,藏教只有位不退,没有行不退,藏教就是小乘阿罗汉与辟支佛,行不退、念不退他们都没有,他们只有一个位不退。所以,到通教的菩萨,别教的十回向,圆教的十信位的菩萨;换句话说,初信是位不退,从二信到第十信位是行不退。
再讲到「念不退」,什么叫念不退?念不退这里有简单的解释,就是「心心流入萨婆若海」,萨婆若是梵语,翻成中国话是「一切种智」。我们在「佛学概要」第一讲跟诸位讲过,佛的意思是含著三种智,一切种智,一切种智是佛所证得的智慧,还是个比喻形容词,这个智慧广大无边,像海一样。所以,萨婆若海就是一切种智,也就是跟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也相当,这是最高、最究竟、最圆满的智慧。心心念念都与这个智慧相应,这才叫念不退;换句话说,念念都是圆满的大觉。我们平常讲觉而不迷,他不仅是觉而不迷,是念念都是圆满大觉,这才叫做念不退。什么人有?你看藏教、通教都没有,都没分,到别教初地,别教初地菩萨才证得,圆教是初住菩萨才证得。这个说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也很简单,大家好记,这叫做三不退。
说完三不退,我们一定要联想到,我们现在念佛,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就圆证三不退。换句话说,你这个身分真是不可思议,因为你有位不退,你等於阿罗汉;你有行不退,你等於别十向,圆十信的菩萨;因为你有念不退,你等於别教初地菩萨,等於圆教初住菩萨,这是真正不可思议。在佛门里面修学来说,这是一步登天,哪有一个法门有这么便宜的事情,这样快速的进展,这是我们应当要想到的。再看底下这一段,我们的信心就更具足了。
「西方净土,五逆十恶,十念成就,带业往生,居下下品者,皆得三不退也」。这一段很重要,也是不能够缺少的。假如没有这一段,我们会怀疑,我们念佛能往生吗?许许多多念佛的同修,都不相信自己这一生能往生。为什么?总自己反省一下,造的恶业太多了,过去造那么多罪业,一身的罪业,怎么敢见佛!怎么敢往生!所以自己怀疑。有这一段,这个怀疑就可以断掉了。知道五逆十恶的人,临终十念也能往生,想想我们自己所造的恶业,还没到五逆十恶;换句话说,他都能往生,那我还有什么问题!这些人下品下生,下下品,我至少也是下中品、下上品,也不至於下下品。所以,我们往生的信念就增长了,往生这个意念也能够坚定了。下面我们还要继续来讨论这个问题,说「此点示圆证胜异」,点是点醒我们,示是指示,点醒我们,指示我们,圆满证得殊胜不可思议。「即此经不思议之力用也」,这是这部经不可思议的力量,不可思议的作用,它能够叫带著一身罪业的人,都能够往生。
下面我们讲到「五逆」,正好在《地藏经》上也讲到。第一,是「出佛身血」,这是说恶意的出佛身血。佛今天不住世了,但是有佛的形相在,无论是塑像,无论是画像,如果你恶意以瞋恨心将佛像破坏,等於出佛身血。假使不是恶意,或者是无意当中毁坏了佛像,那有过失,没有这么重的罪,这是讲瞋恨心、恶意破坏佛像的。第二,「弑阿罗汉」,杀阿罗汉。阿罗汉是一切众生的善知识,我们中国古人所说,一定有潜移默化的功德;换句话说,他能够影响民情风俗,他是大众的一个榜样。所以,这样的人你要把他杀掉,不跟他一个人结罪,要跟这个地方所有大众的人来结罪。他是大众的老师,他是大众所敬仰的人,所以不是跟一个人结罪,这个罪就重了。由此可知,如果你要杀害这个人,这个人在地方上具有非常善良影响力的,这个罪过很大,绝对不同於伤害一个普通人的罪过。第三,杀父亲。第四杀母亲。第五是破和合僧,破坏僧团,这个罪过也是阿鼻地狱极重的罪业。
既然晓得这五种罪这么重,这是一切罪业里头最重的,「极重之罪,为无间地狱之因」。如果我们要供养这五种人,拥护这五种人,那么他的福报就可想而知了,那是最大最大的福报。所以,一定要孝顺父母,尊敬师长;佛与阿罗汉就是师长,是我们的老师。僧团是佛教教育的机构,有这个机构存在,不但当时这个地方得利益,即使是往后也能够收到很大的利益,就是这个教学的机构,它能够影响到后代。像我们中国,汉唐时候的道场,都能够影响到今天,他们当时那种道风、学风,我们今天听到心里都有所感动。所以,僧团是道场,正法的道场,这种功德不可思议。所以,我希望这边的同修们,一定要真正懂得这个意思。僧团之建立,一定要有一批正信的佛弟子来拥护,才可以做到。正信的佛弟子真正通达佛法,才能够拥护僧团。
僧团,一个道场至少要住四个出家人,这四个出家人,诸位去看他,要以平等心看他,这才是僧团,才叫真正拥护僧团。你要是这四个出家人,这是我的师父,那个不是,这就破和合僧。我包个红包送给我师父,偷偷的给他,那几个人没有,这是破和合僧,这个问题大了!你的供养供养谁?是供养僧团,不是供养某一个人,是供养团体,这才叫做正信的佛弟子,拥护正法的和合僧。现在往往人皈依了,那是我皈依师父,他好像特别有点感情。怎么办?所以今天全世界我们看不到僧团,谁破坏了?你们想想,哪个破坏了?这个事情麻烦大了。真正建立一个僧团,无量无边的功德,这个功德真正不可思议。僧团里头决定要做到利和同均,四事供养,僧团里头绝对平等。这个我们在平常也讲得很多,希望大家要注意。
五逆说过了,下面说「十恶」。十恶里面,这个造作就看用什么心,来结罪,如果完全用的是恶心,那个果报就在地狱。十恶分做三类,身、口、意,就是「身三、口四、意三」,身,杀生、偷盗、邪淫,这是身的三恶。口四是「妄语、两舌、恶口、绮语」,妄语是欺骗人,存心欺骗人;两舌是挑拨是非;恶口是出言粗鲁,有些我们平常所讲开玩笑的那些话,也能够包括在恶口里头。在佛法里面讲戏论,开玩笑的话,说的人无心,听的人有意,往往也结成冤家对头。所以,玩笑也不能随便开,至亲好友也不能过分,避免结冤仇。第四是绮语,绮语可以说在这四种口恶里面最普遍,我们常讲花言巧语,说得很好听,你听起来很舒服,结果都受害了。这里面可以说包括的范围非常之大,今天的电视、小说、电影,我们有所谓黄色的、灰色的、黑色的,都是属於绮语之类,都叫人邪思、邪念,叫人干这个,这都属於绮语。往往做的时候不晓得,造作这个罪业,不知道这是罪业,不知道这是一种很重的罪业,这个果报都在地狱。意业是贪、瞋、痴,这三毒烦恼,这统称为十恶业。
在《观无量寿经》里面,就是《十六观经.下品往生章》,《十六观经》里面一共是有十六种观法,最后一种是下品下生。佛这样说过,「五逆十恶,如此愚人,临终遇善知识劝令念佛,如是至心,令声不绝,具足十念……即得往生极乐世界」。这是节录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面所讲的一段经文,这佛说的,决定不是妄语,我们要能够信得过,自己信心当然就坚定了。可是此地要特别注意到的,这是个愚人,凡是造作五逆十恶的,决定是个迷惑颠倒的人。一个有智慧觉悟的人,他决定不做,绝对不会做这个事情,所以这是愚人。他一生从来没有闻过佛法,没有遇到过善友劝他念佛,没遇到过的,是这样的人。
我们读了这段经文,不要以为那不要紧,我现在多做点恶事没关系,临命终时,我再至心念佛,还可以往生。我告诉你,你到此地来听了一次经之后,这个机会你没有了。为什么?你要想这样做法,那你是明知故犯,是一种侥幸投机取巧,到时候你这个十念,百念也没效,也不管用。这是讲一生从来没有遇到过佛法的,一生干五逆十恶,干这个罪业的事情。在临命终时,忽然有这个机缘,遇到个懂得佛法的善知识,劝他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才行。他是过去没听说过,这个可以,过去曾经听说过都不行,都没有这个机会,这个一定要晓得。还有一点要注意到的,就是临命终的时候,一定要清清楚楚,假如临命终时糊里糊涂的,连家人都认不得,那纵有善知识也枉然。所以,这是理上有,事也有,我们自己千万不要存侥幸的心理,「我到临命终时再念还不迟」,你存这个心就坏了,那一定是误了你这一生的大事。
我们再问,这个人一生造恶业,为什么临命终时十念就能往生?有些人听到这个话:这好像太不公平了,有些人一生做好事,天天念佛都不能往生,怎么他十念可以往生?往生与否,我们前面都说过,「全在信愿之有无」,品位高下,「全由持名之浅深」。他能往生,他在临命终时靠什么?至心!所以我把「至心」这两个字圈起来,这个不容易,就在这个。我们今天念佛不是至心念,说老实话我们是散心念,一面念佛还一面在打妄想,这怎么行!人家这是至心念佛,一点妄想都没有。因为他临命终时,地狱相现前的时候,这种恐怖相现前,他要命,他要救命,所以什么妄念都没有。这个时候这十声佛号,声声不绝,具足十念,他凭这个。这个时候他真信切愿,他能往生,念佛的功夫太少了,他只念了这么一点点佛,所以他的品位就低,跟前面所讲的相应,不是不相应。那我们把话说回来,说「虽居下下品,皆与补处菩萨俱」,这就是「圆证三不退,一生成佛」,这是不可思议的。我们要把这个事理明白了,怎么能不发愿?怎么能不念佛?一定要求生净土。下面我们要说明它的不可思议。
「然据教道」,这个意思就是说,如果我们要根据释迦牟尼佛一代的时教,要是根据这个来说,他教学的程序上来讲,道就是道理,依照教学的理论上来说。「若是凡夫,则非初果等」,那就决定不是,你是凡夫你怎么能够跟初果两个相等,初果是圣人,你不能跟他等的。「若是二乘,则非菩萨」,这也是一定道理,你是小乘,决定不是菩萨。「若是异生,则非同生性等」,所谓异生性是没有见性的菩萨,同生性是明心见性的菩萨,所谓法身大士。譬如在圆教,十信菩萨就是异生性,初住以上叫同生性;如果是在别教,三贤菩萨都是异生性,初地以上才叫同生性,没有见性决定不能跟见性的菩萨相等。「躐等则成大妄」,那是大妄语!你今天是凡夫,你要说是你是法身大士,你是菩萨再来,这是大妄语。我告诉诸位,大妄语的果报在阿鼻地狱,这是根本戒,破根本大戒。
