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弥陀经要解 (第八集) 1984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:01-004-0008
请掀开经本第四十三面,最后一行:
解【信果者。深信净土。诸善聚会。皆从念佛三昧得生。如种瓜得瓜。种豆得豆。亦如影必随形。响必应声。决无虚弃。是名信果。】
蕅益大师在这个注解里面,将信愿行三资粮以最简单、最肯定的言词,来说明净土法门这个幽玄的道理。讲信,他是举出了六种,这六种是建立信心的纲领,当然这六条也特别的重要,前面跟诸位介绍过,要信自、信他、信因,今天我们讲到信果,有因必有果,而净土之果报非常的殊胜不可思议。
『深信』,这个「信」不是浅信,信得深切。『净土,诸善聚会』,那个地方人事环境好,不是像我们这个世界有爱别离苦、有怨憎会苦。西方世界经上说得清清楚楚,那个地方都是上善之人,不但是善人,都是上善,是上善聚会的一个处所。在人事环境上来说可以说是到了极处,再没有比这个环境更好。这些人为什么都称为上善?下面这一句就重要了,『皆从念佛三昧得生』,上善是这么来的,是从「念佛三昧」而来的。前面讲的「执持名号」,这是因,得念佛三昧就是果,一得念佛三昧是决定往生净土,决定往生。
下面是个比喻,『如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』,这个比喻里面说明有因必有果,因与果是丝毫不爽的。底下两个比喻说,『如影随形,响必应声』,这是说果不离因。我们一个人,这是形状、身形,在太阳或者是灯光底下一定有个影子,影子不会离开你的身形的,这是比喻因与果互不相离。「响」,譬如我们在山谷当中长啸一声,山谷就有回音,这个「响」就是回音,也是说明了因果不相离。我们有念佛之因,必生诸上善人聚会的国土,这是我们一定要深信的。
我们再回头想想现前的世界,我们所处的环境,为什么在今天所谓物质高度文明之下,我们一般人不能够团结?不能够共修?譬如平常我们打个佛七,七天短暂的时间大家在一起共修,这个还可能,长期在一起共修就不行了,彼此这个意见、隔阂都来了,原因在什么地方?原因在我们的人心散乱,妄想、邪见太多了。可以说是每一天都是在增长妄想、邪见,每一个人的妄想、邪见都不一样,试问他怎么能够共住?怎么能够在一起共修?
古时候共修的情形比我们现在要殊胜,原因在哪里?原因在古人的邪见跟妄想少,所以他能够共修。我们年岁大一点的同修大概都还有这个经验,在抗战以前,我们讲台湾,台湾光复以前,大众传播的工具不发达,所以见闻就不广了,往往隔了一个村庄,隔了一个小镇,那边发生的事情要三、四天才知道,而且还不是每个人都知道。古人讲的话不错,「知事少时烦恼少」。你知道的少,你的邪见就少了,妄想也少了,烦恼也少了,他这个心比较清净,大家在一起共修就容易了。
从前山林里面决定没有报纸,没有收音机,为什么?他不需要知道这个世间一切事、一切物,心定下来好修行。这跟此地讲的一样,人人这个心都住在念佛三昧当中,自然是一团和睦。所以我们读到这一段,身有所感。建道场在一块同修办道不是一个简单事情,不如法决定难以成就。所以我们信西方世界的果,也信我们现前,我们修什么样的因,眼前有什么样的果报。底下一段是信事:
解【信事者。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。依心所现。十方世界。亦不可尽。实有极乐国。在十万亿土外。最极清净庄严。不同庄生寓言。是名信事。】
这一条里面是很难,在大师所举的六条里面,劝勉我们建立信心,这是信自难,信事也难,真正叫难信之法。譬如讲到因与果,还不难相信,大家还可以接受。事是什么?是西方极乐世界是真有不是假有,跟我们现在住的这个地球一样的实在,真实不虚,一点都不假。这个世界从哪里来的?这个世界是自己唯心所现的,这一条很不容易懂,可以说一切大乘了义经典都是给我们说这个道理,给我们说这个事实。
蕅益大师在此地向我们提示的,『深信只今现前一念』,这在上一次也跟诸位提示过。「一念」非常重要,一念是真心,真心的体相作用,俱不可见。一念不是说有一个念头,这个「一」不当作数目字来看,「一念」就是无一切的妄念,「一念」也叫做正念,也叫做无念。为什么叫无念?无一切分别、执著、妄想,所以叫无念。无念为什么又叫一念?如果没有念,不能变现境界。所以大乘经里头常说「一念不觉,而有无明」,一念觉就是佛菩萨,一念不觉就是凡夫,「一念没有先后,没有方所」,所以说不可穷尽。一念之体不可穷尽,一念所现的相也不可穷尽,现的什么相?十法界依正庄严。小,从我们的根身;大,是整个法界,都是我们自己的一念变现出来的境界,这实在是难信,但是它是千真万确的事实。因为心体不可穷尽,所以它现相,它起作用,『亦不可尽』。《华严经》是讲这桩事情,《法华经》也是讲这桩事情,过去我们所研究过的《楞严经》还是说的这桩事情,莲池大师在《阿弥陀经疏钞》里面同样发明这桩事情。如果我们在这上真正能体会到了,才是真实的断疑生信。
这里最要紧的就是『实有极乐国』,极乐世界真有,实有,不是假的,在什么地方?佛在经上给我们说得很清楚,在「十万亿佛国土之外」。此地讲西方,诸位特别要注意到,不是我们地球上的西方。所以有很多人怀疑,西方到底在哪里?我们坐这个飞机往西方飞,飞了二十几个钟点又飞回来了,地球是圆的,西在哪里?没有东、西。释迦牟尼佛在经上讲,没有说在我们地球的西方,他讲在娑婆世界的西方。娑婆世界是一个大世界,不是一个星球,娑婆世界是大千世界,像我们现在在天文所发现的银河系。如果要以银河系来定东南西北,那这个没有问题,这个问题马上解决。银河系虽然也在太空当中运行,它是动的,但是这个空间太大,就算释迦牟尼佛的法运一万二千年,一万二千年在整个银河系,它移动的方位不大,移动的角度很有限,的确它还是西方。所以这个西方是讲娑婆世界的西方,不是我们地球的西方,这个诸位如果懂得现代的天文学,你就很容易明了。
