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(第一八五集) 1984/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:01-003-0185
请看《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》,第三八四页:
演【思尽还源者,即所谓体究之极,於自本心忽然契合也。】
这是相当深的功夫,佛门所有宗派法门都离不开这个原则。「还源」,源是源头,就是真如本性。我们凡夫、二乘、权教菩萨不能见性,根本的原因就是他有思,有思就是有妄想。「思尽」就是妄想断尽了,妄想断尽才能明心见性。
教下用的方法跟宗门里面所用的,表面上看是不相同,宗门著重在参究,所谓「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」,叫你把一切妄念统统放下,用这种方法确实是根性很利的人。根性很利不是讲世间很聪明的人,很聪明那是世智辩聪,不见得是根性很利。他真正能放得下,这个根就很利,才可能用这个方法契入。如果妄念多,妄念多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很会想,他会想东想西,一天到晚胡思乱想,这样的根性不适宜参禅,适宜去研究教。研教,诸位要知道,世尊当年在世,不是教每个学生无论是在家出家,要把佛所讲的一切经典统统研究,没这回事情。佛当年讲经并不是有计划讲的,从浅而深,按部就班,没有。佛并没有一个教学计划,并没有一个教学的次第、程序,而是什么样的人来,他就用什么方法教他。他的方法是应机施教,因材而教导,他是什么样的材料就用什么方法来教他。因此,遇到佛的人向佛请教,佛教他这个法门,他就是一个法门用功到底,换句话说,佛的学生个个都是一门深入;并不是一切法门都通达,没这回事情的。为什么?唯有一门深入才能做到「思尽还源」,这才能见得了性。这个「思」,他是给你一个范围,让你在范围里面去思,思到无可思的时候就见性。一切经典,你都去研究、都去思考,那就完了,这一生决定不能成就。这个原则我们一定要知道。
中国自古以来,寺院丛林都有独特的学风、道风,崇尚某几部的经论。华严宗以一部《华严经》为主,与《华严经》有密切关系的经论做为辅助,一个宗派总是以一部经论为主。宗派里面经论最多的就是法相唯识宗,有六部经十一部论。净土宗自古以来只有三经一论,论就是《往生论》,天亲菩萨作的,到现代由於祖师大德之补充才有五经一论。
此地这个「思」字,是不是去思考?去研究?不是的。如果用思考、用研究,完全落在第六意识。用第六意识来修行,最高只能得九次第定证阿罗汉果,不能见性。也就是说,我们用第六意识心来念佛,可以得到事一心不乱,这是最高的,理一心不乱是达不到的。因此,这个「思」是菩萨修学的思慧,闻思修三慧这才能还得了源。
思慧,我们一定要知道它真实的意思,它不是用思考,而是用的什么?「体究」,体是体会,这个非常之亲切,研究思考就疏远了。研究思考是第六识,体会、体究是用真如本性,就是用真心,不是用妄心,真心离念,所以它是直觉的。也就是说,一接触就明了,这叫做「思」。并没有通过思考,眼见色、耳闻声,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,一接触就明了。从接触这个意思,称之为「闻慧」;从明了这个意思,叫做「思慧」;从破迷这个意思,称之为「修慧」。可见得接触、明了、不迷,一桩事情,三慧是一次完成的,并没有次第,不是先闻,然后再思、然后再修,不是的。若是次第,那是二乘、权教菩萨都有的,不能说是三慧唯独菩萨才有。三慧是一次完成,没有次第,此地说的是明心见性的大菩萨,普通人没有。
我们看了这一句,如何用在我们自己修行的功夫上,这就很重要了。要怎样用?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劝勉同修念经,念经就是修学菩萨的三慧。我们眼根看到经本,接触就是闻慧;接触之后专心读诵,不起妄想,这就是修慧;经文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就是思慧。不要求经里头什么意思,只一味的去念,这个方法就是闻思修三慧一次完成。念经,这是不可思议的法门,三学、三慧都是一次完成。
可惜你现在没有还源;没有还源,你那个思没尽。几时你这个念头尽了,尽了是无念了,无念无不念,念无了、不念也无了,无念无不念就还源了。我再告诉诸位,你做到无念了,拿我们这个标准来讲,就是事一心不乱,你得到念佛三昧,无念是定;念没有了,无念也没有了,那是慧,那是还源,那就是理一心不乱,这才到思尽还源。「於自本心」,本心就是你的真心,你的本性,真如本性。「忽然契合」,这就是禅家讲的明心见性,忽然见性。见了性是什么样子?我再告诉诸位,《无量寿经》经题就讲得很好,就是「平等清净觉」。你要晓得见性人什么样子?见性人的心绝对清净,绝对平等,觉而不迷,那个人就见性了;见性成佛,他就成佛了。《无量寿经》那个题目太好了,修学的原理、目标,修行的方法、境界,在一个题目里面就全都显示出来,所以「清净平等觉」这五个字就是我们用功的目标。思尽还源,就是思无所思了。
演【思无所思者,即念而无念,是离念境界,所谓远离微细念故。得见心性,心即常住也。又复此即不思之思,是任运清净之意,故佛果第七,亦名为意。】
思尽还源之后,乃是「念而无念」,念与无念是一不是二。我们今天没到这个境界之前,这是凡夫,当然二乘权教菩萨也不例外,念跟无念是二不是一,生与无生也是二不是一,烦恼跟菩提是二不是一,生死跟涅盘也是二不是一,禅家讲全都落在二、三,这是迷,这是不觉。如果真的与真性契合,跟诸位说,万法归一,「一」才清净、才平等,「二」哪来的平等?落在二就是迷,一才是觉。本宗特别提倡「一心不乱」,「一」就是觉,就是清净,就是平等。要怎样才能达到一心?必须把一切分别执著舍掉,你才能达到。佛在经论上常说,凡夫为什么不能成就?连《了凡四训》里面中峰禅师都说过,「著相修福」。著相修福,所得到的是三界六道里面的福报;著相修福,念念都在分别计较,不能做到三轮体空。三轮体空,修福修不修?修;虽修,跟没修一样,心里干干净净一尘不染,那叫真修。
「思尽还源,思无所思」,这是佛法很高的境界,是圆教初住菩萨、别教初地以上的境界。你证得这个境界,就是净土宗讲的理一心不乱。但是净宗最大的好处不在理一心,如果以理一心为标准,净宗就不足以可贵了,为什么?其他的法门也都是这样的标准。它最为可贵的就是带业往生,没有到这功夫,烦恼一品没断,他也能往生,这是净土宗的特色,是其余宗派法门里面所没有的。唯有如此,这个法门才能够普度一切众生。
这一句,这是「离念境界」,「念」也是有念跟无念,离有念、离无念,这才叫真正的离念。单单念「有念」不行,念「有念」,你还落在「无念」里头,「无念」也不可以,「无念」也要把它舍掉。「所谓远离微细念故」,这样才能见性,微细念就是尘沙惑。菩萨到明心见性是见思烦恼断了,尘沙烦恼也断了,再破一品无明就见一分真性,就是「得见心性」,破一品无明才能见到心性。「心即常住」,这个时候你的心不会动了,不会被外面境界动了。像我们现在这个心不行,人家赞叹一句很欢喜,骂一句就生烦恼,气好几天,这就不行!心会被外面境界动。真正见了性的人,心不动,绝对不会为外境所动。到这个境界,我再告诉诸位,命运没有了,风水也没有了,这统统没有了,这全叫世间法。你在一切境界里无不自在,你得大自在。也就是《楞严》所说的「若能转境,则同如来」,这个时候转境,不是境转我,是我转境了,则同如来。
