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-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- (第十八集)
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 (第十八集)  1984/12 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 档名:01-003-0018

  请看《阿弥陀经疏钞演义》,第十八页:

  疏【则无明所覆,失本流末,浑乱真体,故名曰浊。如澄泥沙,复使净洁,斯之谓清,即指转五浊而成清泰也。】

  演【无明所覆,失本流末者。无明,即根本无明,即不如实知也。覆,谓覆盖真性。本即真性,末谓三细六粗,既失本自流末。】

  经文里面说明我们真性为什么会起无明?无明起了之后它的发展又如何?这段文虽然不长,也说得很清楚。在前一会特别向诸位提出来,「真如法一」这一句非常的重要,禅家常说「识得一,万事毕」。我们学佛功夫不得力,毛病就在这个地方,就是我们不晓得真如法一,不晓得修行要与一真相应,法界原本是一真。可是这个「一」的确很难懂。你心里面有个一,就不是一了。一里面没有东西,有一的这个观念就错了。「心体离念」就是一,有念就不一。可是这个功夫很难做,我们心里总会起心动念。纵然什么念头都没有了,变成无想定,又错了!无想定的果报在四禅天的无想天。有无两边都离开,才是一。有「有念」不行,有「无念」也不行,有念、无念统统要拿掉,这才叫做一心,这才与「真如法一」相应。明白这个道理了,这是晓得修学的要领。

  「不觉心起而有其念」,可见得我们起心动念是不觉,这个不觉就是根本无明。「觉心不起念」,我们要能在这个地方反省。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,起心动念那就是业相,在这个之前就是根本无明,无明不觉生三细。无明盖覆了我们的真性,在这个经里面讲就是一心、理一心,无明盖覆了我们的一心,於是把「本」迷失了。「本」就是理一心,就是真如本性,「失」是迷失,迷就是不觉,这才落到「枝末」,枝末就是阿赖耶的三细相:业相、转相、境界相。

  这一段就要说到「见、相」同源,我们今天讲精神与物质是同一个来源,都是真如本性变现出来的。我们听了这个话大惑不解,说我们这个迷惑颠倒的精神现象是真如本性迷了以后变现出来的,我们有几分相信,大概还可能,说山河大地、森罗万象也是我们见分变现出来的,我们很难相信,怎么可能这个心变现出外面山河大地?眼前的现象就是阿赖耶的三细相,阿赖耶广大而没有边际。觉悟了,阿赖耶就变成大圆镜智,整个境界就变成一真法界。迷了,无量无边的法界,不止十法界!这是很难体会得到的事实,但是我们想像作梦的时候就不难体会。你在梦中有自己,那个梦中自己从哪里来的?自己有身体也有精神,精神、色相从哪里来的?梦里山河大地从哪里来的?梦里也有虚空、日月星宿,试问问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的?岂不是自己心里变现出来的!梦中能变色身、能变山河大地,我们真性迷失之后怎么会不现相?真性的功能比梦中独头意识那个功能要大得太多、殊胜得太多,它会变。所以拿梦中现象来做个比喻,做个推理,佛在经里说的这个道理就有几分可信了。

  三细相统统是阿赖耶的自体。「业相」就是无明的动相,动就叫业,不觉心起那就叫业。「心起」有了念,念头就是见分,从业相里面变出来一个「转相」。念能转,转什么?转变,变什么?变境界,宇宙人生、森罗万象就变出来了。变出来这个相就叫做「境界相」,就是阿赖耶的相分。从境界相里面又变出六种粗相,三细六粗。阿赖耶的三细相,包括了整个宇宙人生,包括了宇宙全体,这是三细相。「六粗相」就不是了,六粗相是指我们个人,是指我们个别的。每一位有情的众生他有六种粗相,六种粗相从哪里来的?从三细相变出来的,都离不开三细相。大经里面常讲,心能现相,「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。森罗万象种种差别,识变的。『六粗』里面第一种是「智相」,第二种是「相续相」,古人把这个配做第七识;而「执取相」、「计名字相」配做第六识;「起业相」,这是前五识;「业系苦相」,那是果报。