一个佛国土就是一个大千世界,从我们这个银河系往西方去,这当中经历十万个银河系的那一边,那一边的那个世界就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,也是一个大千世界,也是一个银河系。那个世界是『最极清净庄严』,真实不虚,不是寓言,不是理想,它是事实,这是我们一定要相信的。有事当然就有理,事是依理而起的。
解【信理者。深信十万亿土。实不出我今现前。介尔一念心外。以吾现前一念心性。实无外故。】
『理』是什么?「理」是整个法界。所以法界就是实相,实相就是真实的状况,可见这个「理」不是假的。「理」是什么?理就是事实,理就是宇宙万有的本体,现在哲学里面所讲的本体论,理就是我们的真心,真心就是宇宙万有的本体。禅家常讲「若人识得心,大地无寸土」,这个话的用意非常之深,而这个「理」实在也是真难懂,学佛目的就是要证此理,证得这个理之后,在事上才能得大自在。在佛法名词里面,这个理也叫做法身,也叫做法性。
所以大师说「深信十万亿个佛国土」,这个范围在我们凡夫眼光当中实在是不可思议,太大了。不要说十万亿个银河系,一个银河系,我们都感觉到太大了。其实宇宙不只十万亿个银河系,无量无边,无量无边的虚空世界都在自己一念心中,不是在一念心外,是在一念心中。这个我们还得要从比喻上来说,譬如我们作梦。我们晓得心,这个心里面本来没有梦,如果心里头有梦,那就一天到晚就作梦了,那个梦就不会中断了。心里没有梦,心为什么会变成梦境?那个心一念,一念就变成梦境,他没有了一念,它就不会成梦境,他一念就变成梦境,一念就化为境界,这是我们比较容易体会得到的。
我们现前这个境界,虚空、宇宙,无量无边的星球、世界,就是我们的真心一念变现之物,所以说是『以吾现前一念心性,实无外故』,心性广大周遍。所以极乐世界是我们自性变现之物,阿弥陀佛也是我们自性变现之物,这是我们应当要相信的。再看底下一段文:
解【又深信。西方依正主伴。皆吾现前一念所现影。】
西方极乐世界,『依』是讲的依报,就是物质环境。『正』是讲的正报,弥陀如来。『主』是说的佛,教主。『伴』是说极乐世界所有的人民。那个世界没有三恶道,当然也没有阿修罗道,为什么?阿修罗虽然是善,不是上善,那个地方是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」,没有阿修罗。显然它有人、天两道,它有人、天,有声闻、缘觉、菩萨,这个是「伴」。
它的人事环境、物质环境,种种庄严,都是我们自己现前一念所现的影像。诸位一看到这个影像,大概不是真的,如果说极乐世界不是真的,我们这个世界也不是真的。你要认为我们这个世界是真的,极乐世界就是真的,为什么?因为我们现前,娑婆世界的依正庄严,跟我们现在住的地球,我们现前这个身体,也是自己现前一念所现的影像,你要是把这个道理真正搞通了,你现在就得大自在了。你现在就没有烦恼,就没有忧虑了,为什么?一切境界就像《金刚经》所说的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。人生百岁,过眼云烟。我们看一个人从生到死,他一生,不管他是轰轰烈烈,或者是默默无闻,到后来的结局都是一场空。轰轰烈烈,他没有带走一样东西,默默无闻,他也没有减少一样东西,确实梦幻泡影。祖师说得好,「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」。所以你真正通达了,这个人就不造业,这个不造业的这个心多清净,心之不清净就是你造业,不造业的心非常清净。
解【全事即理。】
『事』是事相,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,『理』是什么?「理」就是法性,就是真心,一念的真心,尽虚空遍法界,这个事相就是自己的真心。好像我们作梦一样,整个梦境就是我们的心,那个梦境是事,所变的这个梦境是事,能变的是心,能变跟所变是一不是二。
解【全妄即真。】
『妄』就是讲的事相,这个十法界依正庄严的事相。『真』就是真心,所以要晓得真妄不二,理事一如。
解【全修即性。全他即自。】
这是我们一定要牢牢的把它记住,这四句话很重要,为什么?我们所发生的错觉,就是妄不是真,真不是妄,一定在这个原来是一桩事情,你要把它分成两桩,这就叫法执,这是障碍自己一心、障碍自己开悟、障碍自己证果,你在这个境界里头会起心动念、会分别执著、会打妄想,都是不了解真妄是一不是二,这是属於智慧。
下面两句,这关系我们修行太大了:『全修即性』,我们把「性」、「修」看作两桩事情。性具不是事修,事修不是性具,好了,这两样当中你把它分别、执著,你这个修行,无论怎么样苦修,不能得到结果,原因是你不知道性修不二。真正通达了,对於理事都能够兼顾,而不会偏在一边,所以这一句是修行重要的开示。
下面一句更重要了,因为无量无边的烦恼都从人事来的,不晓得自他是一体。佛菩萨的慈悲,诸位都知道是「同体大悲,无缘大慈」,什么叫同体?如果自他不是一,怎么能叫同体?自他是一不是二,这个话很难懂。我们还是拿作梦来说,我们在作梦的时候,这个梦中当然有自己,一定也会有别人。试问问你梦中的自己与梦中所梦的那些人,是一还是二?你要觉悟了,是一,为什么?都是自己心里变现出来的,不是外面的人跑到你梦境去的。你梦到诸佛菩萨还是你自性变现的,你梦到冤家债主也是你变现的,你梦到罗刹恶鬼还是你自性变现的,自他不二,是自己。不但梦中所有的人物是自己,梦中的山河大地,哪一法不是你自己心变现出来的?哪一法不是你自己?你要能觉悟到这一点,你的慈悲心就生起来了,这种慈悲心叫同体大悲心,与如来的慈悲是一样的,没有两样,晓得尽虚空遍法界自他不二。
『全他』,全部的他,就是自己。如果诸位能够真正明白这个道理,肯定了,你就证得了清净法身。「法」是什么?宇宙万法,宇宙万法就是一个自己,这就叫清净法身。法身在现前你不能证得,你为什么不能证得?你不承认,所以你不能证得。诸佛能证得法身的,他承认,他承认尽虚空遍法界统统是自己真心所现之物,与自己现在这个身是一不是二。我们不能承认,自他当中划了一个界限,划得很深,我决不是他,他决不是我。这个界限要不把它去掉,分别要不把它灭尽,你的清净法身永远不能现前。天天希望著要证得法身、证得般若、证得解脱,可是你自己有这么重的分别、执著障碍著你自己,这个障碍不是外来的。
