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- (第二一五集)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 (第二一五集)  1984/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 档名:01-003-0215

  请看《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》,第四二五页:

  钞【各有因缘者,善根福德,其所繇来,从何发心,均名曰因。而善根发起,必有种种善缘为助;福德发起,必有种种福缘为助,是各有其缘也。】

  这个地方解释『各有因缘』,前面一段给我们说明善根、福德这个因缘是相同的,特别是在本宗,以持名为善根,还以持名为福德,这就是善根福德因缘是相通的。但是要分开来讲也有道理,善根有善根之因、有善根之缘;福德也有福德之因、有福德之缘,这个地方说得很清楚。善根是在发心,我们发的是什么样的心?心发起之后,一定有种种缘来帮助你,才会结果。如果单单发心没有缘来帮助,这个心会落空,得不到结果。福德也是如此,所以福德的发起也是有种种助缘,这就讲的「各有因缘」。

  譬如你发心学佛,发心修学定慧,这是属於善根,虽然发心了,如果遇不到善知识、遇不到同参道友,目标很难达到,善友、同学还有环境都是助缘。修福就更明显了,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福报,福也要发心。佛在一切经论里面告诉我们,布施是一切福之因缘。我们所得的财富、智慧、健康长寿,这是果报,果报不是凭空而来的,是过去生中修积的。修积当然是有因有缘,因是你发心肯修,这是因,你知道这个果报是真实的,你肯修学。因有胜劣,你发的心有勇猛、有散乱,缘也有胜劣,你遇到缘殊胜,果报就特别之好;遇到的缘不胜,果报就差一点。所以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出因果。佛讲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都离不开因果,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。中国俗话常说,「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」。前定,谁定的?自己定,不是别人定的。自己过去修的什么因,这一生得什么果报;这一生修的什么因,来生得果报,一点都不会差错的。即使在战争当中也不会冤枉死一个人,所以真正明白这个道理,确实世间无论是个人、是家庭、是国家,乃至整个世界都有一个定数,定数能不能转?能转。凭什么可以转?说实在话,转的不是因,因不能转,转的枢纽在缘,因缘果。佛法常讲「缘生论」,你只要抓住缘就可以转。

  你们读《了凡四训》,袁了凡先生一生的命运,自己转过来了。从哪里转?从缘上转,不是从因上转。我们如果能把这个缘掌握住,换句话说,一切果报的确操纵在自己手中。每个众生无始劫以来,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,这就是因,十法界的种子统统具足;换句话说,你阿赖耶识里面,有成佛的因、有做菩萨的因、有做声闻缘觉的因、有上天的因、有堕阿鼻地狱的因,十法界种子统统有。现在要问你,我们这一生想结一个什么样的果,这是我们的希望,依照这个希望,我们争取这个缘。譬如我想成佛,如果想成佛,这十法界的因统统有,我有成佛的因,我当然有成佛的可能,这可能就掌握在缘。我专修成佛的缘,其他九法界的缘我都不修,我专修这一个,这一生当中必定成功。连成佛,这是最难的,一生当中都可以办得到,何况其余!这正是古德常讲的「佛氏门中,有求必应」,没有一样求不到的,关键就是你对於因缘果是不是搞得很清楚?道理很清楚,事实上能掌握得住,你就决定成就,求什么得什么。

  疏【问:何故观经发菩提心在第三福。】

  这桩事情我们在讲《观经》时,也详细说明过,莲池大师在此地给我们开示得非常好。发菩提心,照理说那是善根,但是在三福当中它列在第三。

  疏【答:以福有事理,不专事故。】

  发菩提心是『理』,前面两条是讲『事』,此地将《观经》三福都列出来了。

  钞【观经三福:一者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;二者受持三归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;三者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。】

  《演义》有解释,把重点给我们提示一下:

  演【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敬上也;慈心不杀,接下也。】

  这就是回向文里面「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」。回向文我们天天都念,从哪里下手?要怎么做法?上报四重恩就要从孝亲尊师这里做起,下济三途苦就要从慈心不杀做起。这是把具体的行法教给我们,这是补充前面所讲的意思之不足。