下面又是一个解释法,思无所思「即不思之思」,他有没有思?有思。有思为什么说他不思?「思」是第七识(末那识);不是末那起作用,这就是「无思之思」,而是真性起用。真性起用跟八识五十一心所起用,在表面上看不出来,你看好像都是一样的。佛也有笑,也有生气,也有骂人的时候,也有赞叹人,他跟我们有什么两样?你从表面上看真的没有两样,但是骨子里绝对不一样。我们凡夫是心心所起作用,他是真如本性起作用,也就是说他喜怒哀乐统统是清净的,统统是不染的,统统是平等的,这就是人家的功夫。既是清净平等不染,为什么有这些表态?那些表态都是度众生的,就好像唱戏,剧本写这一段一定要生气,你不生气也不行,装个生气的样子,他是在台上表演,不是内心的,是表演给别人看的,是启发别人的,所以那是度众生的手段,这就是「任运清净之意」。《开经偈》里面讲「愿解如来真义」,如来的真实义是清净意,跟我们不一样。
「故佛果第七,亦名为意」,如来果地上,「第七」在相宗里面就是平等性智,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,平等性智就是如来果地上的第七意识,第七末那识,是这个意思。其实这种分别讲法,都是为我们凡夫的。因为初住以上就不分别,你还跟他讲这些,那个毫无意义。初地以上,实没有法子讲经了,是无功用道。凡是言说这些讲解都是初住以前的,见了性还有什么好讲?没好讲的。那时候修行完全是任运而修。注解都介绍过了,我们把前面这个文合起来念一念:
钞【筹量名意,世人起於意识,念念逐外筹量,是邪思惟也。】
不但六道凡夫,实际上包括声闻、缘觉、权教菩萨,统统用八识五十一心所;换句话说,他的知见不正,属於邪思惟。
钞【旋其意识,扣己而参。】
『旋』就是回头。我六根不缘外面六尘,回过头来缘六性,眼见色性、耳听声性,乃至意知法性,六尘就变成六性,尘是染污的,性是清净的、不染的,这是最上乘的功夫。诸位晓得,这个与净土的关系太大了,净土就是「心净则土净」,用这个方法来修学。
『旋其意识』,怎么旋法?我们知道,佛在经论上告诉我们,阿赖耶识是落印象,印象落在里面就好像它是一个资料库、仓库一样,它都收集起来,它有集起的作用。如果我们不落印象,那就了不起,就是佛与大菩萨,没有资料给你记录保存。只要有资料记录保存就有果报,善的种子一定有善报,恶的种子一定有恶报,善恶报应丝毫不爽,你能逃得过吗?逃不过。为什么?落印象。见色闻声统统落印象,全部都有记录。这个记录是自然的记录,不是别人给你记录,起心动念阿赖耶识里头都有印象,这是阿赖耶的作用。末那的作用是执著,第六意识的作用是分别,前五识是了别、是明了。譬如我们眼看,看外面明明白白清清楚楚,有没有分别?没分别。谁分别?第六意识分别。如果我们不用第六意识,我们常讲没注意,没注意看,看是看到了,看到没看清楚,没注意!「注意」这个名词是从佛教来的,把第六意识注进去,第六意识注在眼识里面,那眼就看清楚了;注在耳识里面就听清楚了。要是没有注意,视而不见、听而不闻,为什么?意识没有用在那上面。
我从前刚刚学佛的时候,还没有出家,我住在北投。演培法师在善导寺讲经,那时候他是住持。晚上听完经,我都是乘火车回去。在火车站等火车,有的时候一面等一面在看书,看书的时候,火车来了、走了都不晓得,怎么好久这车都没来,一看钟点已经走了好几班车。座位后面就是火车,来来去去那么大的声音,只注意看书,把车忘掉了,没注意那个车。所以「注意」这个术语是从佛经上来的。日常生活当中很多术语都是从佛经上来的,你才晓得佛法对我们的生活与文化有多么大的关系。
把意识回过头来,就怎么样?我不分别,我不执著。我看得很清楚,但是不分别;听得很清楚,我不执著,这就回过来了。你在境界里还是分别执著,你就随著境界去了。你能在一切境界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这是慧;没有分别执著就是定。定慧等持,是这样修法,不是修定一定要盘腿面壁,那种定不管用。定慧等持就是定慧同时修学,在哪里?日常生活当中,处事待人接物之间。无时无处不是修定慧的时候、不是修定慧的场所,道场在哪里?没有一处不是道场。要在生活当中去修定修慧,这个定就是不分别、不执著。转识成智,六七因上转,阿赖耶跟前五识是果上转,不必注意那些,只注意第六识、第七识。「旋其意识」就是第七、第六,真正会旋就是一切法里头不分别、不执著,这个对自己有决定的利益,有决定的成就。一切虚妄分别执著,对自己有决定的害处,决定不会成就。於别人的利害很微薄,对自己的利害太大了。『扣己而参』,这句话是认真的参学。
钞【思之又思,思尽还源,思无所思。】
这是讲功夫成就。告诉你从「旋其意识」到「思尽还源」,也就是从初下手一直到功夫成就,不能离开这个原则。诸位要想真正有成就,我们今天就用这一部《弥陀经》、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你决定可以得一心不乱,决定可以明心见性,决定可以成佛作祖,只要你把妄心舍尽。我一天到晚就念这一部经,就念这一句阿弥陀佛,我心就死在这个地方,其他一切妄念统统放下,统统没有了,我什么都不要了。不但世间法,我不再去想它、不再去分别执著;出世间无量的法门,我也不想它,我也不执著了,彻底放下了。古人讲「真歇了」,歇就是舍掉,真正舍掉了。每天念这部经是扣己而参,每天念这句佛号也是扣己而参,功夫就一直用下去。「扣己而参,思之又思」,在我们本宗就是老实念佛;功夫自自然然成就,不带一丝毫勉强,那就是「思尽还源,思无所思」。你从事一心证得理一心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上上品往生。
钞【全身即寿即光,何论彼佛此佛。】
『彼佛』是阿弥陀佛。『此佛』,实在讲不是指释迦牟尼佛,是指我自己。为什么?自他不二!自他是一不是二,是一佛不是二佛,那哪有不成佛的道理?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,你自己本身就成佛了,你所成的佛跟阿弥陀佛无二无别,功夫真正到达这个地方。平素我们要特别注意的,不要胡思乱想。我们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搞生死轮回,什么原因?就是喜欢乱想。从今以后,我们把这个病根找到,我们对准这个根本来治疗,把所有的精神心力都用在经上,用这个方法。经典也不搞太多,守住一个小范围,专精就是「思之又思」,就在这个范围里头。水到渠成就是「思尽还源」,不要等到西方极乐世界,就在现前。我们还没去,没有去,我们现在这个肉身已经就无量寿、无量光了。为什么?心地清净就放光明,无量的清净就无量的光明。功夫成片的上品就生死自在,生死自在就没有生死,没有生死就是无量寿!所以无量寿、无量光不必等到西方极乐世界,现前可以证得。这是真正不可思议的法门。
◎【二显德】
解释「阿弥陀」这个名号的意义。
◎【初名含多义。二道成远劫。】
经【舍利弗。彼佛光明无量。照十方国。无所障碍。是故号为阿弥陀。】
疏【无量已如前释。】
『无量』这个意思,前面曾经解释过。
疏【然未知无量得名之故。】
佛这个名号为什么要用『无量』?