  演【浑乱真体者。】

  『真体』就是本性,就是一心不乱。我们现在一心失掉,妄念从早到晚都没有停止过,心是乱心,不是一心;心是浊相,不是清净相。

  演【如楞严云:譬如清水,清洁本然。有诸世人,取彼土尘,投於清水,水亡清洁,容貌汨然,名之曰浊。】

  『譬如清水,清洁本然』,这一句是比喻我们的本性。如果有人拿泥沙往清水里面倒,水马上混浊,清净的相失掉了。泥沙尘土是什么东西?就是不觉,就是三细六粗。无明、三细六粗就好比是尘土,我们清净心里面有这些东西,清净就失掉,一心也失掉,这是我们现前的状况。

  演【复使净洁者。】

  这底下讲修行,修行好比『如澄泥沙,复使净洁』,这叫做『清』。澄是沉淀。

  演【楞严云:如澄浊水,贮於净器,静深不动。】

  你把这个水盛起来,虽然有泥沙,没有关系,因为水本来是洁净的,时间久了泥沙会沉淀。沉淀需要定功,只要你肯修定,三细六粗渐渐会消失。『静深不动』,这一句是比喻修行,无论修哪一个法门都要「静」,静就是定。八万四千法门是八万四千种的手段、方法,都是修「静深不动」,绝对不会有个法门教你修动。拜佛也是一个行门,有人专门用这个方法修行,每天拜三千拜佛,这是不是修静深不动?是的。拜佛天天在动,怎么会不动?不动怎么去拜佛?这个不动是讲心不动,不是说身不动。身不动,一天到晚面壁,心里还在打妄想,那有什么用处!是叫你一心不乱,不是叫你一身不乱!拜佛虽然身动,心不动,心里面澄到极处它自然有感应,这个感应能够把三细六粗逐渐淘汰,逐渐转变为定慧。所以拜佛是很巧妙的一种修行方法,乃至於经行。晓得这个原则,无论在什么场合、无论用什么方法,统统都是修清净心,都是修不动心,唯有不动心才能成就。

  演【沙土自沉。】

  『沙土』比喻烦恼。不动心才能断烦恼;烦恼断了,业障就消了。我们真正想消业障,一定要修清净心。

  演【清水现前,名为初伏客尘烦恼。】

  这正是《金刚经》上所讲的「降伏其心」,降伏其心要用甚深的禅定。禅定,诸位不要被这个名词迷惑了,以为禅定大概要盘腿面壁;很多人不能真正了解名相的含义。所以学禅,《六祖坛经》是中国禅宗最高的指导原则。《坛经》里面说:不取相叫「禅」,不动心叫「定」。无论在什么境界,六根接触六尘境界,你不著相就叫做「禅」;不起心、不动念叫做「定」。由此可知,要不要打坐没什么大关系,真正高明的定没有迹相,行住坐卧都是禅定,嬉笑怒骂也是禅定,哪有那么呆呆板板的!佛法是活活泼泼的。释迦牟尼佛与华严会上诸菩萨,哪一个不是活活泼泼的?所以学佛最怕学成佛呆子,这个事情麻烦!念书念成书呆子,学佛学成佛呆子,这个错了。

  修学的功夫,初步就是伏烦恼。烦恼伏住,在念佛法门就是功夫成片。如果烦恼伏不住,功夫没成就。功夫成片,决定往生。同修们要特别注意,这个事情是自己的事情,别管别人。对於别人,有缘分,我们把这个法门介绍给他。他能接受,能依教奉行,是他有善根、福德。他听了之后,不肯照做或者行之不力,那是他善根、福德太少,你也不必著急。「这个人怎么办,我还没能度得了他」,你这么一著急,自己心又混浊了。度众生没有度得了,自己被他拖下水,这个事要小心。诸佛菩萨弘法利生,天天接触外面境界,他自己决定不动心,决定不起念,永远保持心地清净,一尘不染,有这个本事才可以倒驾慈航。我们往往感情用事,尤其是好朋友,我要是不度他,心里好难过,好像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他没能去得成,回来陪他,大错特错!成绩就是在这个地方,一定要断烦恼。开始的时候先伏,定功再深就能够断。

  演【去泥纯水,名为永断根本无明。】

  这个境界是理一心不乱,为什么?他『永断根本无明』。这是在什么地位?成佛了。成佛才能永断根本无明;等觉菩萨还没做到,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断。我们要晓得,浅定、小定能伏烦恼,甚深的禅定能断烦恼。可是,定不能断无明;从定里面开慧,慧才能够照破无明。《心经》里面所讲的,那是深般若,「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」。要用般若智慧观照,照见根本无明才行,靠定功不行;但是般若智慧是从定生的,没有定就没有慧。我们多读一点佛经,多听、多记一些,以为自己智慧开了,那错了;智慧开了,你烦恼、无明没断,要晓得那不是智慧,那是佛法里面所讲的「世智辩聪」。世智辩聪在学佛的人来说是八难之一,遭了难,那个东西叫所知障。学佛要破二障,把增长所知障误会以为是开智慧了,糟糕不糟糕!

