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(第七十四集) 1984/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:01-003-0074
请看《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》,第一一三页:
◎【三、旁通】
◎【初、观经】
玄义【先明通观经者,有言十六观门,名为定善,执持名号,名为散善,今为通之。】
旁通里面有两段,第一段是说《观无量寿佛经》,第二段再举其他与本经相通的经典。净土三经,除本经之外就是《无量寿经》与《观无量寿佛经》,这是净土法门主要的三部经典。曾经有人说:十六观是定善,本经里所讲的持名念佛是散善。究竟谁是定?谁是散?这里面也有一个说法,因为十六观主要是修定,跟禅宗修止观没有两样,必须定心才能观得成,心散乱决定观不成的。譬如第一观,观「落日悬鼓」。太阳从西方下去的时候,这红红的太阳,你就看这个。无论是白天晚上,无论什么时候这个红红的太阳都在面前,张开眼睛太阳在你面前,闭著眼睛太阳还在面前,第一观才修成。第二观,观「大海结冰」,就是观琉璃世界,观成功之后,你看这大地就像翡翠一样,琉璃铺的,这实在不容易。所以十六观的理论我们可以学一学,修行的方法决定做不到,这心太粗了,定不下来,所以观不能成就。持名念佛这个原理也是出在《十六观经》,就是最后一观;你前面方法统统无法修了,那你就持名念佛。执持名号,初学的人可以说都是散心称名,用散乱的心来念佛号。定与散的意思是这么个说法。
玄义【於中有二,一总,二别。】
这里头有两个意思,一个总说,一个别说。
玄义【先明总者,彼经妙观,宗乎一心。】
这是把《十六观经》修行的宗旨给我们点出来了。本经修行,从一日到七日,一心不乱,也是以这个为宗旨。
玄义【此经一心,正符彼意。】
就『一心』来说,本经跟《观经》没有两样。
玄义【一心作观,一心称名,何得同归一心,扬彼抑此,详如净觉疏中说。】
莲池大师跟我们说明,这两部经实实在在是一样的,一样的宗旨,就是修行的方法不相同。如果就事上来说,《观经》是专门教你观想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。这个修法也难说到微妙,必须通达大乘甚深的义理,这个观才妙,否则的话,单单想这些事相,那妙在哪里?理就很深了,这就要讲到『一心』,《华严》上说的「应观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」,你观一切法,不仅是西方世界依正庄严,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诸佛刹土都是自性变现之物,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,心性周遍,无法不造。所以说「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」,这才是妙观,这就是用的一心;用一心,这个观就妙了。
我们也用这个心来念佛,那佛号怎么不妙呢?《弥陀经》东方五尊佛的德号,最后一尊叫妙音佛,他那是妙观,我们这个念佛是妙音,都妙!为什么妙?妙在哪里?妙在一心称念,这就妙。念佛的时候绝对没有妄想、没有疑惑、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这个念佛的佛号就叫妙音。我们看注解,先解释旁通:
疏【旁通者,不别顿圆,但取诸大乘经义理相通。】
此地讲相通,不是说别教、圆教、顿教,暂时不谈这些,只取大乘经义理与本经相通的。
疏【以十六观,是净土专经,故先举也。】
首先举出《观无量寿佛经》,道理就在此地。
疏【定散者,孤山判十六观为定善,此经持名为散善。】
『孤山』是宋朝智圆法师,他住在杭州西湖孤山,后人直接以地名尊称他,这是对他的恭敬。他当年在那里主持一个道场,也是弘法利生,也勤於注疏。他有十种注解,当时有人称他为十本疏主。定善、散善,就是他讲的。
疏【今谓一心不乱,有事有理。】
莲池大师从本经的经义与《十六观经》的经义,作一番深入的讨论。
疏【即事一心,已非全散,何况理一。】
「理一」是理一心。莲池大师的看法比智圆深入,智圆法师不是专修净土,莲池大师一生是专攻净土,在境界上、体验上是不相同的。事一心不乱已经得定了,蕅益大师在《要解》里面给我们说得很透彻,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乱,见思烦恼就断了。见思烦恼要是断了,通常在教下讲,那是第九定的境界。世间禅定是四禅八定,到四空天。第九定是阿罗汉、辟支佛所证得的,见思烦恼永远断了,超出三界不再轮回了。这个是定不是散,何况理一心?见思、尘沙烦恼断了,四十一品无明最少也破一品,破一品无明、证一分法身,这是理一心。理一心这个境界就是别教的初地菩萨,圆教的初住菩萨,这比阿罗汉、辟支佛高得太多了,那怎么能讲散善呢?这确实是讲不通的。
智圆法师看这个是看我们初入门用功夫,现在我们念佛,我们的确是散心念佛,我们不是一心念佛。我们散心念佛能念得成功,能够念到功夫成片,带业往生。可是十六观就不行了,十六观一定要能观成,观成那的确是要一心来修观;散心修观决定观不成功。如果从这点来看,智圆法师讲得没错。如果就这个判定《十六观经》是定善,《弥陀经》讲的是散善,这个讲法是不圆满的。所以莲池大师这说法,是依经典理论跟我们分析得很详细。
疏【正符彼意者,彼经三观,即空即假即中,超乎次第,是为一心。今经执持名号,一心不乱,则能持所持,了不可得,是名空观;正当空时,能所历然,是名假观;非假非空,常空常假,不可思议,是名中观。】
《弥陀经》修学的理论与方法,跟《观无量寿佛经》实在讲是没有两样,没有高下的。『彼经三观』,讲空假中,这是天台家教义,天台智者大师发明「三止三观」,这个修行方法是他悟出来的。他念《法华经》时入定,在定中他到了印度灵鹫山,释迦牟尼佛还在那里讲《法华经》,他在那里听了一座。回来之后告诉人:法华一会到现在还没散。从此之后,他就开悟了,悟到三止三观的修行方法。
在那个时候印度有一些高僧到中国来,智者大师把他的心得提出来讨论。这些外国的法师对他非常佩服,说他悟出「三止三观」这种修行的方法,与《楞严经》所讲的「奢摩他、三摩、禅那」,意思非常接近。智者大师听到印度有《楞严经》,就很希望这部经能传到中国来。但是那个时候到印度不容易,不像现在交通这么方便。他就在天台山那个地方筑了一个台,叫拜经台,向西方,印度在中国的西方。每天在那里礼拜,礼拜的目的就是求这部经能到中国来。他拜了十八年,一直到他圆寂,《楞严经》也没到中国来。可是诸位想想看,这种精神毅力真正值得后人敬佩。以后《楞严经》在唐朝中宗时候,般剌密帝法师把这个经送到中国来。