疏【今谓是光明寿命,二皆无量也。】
「阿弥陀佛」这个名号,依照梵音来翻译,「阿」翻作「无」,「弥陀」翻作「量」,「佛」翻作「觉」。阿弥陀佛,完全用意思来翻,是「无量觉」。『无量』的意思,没有法子说得尽,说得尽怎么可以叫无量?说不尽的。无论是哪一桩,你想得到的也好,你想不到的也好,统统是无量。释迦牟尼佛把无量义归纳成两大类:一类无量寿,一类是无量光。寿是代表福,光是代表智慧,就是他的福德、智慧无量无边。拿现代话来讲,「光」是代表空间,遍照十方;「寿命」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竖穷三际。整个宇宙、整个法界就是这一个名号,这个名号全包括了。你想想看,哪一样东西能超越时空?这个名号不可思议。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这个经题也是非常究竟圆满,一句阿弥陀佛把它包括了。无量义里面最重要的是寿命,如果没有寿命,什么样的无量都落空了,谁去享受?没有办法享受了。所以一切无量里面,寿命为主,你有寿命,一切无量才有真实的受用,才能享受;没有寿命的话,什么样无量与你都不相干,没用处。我们称阿弥陀佛为无量寿佛,就是无量义里面以这一义为主。在本经先讲「无量光」,把最主要的意思放在后面,这是佛说法一贯的作风,最好的、最殊胜的都摆在后面唱压轴戏。光明智慧就不得了!
疏【光明者有二,一者智光,二者身光;复有二义,一者常光,二者放光;又光所因,复有二义,一是万德所成,一是本愿所致。】
钞【先释光明也。】
「无量」里面,佛说了两个意思,无量光、无量寿,先解释『光明』。
钞【智光身光者,如卢舍那,此云光明遍照。自受用身,照真法界,是名智光。】
《华严经》上讲,佛有三身,第一个是法身,梵语称为「毗卢遮那」,翻成中国意思是「遍一切处」。「遍一切处」是个理,就是哲学所讲的「宇宙万有的本体」,佛法里面不讲本体,讲法身,法身就是哲学所讲的本体,本体遍一切处。因为一切处都是这一个体变现出来的,它叫做本体。好像我们做梦,梦中有许许多多的境界,梦从哪里来?梦是心生的。心就是梦的本体,没有心决定不会有梦。当你做梦的时候,全梦即心,全心即梦,整个梦境就是你的心,心的现相。梦中所有一切境界,你喜欢的人、你讨厌的人,全是一个心变现出来的。你有讨厌、有喜欢,是你迷了自心才会有这个现相;如果你觉而不迷,就没有这个现相。
不迷,你一定看到所有境界是平等的,所有境界是清净的。自己到底是觉是迷,用这个角度来衡量,很容易观察出来。我修行的功夫有没有进步?如果有进步,我分别执著一年比一年轻,一年比一年淡薄,也就是心地一年比一年清净、一年比一年平等,这是有进步,这是很好的现象。虽然很用功修行,分别执著还是那么重,喜欢那个人仍很喜欢,讨厌的还很讨厌,这个就没进步。虽然天天在念佛,没进步。觉才是进步,迷就是不进步。不进步,功夫用得再多,说老实话都是白用,没用处,充其量修一点来生的福报而已,这是六道里面的痴福,不是真正智慧。於一切人事要看得淡,不但佛法如此,儒家的教学也是「君子之交淡如水」,如水是很平常,这个交情才能长久,才能不变,这都是古圣先贤教给我们处事待人接物的原理原则。
法身,就是你真正体究到了极处,豁然开悟,尽虚空遍法界是我自心变现的,我在哪里?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一法不是我,我就是虚空法界的全体,我执破掉了,没有了。我执是执著这个身是我,除了我这个身之外都不是我,他不晓得尽虚空遍法界原来就是我。「我」有没有?有,有真我,真我是法身,没有一样不是的。一切有情众生是我,一切无情众生也是我,这就是彻底觉悟证得清净法身了。证得这个境界,诸位想想看,你还有没有生死?决定没有生死了。生死的现象是什么?是我在里头起了变化。决定没有生死,也没有轮回,也没有六道,也没有十法界了,这个时候叫什么?叫一真法界。迷了才有十法界,才有六道轮回,觉悟就没有了。
其次是「报身」,梵语是『卢舍那』,翻成中国的意思是『光明遍照』。诸位想想,怎么会体认到尽虚空遍法界是你自己,这就要靠智慧。我们在做梦,一下醒了,「我刚才做了梦,梦里面所有统统是我自心变现的」,这有智慧,他晓得了。佛今天告诉我们,我们要往这上去体究,尽虚空遍法界确确实实是自己,是一个整体,在这一个整体里面确实是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,那是真的,是事实真相。为什么会有障碍?障碍就是一切众生虚妄分别执著,迷了才有障碍,悟了没有障碍。迷了处处成障,悟了的人是事事无碍。悟了,知道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;迷了,才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他不晓得有多少相!这里面就起无量的分别、无量的执著,是无量的烦恼、无量的痛苦、无量的业报,搞这个东西,很可怜!怎么唤都唤不醒,他迷得多深!所以,一定要求智慧。法身是体,报身是慧。佛法的教学是以智慧为目标,自始至终都是要开智慧,佛法的宗旨是无上正等正觉,佛法所求就是求无上正等正觉,这就是圆满的智慧。
演【自受用身照真法界者,乃无相之身。】
报身是不是我们的身体?不是的,报身是智慧,所以报身是智身。在《华严经》里面讲,佛有十种身,十种身是三身展开来说的,十身归纳是三身。三身跟十身是无二无别,不增不减,十身不多,三身不少,开合不同。这是无相之身。
演【以功德智慧为体,故照一真法界。】
我们今天求智慧,我们今天修功德,这是修什么?修自己的报身。经上常讲法身慧命,「法身」就是修自己的毗卢遮那,「慧命」就是修自己的卢舍那。毗卢遮那、卢舍那都是自己,都不是外人。为什么要求慧?为什么要修积功德?长养自己的报身。而这个报身,你只要修一分就有一分的作用,修两分就有两分的作用。你对宇宙人生的观察,会一天一天不相同、一年一年不相同,佛门讲境界不一样,你的境界逐渐提升,境界的提升就是你报身的长养,报身能培养得好。
佛是应化身,我们是业报身,造业受报而来的。怎样把业报身转变成应化身,这是佛法教给我们的;除了佛法之外,世间法没有这个道理。这就是云古禅师在《了凡四训》里面讲「义理之身」,转过来了。凡人之身都有命运,义理之身可以格天,当然能够改造命运,能够超越命运。他那个讲得还浅,这里讲得深、讲得究竟、讲得彻底。我们自己要懂得修自己的报身,修自己的法身,我们这个身不必转,自自然然就变成应化身,跟诸佛如来一样,在这个世间示现就不相同,自己可以做得了主,自己很自在。这是「功德智慧为体,故照一真法界」,自受用。