所以修行,我常常劝勉同修,从哪里修?从冤亲平等修起,从这里修,一直修到证得「全他即自」,法身现前了,法身现前,你是大菩萨的地位了。诸位也许要问了,我们到底要修多久才能证得?我给诸位说,你果然要是真能够把分别、执著一放下,一念之间就证得,你从凡夫地一下就到了圆教初住菩萨,真正是顿超。你不肯把分别、执著放下,不承认「全他即自」,你就不能证得。你要真正承认,一点怀疑都没有了,马上证得,凡夫成佛在一念之间。
所以这四句话是真理,「全事即理」、「全妄即真」、「全修即性」、「全他即自」,希望大家要牢牢的记住,这就是实相,宇宙万有的实相,就是自己的真实相。禅家所谓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,本来面目是什么样子?这十六个字写尽了,这就是本来面目,这就是如来境界,释迦、弥陀、十方诸佛,不出这四句之外。
解【我心遍故。佛心亦遍。一切众生心性亦遍。】
这几句还是从理上说,理接著就有事了,我自己的心性遍法界,诸佛如来的心性也遍法界,一切众生的心性亦遍法界,为什么?诸位要晓得,一心无二心。所以经上讲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,不是有两个法身,不是有两个心性,心性是一。一个心性,为什么会变现这么多众生?这么多的众生又有那么多的意见,各人的想法、看法都不一样,这个很奇怪,不可思议。你要是不相信,那我就问问你,你在作梦的时候有没有梦到跟人家闹意见的?有没有在梦中跟人家起过争执的?如果要有的话,那梦里头的那个人也是你自己心变现的,那变现的,为什么你们两个意见不一致?你们两个还得要吵架?甚至於还打架?打得死去活来,一样的道理,是一不是二。你两个人和好,是一不是二;你两个人闹别扭,还是一不是二。觉悟的人看得清楚,迷惑的人颠倒,他不晓得这个事实的真相。末后这个比喻,比喻是个不得已的比喻,这点诸位要晓得,绝对不能比喻得恰到好处。
解【譬如一室千灯。光光互遍。重重交摄。不相妨碍。是名信理。】
『一室』是比喻什么?就是真心一念,比这个。『千灯』是比喻什么?比喻这些事相,比喻我们一切众生,上自诸佛如来,下到六道众生。在这个讲堂里面,我们许许多多的,这一千盏灯,同时开了,光光互摄,不相妨碍,每一盏的灯明,灯光,都照到整个讲堂。这就是说明了一切众生的自性心是一,起作用的时候又不相妨碍,这叫信理。
这段文里面,圆瑛法师告诉我们,具足四种法界,就是《华严经》上所讲的「一念心性,是理法界」,「所现极乐」,所现极乐世界是事法界,当然现极乐世界。这个里面引申,就说明了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的诸佛国土,都是属於事法界。「全事即理」这四句是理事无碍的法界。『我心遍故,佛心亦遍,一切众生心亦遍』,这三句是事事无碍的法界。下面这个比喻就是比喻的事事无碍,所以佛在经上常说「心佛即众生,是三无差别」,这个力量是相等的。再看底下这段文:
解【如此信已。则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。而自心秽。理应厌离。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。而自心净。理应欣求。】
这个地方重要了。既然十法界都是自心所现的,为什么我们还要厌离娑婆?还要求生西方净土?那不都一样?这也好比在作梦,梦是自己心变现的,天天作恶梦,还没有天天作好梦的好,就是这个意思。娑婆世界就是天天作恶梦,西方极乐世界是天天作甜蜜的美梦。你是愿意天天作恶梦,还是天天作好梦?都是自心变现的,为什么这个世界有净有秽?这个道理,唯识里头讲得太清楚了,由於无始劫以来,我们阿赖耶识里面含藏无量的业习种子。所以你作梦也好,现前现的境界也好,为什么有净有秽?不净的种子现不清净的境界,清净的种子就现清净的世界,善的种子现善的境界,恶的种子现恶的境界,就是这么回事情,唯心所变,这是讲事实的真相。
所以大师在此地说『如此信已』,「如此」是指前面所说的这些事理,你真正能够信得过,这个时候你就明了了,娑婆世界是我们『自心所感之秽』,是烦恼、业习为因缘所结的这个果报。『自心秽,理应厌离』。所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要在心地上下功夫,不是这个世界不好,我们想方法把它离开,你能离得掉吗?离不掉。大,讲求生极乐世界;小,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,穿衣吃饭这些琐碎的小事,它都有个道理,一定要修清净心。
「秽」是指的什么?分别、执著、妄想都是秽,你在这个世间被世间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所转,这是秽恶至极,到了极处了。你学佛了,你被佛法所转,还是秽,还是不清净。你们读《六祖坛经》,知道法达禅师念了十年的《法华经》,被《法华》转了,没能转《法华》,被《法华》转,学佛也不清净。被六祖大师一句话点醒了之后,这就开悟了,从今之后转《法华》了,正是《楞严经》里面所说的「若能转物,则同如来」。凡夫是被境界所转,觉悟的人他转境界,他不被境界所转。被境界所转的人苦,转境界的人自在,他在境界里头自己能做得了主宰,这个自在。
你一定要问,那怎么个转法?《金刚经》上两句话,我们讲《金刚经》特别提示出来,《金刚经》最重要的,两句一偈。《金刚经》顶重要的,你只要得到这个两句一偈,可以说整个般若,你统统得到。六百卷《大般若》也不过就是讲这么几句话而已,两句是什么?「不取於相,如如无动」,「不取」是不著相,相有没有?有。有,不执著、不分别,在相上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这是对外,不取著。内怎么样?内不动,不动心。不动心是什么?不生分别、执著的心,不生分别、执著,就是离一切妄想执著,这个境界就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。一首偈呢?四句偈呢?就是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」,《金刚经》上挺重要的两句一偈,你要能常常记住。