  演【修十善业,身舍三邪、口离四过、意断三恶也。此共凡夫行。】

  三福第一福是凡夫福,这是菩萨的根基,菩萨不从这个地方修学,决定不能修行证果,所以这个很重要。「身除三邪」,三邪是杀、盗、淫,一定要离开。「口离四过」,妄语,恶口;绮语,绮语是花言巧语,听起来很好听,其实是有害的,不是有利的,包括现在像歌舞都在其中;两舌,挑拨是非。这四种过失要远离。「意」里面,三毒烦恼就是贪瞋痴,这个范围非常的广大。不但於世间法要离贪瞋痴,出世间法也不能有贪心。所以贪瞋痴一定要断。离开贪瞋痴,那叫三善根,三善根是无贪、无瞋、无痴,世间所有一切善法从这里生的。由此可知,世间所有一切恶法是从贪瞋痴生的,叫三恶,也叫三毒。

  演【三皈者,佛法僧也。】

  我们唯恐初学的同修看到「佛法僧」会把意思错会了,所以我们常常用六祖大师在《坛经》给我们讲的「觉正净」。「佛」者觉也,「法」者正也,「僧」者净也,这是自性三宝,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处。

  演【具足众戒者,道俗备受微细。】

  「道」是修道的人,「俗」是世俗人。无论是修道、是世俗都要守法,都要守规矩。戒律就是法律,就是生活规范,除了佛给我们制定的条文之外,世间的法律规章、风俗习惯、道德观念都包括在其中,是世出世间人都应该遵守的,这社会才有秩序、才有祥和,众生才能安和乐利的生活。

  演【不犯威仪者,三千悉皆不缺也。】

  「威仪」是讲仪表,我们今天讲风度。三千威仪、八万细行,可见得出家不是一个容易事情。为什么在生活上要这样谨慎?因为他是人天师表,是大众的榜样,是大众的模范,所以一举一动都要做出一个好的样子给别人学习。现在出家人在社会上不被社会大众尊敬,原因在哪里?戒行威仪没有了,不讲这些东西。大众平常也放逸惯了,随便惯了,禁不起约束,稍稍有一点约束,他就受不了,这样修行很不容易成就。诸佛菩萨一举一动没有人约束他,自自然然就合乎威仪,这是什么?平常养成这个习惯了。世间法里面,我们在《论语》读到,孔老夫子七十岁「随心所欲不逾矩」。在佛法里面讲,他得到解脱,他得到自在!随心所欲也不犯戒、也不犯威仪,这是修养功夫纯熟。儒家重视,佛家更重视,这是我们要记住的。

  演【此共二乘行。】

  第二条是声闻、缘觉所修的,当然菩萨不能不修,后面一定包括前面,前面不包括后面。

  演【发菩提心者,依无作境起无缘誓,名发菩提心。】

  这个意思讲得深了。「无作」,作是造作,无作的境界就是指清净心。心地里面不起心、不动念,这是无作,起心动念就错了。「起无缘誓」,这个誓就是指四弘誓愿: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。这个愿是自然的,是从真如本性里面发出来的,不是勉强的,这叫无缘誓。缘,拿现在话来讲,条件,没有条件,我发的誓愿没有条件,是一个真正觉悟人本分里面应该要做到的,没有任何条件好谈的。所以这个心一发就是真实的菩萨,不是权教的菩萨,是真正的菩萨。真正的菩萨在圆教里面来说,他的位次是初住以上,远远超过声闻、缘觉,超过太多!我们今天,天天讲发菩提心,那是嘴皮上的发心,确实没发。「众生无边誓愿度」,看到这个也讨厌,那个也不顺眼,我才不度他!这哪里叫度众生?「烦恼无尽誓愿断」,天天在打妄想、天天在搞贪瞋痴,不但没断,天天在增长。由此可知,四弘誓愿天天念,早晨念一遍,晚上念一遍,都是假的,没有一句是真的。如果这四愿发的是真心,真实的,那就恭喜你,你就证得圆初住菩萨。圆初住菩萨,《华严经》上讲的法身大士,你是真心,这个不是普通人。