为什么有人要来犯这个大妄语的戒?说老实话,他对於佛法不相信,他不相信因果报应,他以这个大妄语来招摇惑众,来骗取现前的名闻利养。他说他是什么佛再来的,他说他什么菩萨再来的,全是大妄语,中国、外国统统都有。真正三宝弟子,不能被这些谣言欺骗了,绝对不可能的。他要说他是什么佛菩萨再来的,说了就走,我们中国古时候有这个例子。你只要把身分一宣布,说破了,马上就要离开这个人间,决定不能再住世。住世怎么样?住世你就骗人,这点我们一定要明了,不要上人家的当。因为我在外面就遇到好多,听说某人某人是什么菩萨再来,某人又是什么佛再来的,听到好多。这都是谣言,都是些大妄语之人,决定不能采信。他要是真正是个佛菩萨再来,要被你晓得了,你要是说出来,他一定要把你臭骂一顿,他绝对不会承认的。
你们看看印光法师《永思录》里面,印光法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,他这个身分是怎么露的?是观世音菩萨把他泄漏的,《永思录》里头有。有个女孩子是个学生,没有接触过佛教的,没有接触过佛教一个学生。她晚上做了个梦,梦到观音菩萨,观音菩萨很容易认识,白衣大士,就现的那个相。在梦中告诉她,而且连著梦了好几晚上,都做一样的梦,告诉她说大势至菩萨在上海讲经,叫她去听。她就问大势至菩萨是哪一个,他说是印光法师。她家里有个亲戚是个学佛的,所以她就问他,你们佛教里头有没有个大势至菩萨?问了好久才问出来,真有个大势至菩萨。再问有没有印光法师,普陀山有个印光法师,果然那个时候在上海,在上海主持「护国息灾法会」。所以她们全家人就到那里去拜印光法师,把她这个梦里的事情说出来。印光法师当面把她骂了一顿,就说她以后任何人面前不准讲,讲了以后,就不要再见我。
所以,她一句话不敢讲,一直到印光法师过世了,才宣布,说出来了。而且观音菩萨告诉她,他说大势至菩萨住世只有四年,果然不错,四年以后印光大师往生了。她在纪念的文章里头写出这段事情,大家才晓得他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,不是他自己说的,是观音菩萨托梦给一个小女孩,漏了这个消息。大师极力的否认,绝对不承认这个事情。哪有是自称什么佛菩萨再来的,胡造谣言,还有驾乩扶鸾,也是什么佛菩萨来下凡,都是假的,都是鬼神冒充佛菩萨名义来骗人的,没这回事情,决定不能相信。所以,这是躐等则成大妄。
那么讲三不退,「念不退,非复异生」。凡是讲到念不退,决定是法身大士,是见性的菩萨,所以他不是异生。「行不退,非仅见道」,见道位就是小乘须陀洹,行不退绝对不仅仅是见道位,那已经是到证道位了,四果罗汉。「位不退,非是凡夫」,到位不退就可以称为圣人,就不是凡夫了。所以,「进步则舍故称」,你往前进了一步,那个旧的名称就不要了。譬如你念书,你念了中学,你那个小学生的名字就舍掉了,从今天起你是中学生;你念到大学了,中学生这个名称也舍掉了。所以往前进一步,底下那个名称就舍掉了。他说西方世界奇怪,它太特殊了,说「极乐同居,一切俱非,一切俱是,不可思议」。在一般教下来讲,决定是这个规矩,决定不能够违背这个原则,极乐世界不然。极乐世界是你一往生,你下品下生是凡夫,的确是凡夫,虽是凡夫,他又念不退、行不退、位不退,他圆证三不退。换句话说,他是凡夫,他又是初果,又是菩萨,又是地上菩萨,他都是;也都不是,他是不是真的菩萨?他不是!虽不是真正的菩萨,他有真正菩萨那些功德。所以说一切俱非,一切俱是,这个不可思议。
所以,极乐净土,实实在在讲知道人太少了,这也就是众生没福。古大德曾经说过,有很多学佛的人不学净土法门,不念阿弥陀佛,不求生净土。就有人问祖师,好像是莲池大师,问莲池大师,他说这样的人是不是没福?莲池大师说是的,确实没福,所以经上讲的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」。我们一定要认真的来研讨,要宣扬,要把它发扬光大,所以《疏钞演义》要认真的来研究。一部《疏钞演义》详详细细来研讨一下,当然是要费相当长的时间,差不多每天晚上用两个小时,要一整年,这一部《弥陀经》。但是这个时间决定不是白费的,一年的时间把净土法门搞清楚了,这个了不起,决定能帮助你往生西方世界,这一年就太值得了。所以下面说「十方佛土,无此名相,无此阶位,无此法门」,像西方净土这种情形,十方一切诸佛世界里头找不到的。「非心性之极致,持名之奇勋,弥陀之大愿,何以有此」,这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这些都是说明五逆十恶,临终十念往生,同居净土是圆具四土,这真正不可思议。
下面我们再说「一生成佛」。前面这一段说明了个个都能往生,就是古德常讲的万修万人去,帮助我们建立信心。这一段说明什么?你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决定是一生成佛。所以,学佛、成佛,还有哪一条路比这个更快,还有哪一条路比这个更稳当,这是聪明人应当选择的。说「一生补处,即是圆证三不退之别名」,他这句话提醒了我们,平常我们讲圆证三不退,还没想到圆证三不退就是一生补处,就是等觉菩萨。他这句话提醒我们,我们细细想一想果然没错,为什么?圆是圆满!一般说,前面我们讲过,圆教初住菩萨就证三不退了,念不退、行不退、位不退。可是怎么样?三不退是证到了,没有圆满。到十地菩萨,当然也是证三不退,还没圆满。什么时候圆满?等觉才圆满。所以,这个地方是两个字,是「圆证」三不退;如果单单讲证三不退,那就是圆教初住,别教初地,就行了。加上个圆字,这是圆教里面的等觉菩萨;还不是别教,别教里头没有,只有圆教的等觉菩萨才是真正的圆证三不退。所以这是一生补处的别名。
「意谓只一生补佛位,如弥勒、观音等」,这是举个例子说。你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你在一生当中成就什么地位?像弥勒菩萨、观音菩萨一样,你在一生当中能达到这么高的地位。「极乐人民普皆一生成佛」,普是普遍,皆就是个个,个个都是一生成佛。「人人必实证补处故」,实实在在证到补处地位,就是跟观音、势至、文殊、普贤、弥勒同等的地位,一生当中决定证得。「其中多有此等上善,不可数知」。先往生的人,他已经证得了,他证得了还没有离开极乐世界,在帮助后学的同修,帮助新往生的。所以,西方世界的补处菩萨就不晓得有多少,补处菩萨超过新往生的人太多太多了,这个情形也是十方诸佛世界所没有的,只有西方极乐世界有。
「经云,弥陀涅盘,观音即补佛位,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,国名众宝普集庄严,其佛灭后,大势至即补佛位,号善住功德宝王如来」。这就说明了西方世界,阿弥陀佛也有灭度;虽然灭度,西方极乐世界只有正法,没有像法,没有末法,当然更没有灭法,这是不可思议之处。但是佛的寿命很长,无量寿,无量是有量的无量,无量是个数目字的单位,阿僧只个阿僧只叫一个无量。阿弥陀佛是无量寿,多少个无量,我们不晓得,无量寿。当然不会是无量个无量,因为说无量个无量那就叫无边,经上只说无量寿,没有说无边寿,所以绝对不是无量的无量。这是说的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所现的应身,他会灭度,法身不会灭度,法身是无始无终,不生不灭,佛的报身是有始无终。佛的应身是有始有终,像释迦牟尼佛三千多年前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示现的应身,他活八十岁,有始有终。
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应身也是有始有终,会灭度的。但是,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后补佛,补处菩萨,像我们这个世界,弥勒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补处佛。但是他来这当中有一段很长的距离,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算起,《弥勒下生经》里面讲,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,弥勒佛在我们这个世间出世,降生。换句话说,释迦牟尼佛的法运一万二千年,过了之后,在弥勒佛没出世之前,五十多亿年当中没有佛法,这么长的时间没有佛法。西方世界则不然,阿弥陀佛上午灭度,观音菩萨下午就宣布他成佛了,所以那个地方没有耽误,佛是连著出来的。
观音菩萨示现成佛,这有名号,他的名号叫「普光功德山王如来」,那个时候的极乐世界也改名字,也不叫极乐世界,它也改了国号。阿弥陀佛叫极乐世界,观音菩萨成佛的时候,它不叫极乐世界,那个世界的名字叫「众宝普集庄严」。众宝普集庄严世界,那个殊胜庄严,跟诸位说,超过现在的极乐世界,这也是观世音菩萨累劫修行,将来成就他的佛国土。现在我们这个世间念观音菩萨的人很多,将来与他就有缘了。可是最好还是现在往生,现在不往生,要等到那个时候观音菩萨成佛,那个时间太长了,比等弥勒菩萨不晓得长多少。所以,一定要现在往生,现在求往生,到西方极乐世界亲近观音菩萨。将来阿弥陀佛灭度之后,观音菩萨成佛,你是新佛上首弟子,那了不起!