钞【他受用身,遍照大众,是名身光。】
演【他受用身遍照大众者,乃有相之身。以色心为体,为十地菩萨现起,故遍照大众。此约身智分释。】
自受用里面无形无相,它是智慧。他受用就有身有相、有色有相,帮助别人觉悟。诸佛如来成佛之后,佛有没有身形?佛没有,这一点诸位要知道。成就三昧的人就没有身,因为他的身可以变化,他能随意变化,你不能说他是男的、女的、老的、少的,不能讲。观音菩萨到底是男是女?那没有法子讲,因为他可以随意变化,想变什么身就变什么身,身自在。我们现在身不自在,不能变。
严格讲,见性的菩萨,也就是圆教初住以上,这是证得报身,念佛人是念到理一心不乱,这时候你的能力,就像《普门品》所说的,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,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样的身形,现身自在、寿命自在、智慧自在、福报自在,没有一样不自在,这才叫究竟圆满,样样自在。这样殊胜的果报是修来的;虽然是性德,性德要是没有修德,你的性德显不出来,一定要有修德。修什么?不是修外面,修自己的自性,这句话比什么都重要,修内里面的自性。内里面自性是什么?《无量寿经》经题上「清净平等觉」,就修这个。所以,现这个身是遍照大众的。
由此可知,诸佛菩萨随类现身,他的身是什么用处?身是他受用。自受用不要身!再告诉诸位,因为自受用不要身,所以他没有病苦,他也不老。有身才会有病,才会有老死,他身都没有,拿什么去老死?拿什么去病?什么都没有了。我们世间的高级凡夫无色界天人,他没有出三界,他看到有身就有麻烦,身也不要了。老子也说:「吾有大患,为吾有身」,我有很大的忧患,因为我有个身体。我没有身体多好、多自在!所以这个身是很大的累赘,很大的负担。
诸佛菩萨自受用没有身这个概念,身是什么?身是他受用的,与自己不相干。诸位要是把这个念头转过来,你现在这个身就从业报身一下转变成佛菩萨的应化身,就看你会不会转。这一转变过来,我这个身是为了度化一切众生,是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、离苦得乐的一个工具。这个身舒不舒服与我不相干,我根本就没有这个东西,这是一个帮助众生成佛脱离轮回圆成佛道的一个工具而已。这个观念转过来,你的身体、寿命、福德,全部与你统统不相干。所以一定要会转,何必牢牢执著这个身体?为什么不把这个身体奉献出去,送给这一切众生?上供养一切诸佛,下布施给一切众生,这个身就没有了。身没有了,身附带的病也没有了,苦也没有了,烦恼也没有了,忧虑也没有了,全部都没有了,你看你多自在!学佛要从这些地方学。这叫做遍照大众。
钞【又涅盘云:琉璃光菩萨,放身光明。文殊言:光明者,名为智慧,则事理圆融,身智不二也。】
凡是光明所照之处,处处皆光,物物皆明,没有一样不光明,尽虚空遍法界就是自己的报身,这是自受用的报身,自他不二,就是『身智不二』。
演【光明名为智慧者,若身光不是智慧,则同土石木偶无情;若智慧不即身光,则智慧有所不遍。故身光之事,即智慧之理,圆融不二也。此约身智合释。】
前一段是身跟光分开来讲,这一段是合起来讲,合起来讲是一不是二。这个事相,我们愈来愈明白了。我们今天理上明白了,事上认真的去修学,这就是菩萨摩诃萨,即凡成圣,我们到这个世间来是凡夫,现在摇身一变就变成佛菩萨,就变成圣人。心心契入这个道理,使这个道理圆圆满满的用在我们实际的生活上。所有一切境缘,境是物质环境,缘是人事环境,没有一样不清净,没有一样不平等,顺境也好、逆境也好,顺心也好、违心也好,统统是清净平等,为什么?是在你智慧光明照了之下。知道一切境界全是自性变现,所现的境界当中,无量无边的人事有觉有迷。你现在跳出来了,跳出来是看戏的人,不是演戏的人;没有跳出来的,是在舞台上演。现在我积极出来了,出来看戏。佛菩萨是看戏的,六道轮回里是演戏的,演戏的人迷,看戏的人不迷。演戏的人,把假戏当真,他迷了;看戏的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。
观察这些有情众生,看他可以觉悟的就帮助他、点醒他,这叫度化;不能觉悟的、点不醒的,也跟他结一个善缘,结善缘是给他下个种子,等待机缘成熟。这个机缘不一定是这一生成熟,也许来生,也许后生,也许无量劫以后。在我们看起来无量劫很长,在佛菩萨是念劫圆融。我们今天觉得时间有长短,是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,其实跟你说真的,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,时空都是假的。
念念智慧光明遍照法界,法界是自己一体,这就是「圆融不二」。不但是智之理,也是事之理,入这个境界就叫证得一真法界。一真法界是《华严》所讲的,用什么方法去证得?一心。一心是能证,一真是所证,能所不二。所以《弥陀经》无异於《华严经》,《弥陀经》的修行结果就是《华严经》的一真法界。古人把《无量寿经》称为中本《华严》,《阿弥陀经》称为小本《华严》,是很有道理的,这个有根据,不是随便乱说的。
结论讲『事理圆融,身智不二』,这是讲智光、身光,就是光明的前面两个意思;后面又说两种,常光、放光,这是底下一段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讲到此地。
请看《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》,第三八四页:
演【思尽还源者,即所谓体究之极,於自本心忽然契合也。】
这是相当深的功夫,佛门所有宗派法门都离不开这个原则。「还源」,源是源头,就是真如本性。我们凡夫、二乘、权教菩萨不能见性,根本的原因就是他有思,有思就是有妄想。「思尽」就是妄想断尽了,妄想断尽才能明心见性。