  近代学佛,佛门里面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,这是古时候所没有的。我常常碰到,「某人开悟了」,还有他自己也说,他开悟了。悟了的人跟不悟的人,气象不一样。悟了的人,怎么会有无明?怎么会有烦恼?我在国外听说洛杉矶有十几个年轻人都开悟了,我在洛杉矶讲经,他们来到我这儿听经。我说:奇怪,开悟了,还听我讲经干什么?有的还没听懂,还有好多问题来问。可见得他决定没有开悟,为什么?我没开悟!我没有开悟,他要是开悟了,应该比我高明多了,结果比较比较他不如我,可见得他们确实没开悟。没有开悟,自己以为开悟了,大概他那也不是妄语,在佛法讲这是「增上慢」,没开悟自以为开悟了。

  我还遇到有人跟我说,他证果了。我也没法子!我就说:那太好了!我还没证果。不过我告诉他:真正证阿罗汉决定有六通。我心里想一桩事情,打个妄想,你知不知道?你要不知道,你没有他心通。我们在房子里面,外面马路上有什么车往来,你能不能看见?隔了墙壁看不见,你没有天眼通。这一桩一桩一考验,他一通也不通。我说:你不是阿罗汉,阿罗汉一定有神通。这样,他自己想想,大概是没有证得。难!有好多人发生误会,没有证到以为证到,没有开悟以为开悟了。实际上这是读经太少,不懂得境界。好比我们走路,从台北要去高雄,走到板桥的时候以为到了,「我已经到高雄了」,误会了,他不晓得境界。

  修行,要懂理论、方法,还要知道境界。知道境界好比认识路,我们自己功夫到什么程度,清清楚楚,前面路怎么走,还有好远,也知道得很清楚,决不迷失。有些人不在定慧下功夫,处处炫耀他自己开悟了,还要请大法师给他印证,请密宗上师给他印证,那真是迷了!都给他印证了,这个开悟了,那个证果了,结果都是假的!所以明理的人,真正能够辨别真妄、邪正、是非,决不迷失方向,不会被人欺骗,不会被人玩弄。

  这年头骗人的人很多,可是很多人他就愿意听骗,给他说真话他不听、不相信,给他说假的,骗他,他非常高兴。甚至那骗人的人说:你到我这里来学,学几天我就给你授记,你就做什么菩萨,证什么果位。他就把家里所有积蓄统统奉献了。那些人不怕因果报应!如果这个人将来没证果,上了当,这个债还是要还的,欠债的还债,欠命的还命,耽误众生的法身慧命又骗取财物,这怎么得了!这种现象现前这个世间不是没有,我们学佛要小心谨慎、要能够辨别。会辨别唯一的方法就是读经,拿他所讲的、所写的跟经典对照,如果十句话里头有九句差不多,有一句有问题,就全部都有问题。

  骗人的人手法很巧妙,拿假的当作真的,初学的人往往真妄莫辨,看上去好像是真的,其实里头掺著假,这是我们要小心的。愈是高明的,愈不容易辨别。《楞严经》第八卷以后,有一卷半的文字给我们讲「五十种阴魔」。魔境界现前,你真的会把它当作佛境界。我们现前这个本事,如果那个境界现前没法子辨别,一定上当,对我们修行人来讲,全功尽弃,太可惜了!所以《楞严经》的好处就是提醒你,这个世界妖魔鬼怪太多,到处都是。你认识它,它对你就无可奈何!你要是晓得修行的原则,就不会上它的当。

  修行的原则是伏烦恼、断烦恼、破无明。修学的原则是要增长我们的定功、增长我们的清净心、增长我们的智慧。这样就不会上当!依戒定慧,成闻思修,这个路是决定正确的,一切诸佛菩萨在经论里面都是这样开示我们的。这就是讲怎样恢复我们的本性?怎样成就我们自己的清净心?这个意思就是指「转五浊而成清泰」,本经在末后一卷有很长的《疏钞》来讨论这个问题。