有为法,你们学过《百法》的人知道。《百法》前面九十四法都叫有为法,不但这个物质的世界是有为法,连阿赖耶识还是有为法,八识五十一心所统统是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。既然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你在这个里面是分别、妄想,岂不叫冤枉?你不是自己找自己的麻烦?自己染污自己?能够在这个地方看破放下,你自然又恢复到清净了。
『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』,统统是自性所感的,『理应欣求』。上面一个厌,厌离,此地一个欣求,这就是愿,净土三资粮的信愿行,这就是愿,愿从这儿来的。你要不想离开娑婆世界,你的修行不会成就,只可以说在阿赖耶识里面下一个佛的种子,这个种子不会起现行,这个种子不会结果,为什么?因为你不愿意离开娑婆世界,所以厌离娑婆世界是修行的基础,你才能有成就。
圆瑛法师在这一章文里面告诉我们,他说世间人为什么不愿意离开这个极苦的世界?世界是苦,真苦,可是这个世间人怎么样?他习惯了,他不觉得是苦。苦在哪里?这个真正是要觉悟,你每一天吃三餐饭就苦,那如果不吃饭多自在。每一天还吃三餐饭,苦不堪言。这个吃三餐饭的好比是什么?像那个病人每一天要服三次药,不服药他就病倒了,他的命就活不成了,这不是一个健康的人。健康的人不要饮食。每一天要睡觉,苦。佛经里面讲的五欲,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食就是吃饭,睡觉,苦。你到西方极乐世界没有,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没有睡眠的,那没有睡眠会有疲倦吗?当然不疲倦。你现在为什么要睡眠?因为疲倦。不要说别的苦,就是这两大苦事有几个人能觉悟到?
第二个,不觉悟人生是空,不管你想的是什么,不管你做的是什么,同是一场空,这个要觉悟。我现在不空,你现在还是空,你现在能得到什么?死了带不去,这大家知道,你晓得吗?你每天晚上都要小死一次。你躺在床上睡著了,不等於死人一样,这个时候,这个世间哪一样东西是你的?没有一样是你的。你在睡熟的时候,人家把你的身体抬走了都不晓得,什么是你的?每二十四小时都要死一次,他不觉悟这个世间是空。
第三点,他不觉悟人生无常。所以佛给我们讲苦、空、无常,那是真正觉悟的人,他晓得。果然要是觉悟到苦、空、无常,他自然就看破了,自然他就放下了。第四个,他不觉悟人生无我,他执著以为有个我,这是绝大的错误。无量无边的罪业、烦恼都是从这个错误的见解上产生的,误会这个身是我。处处要爱惜这个身,要爱惜这个我,为这个小我造无量无边的罪业,不值得。
所以说真正觉悟到人生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,你对於这个世界,身心世界当然就能放下了,放下身心世界,这就入了佛门。入佛门的条件没有别的,就是放下身心世界。佛门在哪里?是不是我们这个佛教讲堂,寺庙之门?那你就错了。佛是大觉,佛门就是大觉之门,你就大彻大悟,所以入佛门就是入了大彻大悟之门。你为什么不能大彻大悟?你这四条放不下,你不觉悟,你不能入门。
我们再问,真正要觉悟,晓得人生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,我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了,他入的是大乘门还是小乘门?跟诸位说,入的是小乘门,不是大乘门,刚才讲了,这是修行的基础。能把这四条一放下,就是小乘初果须陀洹。那我们要问,大乘的标准是什么?当然比小乘的标准要高。小乘是放下的事,大乘要舍知见,要把你知见放下,这个难了。小乘就是放下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,这个已经是很难了,舍弃知见那是更难。
知见是什么?所知障。你能够看破了人生的苦、空、无常,把身心世界放下,只是断烦恼障,没有破所知障。所知障,还要放下知见,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,没有见解,你看法怎么样?没有看法,没有见解,这个时候你入大乘的法门了。所以今天有很多研究经,在这个经教上下功夫,古人眼睛里面看的时候,可怜悯者,成天钻不止。他能开悟吗?他不能,为什么不能?大乘经典是叫你破所知障,结果你天天在增加所知障,而不是破所知障,是增长所知障,你怎么能开悟?我劝诸位同修背经,背经是什么?用这种方法破所知障的,不是叫你去研究的。一再跟诸位说过了,佛所说的一切经没有意思,你要问怎么讲法?没讲法,没有意思,所以它就有无量义。没有讲法是因人而异,有无量无边的讲法。如果它有意思,就一个意思,不能变更,有讲法就一个讲法,不能做第二个讲法,这是佛法经典与世间书籍绝不相同地方。
世间书籍只有一个意思、一个讲法,佛法是无量义,无量的讲法,它是叫你开悟的。悟了之后,你自然就在一切法里头,一一法中,都能见到无量义,所谓是「破一微尘,出大千经卷」,就是这个意思,法法圆融,没有一法不圆融的。哪有像现在呆头呆脑在这里在这边学,都真的统统学成佛呆子,这是大错特错。但是真正能觉悟到苦、空、无常,能够舍离娑婆世界求生净土,可以生凡圣同居土,可以生方便有余土,这是这一段。