将来观音菩萨他的化缘尽了的时候,也示现灭度,跟这个情形一样的。佛灭度了之后,大势至菩萨马上就补了佛位。由此可知,西方极乐世界永远是有现代佛住世,这种殊胜也是他方世界所少有的,这都是佛在经里面告诉我们的,才晓得这个世界的殊胜。这个地方这么好,所以我们的本师才劝告我们,教我们要往生。正如同父母爱护子女,有个好的地方要把他送去,这个好学校、好所在;我们老师爱护学生,要有个好的地方,老师一定会为你介绍。释迦牟尼佛对待我们恩德之重,超过世间父母师长,他在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界里面,看到这个所在,好,太殊胜了,劝我们赶快往生。
「复次,释迦一代时教,惟《华严》明一生圆满」,这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,就是指他老人家当年住世八十年。他是三十岁示现成佛,就是示现成道,然后出来讲经说法,讲经三百余会,说法四十九年,他是八十岁入灭的,所以说法四十九年,这是讲一代时教。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,要讲到一生圆满成佛,只有一部经,《华严经》,《华严经》把成佛的因、缘、果都说得清清楚楚。「而一生圆满之因,则末后普贤行愿中,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且以此劝进华藏海众,思之,思之」!所以本经是《华严经》的归宿。华藏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一生成佛,他怎么成佛的?《华严经》最后的一章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;他们一生圆满成佛,原来是往生西方世界成佛的。
你就晓得,本经与《华严经》是同一类的,可以说《华严经》是详细的《弥陀经》,《弥陀经》是简略的《华严经》,同一个目标,同一个归宿。如果你要晓得本经的理论、方法、境界,那都在《华严》上,你要晓得《华严经》最后的成就,那就在本经上,所以《华严》与《弥陀》是一不是二。因此,古人选净土经典,最初是「净土三经」,这是佛讲的;《无量寿经》、《观无量寿经》,跟这个小本《弥陀经》,「净土三经」。后来这些祖师大德们,又把《楞严经》上的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」,和《华严经》的「普贤行愿品」,加到这里面来,称之为「净土五经」,非常有道理。在过去有些祖师办莲社,有许多同修晚上就作梦,莲社里头报名,有两个人来报名。结果到第二天说出来,大家才晓得那两个人是普贤菩萨、文殊菩萨,所以莲社的莲友头两个就写他们两个人。华严会上普贤为长子,文殊为庶男,华严会上。这是我们一定要明了的,净土五经这个选法非常的有道理。
「蕅公叹曰」,底下就是《要解》里面,蕅益大师非常的感叹,「嗟乎,凡夫例登补处,奇倡极谈,不可测度,《华严》所禀,却在此经」。这是蕅益大师他老人家读经,有一番感叹。凡夫之人,要能跟等觉菩萨并列,这真是奇谈,这不可思议;换句话说,简直就不可能的事情。但是在西方极乐世界这又是事实,凡夫跟补处菩萨确确实实天天在一起,把手同行,所以这是不可测度;测是推测,度是度量,就是不可思议的意思。《华严》所禀,禀是禀承的,这是凡是佛教徒都公开承认的,《华严经》在佛教一切经里面,所谓经中之王,根本法轮。十大宗派都是《华严经》里面分出来的支派,《华严》是总,一切法门是枝叶,哪里晓得《华严经》到最后的归宿,却在这部经里头!
这个括弧是我在此地提醒诸位同修的,「诸佛所说第一经,菩萨所修第一法门」。我这些年在道场里面讲《弥陀经》,我都是这么宣布的,我特别强调,《弥陀经》是一切经里面第一经。不但是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所讲的那些经典,它是第一经,乃至於十方一切诸佛所说一切经典,《弥陀经》还是第一经;菩萨无量无边,法门无量无边,这是第一法门。这个我不是胡说的,我也不是说我学这个法门,特别要夸张这个法门,没有这个意思,那就是大妄语。我体会到这点意思,也是从《华严经》上体会的。因为在《华严经》上看出,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那边学的什么法门?就是学的念佛法门,就是念的阿弥陀佛。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访的什么?参访的是各种不同的法门,各种不同的宗教,他统统参访、去拜访,统统去参观去看。但是他并没有改变他的法门,他还是念他的阿弥陀佛,真正是做到了像《金刚经》上两句话,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动」。他还是念他的阿弥陀佛,最后还是往生他的西方极乐世界,我是从这里看到的。
到以后读传记里面,读法照大师传记,又得到一个印证,得到个证明。法照禅师是我们净土宗第四代的祖师,他在五台山见到文殊、普贤菩萨,就是大圣竹林寺,这是特别因缘,他见到的。菩萨在那里说法,听众有一万多人,有一万多菩萨在听,他见到了。他就是听经完了之后,向文殊菩萨请教,末法时期众生业障深重,应该修什么样的法门才能成就?文殊菩萨就劝他念阿弥陀佛,求生西方极乐世界。所以,我们从这个地方就能够体会到,善财童子亲近文殊菩萨,文殊菩萨必定也是这样教他。因为有大善根之人,不要教他浪费时间,不要耽误他,教他快快的成就;能教他快成就的,只有这个法门。
所以,我们念佛谱前面有记载五会念佛,这个念法就是文殊菩萨传的,文殊菩萨教给法照的。这个东西,要懂得音乐的,最好是认真的去研究一下。在台湾没有办法推行,台湾是每个道场都有他们的念法,都念成习惯了,你要叫他来改,不好改。在美国,大家还没这个习惯,换句话说,你们还没有成见,来研究这种念佛方法非常之理想。所以这个念佛谱,如果诸位把它研究,真下功夫研究,大家念得很熟的话,可以在美国提倡。我们这个本子也印的不少,可以在此地提倡。开始学最好用钢琴、风琴都可以,先用这个来学,然后再配法器。法器,我们江栋山居士后天到台湾去,我们请他带一套全堂法器。这个要多少钱,恐怕要给他钱,给他带点钱去,买一套全堂法器,就是完全的法器。大概一共有十样的样子,钟、磬、木鱼、铛、铪、鼓、吊钟,统统都有,全套的,买一个全套的。所以念佛谱,劝同修们要认真的来学习,找个对於音乐很内行的人来研究。
「而天下古今,信尟疑多」,尟就是很少,天下古今信的人少,怀疑的人多,蕅益大师感叹!「辞繁义蚀」,一切大经大论文字太多、太长了,就是太长太多,反而叫经义不能够很明显的呈现在面前。「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」,这是蕅益大师自己说他写这个《要解》,《要解》是他自己的心血。写这本《要解》,这本《要解》怎么样?简单明了,你容易懂。像莲池大师的《疏钞演义》,就是前面所讲的辞繁义蚀,要很细心的去探讨;这部简单,简单明了,一看就懂。所以,这是大师自己写《要解》的用意,他自己表明了,这也是劝我们「应当发愿也」。
「行愿品云」,这是《华严经.普贤行愿品》上说,「是人欲临命终时,一切诸根,悉皆败坏,以致亲属威势,象马珍宝等,悉皆散灭,惟有愿王,不相舍离,一切时中,引导其前,一刹那间即得往生极乐世界」。这是《行愿品》在末后,普贤菩萨提示我们要觉悟。就是说人命无常,国土危脆,这个世间你一定要觉悟,没有一样是你的。现在眼前是你的,假的,那是暂有,一口气不来,哪一样是你的?正是俗话所谓「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」,没有一样是你的。这是真正要觉悟,这是事实,千真万确的事实。所以,在临命终时,一切诸根悉皆败坏,你眼也看不见了,耳也听不到了,身体也没有感觉了,这叫诸根败坏,不起作用。你的亲属都别离了,没有一个人你能带得走的。你的威势,威是威风,势是势力,就是你做了些大官,那些威吓也没有一样能带得走的,那都是假的。
象马珍宝是你的财富,古印度代表财富的,出门象马,像现在代表财富,你们一出门开的是什么牌的车子,这代表你的财富。也是假的,也不是你的,到那个时候统统都没有了。皆悉散灭,没有一样是你自己的,这是真正要觉悟的。只有一样东西你能带的走,什么东西?愿王,就是你所发的愿,你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个可以带去,这个不假,这个不落空。惟有愿王,不相舍离,一切时中这个大愿都领导你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你既然有愿,佛也有愿,你的愿跟佛的愿相应,你愿意往生,佛愿意来接引。所以到时候不怕不认识路,不怕不晓得方向,这个不怕,临命终时佛来接引。还有要紧的,就是我们往生的意念要坚决、要强,这一点很重要;绝对不贪恋这个娑婆世界,如果有一念贪恋之心,你能不能往生就不可靠了。