  疏【无明所引,弃觉逐尘,违远真体,故名曰背。】

  清浊向背,前面讲「清浊」,这个地方再讲「向背」。

  演【无明所引等,此无明,亦即根本无明。觉即本觉,尘即三细六粗。】

  『弃觉逐尘』,「弃」是放弃,「觉」是本觉,弃实在讲就是迷失,迷了本觉。「逐」就是攀缘,心心念念攀缘五欲六尘。这个地方「尘」即是三细六粗。五欲六尘,粗中之粗,很粗的相,就是六粗里面的起业相。执取相、计名字相、起业相都是五欲六尘。

  演【由无明生业相,乃至造业受报,是渐远真如之觉,随逐境界之尘。】

  这一段就是解释「无明不觉生三细,境界为缘长六粗」,是讲三细六粗发展的过程,从「无明业相」一直到「造业受报」,这是把九种相都说出来了。经由这样的过程发展,这就是渐渐的远离了真如,就是违背了本觉。「随逐」也就是攀缘境界的尘缘。

  演【如穷子舍父逃逝,故名曰背。】

  这句是《法华经》上的比喻,《法华经》上佛讲了一个故事,这个故事很长。这是大富长者家里的少爷,他迷失自己的家,逃出去在外面要饭,苦得不得了!违背本觉亦复如是。为什么违背本觉?无明起了之后迷失了本性。

  疏【返其去路,复使归还,斯之谓向。】

  这一段是解释『向』的意思。「向」是回头,佛门里常说回头是岸。回头,从哪里回来?最先是从五欲六尘上回来,然后再从六粗三细上回来,这样才能回归到本性。可是这一段所说的,这是指我们本经所演的:

  疏【即指背娑婆而向极乐也。】

  大师在此地劝我们,应当离开娑婆世界,归向极乐世界。娑婆世界实实在在苦,不能解决问题,即使修世间禅定也不容易,别说出世间禅定了。世间禅定,初禅都不容易成就!千万不能把口头禅、野狐禅当作如来的禅定,那就错了。心里才得一点轻安就误会以为自己入定了,这都是很大的错误。自己欺骗自己,欺骗别人的时候,自己先骗自己,这种人很愚痴,聪明的人决不欺骗自己。这一段注解把六粗都说出来了。

  演【返其去路者,谓不须别寻归路,即就路还家,便得返身见父。】

  这是个比喻。正因为如此,佛才开八万四千法门,这意思就是叫各个人就路回家,不要绕圈子。那个『家』,真如本性好比圆的圆心,我们这些众生好比站在圆周上,你要到圆心取一条直路,一直回家就到了,用不著拐弯抹角。别的人修那个法门,他站在那一点,他那里就路还家;我站在这一点,我也可以就路还家,我用不著绕圈子去跟他学,还未必能回得了家。学佛一定要契机,机是指适合自己的根性、程度,又能适合现前的生活环境,对我们生活环境没有障碍、抵触,这个修行就方便了。法门多,是要适合各种不同根性的人,所以佛讲这些法门不是为一个人讲的。譬如医生治病开很多药方,那个药方不是给一个人开的。有些法门不适合我们修学,修了只有找麻烦,增长烦恼、增长邪见。那个法门是不是佛说的?佛说的。佛说的,不对我的根机,不契机!

  所以,法门一定要选择。佛在世的时候不需要选择,你去请教他,他给你说个法门,等於你去看病,大夫马上给你开个药方。现在佛不在世了,留下来这些经典就是当年他给许多人开的药方。现在我们害的这个病,没法子照药方害病。医生只有按病况来开药方,病人不能照医生的药方害病!现在佛陀不在世,这些经典就是药方,我们拿来看看,对对这个方子,能不能治我的病。如果发觉不太对劲,赶紧换还来得及,要换药方。换这个方法,自己修学能得一点利益,这就好了,就可以继续不断的努力,成效一定是断烦恼。

  演【先破执取计名,空其人执。】

  这里面所讲的纲领是所有法门共同的原则,八万四千法门任何一个法门都不会违背的;如果违背这个原理原则,决定不是佛法。修行初步的功夫,就是破执取相。六粗相,第一个是智相,第二个是相续相,第三个是执取相,第四个是计名字相。『计』是计度分别,『名』是名相,『执』是执著,『取』是取舍。你在一切法里面起分别执著,有取舍得失的心,这完全是从我执(人我执)里面生的;这些东西不离开,增长我执。『人执』就是人我执,如果有这个东西存在,人我执没有破,我们念佛,事一心不能成就。莲池大师、蕅益大师都是这么告诉我们,破人我执,得事一心不乱;破法我执(破法执),得理一心不乱。这很要紧!我们念佛功夫要在这个地方见,这是成绩,到这个标准,晓得自己得到一心不乱。