底下一段,那境界又提高一层,那可以生实报庄严土,生常寂光土,下一段我们留著星期五再来讨论。我告诉诸位,这部经非常重要,希望你们有认识的同修要转告他,因为这次讲经事先没法通知。我们讲经的时间是固定的,这是长期道场,每逢一、三、五晚上讲《阿弥陀经》,我们《弥陀经要解》讲完了,再讲《疏钞演义》,我们就是这两个本子一遍一遍的来讲,你们自己仔细听,遍遍境界不一样,遍遍境界不一样不就说了,这是无量义。
请掀开经本第四十三面,最后一行:
解【信果者。深信净土。诸善聚会。皆从念佛三昧得生。如种瓜得瓜。种豆得豆。亦如影必随形。响必应声。决无虚弃。是名信果。】
蕅益大师在这个注解里面,将信愿行三资粮以最简单、最肯定的言词,来说明净土法门这个幽玄的道理。讲信,他是举出了六种,这六种是建立信心的纲领,当然这六条也特别的重要,前面跟诸位介绍过,要信自、信他、信因,今天我们讲到信果,有因必有果,而净土之果报非常的殊胜不可思议。
『深信』,这个「信」不是浅信,信得深切。『净土,诸善聚会』,那个地方人事环境好,不是像我们这个世界有爱别离苦、有怨憎会苦。西方世界经上说得清清楚楚,那个地方都是上善之人,不但是善人,都是上善,是上善聚会的一个处所。在人事环境上来说可以说是到了极处,再没有比这个环境更好。这些人为什么都称为上善?下面这一句就重要了,『皆从念佛三昧得生』,上善是这么来的,是从「念佛三昧」而来的。前面讲的「执持名号」,这是因,得念佛三昧就是果,一得念佛三昧是决定往生净土,决定往生。
下面是个比喻,『如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』,这个比喻里面说明有因必有果,因与果是丝毫不爽的。底下两个比喻说,『如影随形,响必应声』,这是说果不离因。我们一个人,这是形状、身形,在太阳或者是灯光底下一定有个影子,影子不会离开你的身形的,这是比喻因与果互不相离。「响」,譬如我们在山谷当中长啸一声,山谷就有回音,这个「响」就是回音,也是说明了因果不相离。我们有念佛之因,必生诸上善人聚会的国土,这是我们一定要深信的。
我们再回头想想现前的世界,我们所处的环境,为什么在今天所谓物质高度文明之下,我们一般人不能够团结?不能够共修?譬如平常我们打个佛七,七天短暂的时间大家在一起共修,这个还可能,长期在一起共修就不行了,彼此这个意见、隔阂都来了,原因在什么地方?原因在我们的人心散乱,妄想、邪见太多了。可以说是每一天都是在增长妄想、邪见,每一个人的妄想、邪见都不一样,试问他怎么能够共住?怎么能够在一起共修?
古时候共修的情形比我们现在要殊胜,原因在哪里?原因在古人的邪见跟妄想少,所以他能够共修。我们年岁大一点的同修大概都还有这个经验,在抗战以前,我们讲台湾,台湾光复以前,大众传播的工具不发达,所以见闻就不广了,往往隔了一个村庄,隔了一个小镇,那边发生的事情要三、四天才知道,而且还不是每个人都知道。古人讲的话不错,「知事少时烦恼少」。你知道的少,你的邪见就少了,妄想也少了,烦恼也少了,他这个心比较清净,大家在一起共修就容易了。
从前山林里面决定没有报纸,没有收音机,为什么?他不需要知道这个世间一切事、一切物,心定下来好修行。这跟此地讲的一样,人人这个心都住在念佛三昧当中,自然是一团和睦。所以我们读到这一段,身有所感。建道场在一块同修办道不是一个简单事情,不如法决定难以成就。所以我们信西方世界的果,也信我们现前,我们修什么样的因,眼前有什么样的果报。底下一段是信事:
解【信事者。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。依心所现。十方世界。亦不可尽。实有极乐国。在十万亿土外。最极清净庄严。不同庄生寓言。是名信事。】
这一条里面是很难,在大师所举的六条里面,劝勉我们建立信心,这是信自难,信事也难,真正叫难信之法。譬如讲到因与果,还不难相信,大家还可以接受。事是什么?是西方极乐世界是真有不是假有,跟我们现在住的这个地球一样的实在,真实不虚,一点都不假。这个世界从哪里来的?这个世界是自己唯心所现的,这一条很不容易懂,可以说一切大乘了义经典都是给我们说这个道理,给我们说这个事实。
蕅益大师在此地向我们提示的,『深信只今现前一念』,这在上一次也跟诸位提示过。「一念」非常重要,一念是真心,真心的体相作用,俱不可见。一念不是说有一个念头,这个「一」不当作数目字来看,「一念」就是无一切的妄念,「一念」也叫做正念,也叫做无念。为什么叫无念?无一切分别、执著、妄想,所以叫无念。无念为什么又叫一念?如果没有念,不能变现境界。所以大乘经里头常说「一念不觉,而有无明」,一念觉就是佛菩萨,一念不觉就是凡夫,「一念没有先后,没有方所」,所以说不可穷尽。一念之体不可穷尽,一念所现的相也不可穷尽,现的什么相?十法界依正庄严。小,从我们的根身;大,是整个法界,都是我们自己的一念变现出来的境界,这实在是难信,但是它是千真万确的事实。因为心体不可穷尽,所以它现相,它起作用,『亦不可尽』。《华严经》是讲这桩事情,《法华经》也是讲这桩事情,过去我们所研究过的《楞严经》还是说的这桩事情,莲池大师在《阿弥陀经疏钞》里面同样发明这桩事情。如果我们在这上真正能体会到了,才是真实的断疑生信。
这里最要紧的就是『实有极乐国』,极乐世界真有,实有,不是假的,在什么地方?佛在经上给我们说得很清楚,在「十万亿佛国土之外」。此地讲西方,诸位特别要注意到,不是我们地球上的西方。所以有很多人怀疑,西方到底在哪里?我们坐这个飞机往西方飞,飞了二十几个钟点又飞回来了,地球是圆的,西在哪里?没有东、西。释迦牟尼佛在经上讲,没有说在我们地球的西方,他讲在娑婆世界的西方。娑婆世界是一个大世界,不是一个星球,娑婆世界是大千世界,像我们现在在天文所发现的银河系。如果要以银河系来定东南西北,那这个没有问题,这个问题马上解决。银河系虽然也在太空当中运行,它是动的,但是这个空间太大,就算释迦牟尼佛的法运一万二千年,一万二千年在整个银河系,它移动的方位不大,移动的角度很有限,的确它还是西方。所以这个西方是讲娑婆世界的西方,不是我们地球的西方,这个诸位如果懂得现代的天文学,你就很容易明了。