三止三观,里面又分作「一心三观」。一心就高了,一心里面这三止三观统统圆满。此地所讲的『即空即假即中,超乎次第』,有次第三观,有一心三观。一心三观,观三谛是一境,是一而三,三而一,这才是究竟,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「称性而观」,教下是称性而谈。修这个观的时候,一即是三,三即是一。「空就是法界」,一空一切空,不能说这个是空的,那个是有的,没有这个道理,一空一切空。空从什么地方观?从体性上观,观一切法自性空寂,了不可得,也就是从本体上观。
观假,假也是整个法界,假是从相上观,一切相都是因缘生法,缘生之法全是假的。没有一样不是假的,所以一假一切假。假也是法界。假跟空是不是对待的?不是的。假跟空是一不是二,这才入得了法界。如果假跟空是不一样的,是两桩事情的,你就入不了法界。空是它,假也是它。假就是有,《心经》里面所讲的「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,空是讲法界的本体,假是讲法界的现象。现象是本体之现象,本体是现象之本体,是一不是二,诸位要体会到这个意思。所以佛法的空不好懂,空不是什么都没有,空是有,空跟有是一桩事情,有就是空,空就是有,空有是一,空有不是二。这才叫一心三观。
还有一个「中」,中是观用,作用。不但佛法讲中道是作用,儒家也讲这个。《四书》里面,一篇叫《中庸》,儒家教我们用中,那你就得自在,佛法也是如此。中也是法界,中是起用。一切法都是中道,无空无假无不中,这样观成了,就证得一心三智,这三种智慧就是一切智、道种智、一切种智。天台家这个观法也有经论作依据,《中论》讲「因缘所生法,即空即假即中」。佛法里面讲的三种智慧,是从一心当中证得的;乱心决定不能开智慧,决定不能开悟,因为你心没有专一。
佛法是以求智慧为目的,无论哪一个法门,无不是修定的,无不是修一心。如果说法门有高下,这是看法上的偏差、误会。佛在大乘经上告诉我们,「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」,这个看法是绝对正确的,因为都是修一心。一心三观是修一心,次第三观还是修一心,只是方法上不一样。一心三观高明,是利根修的;次第三观,愚痴一点、笨一点的人用这个方法。次第也好,一心也好,到最后都能得定、都能证果。次第三观不一定从哪边开头,一般讲先从假入空,这个比较方便,假是假相,入空;然后再从空又入假,回过头来,所谓是双遮双照。别教以下的都是用这个方法。如果用一心三观,这是圆教,这是圆融,没有次第。本经虽然不是纯圆,它是分圆,属於顿教,所以才说『超乎次第,是为一心』。
本经也是如此,这是要真正通达《弥陀经》的理论。《弥陀经》里面修行的方法就是「信愿持名」,就是你一定要念佛。念佛的方法很多,口念、心念,当然是以心为主。如果口念心不念,那个没有用,那是喊破喉咙也枉然。心念、口不念,管用,《楞严》说得好,「忆佛念佛」,忆佛,我心里想佛,我口里虽然没有念,我心里面想,那行!「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」,经文这个句子非常的肯定,必定见佛。所以忆念非常要紧,时时刻刻不要把佛忘掉了。常常要看佛像,现在方便了,家里供大张的佛像,小张的佛像可以带在身上,常常看看,帮助你忆念,念念不忘阿弥陀佛,念念不忘西方三圣,要养成这个习惯。
『能持所持,了不可得,是名空观』,为什么?能所性空。「能持」是我们自己,「所持」的是阿弥陀佛的名号,这也是因缘所生法。《中论》上讲:「因缘所生法,我说即是空,亦名为假名,亦是中道义」,这些教给你什么?破执著。虽然执持名号,里头有破执著,那真正是妙不可言。这个名号要不要?要。一天到晚佛号不中断,这叫执持名号。虽然执持名号,同时又三轮体空,这是最高明的修行方法。
『正当空时,能所历然,是名假观』,它是同时的,虽然能所了不可得,我们的佛号没有间断,字字分明。「能持所持,了不可得」,不著有;「能所历然」,不著空;空有两边不著,这就是说明真空不碍缘起,这是法界的真实相。
『非假非空,常空常假,不可思议,是名中观』。非假非空,所谓互夺两亡,两边都离开了,这叫做双遮中道,两边不立,不著空也不著有;常空常假,这是双照中道,虽然两边都不执著,两边都同时存在,遮照同时。这个不可思议,真正不可思议。佛在《无量寿经》里面告诉阿难:汝不可思议。这句话要说到我们身上,我们每个人都不可思议。为什么说不可思议?与这个经的理论完全相应。诸位要晓得,三谛三观在哪里?就在我们一身。我们的身心、体性了不可得,可是我们今天这个相也是能所历然,能生的是法性,所生的是我们这四大五阴的相状,这里头也是双遮双照,实实在在不可思议。
疏【良以单提圣号,直下一心,有何次第,正三观圆修之义也。】
念佛法门怎样才得力?这一段就是给我们说明这桩事情。这一句诸位要特别记住,『单提圣号,直下一心』,就这八个字。除这句佛号之外,什么妄念都没有,这叫单提;念这声佛号还想别的,这就不叫单提。如果真正能二六时中只有一句佛号,其他什么念头都没有,给诸位说,这就是一心;这不是次第一心,这是当下一心,一心不乱就现前。还怀疑这个怀疑那个,想这个想那个,这就把自己的一心破坏了。这种修法就是天台家正三观圆修之义,就是天台家的一心三观;他那个一心三观的确很麻烦,我们这一句佛号修一心三观比他那个容易多了。
这个法门,蕅益大师讲:最简单、最容易、最稳当、最快速,无量法门里面没有比这个法门更理想的,没有比这个法门更殊胜的。诸位能听到这个法门,这是很大的福报,没有福报的人听不到。你真正把这个法门搞明白了,依照这个法门来修学,这一生成佛了。修学其他的法门,一生想成佛不容易。这个法门一生成佛,不但是成佛,成圆教的佛,真是不可思议。
疏【是则彼经以心观为宗。】
《十六观经》是以一心观想为宗旨。
疏【此经以心念为宗。】
以一心念佛名号为宗旨。
疏【观即念也,念即观也,两经所说,既同一心,何独此经抑之为散。】
这个意思非常的明显,『观』是把整个精神贯注在一个境界里面,而且是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。「念」是心里念著,「观」是想,心里想,念跟想是一桩事情。《观经》是以法界心观法界境,这个经里面是以法界心念法界佛,就这么回事情。实际上一点差别都没有,怎么可以说这个经是散善?