  念佛法门用一句名号,这句名号是声声提醒自己,我们在境界里面才有分别(计名字就是分别),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把自己唤醒。南无阿弥陀佛,意思是无量觉,觉心里面没有计名字相,没有执取相,迷惑才有!希望我们在迷的时候,赶紧一句佛号把自己喊回头,这就是回来,「就路还家」,这个佛号念了才有用。决不是说,我一天念几千声、几万声佛号,大概阿弥陀佛很欢喜,很喜欢我了,将来我临命终他一定来接我,计名字还照样计名字,执取还照样执取,烦恼一大堆,天天增长,没见得淡几分,这个不行!这都是误会,都是搞错了。经里面给我们讲往生的条件,是一心不乱、心不颠倒;并没有讲一天念多少声佛号,不必一心不乱,没说这个!一定要懂这个道理。可是这个佛号不能间断,为什么?一间断妄想就起来,这就是业障太重了。

  所以,把所有妄念都换成一句,就是这一声佛号,换成这一念,而这一声佛号是念得声声要觉悟,不能迷。这就是这些经、疏、论不能不读,不能不讲求,否则的话,这一句名号虽然念,还是迷迷糊糊的念,声声迷惑颠倒,而不是声声觉悟,那个没用处。古德讲「喊破喉咙也枉然」,一天念十万声佛号,喉咙喊破了没用处,为什么?不能断烦恼,不能破我执。他不晓得佛号应该怎么念法,他那个十万声佛号,声声都是迷而不觉,这个不行。佛教我们念这个佛号是声声觉而不迷,从迷里面喊回头叫我们觉悟,是这个意思。所以成绩就是要破分别、执著。念佛人在日常生活里面,分别、执著的心一天比一天淡薄,这个境界就好,功夫就有进步。一天比一天看得淡,看得淡就是看破,一天比一天能放得下,这样佛号就念得得力,有相当的力量,我执自然破除。

  演【次破相续智相,荡其法执。】

  再继续破相续相、智相,这是第七识里面的法执。前面是我执,这里是法执。『法执』,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「知见」。凡是知见,都是所知障。所以你学东西,学那么多干什么?学得愈多,所知障愈重。真正的智慧,《大般若经》里面所讲的「般若无知」。你问佛菩萨:你有没有智慧?他说:我没有智慧。《坛经》里面,有人请教六祖,六祖说:我无知,我也不会。他说这个话不是骗人的,也不是谦虚,真的没有。清净心里头什么都没有,「本来无一物」,哪有知见?没有。般若真的是无知,无知,心才清净。它起作用的时候,像镜子照外面境界,照的时候无所不知。即使在照的时候,它自己还是无知,还是清净的,决不染污,这才叫真正的智慧。我们今天用见闻觉知这些东西,全是邪知邪见,全是所知障。

  所以,听经要离言说相、离名字相、离心缘相。离这三种相,你听经能增长智慧;如果著这三种相,你听经增长邪见、增长所知障。这是很重要的关键。清凉大师在《华严经玄义》经题里面说得很清楚,不善学的人非常容易落在邪见跟无明里头。所以,要会学!这里头有善巧方便。不懂得善巧方便,你听经专记名相,就著了言说相、名字相,或者听了之后想这个经里这个话是什么道理,那就是打妄想,著了心缘相。真正善巧方便的听是「听而无听,无听而听」,这个高明!这样听经是增长定功,增长智慧。

  譬如诸位在此地听经,这两个小时你听的是句句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,这是智慧;听的时候你心里都不动,不动心,不起念,这是禅定。你这两个钟点在此地修的什么?定慧双修,有定、有慧。如果你听经的时候,执著名字相,执著言说相,还要想想这个话里是些什么道理,那么你定慧统统没有了。听了些什么东西?世间名言,那就世间法了。佛法跟世间法就是这一念之差。你听的是世间法,听的佛学是世间的佛学,不管用处,世间的佛学就是增长你的法执,增长你的所知障。所以会讲不如会听,会听的高明!你只要是真会听了,什么人讲经都可以听,为什么?你在那个场合听,修自己的定慧,决不著相。会听的人,真正的智慧现前,那是有甚深的大定、有甚深的般若,到这个时候定慧没有不增长的,境界当然不相同,逐渐逐渐向上提升。