一个佛国土就是一个大千世界,从我们这个银河系往西方去,这当中经历十万个银河系的那一边,那一边的那个世界就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,也是一个大千世界,也是一个银河系。那个世界是『最极清净庄严』,真实不虚,不是寓言,不是理想,它是事实,这是我们一定要相信的。有事当然就有理,事是依理而起的。
解【信理者。深信十万亿土。实不出我今现前。介尔一念心外。以吾现前一念心性。实无外故。】
『理』是什么?「理」是整个法界。所以法界就是实相,实相就是真实的状况,可见这个「理」不是假的。「理」是什么?理就是事实,理就是宇宙万有的本体,现在哲学里面所讲的本体论,理就是我们的真心,真心就是宇宙万有的本体。禅家常讲「若人识得心,大地无寸土」,这个话的用意非常之深,而这个「理」实在也是真难懂,学佛目的就是要证此理,证得这个理之后,在事上才能得大自在。在佛法名词里面,这个理也叫做法身,也叫做法性。
所以大师说「深信十万亿个佛国土」,这个范围在我们凡夫眼光当中实在是不可思议,太大了。不要说十万亿个银河系,一个银河系,我们都感觉到太大了。其实宇宙不只十万亿个银河系,无量无边,无量无边的虚空世界都在自己一念心中,不是在一念心外,是在一念心中。这个我们还得要从比喻上来说,譬如我们作梦。我们晓得心,这个心里面本来没有梦,如果心里头有梦,那就一天到晚就作梦了,那个梦就不会中断了。心里没有梦,心为什么会变成梦境?那个心一念,一念就变成梦境,他没有了一念,它就不会成梦境,他一念就变成梦境,一念就化为境界,这是我们比较容易体会得到的。
我们现前这个境界,虚空、宇宙,无量无边的星球、世界,就是我们的真心一念变现之物,所以说是『以吾现前一念心性,实无外故』,心性广大周遍。所以极乐世界是我们自性变现之物,阿弥陀佛也是我们自性变现之物,这是我们应当要相信的。再看底下一段文:
解【又深信。西方依正主伴。皆吾现前一念所现影。】
西方极乐世界,『依』是讲的依报,就是物质环境。『正』是讲的正报,弥陀如来。『主』是说的佛,教主。『伴』是说极乐世界所有的人民。那个世界没有三恶道,当然也没有阿修罗道,为什么?阿修罗虽然是善,不是上善,那个地方是「诸上善人俱会一处」,没有阿修罗。显然它有人、天两道,它有人、天,有声闻、缘觉、菩萨,这个是「伴」。
它的人事环境、物质环境,种种庄严,都是我们自己现前一念所现的影像。诸位一看到这个影像,大概不是真的,如果说极乐世界不是真的,我们这个世界也不是真的。你要认为我们这个世界是真的,极乐世界就是真的,为什么?因为我们现前,娑婆世界的依正庄严,跟我们现在住的地球,我们现前这个身体,也是自己现前一念所现的影像,你要是把这个道理真正搞通了,你现在就得大自在了。你现在就没有烦恼,就没有忧虑了,为什么?一切境界就像《金刚经》所说的,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」。人生百岁,过眼云烟。我们看一个人从生到死,他一生,不管他是轰轰烈烈,或者是默默无闻,到后来的结局都是一场空。轰轰烈烈,他没有带走一样东西,默默无闻,他也没有减少一样东西,确实梦幻泡影。祖师说得好,「万般将不去,唯有业随身」。所以你真正通达了,这个人就不造业,这个不造业的这个心多清净,心之不清净就是你造业,不造业的心非常清净。
解【全事即理。】
『事』是事相,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,『理』是什么?「理」就是法性,就是真心,一念的真心,尽虚空遍法界,这个事相就是自己的真心。好像我们作梦一样,整个梦境就是我们的心,那个梦境是事,所变的这个梦境是事,能变的是心,能变跟所变是一不是二。
解【全妄即真。】
『妄』就是讲的事相,这个十法界依正庄严的事相。『真』就是真心,所以要晓得真妄不二,理事一如。
解【全修即性。全他即自。】
这是我们一定要牢牢的把它记住,这四句话很重要,为什么?我们所发生的错觉,就是妄不是真,真不是妄,一定在这个原来是一桩事情,你要把它分成两桩,这就叫法执,这是障碍自己一心、障碍自己开悟、障碍自己证果,你在这个境界里头会起心动念、会分别执著、会打妄想,都是不了解真妄是一不是二,这是属於智慧。
下面两句,这关系我们修行太大了:『全修即性』,我们把「性」、「修」看作两桩事情。性具不是事修,事修不是性具,好了,这两样当中你把它分别、执著,你这个修行,无论怎么样苦修,不能得到结果,原因是你不知道性修不二。真正通达了,对於理事都能够兼顾,而不会偏在一边,所以这一句是修行重要的开示。
下面一句更重要了,因为无量无边的烦恼都从人事来的,不晓得自他是一体。佛菩萨的慈悲,诸位都知道是「同体大悲,无缘大慈」,什么叫同体?如果自他不是一,怎么能叫同体?自他是一不是二,这个话很难懂。我们还是拿作梦来说,我们在作梦的时候,这个梦中当然有自己,一定也会有别人。试问问你梦中的自己与梦中所梦的那些人,是一还是二?你要觉悟了,是一,为什么?都是自己心里变现出来的,不是外面的人跑到你梦境去的。你梦到诸佛菩萨还是你自性变现的,你梦到冤家债主也是你变现的,你梦到罗刹恶鬼还是你自性变现的,自他不二,是自己。不但梦中所有的人物是自己,梦中的山河大地,哪一法不是你自己心变现出来的?哪一法不是你自己?你要能觉悟到这一点,你的慈悲心就生起来了,这种慈悲心叫同体大悲心,与如来的慈悲是一样的,没有两样,晓得尽虚空遍法界自他不二。
『全他』,全部的他,就是自己。如果诸位能够真正明白这个道理,肯定了,你就证得了清净法身。「法」是什么?宇宙万法,宇宙万法就是一个自己,这就叫清净法身。法身在现前你不能证得,你为什么不能证得?你不承认,所以你不能证得。诸佛能证得法身的,他承认,他承认尽虚空遍法界统统是自己真心所现之物,与自己现在这个身是一不是二。我们不能承认,自他当中划了一个界限,划得很深,我决不是他,他决不是我。这个界限要不把它去掉,分别要不把它灭尽,你的清净法身永远不能现前。天天希望著要证得法身、证得般若、证得解脱,可是你自己有这么重的分别、执著障碍著你自己,这个障碍不是外来的。