这个意念什么时候建立?现在就要建立,不要等到:我还有很多事情没处理完毕,我现在还不能走。没有一样是自己的,你处理个什么?结果都是迷惑颠倒,自己害了自己。所以一定要觉悟,念念不求别的,就求往生西方世界,这个意念特别的坚强、特别的坚定,一切世间事情随缘。既然随缘,那你就要想到,有这个缘就与一切众生广结善缘,不结恶缘,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则。即使是我的冤家对头,我也给他结善缘,他恨我,我不恨他,这就是结善缘;他迷惑,我不迷惑,他还要在这个娑婆世界轮回,我过几天要到极乐世界去享福去了,我不在这儿轮回了。想到这个地方,世间还有什么过不去的事?还有什么过不去的人?要觉悟,一定要觉悟。
我们再看末后这一句,「观此则发愿求生,自属当务之急」。这是我们眼前最迫急的大事,谁要能把这桩事情看作他这一生当中唯一的大事,这个人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就不是娑婆世界人。明天没工作,明天没饭吃,这无所谓,小事情,鸡毛蒜皮小事。念念不忘这一句名号,《楞严经》上所说的(《楞严经》上所讲的,那是念佛的宗旨),「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」,这几句话你看多肯定,斩钉断铁的说,这是大事!自古以来,《往生传》里面,念七天七夜,把佛念来往生的多得很,你才晓得这才是大事。
「经云,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」,这是本经说的。「所谓观音、势至,把手共行」,把手是手牵手,这表示亲密,表示地位平等,手牵著手同行。「文殊、普贤,亲为胜友」,这是在我们中国家户喻晓的的四大菩萨,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哪怕是下品下生,也跟他们在一起。跟他们在一起有什么好处?好处就是底下说的,「则薰陶有自」,天天跟等觉菩萨在一起,不知不觉自己也变成等觉菩萨。「成佛无难」,等觉菩萨就是成佛了,其他地方修行,成佛难,西方极乐世界修行,成佛不难。「此生有幸,获见获闻」,我们这一生是真正有幸运,这一点不假。开经偈里面说,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,我们这个遭遇不止百千万劫,我们遇到,我们能听到,真正是幸运。「可不愿往生欤」,你真正明白,真正觉悟了,你还不求愿往生吗?没有这个道理!你对这个法门,你没有听到、没有见到,或者你听到、见到,你没有真正理解它,理解得不够彻底,那是另当别论;真正见到、听到,又彻底的了解,晓得它的殊胜,哪有不愿意去的!哪有不快快愿意去的!不但愿意去,还快快的去。这一段是讲的一生成就。
下面再说「顿超绝待」。「下凡众生,念不退中,超尽四十一因位」,这个四十一因位是指圆教十住到等觉,就是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法身大士。这是下凡众生,是下品下生的众生,那个凡夫众生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他一往生西方世界,经上不是讲就圆证三不退吗?圆证三不退就是补处菩萨,所以他就超尽四十一因位。这几句话不能轻易看过,不能含糊笼统看过,为什么?这个真正不可思议。所以一般人,教下人听到的时候,他真是惊怖,他恐怖、他吃惊,这不可能的事情!譬如在从前专制时代,一个普通老百姓就跟皇帝两个平起平坐,这不可能的事情,哪有这种事情?这个话的含义就类似这样的情形,没有法子能想像的。
「谓是凡夫,却不历异生,必补佛位,与观音势至无别」。谓是凡夫,你要说他是凡夫,下品下生是凡夫,凡夫跟观音、势至没有两样,他一生一定证得,这个奇怪!「若谓是一生补处,却可名凡夫,不可名等觉菩萨」,你要说他是一生补处也不行,他现在是凡夫,他确实是凡夫,他不是等觉菩萨;不是等觉菩萨,他又能跟等觉菩萨平起平坐。所以底下讲,「此皆教网所不能收」,教网就是一般经典里面,没有办法收容,因为一般经典没这个讲法。等觉就是等觉,凡夫就是凡夫,凡夫绝对不是等觉,决定不能跟等觉菩萨在一起,所以教网所不能收。「刹网所不能例」,刹是什么?是诸佛国土。就是一切诸佛国土里头没有这个例子,你在其他国土里头,凡夫只能跟凡夫在一起,凡夫没有办法跟圣人在一起。我们这个地球上也是凡圣同居土,我们凡夫见不到圣人。
所以,像刚才我跟诸位讲的,我们四祖法照禅师在五台山见到文殊、普贤,这也证明是凡圣同居土。可是他有缘见到,我们到五台山就见不到,他是个很偶然的机缘遇到了。他这个缘分,传记里面写得很清楚,他是有一天早晨吃粥的时候,从前丛林里面吃饭都用钵,钵里面是稀饭。他吃粥的时候,低头往钵里一看,钵里面有境界,就是五台山,就好像电视一样,看电视萤幕一样。他在钵里面看五台山看得清清楚楚,看到这里面有很大的庙,庙的名字都看得清楚,叫大圣竹林寺;看到文殊、普贤在说法,有一万多菩萨在围绕,他看到这个情形。看到之后,他也没说,他也没告诉人,他就发心朝五台山。到了五台山,因为他看到那个境界看得很清楚,所以一去,境界就现前,那个路子很熟,以前看过的。他彷佛认得那个路,他就照那个路走去,果然被他找到了。找到之后,他还每个岔路都做记号,下次好来,别迷了路。结果离开之后,再回头一看,没有了,再没有了。
诸位在台湾,常常在台湾作佛事,拜忏,三昧水忏。三昧水忏的缘起是悟达国师,唐朝时候的人,他是膝盖上害了个人面疮,是个阿罗汉用三昧水把它洗好的,治好的。阿罗汉住在哪里?住在四川。他那个时候告诉他,你将来有大难的时候,你来找我。告诉他,他在四川什么地方,那个地方有两棵松树,你到那个松树底下去喊我,我就来。所以他到那里去,结果他一叫迦诺迦尊者,道场就现前。他的人面疮治好之后,下了山,回头再一看,没有了,一片荒山。凡圣同居土,不是有特别的因缘见不到,十方世界都是如此,天上也不例外。
佛经上讲得很清楚,四禅天是凡圣同居土,我们娑婆世界有三个地方是凡圣同居土,我们人间是凡圣同居土,兜率天是凡圣同居土。兜率天弥勒菩萨在那里,但是兜率天人见不到弥勒菩萨,弥勒菩萨也不跟兜率天人在一起;就好像我们人间文殊、普贤道场一样,我们见不到他,他也不跟我们在一起。还有就是四禅天,四禅天里面有五不还天,那是三果圣人修行的道场,跟四禅天人也不见面的,所以四禅天人也见不到五不还天的净居天人,见不到的。所以,十方世界都没有这个情形,唯独西方极乐世界,等觉菩萨不必说了,以下每个阶层的菩萨,跟凡夫一天到晚打成一片,统统在一起,这是一切刹土里面没有的事情。所以,释迦牟尼佛不劝我们往生其他佛国土,劝我们到西方佛国土,有道理!这个地方决定成就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
第四讲,这是正宗分的第二大段,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」。经文从:
【又舍利弗。极乐国土。众生生者。皆是阿鞞跋致……诸上善人。俱会一处。】
我们也分成几个段落来报告,第一个段落「进德劝愿」。学佛,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代,一定要有个成就,这个成就是真实的,是可靠的,绝对不落空的。佛在《大集经》里面劝告我们,「末法时期,净成就」,我们正生在佛的末法时期,修学净土,求生西方世界,正是依教奉行。修学其他的法门行不行?在原则上说,行,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。可是就个人根性,以及我们生活环境上来说,不容易,实实在在不容易。这是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,然后才能够决定我们的行门。这个法门尤其是难得的,正如同经上所说是「顿超圆证」,这个难得。可以说除这个法门之外,任何一个法门里面,顿超圆证是理论,极少数的人才能做得到。在本门来说,正如同祖师所说,万修万人去,人人都可以顿超圆证。
这里面给我们说明了,第一个是「生皆不退」。生是往生,只要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品下生,他也圆证三不退。所以它「具有诱培根力功」,诱是诱导,培是培养我们五根、五力这种的功德。第二个殊胜,就是「一生补处」。西方世界寿命之长,不可思议,每个人都是一生就能证得圆满菩提。所以它「具助当生成就之德」,当生成佛,成的是圆教佛,所以西方世界没有死亡苦。这个地方死亡又要加个说明,当然我们在三界六道里面,这是六道轮回,生生死死,死死生生,没完没了。超越三界之外,还有没有生死?跟诸位说还有,那个生死名称上不一样了。我们现在这个生死叫「分段生死」,超越三界之外叫「变易生死」。在西方极乐世界,不但没有分段生死,连变易生死都没有,这真正不可思议。