教下用的方法跟宗门里面所用的,表面上看是不相同,宗门著重在参究,所谓「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」,叫你把一切妄念统统放下,用这种方法确实是根性很利的人。根性很利不是讲世间很聪明的人,很聪明那是世智辩聪,不见得是根性很利。他真正能放得下,这个根就很利,才可能用这个方法契入。如果妄念多,妄念多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很会想,他会想东想西,一天到晚胡思乱想,这样的根性不适宜参禅,适宜去研究教。研教,诸位要知道,世尊当年在世,不是教每个学生无论是在家出家,要把佛所讲的一切经典统统研究,没这回事情。佛当年讲经并不是有计划讲的,从浅而深,按部就班,没有。佛并没有一个教学计划,并没有一个教学的次第、程序,而是什么样的人来,他就用什么方法教他。他的方法是应机施教,因材而教导,他是什么样的材料就用什么方法来教他。因此,遇到佛的人向佛请教,佛教他这个法门,他就是一个法门用功到底,换句话说,佛的学生个个都是一门深入;并不是一切法门都通达,没这回事情的。为什么?唯有一门深入才能做到「思尽还源」,这才能见得了性。这个「思」,他是给你一个范围,让你在范围里面去思,思到无可思的时候就见性。一切经典,你都去研究、都去思考,那就完了,这一生决定不能成就。这个原则我们一定要知道。
中国自古以来,寺院丛林都有独特的学风、道风,崇尚某几部的经论。华严宗以一部《华严经》为主,与《华严经》有密切关系的经论做为辅助,一个宗派总是以一部经论为主。宗派里面经论最多的就是法相唯识宗,有六部经十一部论。净土宗自古以来只有三经一论,论就是《往生论》,天亲菩萨作的,到现代由於祖师大德之补充才有五经一论。
此地这个「思」字,是不是去思考?去研究?不是的。如果用思考、用研究,完全落在第六意识。用第六意识来修行,最高只能得九次第定证阿罗汉果,不能见性。也就是说,我们用第六意识心来念佛,可以得到事一心不乱,这是最高的,理一心不乱是达不到的。因此,这个「思」是菩萨修学的思慧,闻思修三慧这才能还得了源。
思慧,我们一定要知道它真实的意思,它不是用思考,而是用的什么?「体究」,体是体会,这个非常之亲切,研究思考就疏远了。研究思考是第六识,体会、体究是用真如本性,就是用真心,不是用妄心,真心离念,所以它是直觉的。也就是说,一接触就明了,这叫做「思」。并没有通过思考,眼见色、耳闻声,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,一接触就明了。从接触这个意思,称之为「闻慧」;从明了这个意思,叫做「思慧」;从破迷这个意思,称之为「修慧」。可见得接触、明了、不迷,一桩事情,三慧是一次完成的,并没有次第,不是先闻,然后再思、然后再修,不是的。若是次第,那是二乘、权教菩萨都有的,不能说是三慧唯独菩萨才有。三慧是一次完成,没有次第,此地说的是明心见性的大菩萨,普通人没有。
我们看了这一句,如何用在我们自己修行的功夫上,这就很重要了。要怎样用?我们在讲席当中常常劝勉同修念经,念经就是修学菩萨的三慧。我们眼根看到经本,接触就是闻慧;接触之后专心读诵,不起妄想,这就是修慧;经文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就是思慧。不要求经里头什么意思,只一味的去念,这个方法就是闻思修三慧一次完成。念经,这是不可思议的法门,三学、三慧都是一次完成。
可惜你现在没有还源;没有还源,你那个思没尽。几时你这个念头尽了,尽了是无念了,无念无不念,念无了、不念也无了,无念无不念就还源了。我再告诉诸位,你做到无念了,拿我们这个标准来讲,就是事一心不乱,你得到念佛三昧,无念是定;念没有了,无念也没有了,那是慧,那是还源,那就是理一心不乱,这才到思尽还源。「於自本心」,本心就是你的真心,你的本性,真如本性。「忽然契合」,这就是禅家讲的明心见性,忽然见性。见了性是什么样子?我再告诉诸位,《无量寿经》经题就讲得很好,就是「平等清净觉」。你要晓得见性人什么样子?见性人的心绝对清净,绝对平等,觉而不迷,那个人就见性了;见性成佛,他就成佛了。《无量寿经》那个题目太好了,修学的原理、目标,修行的方法、境界,在一个题目里面就全都显示出来,所以「清净平等觉」这五个字就是我们用功的目标。思尽还源,就是思无所思了。
演【思无所思者,即念而无念,是离念境界,所谓远离微细念故。得见心性,心即常住也。又复此即不思之思,是任运清净之意,故佛果第七,亦名为意。】
思尽还源之后,乃是「念而无念」,念与无念是一不是二。我们今天没到这个境界之前,这是凡夫,当然二乘权教菩萨也不例外,念跟无念是二不是一,生与无生也是二不是一,烦恼跟菩提是二不是一,生死跟涅盘也是二不是一,禅家讲全都落在二、三,这是迷,这是不觉。如果真的与真性契合,跟诸位说,万法归一,「一」才清净、才平等,「二」哪来的平等?落在二就是迷,一才是觉。本宗特别提倡「一心不乱」,「一」就是觉,就是清净,就是平等。要怎样才能达到一心?必须把一切分别执著舍掉,你才能达到。佛在经论上常说,凡夫为什么不能成就?连《了凡四训》里面中峰禅师都说过,「著相修福」。著相修福,所得到的是三界六道里面的福报;著相修福,念念都在分别计较,不能做到三轮体空。三轮体空,修福修不修?修;虽修,跟没修一样,心里干干净净一尘不染,那叫真修。
「思尽还源,思无所思」,这是佛法很高的境界,是圆教初住菩萨、别教初地以上的境界。你证得这个境界,就是净土宗讲的理一心不乱。但是净宗最大的好处不在理一心,如果以理一心为标准,净宗就不足以可贵了,为什么?其他的法门也都是这样的标准。它最为可贵的就是带业往生,没有到这功夫,烦恼一品没断,他也能往生,这是净土宗的特色,是其余宗派法门里面所没有的。唯有如此,这个法门才能够普度一切众生。
这一句,这是「离念境界」,「念」也是有念跟无念,离有念、离无念,这才叫真正的离念。单单念「有念」不行,念「有念」,你还落在「无念」里头,「无念」也不可以,「无念」也要把它舍掉。「所谓远离微细念故」,这样才能见性,微细念就是尘沙惑。菩萨到明心见性是见思烦恼断了,尘沙烦恼也断了,再破一品无明就见一分真性,就是「得见心性」,破一品无明才能见到心性。「心即常住」,这个时候你的心不会动了,不会被外面境界动了。像我们现在这个心不行,人家赞叹一句很欢喜,骂一句就生烦恼,气好几天,这就不行!心会被外面境界动。真正见了性的人,心不动,绝对不会为外境所动。到这个境界,我再告诉诸位,命运没有了,风水也没有了,这统统没有了,这全叫世间法。你在一切境界里无不自在,你得大自在。也就是《楞严》所说的「若能转境,则同如来」,这个时候转境,不是境转我,是我转境了,则同如来。
下面又是一个解释法,思无所思「即不思之思」,他有没有思?有思。有思为什么说他不思?「思」是第七识(末那识);不是末那起作用,这就是「无思之思」,而是真性起用。真性起用跟八识五十一心所起用,在表面上看不出来,你看好像都是一样的。佛也有笑,也有生气,也有骂人的时候,也有赞叹人,他跟我们有什么两样?你从表面上看真的没有两样,但是骨子里绝对不一样。我们凡夫是心心所起作用,他是真如本性起作用,也就是说他喜怒哀乐统统是清净的,统统是不染的,统统是平等的,这就是人家的功夫。既是清净平等不染,为什么有这些表态?那些表态都是度众生的,就好像唱戏,剧本写这一段一定要生气,你不生气也不行,装个生气的样子,他是在台上表演,不是内心的,是表演给别人看的,是启发别人的,所以那是度众生的手段,这就是「任运清净之意」。《开经偈》里面讲「愿解如来真义」,如来的真实义是清净意,跟我们不一样。