疏【故此法门名念佛三昧。】
为什么叫念佛三昧?三昧就是正定,是用念佛这个方法成就三昧,所以叫它做念佛三昧。念佛三昧,严格讲就是事一心不乱。功夫成片是相似的念佛三昧。
疏【亦名一行三昧。】
一行无二行,一行是专念名号。我一天到晚所想的、所念的就是一句阿弥陀佛,除一句阿弥陀佛之外,什么也不想,什么也不念,这叫做『一行三昧』。
疏【亦名诸佛现前三昧。】
『诸佛现前三昧』,诸佛就是阿弥陀佛。所谓「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」,念到心清净了,感应到佛现前,你看到了。这个佛现前是给你作证明,你见到阿弥陀佛了。可是我们念佛人读到《疏钞》这一段,心里别打妄想,我天天念佛,怎么阿弥陀佛还不现给我看看?你们想想,阿弥陀佛会不会现?决定不现。为什么不现?你这佛号里头掺杂有妄想,你不专。一面念佛一面还想阿弥陀佛现个像给你看,这样念佛不会得一心。这个不是一行,这是二行。真正念到一心,佛像自然现前,这时虽然你见了,见如不见,你不会好奇,你也不会生欢喜心。虽然见到佛像,自己心里清净,如如不动,还是一句佛号念到底,这个境界是好境界。
如果佛一现前,自己就欢喜了,欢喜是烦恼,一心破坏了。佛现在为什么不能现前?你功夫不到家,一现前就把你念佛功夫破坏了。几时到如如不动,佛就现前了。好比你念书一样,看看你念得差不多了,可以考一考你。什么都不会,老师不会考你,为什么?你还不够格。佛现前就是考我们的,我们现在功夫程度不到。程度不到,佛也现前,你要记住,那不是佛,准是魔在扰乱。所以念佛人心要清净,要专门想著佛号,念著佛号,其他的什么都不想。也不要求一心,「我念这么多天,怎么还不得一心」?这个都不行,决定得不到的,因为你念佛的心里头胡思乱想,想一心也是胡思乱想,想佛现前也是胡思乱想,这是不可以的。
疏【亦名般若三昧。】
一心不乱就是大智慧。要知道一心是体,智慧是用,一心起用就是般若。般若跟禅定可以互为体用,禅定是体,般若是用;般若是体,禅定也可以是用。所以,也叫作『般若三昧』。
疏【亦名普等三昧。】
『普』是普遍。你只要把一心念成功了,八万四千法门、三藏教理你统统都贯通了,你等於《大藏经》全都念过,所有法门全部都修圆满了,所以一个法门成就,一切法门都成就了,这叫『普等三昧』。你要是明白这个道理,你就死心塌地念这个佛号,不会再起心动念要学这个、要学那个。好像这个也不错,那个也好,不修很可惜。是,很可惜,你一辈子也修不成功,你不懂得这个门道。如果你懂得这个门道,你一条抓到了,统统得到了,一条也不失掉,确确实实如此。这部《疏钞》要是念通了,《大藏经》就通了,不管什么经典,你决定有能力读诵,有能力通达,这是普等三昧。我们看了这么多名词,你才晓得念佛法门真正不可思议。
疏【三昧之言定也。】
『三昧』是印度话,翻成中国意思叫正定。
疏【既通多种三昧,何得为散。】
念佛法门名字这么多,都是讲三昧,你要说它是散善,这个话实在是讲不过去。
疏【大要观想若非一心,观亦成散。持名若得一心,持即成定,不在观想持名,而在一心与不一心也。】
莲池大师这个说法,非常的合理,非常的圆满。修观也好,持名也好,问题就是你是不是用一心?散心观想,观想也是散善;一心观想,观想是定善。换句话说,散心持名,持名是散善;一心持名,持名怎么不是定善?这个讲法确实合情合理。
疏【如净觉疏者,疏云:智者大师於观经,以三种净业属散,十六妙观属定,未闻以持名为散也。】
这是引用古大德注解来说。智者大师是天台宗了不起的一位祖师,他在《观无量寿佛经》上下了很大的功夫,给它做了注解,他的学生将他的注解再做一个注解,《观无量寿佛经妙宗钞》。这部注疏可以说是净土宗理论的权威,莲池大师引用的很多。要想对净土宗的理论多了解,是值得去研究的。可是方法上来说,一定要修持名念佛。
《观无量寿佛经》里面讲,韦提希夫人,她遇到一个不孝顺的儿子,怨憎会,冤家对头来的,觉得人生非常的痛苦,求释迦牟尼佛教她思惟,教她正受。「我应该怎么想法,怎样看法」,佛以三种净业答覆她。如何能得到正受(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,也就是清净心)?佛用十六观答覆她。这是智者大师在注解里面所说的,他老人家说得很清楚,三种净业散心思量叫思惟,这是散善;十六种观法,这个属於正受,这是定善。散善与定善是这个讲法。
三种净业是什么?就是《观经》三福,对我们修行人来说很重要。十六观我们不用这个方法,我们用持名念佛,但是三种净业很要紧,我们必须要修。第一种是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。一定要孝顺父母,要尊重师长,要养慈悲心,慈心不杀。我们现在中国佛教徒都能吃长素,这个很好,但是修十善业不多,我们要修十善业。十善业:身不杀、不盗、不淫;口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绮语;意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。这种净业修成,人天福报,不堕三恶道。
三种净业,三个层次。第二种是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」,比前面高,这是小乘法,超越世间。受持三皈,受是你要接受,持是保持,三皈是觉不迷、正不邪、净不染,要持戒,这是声闻、缘觉的境界。第三种净业,这是大乘的,「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」。不发菩提心与西方净土不相应,因为西方净土是大乘佛法,大乘佛法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。菩提心是真诚,待人接物要用真诚之心,这就是菩提心。决定不能有虚妄,不能有虚伪,要以真诚心待人接物,我们在佛法才能入门。