为什么连变易生死苦它都没有?这是因为这个净土的殊胜,就凡圣同居土,它本身就横具上三土。凡圣同居土的众生,他就圆证三不退,当然没有变易生死之苦。所以这个地方「无死亡苦」,这个意义相当之深,这是本身成就的功德。看看环境,物质环境的受用那不必说了,人事环境如何?这是我们每个人最关心的事情。那里的人事环境是「上善俱会」,上善,前面说过,等觉菩萨才称之为上善,等觉以下称善人,上善是善人之最上,这称等觉菩萨。所以,它「具有胜缘增上之功」,这是「人和之乐」。这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一而再,再而三的劝我们「应当发愿」,你想学佛,你想很快的成佛,你想度一切苦难的众生,你就应当要发愿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
下面诸位再看,「带业往生,横出三界,同居横具四土」,这就刚才说了,它没有变易生死苦。「开显四教法轮」,这个四教是依天台家说的,藏、通、别、圆。在西方极乐世界,佛讲经哪有四教?纯是大乘一味,纯圆无杂,哪里会有四教?祖师为什么要说四教?这里头也有个道理。十方众生往生到西方世界去,在初去的时候每个人根性不相同,习性不一样,所以显得有四教。譬如过去在娑婆世界修小乘的,到西方极乐世界刚刚听佛说法,佛也给你说小乘法,一听就听得懂,好像是过去学过似的;如果是别教的,听的是佛讲别教的法门,这就叫开显四教法轮。
「众生圆净四土,圆见三身,圆证三不退」,这三句每一句前面都是「圆」,究竟圆满,这是真正不可思议,哪个法门都找不到的。如果我们在这一生中要是当面错过,那实实在在是太可惜。四土是讲的「凡圣同居土」,这是念佛功夫成片,带业往生的。第二是「方便有余土」,是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乱,断见思烦恼往生的。第三是「实报庄严土」,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,破一品无明、证一分法身以上的菩萨,他们往生的。像《华严经》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,他们生西方极乐世界,就是生的实报庄严土。这是法身大士,我们当然是没这功夫,我们就是念到功夫成片,带业往生,到那个地方能不能见到华严会上这些佛菩萨?跟诸位说,统统能见到。为什么?前面说过,同居横具四土,这是在其他世界,其他佛国土所没见到的,其他经典里面所没说过的,唯独这个法门里头有,所以它称之为特别。四土最上面是「常寂光土」,实际上常寂光是本体。在实报庄严土就分证寂光。三身是法身、报身、应身,圆见三身,圆证三不退。三不退下面说「人民皆一生成佛」,成是成圆教的佛。「如是等胜异超绝」,胜是殊胜,异是奇异,不可思议。「全在此二科点示,须谛研之」,这个二科就是此地这科这一大段,和前面我们所讲的,就是第三讲所讲的这一大段,都在这两科。
下面再介绍不退,「不退有三」,第一,位不退。这个三不退,诸位要记住,因为将来在经论里头,许许多多地方你都可以看到,也都会讲到,总要把它搞清楚。位不退「入圣流」,就是与圣人是同一流的,「不堕凡地」,不会再退转到凡夫,他是圣人。在这个时候我们要问,他虽然是圣人,他有没有出三界?没有,因为他在凡圣同居土;换句话说,他还在我们人间。但是他绝对不堕三恶道,他这个凡圣同居,只与人天同居,不与三恶道同居,所以他不堕三恶道。哪些人?后面就是具体给我们说出来了。小乘初果,就是须陀洹,小乘初果,别教就是初住,藏通别圆,别教是初住,圆教是初信。这个地方大家要注意,圆教初信位的菩萨,就等於别教的初住,等於小乘的须陀洹,所以圆教的标准的确是高。
「行不退」,行是讲教化众生,「恒度生,不堕二乘」。恒是恒常,教化众生,他绝对不做小乘罗汉。小乘不度化众生,小乘人跟大乘菩萨不相同的地方就是在此地,小乘人是自度,所以是自了汉。因为他发的心不大,所以小乘人没有菩提心,菩提心是要度众生才是菩提心,不发心度众生没有菩提心。所以小乘修到最高的境界,只能断见思烦恼,不能破无明,不能见性;如果要想破无明见本性,一定要行菩萨道,决定要修大乘。具体说来,通教的菩萨,藏通别圆,通教菩萨。你看藏教没有了,藏教只有位不退,没有行不退,藏教就是小乘阿罗汉与辟支佛,行不退、念不退他们都没有,他们只有一个位不退。所以,到通教的菩萨,别教的十回向,圆教的十信位的菩萨;换句话说,初信是位不退,从二信到第十信位是行不退。
再讲到「念不退」,什么叫念不退?念不退这里有简单的解释,就是「心心流入萨婆若海」,萨婆若是梵语,翻成中国话是「一切种智」。我们在「佛学概要」第一讲跟诸位讲过,佛的意思是含著三种智,一切种智,一切种智是佛所证得的智慧,还是个比喻形容词,这个智慧广大无边,像海一样。所以,萨婆若海就是一切种智,也就是跟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也相当,这是最高、最究竟、最圆满的智慧。心心念念都与这个智慧相应,这才叫念不退;换句话说,念念都是圆满的大觉。我们平常讲觉而不迷,他不仅是觉而不迷,是念念都是圆满大觉,这才叫做念不退。什么人有?你看藏教、通教都没有,都没分,到别教初地,别教初地菩萨才证得,圆教是初住菩萨才证得。这个说得很清楚、很明白,也很简单,大家好记,这叫做三不退。
说完三不退,我们一定要联想到,我们现在念佛,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就圆证三不退。换句话说,你这个身分真是不可思议,因为你有位不退,你等於阿罗汉;你有行不退,你等於别十向,圆十信的菩萨;因为你有念不退,你等於别教初地菩萨,等於圆教初住菩萨,这是真正不可思议。在佛门里面修学来说,这是一步登天,哪有一个法门有这么便宜的事情,这样快速的进展,这是我们应当要想到的。再看底下这一段,我们的信心就更具足了。
「西方净土,五逆十恶,十念成就,带业往生,居下下品者,皆得三不退也」。这一段很重要,也是不能够缺少的。假如没有这一段,我们会怀疑,我们念佛能往生吗?许许多多念佛的同修,都不相信自己这一生能往生。为什么?总自己反省一下,造的恶业太多了,过去造那么多罪业,一身的罪业,怎么敢见佛!怎么敢往生!所以自己怀疑。有这一段,这个怀疑就可以断掉了。知道五逆十恶的人,临终十念也能往生,想想我们自己所造的恶业,还没到五逆十恶;换句话说,他都能往生,那我还有什么问题!这些人下品下生,下下品,我至少也是下中品、下上品,也不至於下下品。所以,我们往生的信念就增长了,往生这个意念也能够坚定了。下面我们还要继续来讨论这个问题,说「此点示圆证胜异」,点是点醒我们,示是指示,点醒我们,指示我们,圆满证得殊胜不可思议。「即此经不思议之力用也」,这是这部经不可思议的力量,不可思议的作用,它能够叫带著一身罪业的人,都能够往生。
下面我们讲到「五逆」,正好在《地藏经》上也讲到。第一,是「出佛身血」,这是说恶意的出佛身血。佛今天不住世了,但是有佛的形相在,无论是塑像,无论是画像,如果你恶意以瞋恨心将佛像破坏,等於出佛身血。假使不是恶意,或者是无意当中毁坏了佛像,那有过失,没有这么重的罪,这是讲瞋恨心、恶意破坏佛像的。第二,「弑阿罗汉」,杀阿罗汉。阿罗汉是一切众生的善知识,我们中国古人所说,一定有潜移默化的功德;换句话说,他能够影响民情风俗,他是大众的一个榜样。所以,这样的人你要把他杀掉,不跟他一个人结罪,要跟这个地方所有大众的人来结罪。他是大众的老师,他是大众所敬仰的人,所以不是跟一个人结罪,这个罪就重了。由此可知,如果你要杀害这个人,这个人在地方上具有非常善良影响力的,这个罪过很大,绝对不同於伤害一个普通人的罪过。第三,杀父亲。第四杀母亲。第五是破和合僧,破坏僧团,这个罪过也是阿鼻地狱极重的罪业。
既然晓得这五种罪这么重,这是一切罪业里头最重的,「极重之罪,为无间地狱之因」。如果我们要供养这五种人,拥护这五种人,那么他的福报就可想而知了,那是最大最大的福报。所以,一定要孝顺父母,尊敬师长;佛与阿罗汉就是师长,是我们的老师。僧团是佛教教育的机构,有这个机构存在,不但当时这个地方得利益,即使是往后也能够收到很大的利益,就是这个教学的机构,它能够影响到后代。像我们中国,汉唐时候的道场,都能够影响到今天,他们当时那种道风、学风,我们今天听到心里都有所感动。所以,僧团是道场,正法的道场,这种功德不可思议。所以,我希望这边的同修们,一定要真正懂得这个意思。僧团之建立,一定要有一批正信的佛弟子来拥护,才可以做到。正信的佛弟子真正通达佛法,才能够拥护僧团。