  所以它列在第三条有道理,为什么?二乘人没有菩提心。阿罗汉、辟支佛没有发普度众生的心,不是他不度众生,众生去找他,还要看他高兴。你去向他请教,他看你不错,有缘,他就教你;没有缘,他理都不理你。换句话说,阿罗汉、辟支佛度众生是有条件的,菩萨度众生是无条件,这就不一样。所以菩萨有菩提心,二乘没有菩提心。底下一句解释深信因果:

  演【实相不二而二,立因果殊,二而不二,始终理一,信此因果方名为深。】

  这是解释一个「深」。信因果,我们都信,我们学佛的人哪个不信因果?都信。虽信,深度不够,为什么?因为自己还不能认真去断恶修善,这就是信的深度不够。譬如佛给我们讲财布施得无匮乏的财富,我们今天有财,肯不肯布施?还是不肯,对佛这个话相不相信?相信,相信为什么不做?不够深!佛说的话是真的,可惜我们不是真正相信。真正相信,你这一生的日子会过得非常幸福,确实得到自在。法布施得聪明智慧,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。这三种布施,在今天我们都有能力修。

  福报,诸位要记住,留在晚年享,这是最有智慧的人。年轻不要把福报享尽,到老年受苦,那是真苦!年轻受一点苦,不在乎,有精神体力能抵抗得了;老年衰老,没有人照顾,那的确很可怜。我们要想修晚年幸福,现在首先要修布施、要学敬老尊贤,我们对老人尊敬,这是修因,到将来我老了,年轻人就尊敬我!我现在看到老人都讨厌,等到我老了,人家看到我就讨厌。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报,丝毫不爽。所以看到老人想到我将来会老,看到老人很可怜,我将来跟他一样,甚至比他还可怜。所以一定要照顾老人、帮助老人。这是你现在修因,你将来会得到果报。所以因果要深信。

  这个地方的确是有深度,这个深度,菩萨才能契入,我们一般人还做不到。「实相不二而二」,不二里面建立二法,因果是二法,「立因果殊」,立是建立,殊是不一样,有因有果;「二而不二」,虽然讲因与果,说实在话,因跟果是一桩事情,因中有果,果中有因,果又是底下一个因,辗转无有穷尽,「始终理一」,一个道理。「信此因果方名为深」,必须真正深入大乘才会彻底觉悟,晓得宇宙人生世出世间因果的真相,对於修学才真正能够断疑生信。

  演【读诵大乘,修三智解,运圆乘行。】

  「三智」是一切智、道种智、一切种智。求三智用什么方法?用读诵。诸位要知道,读诵目的是在修戒定慧三学,是三学同时完成,真正用这个方法得到定,自然就开慧,这个慧是根本智。读诵的目的是修清净心,决定不允许有一个妄念。如果你读经容易打妄想,你就持咒,咒没有意思,你没有办法打妄想。读经要是没有妄想的读,不起心、不动念,他修定。我念一个小时,我一个小时里没有妄想分别执著,这个心就定一个小时;念两个小时,这个心就定两个小时,修定、修清净心,读经的目的在此地。修清净心,那就是功德;一面读经,一面想里面的意思,这功德就没有了。念得再熟、念得能背诵都没用处,这是属於世间法不是佛法,你所得的利益只是记诵,与性德不相干。要用佛法这种方法来读诵,那就是真正的修德,他与性德相应,这是真实的功德,这是我们要知道的。

  研究讨论是属於后得智,所以在初学是以读诵为主,研究讨论来辅助。如果没有研究讨论,譬如你开智慧要十年,十年的功夫你才能从定中开慧,又加上研究讨论,你可能提前,五年就开智慧,有这个好处,有这样的利益。我们现在在学习的过程当中,是两种方法同时并进;同时并进,诸位同修一定要记住,是以修清净心为主,研究讨论来辅助,这样我们才会得到真实的功德,真实的利益。