「故佛果第七,亦名为意」,如来果地上,「第七」在相宗里面就是平等性智,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,平等性智就是如来果地上的第七意识,第七末那识,是这个意思。其实这种分别讲法,都是为我们凡夫的。因为初住以上就不分别,你还跟他讲这些,那个毫无意义。初地以上,实没有法子讲经了,是无功用道。凡是言说这些讲解都是初住以前的,见了性还有什么好讲?没好讲的。那时候修行完全是任运而修。注解都介绍过了,我们把前面这个文合起来念一念:
钞【筹量名意,世人起於意识,念念逐外筹量,是邪思惟也。】
不但六道凡夫,实际上包括声闻、缘觉、权教菩萨,统统用八识五十一心所;换句话说,他的知见不正,属於邪思惟。
钞【旋其意识,扣己而参。】
『旋』就是回头。我六根不缘外面六尘,回过头来缘六性,眼见色性、耳听声性,乃至意知法性,六尘就变成六性,尘是染污的,性是清净的、不染的,这是最上乘的功夫。诸位晓得,这个与净土的关系太大了,净土就是「心净则土净」,用这个方法来修学。
『旋其意识』,怎么旋法?我们知道,佛在经论上告诉我们,阿赖耶识是落印象,印象落在里面就好像它是一个资料库、仓库一样,它都收集起来,它有集起的作用。如果我们不落印象,那就了不起,就是佛与大菩萨,没有资料给你记录保存。只要有资料记录保存就有果报,善的种子一定有善报,恶的种子一定有恶报,善恶报应丝毫不爽,你能逃得过吗?逃不过。为什么?落印象。见色闻声统统落印象,全部都有记录。这个记录是自然的记录,不是别人给你记录,起心动念阿赖耶识里头都有印象,这是阿赖耶的作用。末那的作用是执著,第六意识的作用是分别,前五识是了别、是明了。譬如我们眼看,看外面明明白白清清楚楚,有没有分别?没分别。谁分别?第六意识分别。如果我们不用第六意识,我们常讲没注意,没注意看,看是看到了,看到没看清楚,没注意!「注意」这个名词是从佛教来的,把第六意识注进去,第六意识注在眼识里面,那眼就看清楚了;注在耳识里面就听清楚了。要是没有注意,视而不见、听而不闻,为什么?意识没有用在那上面。
我从前刚刚学佛的时候,还没有出家,我住在北投。演培法师在善导寺讲经,那时候他是住持。晚上听完经,我都是乘火车回去。在火车站等火车,有的时候一面等一面在看书,看书的时候,火车来了、走了都不晓得,怎么好久这车都没来,一看钟点已经走了好几班车。座位后面就是火车,来来去去那么大的声音,只注意看书,把车忘掉了,没注意那个车。所以「注意」这个术语是从佛经上来的。日常生活当中很多术语都是从佛经上来的,你才晓得佛法对我们的生活与文化有多么大的关系。
把意识回过头来,就怎么样?我不分别,我不执著。我看得很清楚,但是不分别;听得很清楚,我不执著,这就回过来了。你在境界里还是分别执著,你就随著境界去了。你能在一切境界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这是慧;没有分别执著就是定。定慧等持,是这样修法,不是修定一定要盘腿面壁,那种定不管用。定慧等持就是定慧同时修学,在哪里?日常生活当中,处事待人接物之间。无时无处不是修定慧的时候、不是修定慧的场所,道场在哪里?没有一处不是道场。要在生活当中去修定修慧,这个定就是不分别、不执著。转识成智,六七因上转,阿赖耶跟前五识是果上转,不必注意那些,只注意第六识、第七识。「旋其意识」就是第七、第六,真正会旋就是一切法里头不分别、不执著,这个对自己有决定的利益,有决定的成就。一切虚妄分别执著,对自己有决定的害处,决定不会成就。於别人的利害很微薄,对自己的利害太大了。『扣己而参』,这句话是认真的参学。
钞【思之又思,思尽还源,思无所思。】
这是讲功夫成就。告诉你从「旋其意识」到「思尽还源」,也就是从初下手一直到功夫成就,不能离开这个原则。诸位要想真正有成就,我们今天就用这一部《弥陀经》、一部《无量寿经》,你决定可以得一心不乱,决定可以明心见性,决定可以成佛作祖,只要你把妄心舍尽。我一天到晚就念这一部经,就念这一句阿弥陀佛,我心就死在这个地方,其他一切妄念统统放下,统统没有了,我什么都不要了。不但世间法,我不再去想它、不再去分别执著;出世间无量的法门,我也不想它,我也不执著了,彻底放下了。古人讲「真歇了」,歇就是舍掉,真正舍掉了。每天念这部经是扣己而参,每天念这句佛号也是扣己而参,功夫就一直用下去。「扣己而参,思之又思」,在我们本宗就是老实念佛;功夫自自然然成就,不带一丝毫勉强,那就是「思尽还源,思无所思」。你从事一心证得理一心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上上品往生。
钞【全身即寿即光,何论彼佛此佛。】
『彼佛』是阿弥陀佛。『此佛』,实在讲不是指释迦牟尼佛,是指我自己。为什么?自他不二!自他是一不是二,是一佛不是二佛,那哪有不成佛的道理?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,你自己本身就成佛了,你所成的佛跟阿弥陀佛无二无别,功夫真正到达这个地方。平素我们要特别注意的,不要胡思乱想。我们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搞生死轮回,什么原因?就是喜欢乱想。从今以后,我们把这个病根找到,我们对准这个根本来治疗,把所有的精神心力都用在经上,用这个方法。经典也不搞太多,守住一个小范围,专精就是「思之又思」,就在这个范围里头。水到渠成就是「思尽还源」,不要等到西方极乐世界,就在现前。我们还没去,没有去,我们现在这个肉身已经就无量寿、无量光了。为什么?心地清净就放光明,无量的清净就无量的光明。功夫成片的上品就生死自在,生死自在就没有生死,没有生死就是无量寿!所以无量寿、无量光不必等到西方极乐世界,现前可以证得。这是真正不可思议的法门。
◎【二显德】
解释「阿弥陀」这个名号的意义。
◎【初名含多义。二道成远劫。】
经【舍利弗。彼佛光明无量。照十方国。无所障碍。是故号为阿弥陀。】
疏【无量已如前释。】
『无量』这个意思,前面曾经解释过。
疏【然未知无量得名之故。】
佛这个名号为什么要用『无量』?