诸位要晓得,多少学佛的人乃至於出家,到了七十、八十、九十,佛法没有入得进去,原因在哪里?就是没有菩提心。菩提心是真心、诚心,这是菩提心的本体。真诚起作用,对自己是清净心,自受用,清凉自在;对别人是大慈大悲。至诚心它起的作用就是这个,这个不要学的,这是性德,真如本性里头本来具有的;自己一定清净,对人一定慈悲。自己心地不清净,对人不慈悲,你自己就要觉悟,菩提心没发出来。菩提心没发出来是什么心?凡夫心,凡夫心你就不能出六道。菩提心才能出六道,才能明心见性,才能往生西方。
《观经》里面,这三种净业非常重要。要深信因果,所谓「众生畏果,菩萨畏因」,学佛的人不敢造恶因,造恶因后来会有恶报。恶的果报来了不怕,逆来顺受,那是报,报了就完了,受报当中决定不造恶因。要读诵大乘,《弥陀经》、《无量寿经》、《观无量寿佛经》统统是大乘经。我们修净土的人就读这些经典,够了,不要再给自己添麻烦。净土三经一论,或者蕅益大师所编的《净土十要》,印光大师的《文钞》,都是发明三经、发明净土的宗旨教义,这些我们都可以读诵。印光大师的《文钞》虽然不是经典,但是里面所说的全是大乘教义。「劝进行者」,自己修,还得要劝别人,把这个理论、方法、功德利益说给别人听。
智者大师没有说持名念佛是散善,只说三种净业是散善,十六观是定善,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。
疏【孤山判此经为散善,予不韪彼说。】
智圆法师说这个经是散善,实在讲,我们看了莲池大师前面这番议论,想想他实在是有道理,不是随便说的,所以孤山的说法我们不敢同意。
疏【且普门品疏,释一心称名,有事有理,存念观音,无有间断,名事一心。若达此心,四性不生,与空慧相应,名理一心。普门无不乱二字,智者尚作空慧释之,今云一心不乱,何得贬为散善。】
这是引用智者大师《法华经》注解。智者大师的《法华文句》,一直到今天还是第一权威注解。这个注子非常深,他的学生把注解再加以注解,称之为《法华经文句记》,就是笔记,这是天台宗所依据最重要的经典,天台三大部之一。这个注解虽然好,太深了,我们初学的人没办法读。这次我从香港回来,带了一部《法华经文句记篡要》,清朝道霈禅师所编的。《篡要》是把《文句记》里面的东西摘要,对於初学《文句记》的人来说是有很大的便利。在《法华经》注疏里面,智者大师有这一番论断,讲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有事一心也有理一心,不过他没有讲一心不乱。『事一心』就是你念名号不间断,就跟我们念阿弥陀佛一样的,二六时中这个名号不间断,这就叫事一心。
『若达此心,四性不生,与空慧相应,名理一心』。什么叫四性不生?四性,也是从《中观论》上出来的,「诸法不自生」,一切法不会自己生自己,「亦不从他生」,也不是从别人生的,他也不能生自,「不共不无因」,也不是自他共生的,也不能说是没有原因生的,「是故说无生」。这就是讲四性:自生、他生、共生、无因生。你要是能通达这四种性质,你就晓得这一切法本来就不生。若达此心,四性不生,这与空慧相应,与空慧相应就是与大般若智慧相应,这就是理一心。与大般若相应,实际上就是与真如法性相应。
在《普门品》注解里面,虽然没有『不乱』这两个字,它讲到一心。『智者尚作空慧释之』,智者大师这样解释。『今云一心不乱』,我们本经不但讲一心,后头有不乱,讲到一心不乱。『何得贬为散善』,智圆法师说这个经是散善,实在讲是讲不过去的。这一段莲池大师给我们辨别的实在是太清楚了,所以我们不能怀疑。
疏【愚按:智者入灭,唱三宝名。】
『愚』是莲池大师自称。智者大师圆寂,临命终时念三宝名:阿弥陀佛、观世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,他是念佛往生的。
疏【章安临终,亦称弥陀及二大士。】
章安是智者大师最得意的学生,大师后来的著作多半都是他整理。《法华文句》是智者大师作的,《文句记》是章安的笔记,解释大师的注疏。章安临终也是念阿弥陀佛、观世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,也是这样走的,都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
疏【彼师资自行如斯。】
『师』就是智者大师,老师,『资』是学生,徒弟就是章安。他们师徒两个自己修行就是这个样子的,求生西方极乐世界。
疏【必不散判称名,於是益信。】
智者大师决定不至於把持名念佛看作散善。我们看了智者大师、章安大师他们一生的修行,一生讲经说法、注疏经典,我们更相信持名念佛决定不是散善。这些都是启发我们的信心,坚定我们的信心。念佛人一定要自信,我这一生决定生西方极乐世界,要有这个信心,决定往生,一点怀疑都没有。
前面跟诸位讲「读诵大乘」,我就念《弥陀经》,念《疏钞》、《要解》,或者看看《无量寿经》、《观无量寿佛经》,足够了,别的都不要再去念了。莲池大师说得好,「三藏十二部,让给别人悟」。我读诵大乘就专门读诵净土三经。读经的时候也是念佛,因为经典上念念都是讲西方净土,都是讲极乐世界;念佛也就是念经,因为经上就是劝你念阿弥陀佛的,念阿弥陀佛岂不就是念经!所以念佛与读经是一不是二。这样才能决定往生,决定会念到清凉自在,念到法喜充满,现前就得受用。今天时间到了。
请看《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》,第一一三页:
◎【三、旁通】
◎【初、观经】
玄义【先明通观经者,有言十六观门,名为定善,执持名号,名为散善,今为通之。】