所以修行,我常常劝勉同修,从哪里修?从冤亲平等修起,从这里修,一直修到证得「全他即自」,法身现前了,法身现前,你是大菩萨的地位了。诸位也许要问了,我们到底要修多久才能证得?我给诸位说,你果然要是真能够把分别、执著一放下,一念之间就证得,你从凡夫地一下就到了圆教初住菩萨,真正是顿超。你不肯把分别、执著放下,不承认「全他即自」,你就不能证得。你要真正承认,一点怀疑都没有了,马上证得,凡夫成佛在一念之间。
所以这四句话是真理,「全事即理」、「全妄即真」、「全修即性」、「全他即自」,希望大家要牢牢的记住,这就是实相,宇宙万有的实相,就是自己的真实相。禅家所谓「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」,本来面目是什么样子?这十六个字写尽了,这就是本来面目,这就是如来境界,释迦、弥陀、十方诸佛,不出这四句之外。
解【我心遍故。佛心亦遍。一切众生心性亦遍。】
这几句还是从理上说,理接著就有事了,我自己的心性遍法界,诸佛如来的心性也遍法界,一切众生的心性亦遍法界,为什么?诸位要晓得,一心无二心。所以经上讲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」,不是有两个法身,不是有两个心性,心性是一。一个心性,为什么会变现这么多众生?这么多的众生又有那么多的意见,各人的想法、看法都不一样,这个很奇怪,不可思议。你要是不相信,那我就问问你,你在作梦的时候有没有梦到跟人家闹意见的?有没有在梦中跟人家起过争执的?如果要有的话,那梦里头的那个人也是你自己心变现的,那变现的,为什么你们两个意见不一致?你们两个还得要吵架?甚至於还打架?打得死去活来,一样的道理,是一不是二。你两个人和好,是一不是二;你两个人闹别扭,还是一不是二。觉悟的人看得清楚,迷惑的人颠倒,他不晓得这个事实的真相。末后这个比喻,比喻是个不得已的比喻,这点诸位要晓得,绝对不能比喻得恰到好处。
解【譬如一室千灯。光光互遍。重重交摄。不相妨碍。是名信理。】
『一室』是比喻什么?就是真心一念,比这个。『千灯』是比喻什么?比喻这些事相,比喻我们一切众生,上自诸佛如来,下到六道众生。在这个讲堂里面,我们许许多多的,这一千盏灯,同时开了,光光互摄,不相妨碍,每一盏的灯明,灯光,都照到整个讲堂。这就是说明了一切众生的自性心是一,起作用的时候又不相妨碍,这叫信理。
这段文里面,圆瑛法师告诉我们,具足四种法界,就是《华严经》上所讲的「一念心性,是理法界」,「所现极乐」,所现极乐世界是事法界,当然现极乐世界。这个里面引申,就说明了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的诸佛国土,都是属於事法界。「全事即理」这四句是理事无碍的法界。『我心遍故,佛心亦遍,一切众生心亦遍』,这三句是事事无碍的法界。下面这个比喻就是比喻的事事无碍,所以佛在经上常说「心佛即众生,是三无差别」,这个力量是相等的。再看底下这段文:
解【如此信已。则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。而自心秽。理应厌离。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。而自心净。理应欣求。】
这个地方重要了。既然十法界都是自心所现的,为什么我们还要厌离娑婆?还要求生西方净土?那不都一样?这也好比在作梦,梦是自己心变现的,天天作恶梦,还没有天天作好梦的好,就是这个意思。娑婆世界就是天天作恶梦,西方极乐世界是天天作甜蜜的美梦。你是愿意天天作恶梦,还是天天作好梦?都是自心变现的,为什么这个世界有净有秽?这个道理,唯识里头讲得太清楚了,由於无始劫以来,我们阿赖耶识里面含藏无量的业习种子。所以你作梦也好,现前现的境界也好,为什么有净有秽?不净的种子现不清净的境界,清净的种子就现清净的世界,善的种子现善的境界,恶的种子现恶的境界,就是这么回事情,唯心所变,这是讲事实的真相。
所以大师在此地说『如此信已』,「如此」是指前面所说的这些事理,你真正能够信得过,这个时候你就明了了,娑婆世界是我们『自心所感之秽』,是烦恼、业习为因缘所结的这个果报。『自心秽,理应厌离』。所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要在心地上下功夫,不是这个世界不好,我们想方法把它离开,你能离得掉吗?离不掉。大,讲求生极乐世界;小,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,穿衣吃饭这些琐碎的小事,它都有个道理,一定要修清净心。
「秽」是指的什么?分别、执著、妄想都是秽,你在这个世间被世间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所转,这是秽恶至极,到了极处了。你学佛了,你被佛法所转,还是秽,还是不清净。你们读《六祖坛经》,知道法达禅师念了十年的《法华经》,被《法华》转了,没能转《法华》,被《法华》转,学佛也不清净。被六祖大师一句话点醒了之后,这就开悟了,从今之后转《法华》了,正是《楞严经》里面所说的「若能转物,则同如来」。凡夫是被境界所转,觉悟的人他转境界,他不被境界所转。被境界所转的人苦,转境界的人自在,他在境界里头自己能做得了主宰,这个自在。
你一定要问,那怎么个转法?《金刚经》上两句话,我们讲《金刚经》特别提示出来,《金刚经》最重要的,两句一偈。《金刚经》顶重要的,你只要得到这个两句一偈,可以说整个般若,你统统得到。六百卷《大般若》也不过就是讲这么几句话而已,两句是什么?「不取於相,如如无动」,「不取」是不著相,相有没有?有。有,不执著、不分别,在相上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这是对外,不取著。内怎么样?内不动,不动心。不动心是什么?不生分别、执著的心,不生分别、执著,就是离一切妄想执著,这个境界就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。一首偈呢?四句偈呢?就是「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」,《金刚经》上挺重要的两句一偈,你要能常常记住。