僧团,一个道场至少要住四个出家人,这四个出家人,诸位去看他,要以平等心看他,这才是僧团,才叫真正拥护僧团。你要是这四个出家人,这是我的师父,那个不是,这就破和合僧。我包个红包送给我师父,偷偷的给他,那几个人没有,这是破和合僧,这个问题大了!你的供养供养谁?是供养僧团,不是供养某一个人,是供养团体,这才叫做正信的佛弟子,拥护正法的和合僧。现在往往人皈依了,那是我皈依师父,他好像特别有点感情。怎么办?所以今天全世界我们看不到僧团,谁破坏了?你们想想,哪个破坏了?这个事情麻烦大了。真正建立一个僧团,无量无边的功德,这个功德真正不可思议。僧团里头决定要做到利和同均,四事供养,僧团里头绝对平等。这个我们在平常也讲得很多,希望大家要注意。
五逆说过了,下面说「十恶」。十恶里面,这个造作就看用什么心,来结罪,如果完全用的是恶心,那个果报就在地狱。十恶分做三类,身、口、意,就是「身三、口四、意三」,身,杀生、偷盗、邪淫,这是身的三恶。口四是「妄语、两舌、恶口、绮语」,妄语是欺骗人,存心欺骗人;两舌是挑拨是非;恶口是出言粗鲁,有些我们平常所讲开玩笑的那些话,也能够包括在恶口里头。在佛法里面讲戏论,开玩笑的话,说的人无心,听的人有意,往往也结成冤家对头。所以,玩笑也不能随便开,至亲好友也不能过分,避免结冤仇。第四是绮语,绮语可以说在这四种口恶里面最普遍,我们常讲花言巧语,说得很好听,你听起来很舒服,结果都受害了。这里面可以说包括的范围非常之大,今天的电视、小说、电影,我们有所谓黄色的、灰色的、黑色的,都是属於绮语之类,都叫人邪思、邪念,叫人干这个,这都属於绮语。往往做的时候不晓得,造作这个罪业,不知道这是罪业,不知道这是一种很重的罪业,这个果报都在地狱。意业是贪、瞋、痴,这三毒烦恼,这统称为十恶业。
在《观无量寿经》里面,就是《十六观经.下品往生章》,《十六观经》里面一共是有十六种观法,最后一种是下品下生。佛这样说过,「五逆十恶,如此愚人,临终遇善知识劝令念佛,如是至心,令声不绝,具足十念……即得往生极乐世界」。这是节录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面所讲的一段经文,这佛说的,决定不是妄语,我们要能够信得过,自己信心当然就坚定了。可是此地要特别注意到的,这是个愚人,凡是造作五逆十恶的,决定是个迷惑颠倒的人。一个有智慧觉悟的人,他决定不做,绝对不会做这个事情,所以这是愚人。他一生从来没有闻过佛法,没有遇到过善友劝他念佛,没遇到过的,是这样的人。
我们读了这段经文,不要以为那不要紧,我现在多做点恶事没关系,临命终时,我再至心念佛,还可以往生。我告诉你,你到此地来听了一次经之后,这个机会你没有了。为什么?你要想这样做法,那你是明知故犯,是一种侥幸投机取巧,到时候你这个十念,百念也没效,也不管用。这是讲一生从来没有遇到过佛法的,一生干五逆十恶,干这个罪业的事情。在临命终时,忽然有这个机缘,遇到个懂得佛法的善知识,劝他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才行。他是过去没听说过,这个可以,过去曾经听说过都不行,都没有这个机会,这个一定要晓得。还有一点要注意到的,就是临命终的时候,一定要清清楚楚,假如临命终时糊里糊涂的,连家人都认不得,那纵有善知识也枉然。所以,这是理上有,事也有,我们自己千万不要存侥幸的心理,「我到临命终时再念还不迟」,你存这个心就坏了,那一定是误了你这一生的大事。
我们再问,这个人一生造恶业,为什么临命终时十念就能往生?有些人听到这个话:这好像太不公平了,有些人一生做好事,天天念佛都不能往生,怎么他十念可以往生?往生与否,我们前面都说过,「全在信愿之有无」,品位高下,「全由持名之浅深」。他能往生,他在临命终时靠什么?至心!所以我把「至心」这两个字圈起来,这个不容易,就在这个。我们今天念佛不是至心念,说老实话我们是散心念,一面念佛还一面在打妄想,这怎么行!人家这是至心念佛,一点妄想都没有。因为他临命终时,地狱相现前的时候,这种恐怖相现前,他要命,他要救命,所以什么妄念都没有。这个时候这十声佛号,声声不绝,具足十念,他凭这个。这个时候他真信切愿,他能往生,念佛的功夫太少了,他只念了这么一点点佛,所以他的品位就低,跟前面所讲的相应,不是不相应。那我们把话说回来,说「虽居下下品,皆与补处菩萨俱」,这就是「圆证三不退,一生成佛」,这是不可思议的。我们要把这个事理明白了,怎么能不发愿?怎么能不念佛?一定要求生净土。下面我们要说明它的不可思议。
「然据教道」,这个意思就是说,如果我们要根据释迦牟尼佛一代的时教,要是根据这个来说,他教学的程序上来讲,道就是道理,依照教学的理论上来说。「若是凡夫,则非初果等」,那就决定不是,你是凡夫你怎么能够跟初果两个相等,初果是圣人,你不能跟他等的。「若是二乘,则非菩萨」,这也是一定道理,你是小乘,决定不是菩萨。「若是异生,则非同生性等」,所谓异生性是没有见性的菩萨,同生性是明心见性的菩萨,所谓法身大士。譬如在圆教,十信菩萨就是异生性,初住以上叫同生性;如果是在别教,三贤菩萨都是异生性,初地以上才叫同生性,没有见性决定不能跟见性的菩萨相等。「躐等则成大妄」,那是大妄语!你今天是凡夫,你要说是你是法身大士,你是菩萨再来,这是大妄语。我告诉诸位,大妄语的果报在阿鼻地狱,这是根本戒,破根本大戒。
为什么有人要来犯这个大妄语的戒?说老实话,他对於佛法不相信,他不相信因果报应,他以这个大妄语来招摇惑众,来骗取现前的名闻利养。他说他是什么佛再来的,他说他什么菩萨再来的,全是大妄语,中国、外国统统都有。真正三宝弟子,不能被这些谣言欺骗了,绝对不可能的。他要说他是什么佛菩萨再来的,说了就走,我们中国古时候有这个例子。你只要把身分一宣布,说破了,马上就要离开这个人间,决定不能再住世。住世怎么样?住世你就骗人,这点我们一定要明了,不要上人家的当。因为我在外面就遇到好多,听说某人某人是什么菩萨再来,某人又是什么佛再来的,听到好多。这都是谣言,都是些大妄语之人,决定不能采信。他要是真正是个佛菩萨再来,要被你晓得了,你要是说出来,他一定要把你臭骂一顿,他绝对不会承认的。
你们看看印光法师《永思录》里面,印光法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,他这个身分是怎么露的?是观世音菩萨把他泄漏的,《永思录》里头有。有个女孩子是个学生,没有接触过佛教的,没有接触过佛教一个学生。她晚上做了个梦,梦到观音菩萨,观音菩萨很容易认识,白衣大士,就现的那个相。在梦中告诉她,而且连著梦了好几晚上,都做一样的梦,告诉她说大势至菩萨在上海讲经,叫她去听。她就问大势至菩萨是哪一个,他说是印光法师。她家里有个亲戚是个学佛的,所以她就问他,你们佛教里头有没有个大势至菩萨?问了好久才问出来,真有个大势至菩萨。再问有没有印光法师,普陀山有个印光法师,果然那个时候在上海,在上海主持「护国息灾法会」。所以她们全家人就到那里去拜印光法师,把她这个梦里的事情说出来。印光法师当面把她骂了一顿,就说她以后任何人面前不准讲,讲了以后,就不要再见我。
所以,她一句话不敢讲,一直到印光法师过世了,才宣布,说出来了。而且观音菩萨告诉她,他说大势至菩萨住世只有四年,果然不错,四年以后印光大师往生了。她在纪念的文章里头写出这段事情,大家才晓得他是大势至菩萨再来的,不是他自己说的,是观音菩萨托梦给一个小女孩,漏了这个消息。大师极力的否认,绝对不承认这个事情。哪有是自称什么佛菩萨再来的,胡造谣言,还有驾乩扶鸾,也是什么佛菩萨来下凡,都是假的,都是鬼神冒充佛菩萨名义来骗人的,没这回事情,决定不能相信。所以,这是躐等则成大妄。
那么讲三不退,「念不退,非复异生」。凡是讲到念不退,决定是法身大士,是见性的菩萨,所以他不是异生。「行不退,非仅见道」,见道位就是小乘须陀洹,行不退绝对不仅仅是见道位,那已经是到证道位了,四果罗汉。「位不退,非是凡夫」,到位不退就可以称为圣人,就不是凡夫了。所以,「进步则舍故称」,你往前进了一步,那个旧的名称就不要了。譬如你念书,你念了中学,你那个小学生的名字就舍掉了,从今天起你是中学生;你念到大学了,中学生这个名称也舍掉了。所以往前进一步,底下那个名称就舍掉了。他说西方世界奇怪,它太特殊了,说「极乐同居,一切俱非,一切俱是,不可思议」。在一般教下来讲,决定是这个规矩,决定不能够违背这个原则,极乐世界不然。极乐世界是你一往生,你下品下生是凡夫,的确是凡夫,虽是凡夫,他又念不退、行不退、位不退,他圆证三不退。换句话说,他是凡夫,他又是初果,又是菩萨,又是地上菩萨,他都是;也都不是,他是不是真的菩萨?他不是!虽不是真正的菩萨,他有真正菩萨那些功德。所以说一切俱非,一切俱是,这个不可思议。