旁通里面有两段,第一段是说《观无量寿佛经》,第二段再举其他与本经相通的经典。净土三经,除本经之外就是《无量寿经》与《观无量寿佛经》,这是净土法门主要的三部经典。曾经有人说:十六观是定善,本经里所讲的持名念佛是散善。究竟谁是定?谁是散?这里面也有一个说法,因为十六观主要是修定,跟禅宗修止观没有两样,必须定心才能观得成,心散乱决定观不成的。譬如第一观,观「落日悬鼓」。太阳从西方下去的时候,这红红的太阳,你就看这个。无论是白天晚上,无论什么时候这个红红的太阳都在面前,张开眼睛太阳在你面前,闭著眼睛太阳还在面前,第一观才修成。第二观,观「大海结冰」,就是观琉璃世界,观成功之后,你看这大地就像翡翠一样,琉璃铺的,这实在不容易。所以十六观的理论我们可以学一学,修行的方法决定做不到,这心太粗了,定不下来,所以观不能成就。持名念佛这个原理也是出在《十六观经》,就是最后一观;你前面方法统统无法修了,那你就持名念佛。执持名号,初学的人可以说都是散心称名,用散乱的心来念佛号。定与散的意思是这么个说法。
玄义【於中有二,一总,二别。】
这里头有两个意思,一个总说,一个别说。
玄义【先明总者,彼经妙观,宗乎一心。】
这是把《十六观经》修行的宗旨给我们点出来了。本经修行,从一日到七日,一心不乱,也是以这个为宗旨。
玄义【此经一心,正符彼意。】
就『一心』来说,本经跟《观经》没有两样。
玄义【一心作观,一心称名,何得同归一心,扬彼抑此,详如净觉疏中说。】
莲池大师跟我们说明,这两部经实实在在是一样的,一样的宗旨,就是修行的方法不相同。如果就事上来说,《观经》是专门教你观想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。这个修法也难说到微妙,必须通达大乘甚深的义理,这个观才妙,否则的话,单单想这些事相,那妙在哪里?理就很深了,这就要讲到『一心』,《华严》上说的「应观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」,你观一切法,不仅是西方世界依正庄严,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诸佛刹土都是自性变现之物,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,心性周遍,无法不造。所以说「心外无法,法外无心」,这才是妙观,这就是用的一心;用一心,这个观就妙了。
我们也用这个心来念佛,那佛号怎么不妙呢?《弥陀经》东方五尊佛的德号,最后一尊叫妙音佛,他那是妙观,我们这个念佛是妙音,都妙!为什么妙?妙在哪里?妙在一心称念,这就妙。念佛的时候绝对没有妄想、没有疑惑、没有分别、没有执著,这个念佛的佛号就叫妙音。我们看注解,先解释旁通:
疏【旁通者,不别顿圆,但取诸大乘经义理相通。】
此地讲相通,不是说别教、圆教、顿教,暂时不谈这些,只取大乘经义理与本经相通的。
疏【以十六观,是净土专经,故先举也。】
首先举出《观无量寿佛经》,道理就在此地。
疏【定散者,孤山判十六观为定善,此经持名为散善。】
『孤山』是宋朝智圆法师,他住在杭州西湖孤山,后人直接以地名尊称他,这是对他的恭敬。他当年在那里主持一个道场,也是弘法利生,也勤於注疏。他有十种注解,当时有人称他为十本疏主。定善、散善,就是他讲的。
疏【今谓一心不乱,有事有理。】
莲池大师从本经的经义与《十六观经》的经义,作一番深入的讨论。
疏【即事一心,已非全散,何况理一。】
「理一」是理一心。莲池大师的看法比智圆深入,智圆法师不是专修净土,莲池大师一生是专攻净土,在境界上、体验上是不相同的。事一心不乱已经得定了,蕅益大师在《要解》里面给我们说得很透彻,念佛念到事一心不乱,见思烦恼就断了。见思烦恼要是断了,通常在教下讲,那是第九定的境界。世间禅定是四禅八定,到四空天。第九定是阿罗汉、辟支佛所证得的,见思烦恼永远断了,超出三界不再轮回了。这个是定不是散,何况理一心?见思、尘沙烦恼断了,四十一品无明最少也破一品,破一品无明、证一分法身,这是理一心。理一心这个境界就是别教的初地菩萨,圆教的初住菩萨,这比阿罗汉、辟支佛高得太多了,那怎么能讲散善呢?这确实是讲不通的。
智圆法师看这个是看我们初入门用功夫,现在我们念佛,我们的确是散心念佛,我们不是一心念佛。我们散心念佛能念得成功,能够念到功夫成片,带业往生。可是十六观就不行了,十六观一定要能观成,观成那的确是要一心来修观;散心修观决定观不成功。如果从这点来看,智圆法师讲得没错。如果就这个判定《十六观经》是定善,《弥陀经》讲的是散善,这个讲法是不圆满的。所以莲池大师这说法,是依经典理论跟我们分析得很详细。
疏【正符彼意者,彼经三观,即空即假即中,超乎次第,是为一心。今经执持名号,一心不乱,则能持所持,了不可得,是名空观;正当空时,能所历然,是名假观;非假非空,常空常假,不可思议,是名中观。】
《弥陀经》修学的理论与方法,跟《观无量寿佛经》实在讲是没有两样,没有高下的。『彼经三观』,讲空假中,这是天台家教义,天台智者大师发明「三止三观」,这个修行方法是他悟出来的。他念《法华经》时入定,在定中他到了印度灵鹫山,释迦牟尼佛还在那里讲《法华经》,他在那里听了一座。回来之后告诉人:法华一会到现在还没散。从此之后,他就开悟了,悟到三止三观的修行方法。
在那个时候印度有一些高僧到中国来,智者大师把他的心得提出来讨论。这些外国的法师对他非常佩服,说他悟出「三止三观」这种修行的方法,与《楞严经》所讲的「奢摩他、三摩、禅那」,意思非常接近。智者大师听到印度有《楞严经》,就很希望这部经能传到中国来。但是那个时候到印度不容易,不像现在交通这么方便。他就在天台山那个地方筑了一个台,叫拜经台,向西方,印度在中国的西方。每天在那里礼拜,礼拜的目的就是求这部经能到中国来。他拜了十八年,一直到他圆寂,《楞严经》也没到中国来。可是诸位想想看,这种精神毅力真正值得后人敬佩。以后《楞严经》在唐朝中宗时候,般剌密帝法师把这个经送到中国来。
三止三观,里面又分作「一心三观」。一心就高了,一心里面这三止三观统统圆满。此地所讲的『即空即假即中,超乎次第』,有次第三观,有一心三观。一心三观,观三谛是一境,是一而三,三而一,这才是究竟,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「称性而观」,教下是称性而谈。修这个观的时候,一即是三,三即是一。「空就是法界」,一空一切空,不能说这个是空的,那个是有的,没有这个道理,一空一切空。空从什么地方观?从体性上观,观一切法自性空寂,了不可得,也就是从本体上观。