  演【以此解行教其行者,名为劝进。】

  我们将自己修行的方法,将自己修行的心得教给别人、劝勉别人,这叫「劝进行者」。

  演【此大乘不共行业也。】

  后面这一福是纯粹大乘菩萨有的,凡夫、二乘没有。第一句是「发菩提心」,我们今天看起来,「信因果,读大乘,劝进行者」我们也有,其实我们只是相似的,不是真的,为什么?没有菩提心。一定要有菩提心,这四句就是菩萨心,没有这四句,底下那三句还是凡夫心。由此可知,大乘佛法确实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。底下一段是问难:

  钞【难谓云何发菩提心,而与上之二者同名曰福。】

  『难』就是有人故意来找麻烦。『发菩提心』,发心是理上的事情,怎能跟前面两条相提并论?前面敬上连下,这是属於事,三归、重戒也都属於事,事是福。发心怎么是福?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来发问。经上虽然是假设,事实上可能有。下面是莲池大师给我们解释:

  钞【今明福有事理。】

  福有事、有理。

  钞【此菩提心,是般若中如虚空不可思量之福,非达摩所斥人天有漏之福也。故前二福犹共凡小,此独擅大乘耳。】

  我们看《演义》的注解:

  演【云何发菩提心而与上二同为福者,谓发菩提心既是善根,则观经前二应名为福,第三发心何亦名福耶。】

  这是把他的疑问给我们具体明白的说出来。发菩提心是善根,不是福。底下答,答得好!

  演【今明福有事理下,以福有人天小果有漏有为之事福。】

  我们一般人讲福都懂得这个,还有更深广的大福我们不知道。

  演【有称性无漏无为之理福。】

  这个我们凡夫不晓得。

  演【今菩提心,正是般若经中,不住相,如虚空不可思议之福,非有为事相之福,故无碍也。】

  这解答就很圆满。菩提心是真心,菩提心是本性,六祖大师开悟,说出他所契入的境界,他说:「何期自性,本来清净」,他入进去之后才发现!「何期自性,本来具足」,具足就是福,一切善根没有一样不具足,这是属於性德不是修德,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没有福怎能生万法?万法里面讲的是事与理,所有一切事相统统是自性变现出来的,即使华藏世界、西方世界依正庄严,统统是自性里面所生的,那怎么不是福?这是称性的福报。所以佛在一切大乘经里面劝我们发菩提心,我们没善根,也没福德,一发菩提心,善根福德都圆满具足。即使十方一切诸佛来赞叹都赞叹不尽,统统具足,它怎么不是福?发心功德不可思议,《华严经・初发心品》讲得太好了。这是大乘菩萨都有的,二乘凡夫没有分。

  钞【然今疏不以配福,而属之善根者何。】

  『今疏』是指这部疏钞。这部《疏钞》把菩提心配在善根里面,没有把它配在福里面,这是什么缘故?

  钞【良以善之与福,别之则二,总之则一。】

  善根跟福德,有时候是有密切连带的关系。中国俗话常讲「福至心灵」,这个人平常很笨,福报一来,他忽然聪明了,这就是说明善根与福德它有连带的关系。真正有福的人,一定有善根、一定有智慧。如果有福,没有智慧、没有善根,这是佛经里面讲的痴福,愚痴。痴福不足以为贵,虽有福报,结果一生还受苦受难,很多!这个世间很多有钱的人,大企业家,苦得不得了!生活也很节俭,省吃省穿,财富很多,都给别人去享福,一生在那里辛苦经营给别人享福。他是不是真的我造福让你享?不是的,他没有这个心也没有这个意思,这是糊里糊涂过一生,这叫痴福。这样的人很多,中国外国都能见得到。