所以,极乐净土,实实在在讲知道人太少了,这也就是众生没福。古大德曾经说过,有很多学佛的人不学净土法门,不念阿弥陀佛,不求生净土。就有人问祖师,好像是莲池大师,问莲池大师,他说这样的人是不是没福?莲池大师说是的,确实没福,所以经上讲的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」。我们一定要认真的来研讨,要宣扬,要把它发扬光大,所以《疏钞演义》要认真的来研究。一部《疏钞演义》详详细细来研讨一下,当然是要费相当长的时间,差不多每天晚上用两个小时,要一整年,这一部《弥陀经》。但是这个时间决定不是白费的,一年的时间把净土法门搞清楚了,这个了不起,决定能帮助你往生西方世界,这一年就太值得了。所以下面说「十方佛土,无此名相,无此阶位,无此法门」,像西方净土这种情形,十方一切诸佛世界里头找不到的。「非心性之极致,持名之奇勋,弥陀之大愿,何以有此」,这是真的,一点都不假。这些都是说明五逆十恶,临终十念往生,同居净土是圆具四土,这真正不可思议。
下面我们再说「一生成佛」。前面这一段说明了个个都能往生,就是古德常讲的万修万人去,帮助我们建立信心。这一段说明什么?你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,决定是一生成佛。所以,学佛、成佛,还有哪一条路比这个更快,还有哪一条路比这个更稳当,这是聪明人应当选择的。说「一生补处,即是圆证三不退之别名」,他这句话提醒了我们,平常我们讲圆证三不退,还没想到圆证三不退就是一生补处,就是等觉菩萨。他这句话提醒我们,我们细细想一想果然没错,为什么?圆是圆满!一般说,前面我们讲过,圆教初住菩萨就证三不退了,念不退、行不退、位不退。可是怎么样?三不退是证到了,没有圆满。到十地菩萨,当然也是证三不退,还没圆满。什么时候圆满?等觉才圆满。所以,这个地方是两个字,是「圆证」三不退;如果单单讲证三不退,那就是圆教初住,别教初地,就行了。加上个圆字,这是圆教里面的等觉菩萨;还不是别教,别教里头没有,只有圆教的等觉菩萨才是真正的圆证三不退。所以这是一生补处的别名。
「意谓只一生补佛位,如弥勒、观音等」,这是举个例子说。你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你在一生当中成就什么地位?像弥勒菩萨、观音菩萨一样,你在一生当中能达到这么高的地位。「极乐人民普皆一生成佛」,普是普遍,皆就是个个,个个都是一生成佛。「人人必实证补处故」,实实在在证到补处地位,就是跟观音、势至、文殊、普贤、弥勒同等的地位,一生当中决定证得。「其中多有此等上善,不可数知」。先往生的人,他已经证得了,他证得了还没有离开极乐世界,在帮助后学的同修,帮助新往生的。所以,西方世界的补处菩萨就不晓得有多少,补处菩萨超过新往生的人太多太多了,这个情形也是十方诸佛世界所没有的,只有西方极乐世界有。
「经云,弥陀涅盘,观音即补佛位,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,国名众宝普集庄严,其佛灭后,大势至即补佛位,号善住功德宝王如来」。这就说明了西方世界,阿弥陀佛也有灭度;虽然灭度,西方极乐世界只有正法,没有像法,没有末法,当然更没有灭法,这是不可思议之处。但是佛的寿命很长,无量寿,无量是有量的无量,无量是个数目字的单位,阿僧只个阿僧只叫一个无量。阿弥陀佛是无量寿,多少个无量,我们不晓得,无量寿。当然不会是无量个无量,因为说无量个无量那就叫无边,经上只说无量寿,没有说无边寿,所以绝对不是无量的无量。这是说的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所现的应身,他会灭度,法身不会灭度,法身是无始无终,不生不灭,佛的报身是有始无终。佛的应身是有始有终,像释迦牟尼佛三千多年前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示现的应身,他活八十岁,有始有终。
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应身也是有始有终,会灭度的。但是,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后补佛,补处菩萨,像我们这个世界,弥勒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补处佛。但是他来这当中有一段很长的距离,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算起,《弥勒下生经》里面讲,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,弥勒佛在我们这个世间出世,降生。换句话说,释迦牟尼佛的法运一万二千年,过了之后,在弥勒佛没出世之前,五十多亿年当中没有佛法,这么长的时间没有佛法。西方世界则不然,阿弥陀佛上午灭度,观音菩萨下午就宣布他成佛了,所以那个地方没有耽误,佛是连著出来的。
观音菩萨示现成佛,这有名号,他的名号叫「普光功德山王如来」,那个时候的极乐世界也改名字,也不叫极乐世界,它也改了国号。阿弥陀佛叫极乐世界,观音菩萨成佛的时候,它不叫极乐世界,那个世界的名字叫「众宝普集庄严」。众宝普集庄严世界,那个殊胜庄严,跟诸位说,超过现在的极乐世界,这也是观世音菩萨累劫修行,将来成就他的佛国土。现在我们这个世间念观音菩萨的人很多,将来与他就有缘了。可是最好还是现在往生,现在不往生,要等到那个时候观音菩萨成佛,那个时间太长了,比等弥勒菩萨不晓得长多少。所以,一定要现在往生,现在求往生,到西方极乐世界亲近观音菩萨。将来阿弥陀佛灭度之后,观音菩萨成佛,你是新佛上首弟子,那了不起!
将来观音菩萨他的化缘尽了的时候,也示现灭度,跟这个情形一样的。佛灭度了之后,大势至菩萨马上就补了佛位。由此可知,西方极乐世界永远是有现代佛住世,这种殊胜也是他方世界所少有的,这都是佛在经里面告诉我们的,才晓得这个世界的殊胜。这个地方这么好,所以我们的本师才劝告我们,教我们要往生。正如同父母爱护子女,有个好的地方要把他送去,这个好学校、好所在;我们老师爱护学生,要有个好的地方,老师一定会为你介绍。释迦牟尼佛对待我们恩德之重,超过世间父母师长,他在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界里面,看到这个所在,好,太殊胜了,劝我们赶快往生。
「复次,释迦一代时教,惟《华严》明一生圆满」,这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,就是指他老人家当年住世八十年。他是三十岁示现成佛,就是示现成道,然后出来讲经说法,讲经三百余会,说法四十九年,他是八十岁入灭的,所以说法四十九年,这是讲一代时教。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,要讲到一生圆满成佛,只有一部经,《华严经》,《华严经》把成佛的因、缘、果都说得清清楚楚。「而一生圆满之因,则末后普贤行愿中,十大愿王导归极乐,且以此劝进华藏海众,思之,思之」!所以本经是《华严经》的归宿。华藏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一生成佛,他怎么成佛的?《华严经》最后的一章,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;他们一生圆满成佛,原来是往生西方世界成佛的。
你就晓得,本经与《华严经》是同一类的,可以说《华严经》是详细的《弥陀经》,《弥陀经》是简略的《华严经》,同一个目标,同一个归宿。如果你要晓得本经的理论、方法、境界,那都在《华严》上,你要晓得《华严经》最后的成就,那就在本经上,所以《华严》与《弥陀》是一不是二。因此,古人选净土经典,最初是「净土三经」,这是佛讲的;《无量寿经》、《观无量寿经》,跟这个小本《弥陀经》,「净土三经」。后来这些祖师大德们,又把《楞严经》上的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」,和《华严经》的「普贤行愿品」,加到这里面来,称之为「净土五经」,非常有道理。在过去有些祖师办莲社,有许多同修晚上就作梦,莲社里头报名,有两个人来报名。结果到第二天说出来,大家才晓得那两个人是普贤菩萨、文殊菩萨,所以莲社的莲友头两个就写他们两个人。华严会上普贤为长子,文殊为庶男,华严会上。这是我们一定要明了的,净土五经这个选法非常的有道理。
「蕅公叹曰」,底下就是《要解》里面,蕅益大师非常的感叹,「嗟乎,凡夫例登补处,奇倡极谈,不可测度,《华严》所禀,却在此经」。这是蕅益大师他老人家读经,有一番感叹。凡夫之人,要能跟等觉菩萨并列,这真是奇谈,这不可思议;换句话说,简直就不可能的事情。但是在西方极乐世界这又是事实,凡夫跟补处菩萨确确实实天天在一起,把手同行,所以这是不可测度;测是推测,度是度量,就是不可思议的意思。《华严》所禀,禀是禀承的,这是凡是佛教徒都公开承认的,《华严经》在佛教一切经里面,所谓经中之王,根本法轮。十大宗派都是《华严经》里面分出来的支派,《华严》是总,一切法门是枝叶,哪里晓得《华严经》到最后的归宿,却在这部经里头!