疏【今谓是光明寿命,二皆无量也。】
「阿弥陀佛」这个名号,依照梵音来翻译,「阿」翻作「无」,「弥陀」翻作「量」,「佛」翻作「觉」。阿弥陀佛,完全用意思来翻,是「无量觉」。『无量』的意思,没有法子说得尽,说得尽怎么可以叫无量?说不尽的。无论是哪一桩,你想得到的也好,你想不到的也好,统统是无量。释迦牟尼佛把无量义归纳成两大类:一类无量寿,一类是无量光。寿是代表福,光是代表智慧,就是他的福德、智慧无量无边。拿现代话来讲,「光」是代表空间,遍照十方;「寿命」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竖穷三际。整个宇宙、整个法界就是这一个名号,这个名号全包括了。你想想看,哪一样东西能超越时空?这个名号不可思议。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这个经题也是非常究竟圆满,一句阿弥陀佛把它包括了。无量义里面最重要的是寿命,如果没有寿命,什么样的无量都落空了,谁去享受?没有办法享受了。所以一切无量里面,寿命为主,你有寿命,一切无量才有真实的受用,才能享受;没有寿命的话,什么样无量与你都不相干,没用处。我们称阿弥陀佛为无量寿佛,就是无量义里面以这一义为主。在本经先讲「无量光」,把最主要的意思放在后面,这是佛说法一贯的作风,最好的、最殊胜的都摆在后面唱压轴戏。光明智慧就不得了!
疏【光明者有二,一者智光,二者身光;复有二义,一者常光,二者放光;又光所因,复有二义,一是万德所成,一是本愿所致。】
钞【先释光明也。】
「无量」里面,佛说了两个意思,无量光、无量寿,先解释『光明』。
钞【智光身光者,如卢舍那,此云光明遍照。自受用身,照真法界,是名智光。】
《华严经》上讲,佛有三身,第一个是法身,梵语称为「毗卢遮那」,翻成中国意思是「遍一切处」。「遍一切处」是个理,就是哲学所讲的「宇宙万有的本体」,佛法里面不讲本体,讲法身,法身就是哲学所讲的本体,本体遍一切处。因为一切处都是这一个体变现出来的,它叫做本体。好像我们做梦,梦中有许许多多的境界,梦从哪里来?梦是心生的。心就是梦的本体,没有心决定不会有梦。当你做梦的时候,全梦即心,全心即梦,整个梦境就是你的心,心的现相。梦中所有一切境界,你喜欢的人、你讨厌的人,全是一个心变现出来的。你有讨厌、有喜欢,是你迷了自心才会有这个现相;如果你觉而不迷,就没有这个现相。
不迷,你一定看到所有境界是平等的,所有境界是清净的。自己到底是觉是迷,用这个角度来衡量,很容易观察出来。我修行的功夫有没有进步?如果有进步,我分别执著一年比一年轻,一年比一年淡薄,也就是心地一年比一年清净、一年比一年平等,这是有进步,这是很好的现象。虽然很用功修行,分别执著还是那么重,喜欢那个人仍很喜欢,讨厌的还很讨厌,这个就没进步。虽然天天在念佛,没进步。觉才是进步,迷就是不进步。不进步,功夫用得再多,说老实话都是白用,没用处,充其量修一点来生的福报而已,这是六道里面的痴福,不是真正智慧。於一切人事要看得淡,不但佛法如此,儒家的教学也是「君子之交淡如水」,如水是很平常,这个交情才能长久,才能不变,这都是古圣先贤教给我们处事待人接物的原理原则。
法身,就是你真正体究到了极处,豁然开悟,尽虚空遍法界是我自心变现的,我在哪里?尽虚空遍法界没有一法不是我,我就是虚空法界的全体,我执破掉了,没有了。我执是执著这个身是我,除了我这个身之外都不是我,他不晓得尽虚空遍法界原来就是我。「我」有没有?有,有真我,真我是法身,没有一样不是的。一切有情众生是我,一切无情众生也是我,这就是彻底觉悟证得清净法身了。证得这个境界,诸位想想看,你还有没有生死?决定没有生死了。生死的现象是什么?是我在里头起了变化。决定没有生死,也没有轮回,也没有六道,也没有十法界了,这个时候叫什么?叫一真法界。迷了才有十法界,才有六道轮回,觉悟就没有了。
其次是「报身」,梵语是『卢舍那』,翻成中国的意思是『光明遍照』。诸位想想,怎么会体认到尽虚空遍法界是你自己,这就要靠智慧。我们在做梦,一下醒了,「我刚才做了梦,梦里面所有统统是我自心变现的」,这有智慧,他晓得了。佛今天告诉我们,我们要往这上去体究,尽虚空遍法界确确实实是自己,是一个整体,在这一个整体里面确实是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,那是真的,是事实真相。为什么会有障碍?障碍就是一切众生虚妄分别执著,迷了才有障碍,悟了没有障碍。迷了处处成障,悟了的人是事事无碍。悟了,知道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己;迷了,才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他不晓得有多少相!这里面就起无量的分别、无量的执著,是无量的烦恼、无量的痛苦、无量的业报,搞这个东西,很可怜!怎么唤都唤不醒,他迷得多深!所以,一定要求智慧。法身是体,报身是慧。佛法的教学是以智慧为目标,自始至终都是要开智慧,佛法的宗旨是无上正等正觉,佛法所求就是求无上正等正觉,这就是圆满的智慧。
演【自受用身照真法界者,乃无相之身。】
报身是不是我们的身体?不是的,报身是智慧,所以报身是智身。在《华严经》里面讲,佛有十种身,十种身是三身展开来说的,十身归纳是三身。三身跟十身是无二无别,不增不减,十身不多,三身不少,开合不同。这是无相之身。
演【以功德智慧为体,故照一真法界。】
我们今天求智慧,我们今天修功德,这是修什么?修自己的报身。经上常讲法身慧命,「法身」就是修自己的毗卢遮那,「慧命」就是修自己的卢舍那。毗卢遮那、卢舍那都是自己,都不是外人。为什么要求慧?为什么要修积功德?长养自己的报身。而这个报身,你只要修一分就有一分的作用,修两分就有两分的作用。你对宇宙人生的观察,会一天一天不相同、一年一年不相同,佛门讲境界不一样,你的境界逐渐提升,境界的提升就是你报身的长养,报身能培养得好。