  真正有智慧、有善根的人,他有福报一定叫众生享福,他有这样一个善心,他真正为社会、为大众造福,让大家享福,他的福报就更大了。印光大师生平最佩服的是中国的孔老夫子,孔老夫子起心动念是为国家想、为天下著想、为一切众生著想,没想到自己,一生的修积,那个福报之大,一直到今天他的子子孙孙都被世人所尊重。印祖佩服的第二个人是范仲淹。范仲淹一生自己生活很清苦,出将入相,他是宋朝名宰相,了不起的军事家、政治家。他一生的收入全部做社会公益事业,做到宰相,死的时候连棺材都买不起,钱财统统布施掉了。所以范家一直到今天家道不衰,子子孙孙都好,印祖《文钞》讲,他的家是八百年不衰,祖宗积的德厚!在中国历史上很少见到的,平常人家能维持三代都不多。他们这两家几十代都不衰,这是值得我们去反省,值得我们去效法的。

  钞【别而言之,则菩提心偏属善根;总而言之,则菩提心亦可云福。观经总举言福无碍。】

  这就是莲池大师在本经不把菩提心归在福德里面,而把菩提心归在善根;世尊在《观无量寿佛经》里面把菩提心归到福德里面,都对,都没有妨碍。

  钞【问:宝积大本云:欲见无量寿佛者,应发无上菩提心,复当专念彼国,积集善根,则菩提善根,似为二事,今何直以善根属菩提心。】

  莲池大师《疏钞》的好处,实在讲是非常详尽,把我们众生许多的疑惑都解除了。经念得多,问题也多,为什么?佛在这个经上这样说,那个经上那么说法,麻烦事情就来了。都不念经的人没什么问题,老老实实念佛反而成就得很快。所以教下的法师们很多不如老实念佛的那些老太太、老公公们,他们往生的时候预知时至,站著走的、坐著走的很多。教下这些法师走的情形比不上他们,原因在哪里?经看多了,疑问就多,疑问要不能断除,信心就有障碍。莲池大师这一本《疏钞》,实在讲大主意就是帮助我们破迷起信,建立信心。你有信心,自然就发愿修行。

  这是看到《宝积经》里面的无量寿会,有这么一句话,『欲见无量寿佛者』,你想见无量寿佛,要具备什么条件?『应发无上菩提心』,这是第一个条件;『复当专念彼国』,这就是忆佛念佛,这是第二个条件;『积集善根』,这是第三个条件,要断一切恶,修一切善。具足这三个条件才能见无量寿佛,换句话说,才能往生西方世界。照这个说法,『则菩提善根』好像是两桩事情,前面三个条件,第一个条件是菩提心,第三个条件是善根,好像是两桩事情,不像是一桩事情。莲池大师为什么把菩提心列入善根,这不变成一桩事情?

  钞【答:彼但言善根,此乃云多善根,多之一字,非菩提心,何以当此。】

  莲池大师很高明,《无量寿经》里面只说『善根』,《弥陀经》里面讲的是『多善根』,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」,那是多善根,关键就在「多」这一个字。这个字经上没有,经上只说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」,不能少,当然就多!多,如果不是从菩提心上种的善根,那怎么能算多?答得很巧妙,答得很好。下面又有一个问题:

  疏【问:即持名为多善根福德,此经之外,别有证据否。】

  这是莲池大师所倡导的,古人有争论,他老人家把古大德的意思统统会合起来,以持名为善根,复以持名为福德,持名就是多善根、多福德。问的人说:除了这个经之外,还有没有别的证据?

  疏【答:历历可证,如大悲大品等说。】

  莲池大师确实是世出世法渊博,能提得出证据。

  钞【证善根者。】

  先举这个证明,证明善根。

  钞【大悲经云:一称佛名,以是善根,入涅盘界,不可穷尽。】

  经上的经文很清楚明白,『称名』就是善根。

  钞【又云。】

  还是《大悲经》上说的。

  钞【我灭度后,北天竺国,有比丘名祈婆伽,修习无量最胜善根,已而命终,生於西方过百千亿世界,无量寿佛国,以后成佛,号无垢光如来。】

  这是佛给祈婆伽授记的一段经文,明白的说修善根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是一个有力的证明,《大悲经》上说的。除《大悲经》之外:

  钞【又大庄严经论。】

  这就是《大庄严经》的注解。

  钞【佛世一老人来求出家,舍利弗等诸大弟子俱不肯度,以观彼多劫无善根故。】

  阿罗汉的神通能力只能观察五百世,五百世以外的,他的能力就达不到,他的神通能力就只有这么大。他看这个老人五百世之内没有种过善根,怎么能出家?诸位要晓得,佛世出家的确都是有善根,所以出家之后没有一个不证果,最低限度都证小乘须陀洹果。证须陀洹果在三不退里面就是位不退,永远不会退堕到三途,天上人间七次往来就证阿罗汉。如果没有佛出现在这个世间,他就成辟支佛,决定成就!没有善根的人出家,佛灭度以后有了,现在是比比皆是。我们修一生,也证不了须陀洹果。修行一生,说实在话,一品烦恼都断不掉,能修一生烦恼不增长就不得了!那就很有成就。断烦恼,谈何容易!所以末法时期如果不修念佛法门,不求带业往生,决定不能成就,这是必须知道的。我们看这段文,阿罗汉能力小,看不出他过去生中修善根,有善根。

  钞【佛自度之,即证道果。】

  佛让他出家,给他剃度,剃度之后不久就证阿罗汉果。那些同学们看了都奇怪,这个人没有善根,他怎么也能证阿罗汉果?佛就把这个因缘告诉大众:

  钞【因告大众,此人无量劫前。】

  无量劫前,无量劫前当然阿罗汉没有法子,阿罗汉的能力太有限了。

  钞【为采薪人,猛虎逼极,大怖上树。】

  他是个樵夫,上山砍柴遇到老虎,老虎要吃他,他著急了,爬到一棵树顶上叫了一声「南无佛」,就这一句南无佛种的善根。这个故事在《法华经》上,《大庄严论》是引《法华经》上这段故事。

  钞【称南无佛,以是善根,遇我得度。】

  无量劫之前,被老虎吓到,喊了一声南无佛,无量劫之后遇到释迦牟尼佛,就这一点善根得度了。所以现在这些众生,你们劝他念一声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种子就种下去,也许在无量劫之后遇到什么佛,他就得度了。这是我们能力可以做到的,所以要以种种善巧方便。譬如学佛的人,手上常常拿著一串念珠,人家一看到,阿弥陀佛,你不劝他,他自己会叫,他叫这一声阿弥陀佛,功德无量,他将来一定得度,我们心里有数。所以我们家里门口贴一个南无阿弥陀佛,人家一看到阿弥陀佛,这就行了。我们印的这些阿弥陀佛名号的贴纸,印阿弥陀佛的佛像,同修们都可以请回家。过年了,我们门联就贴南无阿弥陀佛,最吉祥,没有比这个更吉祥的。如果诸位嫌小,就印长的,印跟门联一样大,两边都贴南无阿弥陀佛。我在美国那个房子是到处都贴,有很多同学看到了,不管你从哪个房间看都看到阿弥陀佛。这是自己种善根,也帮助别人种善根,时时刻刻、在在处处提醒自己,这一句佛号不要中断。所以到处都贴,使我们的佛号不中断。

  钞【华严第十回向云:愿忆念无量无边世界,去来现在一切诸佛。】

  『去』是过去,『来』是未来,『去来现在』就是三世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。

  钞【而次云:以此念佛善根。】

  念佛是善根,这又找出一个证明来。

  钞【凡此,皆持名为多善根之明证也。】

  这是多善根的证明。底下《演义》是解释《钞》里面的两句话,第一句:

  演【以是善根入涅盘界,不可穷尽者,以称名善根,不与一切有为相应,乃增长无为,随顺无为之善根也,故入涅盘不可穷尽。譬如有人食少金刚,终竟不消,要当穿骨而出,称名功德直至涅盘,亦复如是。】