有为法,你们学过《百法》的人知道。《百法》前面九十四法都叫有为法,不但这个物质的世界是有为法,连阿赖耶识还是有为法,八识五十一心所统统是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。既然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你在这个里面是分别、妄想,岂不叫冤枉?你不是自己找自己的麻烦?自己染污自己?能够在这个地方看破放下,你自然又恢复到清净了。
『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』,统统是自性所感的,『理应欣求』。上面一个厌,厌离,此地一个欣求,这就是愿,净土三资粮的信愿行,这就是愿,愿从这儿来的。你要不想离开娑婆世界,你的修行不会成就,只可以说在阿赖耶识里面下一个佛的种子,这个种子不会起现行,这个种子不会结果,为什么?因为你不愿意离开娑婆世界,所以厌离娑婆世界是修行的基础,你才能有成就。
圆瑛法师在这一章文里面告诉我们,他说世间人为什么不愿意离开这个极苦的世界?世界是苦,真苦,可是这个世间人怎么样?他习惯了,他不觉得是苦。苦在哪里?这个真正是要觉悟,你每一天吃三餐饭就苦,那如果不吃饭多自在。每一天还吃三餐饭,苦不堪言。这个吃三餐饭的好比是什么?像那个病人每一天要服三次药,不服药他就病倒了,他的命就活不成了,这不是一个健康的人。健康的人不要饮食。每一天要睡觉,苦。佛经里面讲的五欲,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食就是吃饭,睡觉,苦。你到西方极乐世界没有,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没有睡眠的,那没有睡眠会有疲倦吗?当然不疲倦。你现在为什么要睡眠?因为疲倦。不要说别的苦,就是这两大苦事有几个人能觉悟到?
第二个,不觉悟人生是空,不管你想的是什么,不管你做的是什么,同是一场空,这个要觉悟。我现在不空,你现在还是空,你现在能得到什么?死了带不去,这大家知道,你晓得吗?你每天晚上都要小死一次。你躺在床上睡著了,不等於死人一样,这个时候,这个世间哪一样东西是你的?没有一样是你的。你在睡熟的时候,人家把你的身体抬走了都不晓得,什么是你的?每二十四小时都要死一次,他不觉悟这个世间是空。
第三点,他不觉悟人生无常。所以佛给我们讲苦、空、无常,那是真正觉悟的人,他晓得。果然要是觉悟到苦、空、无常,他自然就看破了,自然他就放下了。第四个,他不觉悟人生无我,他执著以为有个我,这是绝大的错误。无量无边的罪业、烦恼都是从这个错误的见解上产生的,误会这个身是我。处处要爱惜这个身,要爱惜这个我,为这个小我造无量无边的罪业,不值得。
所以说真正觉悟到人生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,你对於这个世界,身心世界当然就能放下了,放下身心世界,这就入了佛门。入佛门的条件没有别的,就是放下身心世界。佛门在哪里?是不是我们这个佛教讲堂,寺庙之门?那你就错了。佛是大觉,佛门就是大觉之门,你就大彻大悟,所以入佛门就是入了大彻大悟之门。你为什么不能大彻大悟?你这四条放不下,你不觉悟,你不能入门。
我们再问,真正要觉悟,晓得人生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,我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了,他入的是大乘门还是小乘门?跟诸位说,入的是小乘门,不是大乘门,刚才讲了,这是修行的基础。能把这四条一放下,就是小乘初果须陀洹。那我们要问,大乘的标准是什么?当然比小乘的标准要高。小乘是放下的事,大乘要舍知见,要把你知见放下,这个难了。小乘就是放下名闻利养、五欲六尘,这个已经是很难了,舍弃知见那是更难。
知见是什么?所知障。你能够看破了人生的苦、空、无常,把身心世界放下,只是断烦恼障,没有破所知障。所知障,还要放下知见,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,没有见解,你看法怎么样?没有看法,没有见解,这个时候你入大乘的法门了。所以今天有很多研究经,在这个经教上下功夫,古人眼睛里面看的时候,可怜悯者,成天钻不止。他能开悟吗?他不能,为什么不能?大乘经典是叫你破所知障,结果你天天在增加所知障,而不是破所知障,是增长所知障,你怎么能开悟?我劝诸位同修背经,背经是什么?用这种方法破所知障的,不是叫你去研究的。一再跟诸位说过了,佛所说的一切经没有意思,你要问怎么讲法?没讲法,没有意思,所以它就有无量义。没有讲法是因人而异,有无量无边的讲法。如果它有意思,就一个意思,不能变更,有讲法就一个讲法,不能做第二个讲法,这是佛法经典与世间书籍绝不相同地方。
世间书籍只有一个意思、一个讲法,佛法是无量义,无量的讲法,它是叫你开悟的。悟了之后,你自然就在一切法里头,一一法中,都能见到无量义,所谓是「破一微尘,出大千经卷」,就是这个意思,法法圆融,没有一法不圆融的。哪有像现在呆头呆脑在这里在这边学,都真的统统学成佛呆子,这是大错特错。但是真正能觉悟到苦、空、无常,能够舍离娑婆世界求生净土,可以生凡圣同居土,可以生方便有余土,这是这一段。
底下一段,那境界又提高一层,那可以生实报庄严土,生常寂光土,下一段我们留著星期五再来讨论。我告诉诸位,这部经非常重要,希望你们有认识的同修要转告他,因为这次讲经事先没法通知。我们讲经的时间是固定的,这是长期道场,每逢一、三、五晚上讲《阿弥陀经》,我们《弥陀经要解》讲完了,再讲《疏钞演义》,我们就是这两个本子一遍一遍的来讲,你们自己仔细听,遍遍境界不一样,遍遍境界不一样不就说了,这是无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