这个括弧是我在此地提醒诸位同修的,「诸佛所说第一经,菩萨所修第一法门」。我这些年在道场里面讲《弥陀经》,我都是这么宣布的,我特别强调,《弥陀经》是一切经里面第一经。不但是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所讲的那些经典,它是第一经,乃至於十方一切诸佛所说一切经典,《弥陀经》还是第一经;菩萨无量无边,法门无量无边,这是第一法门。这个我不是胡说的,我也不是说我学这个法门,特别要夸张这个法门,没有这个意思,那就是大妄语。我体会到这点意思,也是从《华严经》上体会的。因为在《华严经》上看出,善财童子五十三参,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那边学的什么法门?就是学的念佛法门,就是念的阿弥陀佛。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访的什么?参访的是各种不同的法门,各种不同的宗教,他统统参访、去拜访,统统去参观去看。但是他并没有改变他的法门,他还是念他的阿弥陀佛,真正是做到了像《金刚经》上两句话,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动」。他还是念他的阿弥陀佛,最后还是往生他的西方极乐世界,我是从这里看到的。
到以后读传记里面,读法照大师传记,又得到一个印证,得到个证明。法照禅师是我们净土宗第四代的祖师,他在五台山见到文殊、普贤菩萨,就是大圣竹林寺,这是特别因缘,他见到的。菩萨在那里说法,听众有一万多人,有一万多菩萨在听,他见到了。他就是听经完了之后,向文殊菩萨请教,末法时期众生业障深重,应该修什么样的法门才能成就?文殊菩萨就劝他念阿弥陀佛,求生西方极乐世界。所以,我们从这个地方就能够体会到,善财童子亲近文殊菩萨,文殊菩萨必定也是这样教他。因为有大善根之人,不要教他浪费时间,不要耽误他,教他快快的成就;能教他快成就的,只有这个法门。
所以,我们念佛谱前面有记载五会念佛,这个念法就是文殊菩萨传的,文殊菩萨教给法照的。这个东西,要懂得音乐的,最好是认真的去研究一下。在台湾没有办法推行,台湾是每个道场都有他们的念法,都念成习惯了,你要叫他来改,不好改。在美国,大家还没这个习惯,换句话说,你们还没有成见,来研究这种念佛方法非常之理想。所以这个念佛谱,如果诸位把它研究,真下功夫研究,大家念得很熟的话,可以在美国提倡。我们这个本子也印的不少,可以在此地提倡。开始学最好用钢琴、风琴都可以,先用这个来学,然后再配法器。法器,我们江栋山居士后天到台湾去,我们请他带一套全堂法器。这个要多少钱,恐怕要给他钱,给他带点钱去,买一套全堂法器,就是完全的法器。大概一共有十样的样子,钟、磬、木鱼、铛、铪、鼓、吊钟,统统都有,全套的,买一个全套的。所以念佛谱,劝同修们要认真的来学习,找个对於音乐很内行的人来研究。
「而天下古今,信尟疑多」,尟就是很少,天下古今信的人少,怀疑的人多,蕅益大师感叹!「辞繁义蚀」,一切大经大论文字太多、太长了,就是太长太多,反而叫经义不能够很明显的呈现在面前。「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」,这是蕅益大师自己说他写这个《要解》,《要解》是他自己的心血。写这本《要解》,这本《要解》怎么样?简单明了,你容易懂。像莲池大师的《疏钞演义》,就是前面所讲的辞繁义蚀,要很细心的去探讨;这部简单,简单明了,一看就懂。所以,这是大师自己写《要解》的用意,他自己表明了,这也是劝我们「应当发愿也」。
「行愿品云」,这是《华严经.普贤行愿品》上说,「是人欲临命终时,一切诸根,悉皆败坏,以致亲属威势,象马珍宝等,悉皆散灭,惟有愿王,不相舍离,一切时中,引导其前,一刹那间即得往生极乐世界」。这是《行愿品》在末后,普贤菩萨提示我们要觉悟。就是说人命无常,国土危脆,这个世间你一定要觉悟,没有一样是你的。现在眼前是你的,假的,那是暂有,一口气不来,哪一样是你的?正是俗话所谓「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」,没有一样是你的。这是真正要觉悟,这是事实,千真万确的事实。所以,在临命终时,一切诸根悉皆败坏,你眼也看不见了,耳也听不到了,身体也没有感觉了,这叫诸根败坏,不起作用。你的亲属都别离了,没有一个人你能带得走的。你的威势,威是威风,势是势力,就是你做了些大官,那些威吓也没有一样能带得走的,那都是假的。
象马珍宝是你的财富,古印度代表财富的,出门象马,像现在代表财富,你们一出门开的是什么牌的车子,这代表你的财富。也是假的,也不是你的,到那个时候统统都没有了。皆悉散灭,没有一样是你自己的,这是真正要觉悟的。只有一样东西你能带的走,什么东西?愿王,就是你所发的愿,你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个可以带去,这个不假,这个不落空。惟有愿王,不相舍离,一切时中这个大愿都领导你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你既然有愿,佛也有愿,你的愿跟佛的愿相应,你愿意往生,佛愿意来接引。所以到时候不怕不认识路,不怕不晓得方向,这个不怕,临命终时佛来接引。还有要紧的,就是我们往生的意念要坚决、要强,这一点很重要;绝对不贪恋这个娑婆世界,如果有一念贪恋之心,你能不能往生就不可靠了。
这个意念什么时候建立?现在就要建立,不要等到:我还有很多事情没处理完毕,我现在还不能走。没有一样是自己的,你处理个什么?结果都是迷惑颠倒,自己害了自己。所以一定要觉悟,念念不求别的,就求往生西方世界,这个意念特别的坚强、特别的坚定,一切世间事情随缘。既然随缘,那你就要想到,有这个缘就与一切众生广结善缘,不结恶缘,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则。即使是我的冤家对头,我也给他结善缘,他恨我,我不恨他,这就是结善缘;他迷惑,我不迷惑,他还要在这个娑婆世界轮回,我过几天要到极乐世界去享福去了,我不在这儿轮回了。想到这个地方,世间还有什么过不去的事?还有什么过不去的人?要觉悟,一定要觉悟。
我们再看末后这一句,「观此则发愿求生,自属当务之急」。这是我们眼前最迫急的大事,谁要能把这桩事情看作他这一生当中唯一的大事,这个人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就不是娑婆世界人。明天没工作,明天没饭吃,这无所谓,小事情,鸡毛蒜皮小事。念念不忘这一句名号,《楞严经》上所说的(《楞严经》上所讲的,那是念佛的宗旨),「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」,这几句话你看多肯定,斩钉断铁的说,这是大事!自古以来,《往生传》里面,念七天七夜,把佛念来往生的多得很,你才晓得这才是大事。
「经云,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」,这是本经说的。「所谓观音、势至,把手共行」,把手是手牵手,这表示亲密,表示地位平等,手牵著手同行。「文殊、普贤,亲为胜友」,这是在我们中国家户喻晓的的四大菩萨,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哪怕是下品下生,也跟他们在一起。跟他们在一起有什么好处?好处就是底下说的,「则薰陶有自」,天天跟等觉菩萨在一起,不知不觉自己也变成等觉菩萨。「成佛无难」,等觉菩萨就是成佛了,其他地方修行,成佛难,西方极乐世界修行,成佛不难。「此生有幸,获见获闻」,我们这一生是真正有幸运,这一点不假。开经偈里面说,「百千万劫难遭遇」,我们这个遭遇不止百千万劫,我们遇到,我们能听到,真正是幸运。「可不愿往生欤」,你真正明白,真正觉悟了,你还不求愿往生吗?没有这个道理!你对这个法门,你没有听到、没有见到,或者你听到、见到,你没有真正理解它,理解得不够彻底,那是另当别论;真正见到、听到,又彻底的了解,晓得它的殊胜,哪有不愿意去的!哪有不快快愿意去的!不但愿意去,还快快的去。这一段是讲的一生成就。
下面再说「顿超绝待」。「下凡众生,念不退中,超尽四十一因位」,这个四十一因位是指圆教十住到等觉,就是《华严经》上所说的法身大士。这是下凡众生,是下品下生的众生,那个凡夫众生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他一往生西方世界,经上不是讲就圆证三不退吗?圆证三不退就是补处菩萨,所以他就超尽四十一因位。这几句话不能轻易看过,不能含糊笼统看过,为什么?这个真正不可思议。所以一般人,教下人听到的时候,他真是惊怖,他恐怖、他吃惊,这不可能的事情!譬如在从前专制时代,一个普通老百姓就跟皇帝两个平起平坐,这不可能的事情,哪有这种事情?这个话的含义就类似这样的情形,没有法子能想像的。
「谓是凡夫,却不历异生,必补佛位,与观音势至无别」。谓是凡夫,你要说他是凡夫,下品下生是凡夫,凡夫跟观音、势至没有两样,他一生一定证得,这个奇怪!「若谓是一生补处,却可名凡夫,不可名等觉菩萨」,你要说他是一生补处也不行,他现在是凡夫,他确实是凡夫,他不是等觉菩萨;不是等觉菩萨,他又能跟等觉菩萨平起平坐。所以底下讲,「此皆教网所不能收」,教网就是一般经典里面,没有办法收容,因为一般经典没这个讲法。等觉就是等觉,凡夫就是凡夫,凡夫绝对不是等觉,决定不能跟等觉菩萨在一起,所以教网所不能收。「刹网所不能例」,刹是什么?是诸佛国土。就是一切诸佛国土里头没有这个例子,你在其他国土里头,凡夫只能跟凡夫在一起,凡夫没有办法跟圣人在一起。我们这个地球上也是凡圣同居土,我们凡夫见不到圣人。
所以,像刚才我跟诸位讲的,我们四祖法照禅师在五台山见到文殊、普贤,这也证明是凡圣同居土。可是他有缘见到,我们到五台山就见不到,他是个很偶然的机缘遇到了。他这个缘分,传记里面写得很清楚,他是有一天早晨吃粥的时候,从前丛林里面吃饭都用钵,钵里面是稀饭。他吃粥的时候,低头往钵里一看,钵里面有境界,就是五台山,就好像电视一样,看电视萤幕一样。他在钵里面看五台山看得清清楚楚,看到这里面有很大的庙,庙的名字都看得清楚,叫大圣竹林寺;看到文殊、普贤在说法,有一万多菩萨在围绕,他看到这个情形。看到之后,他也没说,他也没告诉人,他就发心朝五台山。到了五台山,因为他看到那个境界看得很清楚,所以一去,境界就现前,那个路子很熟,以前看过的。他彷佛认得那个路,他就照那个路走去,果然被他找到了。找到之后,他还每个岔路都做记号,下次好来,别迷了路。结果离开之后,再回头一看,没有了,再没有了。
诸位在台湾,常常在台湾作佛事,拜忏,三昧水忏。三昧水忏的缘起是悟达国师,唐朝时候的人,他是膝盖上害了个人面疮,是个阿罗汉用三昧水把它洗好的,治好的。阿罗汉住在哪里?住在四川。他那个时候告诉他,你将来有大难的时候,你来找我。告诉他,他在四川什么地方,那个地方有两棵松树,你到那个松树底下去喊我,我就来。所以他到那里去,结果他一叫迦诺迦尊者,道场就现前。他的人面疮治好之后,下了山,回头再一看,没有了,一片荒山。凡圣同居土,不是有特别的因缘见不到,十方世界都是如此,天上也不例外。
佛经上讲得很清楚,四禅天是凡圣同居土,我们娑婆世界有三个地方是凡圣同居土,我们人间是凡圣同居土,兜率天是凡圣同居土。兜率天弥勒菩萨在那里,但是兜率天人见不到弥勒菩萨,弥勒菩萨也不跟兜率天人在一起;就好像我们人间文殊、普贤道场一样,我们见不到他,他也不跟我们在一起。还有就是四禅天,四禅天里面有五不还天,那是三果圣人修行的道场,跟四禅天人也不见面的,所以四禅天人也见不到五不还天的净居天人,见不到的。所以,十方世界都没有这个情形,唯独西方极乐世界,等觉菩萨不必说了,以下每个阶层的菩萨,跟凡夫一天到晚打成一片,统统在一起,这是一切刹土里面没有的事情。所以,释迦牟尼佛不劝我们往生其他佛国土,劝我们到西方佛国土,有道理!这个地方决定成就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