观假,假也是整个法界,假是从相上观,一切相都是因缘生法,缘生之法全是假的。没有一样不是假的,所以一假一切假。假也是法界。假跟空是不是对待的?不是的。假跟空是一不是二,这才入得了法界。如果假跟空是不一样的,是两桩事情的,你就入不了法界。空是它,假也是它。假就是有,《心经》里面所讲的「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,空是讲法界的本体,假是讲法界的现象。现象是本体之现象,本体是现象之本体,是一不是二,诸位要体会到这个意思。所以佛法的空不好懂,空不是什么都没有,空是有,空跟有是一桩事情,有就是空,空就是有,空有是一,空有不是二。这才叫一心三观。
还有一个「中」,中是观用,作用。不但佛法讲中道是作用,儒家也讲这个。《四书》里面,一篇叫《中庸》,儒家教我们用中,那你就得自在,佛法也是如此。中也是法界,中是起用。一切法都是中道,无空无假无不中,这样观成了,就证得一心三智,这三种智慧就是一切智、道种智、一切种智。天台家这个观法也有经论作依据,《中论》讲「因缘所生法,即空即假即中」。佛法里面讲的三种智慧,是从一心当中证得的;乱心决定不能开智慧,决定不能开悟,因为你心没有专一。
佛法是以求智慧为目的,无论哪一个法门,无不是修定的,无不是修一心。如果说法门有高下,这是看法上的偏差、误会。佛在大乘经上告诉我们,「法门平等,无有高下」,这个看法是绝对正确的,因为都是修一心。一心三观是修一心,次第三观还是修一心,只是方法上不一样。一心三观高明,是利根修的;次第三观,愚痴一点、笨一点的人用这个方法。次第也好,一心也好,到最后都能得定、都能证果。次第三观不一定从哪边开头,一般讲先从假入空,这个比较方便,假是假相,入空;然后再从空又入假,回过头来,所谓是双遮双照。别教以下的都是用这个方法。如果用一心三观,这是圆教,这是圆融,没有次第。本经虽然不是纯圆,它是分圆,属於顿教,所以才说『超乎次第,是为一心』。
本经也是如此,这是要真正通达《弥陀经》的理论。《弥陀经》里面修行的方法就是「信愿持名」,就是你一定要念佛。念佛的方法很多,口念、心念,当然是以心为主。如果口念心不念,那个没有用,那是喊破喉咙也枉然。心念、口不念,管用,《楞严》说得好,「忆佛念佛」,忆佛,我心里想佛,我口里虽然没有念,我心里面想,那行!「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」,经文这个句子非常的肯定,必定见佛。所以忆念非常要紧,时时刻刻不要把佛忘掉了。常常要看佛像,现在方便了,家里供大张的佛像,小张的佛像可以带在身上,常常看看,帮助你忆念,念念不忘阿弥陀佛,念念不忘西方三圣,要养成这个习惯。
『能持所持,了不可得,是名空观』,为什么?能所性空。「能持」是我们自己,「所持」的是阿弥陀佛的名号,这也是因缘所生法。《中论》上讲:「因缘所生法,我说即是空,亦名为假名,亦是中道义」,这些教给你什么?破执著。虽然执持名号,里头有破执著,那真正是妙不可言。这个名号要不要?要。一天到晚佛号不中断,这叫执持名号。虽然执持名号,同时又三轮体空,这是最高明的修行方法。
『正当空时,能所历然,是名假观』,它是同时的,虽然能所了不可得,我们的佛号没有间断,字字分明。「能持所持,了不可得」,不著有;「能所历然」,不著空;空有两边不著,这就是说明真空不碍缘起,这是法界的真实相。
『非假非空,常空常假,不可思议,是名中观』。非假非空,所谓互夺两亡,两边都离开了,这叫做双遮中道,两边不立,不著空也不著有;常空常假,这是双照中道,虽然两边都不执著,两边都同时存在,遮照同时。这个不可思议,真正不可思议。佛在《无量寿经》里面告诉阿难:汝不可思议。这句话要说到我们身上,我们每个人都不可思议。为什么说不可思议?与这个经的理论完全相应。诸位要晓得,三谛三观在哪里?就在我们一身。我们的身心、体性了不可得,可是我们今天这个相也是能所历然,能生的是法性,所生的是我们这四大五阴的相状,这里头也是双遮双照,实实在在不可思议。
疏【良以单提圣号,直下一心,有何次第,正三观圆修之义也。】
念佛法门怎样才得力?这一段就是给我们说明这桩事情。这一句诸位要特别记住,『单提圣号,直下一心』,就这八个字。除这句佛号之外,什么妄念都没有,这叫单提;念这声佛号还想别的,这就不叫单提。如果真正能二六时中只有一句佛号,其他什么念头都没有,给诸位说,这就是一心;这不是次第一心,这是当下一心,一心不乱就现前。还怀疑这个怀疑那个,想这个想那个,这就把自己的一心破坏了。这种修法就是天台家正三观圆修之义,就是天台家的一心三观;他那个一心三观的确很麻烦,我们这一句佛号修一心三观比他那个容易多了。
这个法门,蕅益大师讲:最简单、最容易、最稳当、最快速,无量法门里面没有比这个法门更理想的,没有比这个法门更殊胜的。诸位能听到这个法门,这是很大的福报,没有福报的人听不到。你真正把这个法门搞明白了,依照这个法门来修学,这一生成佛了。修学其他的法门,一生想成佛不容易。这个法门一生成佛,不但是成佛,成圆教的佛,真是不可思议。
疏【是则彼经以心观为宗。】
《十六观经》是以一心观想为宗旨。
疏【此经以心念为宗。】
以一心念佛名号为宗旨。
疏【观即念也,念即观也,两经所说,既同一心,何独此经抑之为散。】
这个意思非常的明显,『观』是把整个精神贯注在一个境界里面,而且是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。「念」是心里念著,「观」是想,心里想,念跟想是一桩事情。《观经》是以法界心观法界境,这个经里面是以法界心念法界佛,就这么回事情。实际上一点差别都没有,怎么可以说这个经是散善?