  这个解释比喻都很好。我们常说,造一切善业,果报在三善道;造一切恶业,果报在三恶道。念这一句阿弥陀佛,到底在哪一道?三善道、三恶道里头统统没有。所以你称念佛菩萨的名号,与三界六道一切有为法不相应,不得已称之为净业。净业终极的圆满目标是如来果地上的大涅盘,他与这个相应。正是「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」,三福里面讲「深信因果」,通常我不照这个讲法,我就直接讲「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」,这个因果很深,一般菩萨都不知道,知道了,没有一个不念佛的,念佛成佛。同样道理,你念菩萨成菩萨,念天就生天,念什么就成什么,念力之大不可思议。世间人很可怜,他念三恶道,怎么会念三恶道?三恶道的业因是三毒,你心里常常念贪,就是饿鬼道;天天念瞋恚,就是地狱道;念念愚痴,就是畜生道。愚痴是邪正、善恶、真假搞不清楚,那是愚痴,糊里糊涂过一生,这就是畜生道。所以,念三恶道多,念贪瞋痴的人多。第二句:

  演【修习无量最胜善根者,无量言其广大,最胜言其微妙。以称性之修,一修一切修,广无涯畔,妙不可测故。愿忆念无量无边世界,是横遍一切处,去来现在一切诸佛,是竖遍一切时,所谓一念一切念,一切念一念也。】

  这就是通常所讲「称性起修,全修即性」,所以这个善根福德不可思议。我们念佛的同修,特别是修持名念佛,如果你真正做到一心称名,你所修积的善根福德就像经上所讲的。上面这是引用经论说明持名念佛是善根,没错。持名念佛何以说又是福德?底下这一段给我们举出证据:

  钞【证福德者。】

  证明持名念佛是福德。

  钞【大品般若经云:若人散心念佛,亦得离苦,其福不尽,况定意念。】

  『散心』不是专心,不是一心。平常散念,有的时候是有口无心,在那里唱这句佛号,这叫散念,散念也有福。

  演【散心念佛,是著实忆持,著实体究。未入一心者,非如今人全不著意,徒事唇舌也。】

  『散心念佛,亦得离苦,其福不尽』,散心是对一心而说的,没有证得一心。没有证得一心之前,统统是散心念佛。散心念佛就是《无量寿经》讲的「一向专念」,没有得一心,他的标准是「著实忆持」,是真的在念,是真正的在「体究」,体是体会,究是参究。他不是研究,研究是第六意识,不用心意识,这叫参究,也就是专心,一心一意的称念,没有得一心不乱。换句话说,能伏烦恼,没有断烦恼,断烦恼才叫得一心,确实把烦恼伏住了。念佛、念经都要有这个功夫,才得福报。「非如今人全不著意」,这讲有口无心。有口无心不能说没有福报,也有福报,这一生不能往生。跟前面讲的樵夫一样,被老虎追急了,喊了一声南无佛,要等到无量劫以后才能得度,这一生不能成就。如果想这一生成就,散心念佛行,散心念佛是功夫成片,能够生凡圣同居土,此地散心是这个意思。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哪有说没有福?没有福报,怎么可以生西方极乐世界呢?这是讲散心持名的标准。

  演【定意念佛,是既得事一心。】

  这实在是不容易,『事一心』是什么境界?见思烦恼断了,不是伏。伏是功夫成片,见思烦恼断了,等於小乘的阿罗汉,这样的功夫。

  演【而复於定心中,念念忆持,心心研究者。若是理一心,则是离念境界,既已无意,兼亦不止是定也。】

  事一心不乱,见思烦恼断了,在定中这一句佛号依然不间断、不夹杂,这样能念到理一心不乱。理一心不乱是分破无明,尘沙烦恼也断了,无明烦恼也破了几品,他还念不念?还念这句阿弥陀佛,一直念到底。即使他念到究竟圆满成佛了,他还念不念?他还念,这就是况定意念佛。一切诸佛,没有一尊佛不念佛的,所以这个法门不可思议。成了佛再念佛,这是大慈大悲,给我们做个榜样,这是度化众生的。我们看到佛都念阿弥陀佛了,那大概阿弥陀佛是不错,我们念他不会有问题,诸佛都念阿弥陀佛!我们当然应该要念阿弥陀佛。这是佛教给我们念阿弥陀佛的手段。不仅是释迦牟尼佛念阿弥陀佛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,没有一尊佛不念阿弥陀佛的。

  这是举《大品般若经》所说的证据,念佛是福德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