佛是应化身,我们是业报身,造业受报而来的。怎样把业报身转变成应化身,这是佛法教给我们的;除了佛法之外,世间法没有这个道理。这就是云古禅师在《了凡四训》里面讲「义理之身」,转过来了。凡人之身都有命运,义理之身可以格天,当然能够改造命运,能够超越命运。他那个讲得还浅,这里讲得深、讲得究竟、讲得彻底。我们自己要懂得修自己的报身,修自己的法身,我们这个身不必转,自自然然就变成应化身,跟诸佛如来一样,在这个世间示现就不相同,自己可以做得了主,自己很自在。这是「功德智慧为体,故照一真法界」,自受用。
钞【他受用身,遍照大众,是名身光。】
演【他受用身遍照大众者,乃有相之身。以色心为体,为十地菩萨现起,故遍照大众。此约身智分释。】
自受用里面无形无相,它是智慧。他受用就有身有相、有色有相,帮助别人觉悟。诸佛如来成佛之后,佛有没有身形?佛没有,这一点诸位要知道。成就三昧的人就没有身,因为他的身可以变化,他能随意变化,你不能说他是男的、女的、老的、少的,不能讲。观音菩萨到底是男是女?那没有法子讲,因为他可以随意变化,想变什么身就变什么身,身自在。我们现在身不自在,不能变。
严格讲,见性的菩萨,也就是圆教初住以上,这是证得报身,念佛人是念到理一心不乱,这时候你的能力,就像《普门品》所说的,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,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样的身形,现身自在、寿命自在、智慧自在、福报自在,没有一样不自在,这才叫究竟圆满,样样自在。这样殊胜的果报是修来的;虽然是性德,性德要是没有修德,你的性德显不出来,一定要有修德。修什么?不是修外面,修自己的自性,这句话比什么都重要,修内里面的自性。内里面自性是什么?《无量寿经》经题上「清净平等觉」,就修这个。所以,现这个身是遍照大众的。
由此可知,诸佛菩萨随类现身,他的身是什么用处?身是他受用。自受用不要身!再告诉诸位,因为自受用不要身,所以他没有病苦,他也不老。有身才会有病,才会有老死,他身都没有,拿什么去老死?拿什么去病?什么都没有了。我们世间的高级凡夫无色界天人,他没有出三界,他看到有身就有麻烦,身也不要了。老子也说:「吾有大患,为吾有身」,我有很大的忧患,因为我有个身体。我没有身体多好、多自在!所以这个身是很大的累赘,很大的负担。
诸佛菩萨自受用没有身这个概念,身是什么?身是他受用的,与自己不相干。诸位要是把这个念头转过来,你现在这个身就从业报身一下转变成佛菩萨的应化身,就看你会不会转。这一转变过来,我这个身是为了度化一切众生,是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、离苦得乐的一个工具。这个身舒不舒服与我不相干,我根本就没有这个东西,这是一个帮助众生成佛脱离轮回圆成佛道的一个工具而已。这个观念转过来,你的身体、寿命、福德,全部与你统统不相干。所以一定要会转,何必牢牢执著这个身体?为什么不把这个身体奉献出去,送给这一切众生?上供养一切诸佛,下布施给一切众生,这个身就没有了。身没有了,身附带的病也没有了,苦也没有了,烦恼也没有了,忧虑也没有了,全部都没有了,你看你多自在!学佛要从这些地方学。这叫做遍照大众。
钞【又涅盘云:琉璃光菩萨,放身光明。文殊言:光明者,名为智慧,则事理圆融,身智不二也。】
凡是光明所照之处,处处皆光,物物皆明,没有一样不光明,尽虚空遍法界就是自己的报身,这是自受用的报身,自他不二,就是『身智不二』。
演【光明名为智慧者,若身光不是智慧,则同土石木偶无情;若智慧不即身光,则智慧有所不遍。故身光之事,即智慧之理,圆融不二也。此约身智合释。】
前一段是身跟光分开来讲,这一段是合起来讲,合起来讲是一不是二。这个事相,我们愈来愈明白了。我们今天理上明白了,事上认真的去修学,这就是菩萨摩诃萨,即凡成圣,我们到这个世间来是凡夫,现在摇身一变就变成佛菩萨,就变成圣人。心心契入这个道理,使这个道理圆圆满满的用在我们实际的生活上。所有一切境缘,境是物质环境,缘是人事环境,没有一样不清净,没有一样不平等,顺境也好、逆境也好,顺心也好、违心也好,统统是清净平等,为什么?是在你智慧光明照了之下。知道一切境界全是自性变现,所现的境界当中,无量无边的人事有觉有迷。你现在跳出来了,跳出来是看戏的人,不是演戏的人;没有跳出来的,是在舞台上演。现在我积极出来了,出来看戏。佛菩萨是看戏的,六道轮回里是演戏的,演戏的人迷,看戏的人不迷。演戏的人,把假戏当真,他迷了;看戏的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。
观察这些有情众生,看他可以觉悟的就帮助他、点醒他,这叫度化;不能觉悟的、点不醒的,也跟他结一个善缘,结善缘是给他下个种子,等待机缘成熟。这个机缘不一定是这一生成熟,也许来生,也许后生,也许无量劫以后。在我们看起来无量劫很长,在佛菩萨是念劫圆融。我们今天觉得时间有长短,是我们的妄想分别执著,其实跟你说真的,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,时空都是假的。
念念智慧光明遍照法界,法界是自己一体,这就是「圆融不二」。不但是智之理,也是事之理,入这个境界就叫证得一真法界。一真法界是《华严》所讲的,用什么方法去证得?一心。一心是能证,一真是所证,能所不二。所以《弥陀经》无异於《华严经》,《弥陀经》的修行结果就是《华严经》的一真法界。古人把《无量寿经》称为中本《华严》,《阿弥陀经》称为小本《华严》,是很有道理的,这个有根据,不是随便乱说的。
结论讲『事理圆融,身智不二』,这是讲智光、身光,就是光明的前面两个意思;后面又说两种,常光、放光,这是底下一段。今天时间到了,我们讲到此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