疏【故此法门名念佛三昧。】
为什么叫念佛三昧?三昧就是正定,是用念佛这个方法成就三昧,所以叫它做念佛三昧。念佛三昧,严格讲就是事一心不乱。功夫成片是相似的念佛三昧。
疏【亦名一行三昧。】
一行无二行,一行是专念名号。我一天到晚所想的、所念的就是一句阿弥陀佛,除一句阿弥陀佛之外,什么也不想,什么也不念,这叫做『一行三昧』。
疏【亦名诸佛现前三昧。】
『诸佛现前三昧』,诸佛就是阿弥陀佛。所谓「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」,念到心清净了,感应到佛现前,你看到了。这个佛现前是给你作证明,你见到阿弥陀佛了。可是我们念佛人读到《疏钞》这一段,心里别打妄想,我天天念佛,怎么阿弥陀佛还不现给我看看?你们想想,阿弥陀佛会不会现?决定不现。为什么不现?你这佛号里头掺杂有妄想,你不专。一面念佛一面还想阿弥陀佛现个像给你看,这样念佛不会得一心。这个不是一行,这是二行。真正念到一心,佛像自然现前,这时虽然你见了,见如不见,你不会好奇,你也不会生欢喜心。虽然见到佛像,自己心里清净,如如不动,还是一句佛号念到底,这个境界是好境界。
如果佛一现前,自己就欢喜了,欢喜是烦恼,一心破坏了。佛现在为什么不能现前?你功夫不到家,一现前就把你念佛功夫破坏了。几时到如如不动,佛就现前了。好比你念书一样,看看你念得差不多了,可以考一考你。什么都不会,老师不会考你,为什么?你还不够格。佛现前就是考我们的,我们现在功夫程度不到。程度不到,佛也现前,你要记住,那不是佛,准是魔在扰乱。所以念佛人心要清净,要专门想著佛号,念著佛号,其他的什么都不想。也不要求一心,「我念这么多天,怎么还不得一心」?这个都不行,决定得不到的,因为你念佛的心里头胡思乱想,想一心也是胡思乱想,想佛现前也是胡思乱想,这是不可以的。
疏【亦名般若三昧。】
一心不乱就是大智慧。要知道一心是体,智慧是用,一心起用就是般若。般若跟禅定可以互为体用,禅定是体,般若是用;般若是体,禅定也可以是用。所以,也叫作『般若三昧』。
疏【亦名普等三昧。】
『普』是普遍。你只要把一心念成功了,八万四千法门、三藏教理你统统都贯通了,你等於《大藏经》全都念过,所有法门全部都修圆满了,所以一个法门成就,一切法门都成就了,这叫『普等三昧』。你要是明白这个道理,你就死心塌地念这个佛号,不会再起心动念要学这个、要学那个。好像这个也不错,那个也好,不修很可惜。是,很可惜,你一辈子也修不成功,你不懂得这个门道。如果你懂得这个门道,你一条抓到了,统统得到了,一条也不失掉,确确实实如此。这部《疏钞》要是念通了,《大藏经》就通了,不管什么经典,你决定有能力读诵,有能力通达,这是普等三昧。我们看了这么多名词,你才晓得念佛法门真正不可思议。
疏【三昧之言定也。】
『三昧』是印度话,翻成中国意思叫正定。
疏【既通多种三昧,何得为散。】
念佛法门名字这么多,都是讲三昧,你要说它是散善,这个话实在是讲不过去。
疏【大要观想若非一心,观亦成散。持名若得一心,持即成定,不在观想持名,而在一心与不一心也。】
莲池大师这个说法,非常的合理,非常的圆满。修观也好,持名也好,问题就是你是不是用一心?散心观想,观想也是散善;一心观想,观想是定善。换句话说,散心持名,持名是散善;一心持名,持名怎么不是定善?这个讲法确实合情合理。
疏【如净觉疏者,疏云:智者大师於观经,以三种净业属散,十六妙观属定,未闻以持名为散也。】
这是引用古大德注解来说。智者大师是天台宗了不起的一位祖师,他在《观无量寿佛经》上下了很大的功夫,给它做了注解,他的学生将他的注解再做一个注解,《观无量寿佛经妙宗钞》。这部注疏可以说是净土宗理论的权威,莲池大师引用的很多。要想对净土宗的理论多了解,是值得去研究的。可是方法上来说,一定要修持名念佛。
《观无量寿佛经》里面讲,韦提希夫人,她遇到一个不孝顺的儿子,怨憎会,冤家对头来的,觉得人生非常的痛苦,求释迦牟尼佛教她思惟,教她正受。「我应该怎么想法,怎样看法」,佛以三种净业答覆她。如何能得到正受(正受就是正常的享受,也就是清净心)?佛用十六观答覆她。这是智者大师在注解里面所说的,他老人家说得很清楚,三种净业散心思量叫思惟,这是散善;十六种观法,这个属於正受,这是定善。散善与定善是这个讲法。
三种净业是什么?就是《观经》三福,对我们修行人来说很重要。十六观我们不用这个方法,我们用持名念佛,但是三种净业很要紧,我们必须要修。第一种是「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」。一定要孝顺父母,要尊重师长,要养慈悲心,慈心不杀。我们现在中国佛教徒都能吃长素,这个很好,但是修十善业不多,我们要修十善业。十善业:身不杀、不盗、不淫;口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绮语;意不贪、不瞋、不痴。这种净业修成,人天福报,不堕三恶道。
三种净业,三个层次。第二种是「受持三皈,具足众戒,不犯威仪」,比前面高,这是小乘法,超越世间。受持三皈,受是你要接受,持是保持,三皈是觉不迷、正不邪、净不染,要持戒,这是声闻、缘觉的境界。第三种净业,这是大乘的,「发菩提心,深信因果,读诵大乘,劝进行者」。不发菩提心与西方净土不相应,因为西方净土是大乘佛法,大乘佛法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。菩提心是真诚,待人接物要用真诚之心,这就是菩提心。决定不能有虚妄,不能有虚伪,要以真诚心待人接物,我们在佛法才能入门。
诸位要晓得,多少学佛的人乃至於出家,到了七十、八十、九十,佛法没有入得进去,原因在哪里?就是没有菩提心。菩提心是真心、诚心,这是菩提心的本体。真诚起作用,对自己是清净心,自受用,清凉自在;对别人是大慈大悲。至诚心它起的作用就是这个,这个不要学的,这是性德,真如本性里头本来具有的;自己一定清净,对人一定慈悲。自己心地不清净,对人不慈悲,你自己就要觉悟,菩提心没发出来。菩提心没发出来是什么心?凡夫心,凡夫心你就不能出六道。菩提心才能出六道,才能明心见性,才能往生西方。
《观经》里面,这三种净业非常重要。要深信因果,所谓「众生畏果,菩萨畏因」,学佛的人不敢造恶因,造恶因后来会有恶报。恶的果报来了不怕,逆来顺受,那是报,报了就完了,受报当中决定不造恶因。要读诵大乘,《弥陀经》、《无量寿经》、《观无量寿佛经》统统是大乘经。我们修净土的人就读这些经典,够了,不要再给自己添麻烦。净土三经一论,或者蕅益大师所编的《净土十要》,印光大师的《文钞》,都是发明三经、发明净土的宗旨教义,这些我们都可以读诵。印光大师的《文钞》虽然不是经典,但是里面所说的全是大乘教义。「劝进行者」,自己修,还得要劝别人,把这个理论、方法、功德利益说给别人听。
智者大师没有说持名念佛是散善,只说三种净业是散善,十六观是定善,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。
疏【孤山判此经为散善,予不韪彼说。】
智圆法师说这个经是散善,实在讲,我们看了莲池大师前面这番议论,想想他实在是有道理,不是随便说的,所以孤山的说法我们不敢同意。
疏【且普门品疏,释一心称名,有事有理,存念观音,无有间断,名事一心。若达此心,四性不生,与空慧相应,名理一心。普门无不乱二字,智者尚作空慧释之,今云一心不乱,何得贬为散善。】
这是引用智者大师《法华经》注解。智者大师的《法华文句》,一直到今天还是第一权威注解。这个注子非常深,他的学生把注解再加以注解,称之为《法华经文句记》,就是笔记,这是天台宗所依据最重要的经典,天台三大部之一。这个注解虽然好,太深了,我们初学的人没办法读。这次我从香港回来,带了一部《法华经文句记篡要》,清朝道霈禅师所编的。《篡要》是把《文句记》里面的东西摘要,对於初学《文句记》的人来说是有很大的便利。在《法华经》注疏里面,智者大师有这一番论断,讲念观世音菩萨名号有事一心也有理一心,不过他没有讲一心不乱。『事一心』就是你念名号不间断,就跟我们念阿弥陀佛一样的,二六时中这个名号不间断,这就叫事一心。
『若达此心,四性不生,与空慧相应,名理一心』。什么叫四性不生?四性,也是从《中观论》上出来的,「诸法不自生」,一切法不会自己生自己,「亦不从他生」,也不是从别人生的,他也不能生自,「不共不无因」,也不是自他共生的,也不能说是没有原因生的,「是故说无生」。这就是讲四性:自生、他生、共生、无因生。你要是能通达这四种性质,你就晓得这一切法本来就不生。若达此心,四性不生,这与空慧相应,与空慧相应就是与大般若智慧相应,这就是理一心。与大般若相应,实际上就是与真如法性相应。
在《普门品》注解里面,虽然没有『不乱』这两个字,它讲到一心。『智者尚作空慧释之』,智者大师这样解释。『今云一心不乱』,我们本经不但讲一心,后头有不乱,讲到一心不乱。『何得贬为散善』,智圆法师说这个经是散善,实在讲是讲不过去的。这一段莲池大师给我们辨别的实在是太清楚了,所以我们不能怀疑。
疏【愚按:智者入灭,唱三宝名。】
『愚』是莲池大师自称。智者大师圆寂,临命终时念三宝名:阿弥陀佛、观世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,他是念佛往生的。
疏【章安临终,亦称弥陀及二大士。】
章安是智者大师最得意的学生,大师后来的著作多半都是他整理。《法华文句》是智者大师作的,《文句记》是章安的笔记,解释大师的注疏。章安临终也是念阿弥陀佛、观世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,也是这样走的,都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
疏【彼师资自行如斯。】
『师』就是智者大师,老师,『资』是学生,徒弟就是章安。他们师徒两个自己修行就是这个样子的,求生西方极乐世界。
疏【必不散判称名,於是益信。】
智者大师决定不至於把持名念佛看作散善。我们看了智者大师、章安大师他们一生的修行,一生讲经说法、注疏经典,我们更相信持名念佛决定不是散善。这些都是启发我们的信心,坚定我们的信心。念佛人一定要自信,我这一生决定生西方极乐世界,要有这个信心,决定往生,一点怀疑都没有。
前面跟诸位讲「读诵大乘」,我就念《弥陀经》,念《疏钞》、《要解》,或者看看《无量寿经》、《观无量寿佛经》,足够了,别的都不要再去念了。莲池大师说得好,「三藏十二部,让给别人悟」。我读诵大乘就专门读诵净土三经。读经的时候也是念佛,因为经典上念念都是讲西方净土,都是讲极乐世界;念佛也就是念经,因为经上就是劝你念阿弥陀佛的,念阿弥陀佛岂不就是念经!所以念佛与读经是一不是二。这样才能决定往生,决定会念到清凉自在,念到法喜充满,现前就得受用。今天时间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