  法执破了,这地位就是圆教初住菩萨,达到理一心不乱。那么以后还有没有事情?还有。为什么?还不圆满!从圆教初住到如来果地还有四十二个位次,所以理一心不乱里面有四十二个阶级;虽然都证得理一心,功夫有浅深不同,十住菩萨证得浅,十地菩萨证得深。

  演【次破三细赖耶,归於觉体。】

  还要再『破三细赖耶』,能破三细赖耶,那是很深的一心不乱,不是浅的。破三细赖耶是圆教八地菩萨开始,八地是不动地,这个时候开始转阿赖耶成大圆镜智,一直到圆成佛果,这才『归於觉体』。

  演【斯之谓向也。】

  这是『向』的意思。这都是千经万论里面共同的原则,决定没有例外的,连我们净土法门也不会违背;违背这个原理原则,那就是魔说,不是佛说的。可是净土它有特别的法门,那就是叫你离开娑婆世界,求生西方净土。为什么?这个比较容易。我们要想破我执、破法执,恐怕在一生当中都做不到,虽然做不到,一定要做;不能说这个做不到,我们就不做了,那就错了。做不到也要做,能做几成就算几成,比不做要好得多!一定要做。实在做不到,还能带业往生,这个带业就是带著我执、法执。我执、法执没破,可以带著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去破,这种情形是生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;破我执,生方便有余土;破法执,生实报庄严土。

  极乐世界的确是太殊胜了,凡圣同居土里面具足方便土跟实报土的殊胜,说得粗浅一点,就是那种享受、待遇、好处他能够得到,这是在其他世界看不到的,唯独西方极乐世界有这种情形。所以,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真是赞叹不尽。也正因为如此,十方诸佛才出广长舌相,来为释迦牟尼佛做证明,证明佛所讲的是诚实语。在这个经文里面,舌头伸出来把三千大千世界都盖住,有同学说这一句很难懂,好像不可能!你现在认为不可能,你几时到了菩萨地位,我执破掉之后,你就会觉悟到这是可能,为什么?佛经里面讲,一切法,广长舌相也是一法,「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」。如果心识不能变这个相,这个心识的功能就有限,不能叫做万德万能,不能叫做本来具足。六祖悟道的时候,「何期自性,本来具足」,里头还括弧注解一下,不具足广长舌相,「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」,这里头还要加注解,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广长舌相不能生;没这么注解,可见得确实是本来具足,能生万法。我们把这个道理想通,就不怀疑了。

  有理必有其事,有事必定有理,理事不二,这才是正说。可是诸位在学校里碰到别的同学,他要对你怀疑,你就不必这样说法,为什么?对初学有理讲不清,愈辩愈糊涂、愈糟糕。可以暂时用方便说,叫他不怀疑,对佛法生信心,我们目的就达到了。何必要追根究底说这么多罗嗦话?搞也搞不清楚。所以佛说法因人而异,程度浅的给他说浅的,程度深的给他说深的。佛无有定法可说,但是决定不违背真理,这是决定不违背的。

  疏【然此且就众生一期从迷得悟而言,似有澄之返之之迹,而於自性,实无得失,亦无增损。是故时浊时清,水非易性;忽背忽向,人无二身。】

  这再给我们阐明,真性里面「本来无一物」、「本来清净」,哪有澄浊向背这些东西?这是决定没有的。『众生一期』,一期就是一生,在我们这一生当中,前世不说,后世也不说,就说我们现前这一世当中,从迷开悟了,好像是有『澄之返之』之迹相。我们以前迷惑颠倒,遇到佛法,依教修行,开悟了。其实,开悟有小悟、有大悟、有大彻大悟。人人都有小悟,每天读经、听经都有悟处,都有点小悟,积小悟就变成大悟。可是,心一定要清净,烦恼要轻,才能积小悟成大悟。假如你说悟了,而烦恼并没有减轻,甚至天天还加重,纵然积许多小悟也成不了大悟。

  真正悟,这个悟是开智慧。智慧能伏断烦恼,能破无明;纵然破不了无明,也能淡一点,它有这种功能。可是有人有悟,这个悟是解悟,不是证悟,解悟不能了生死。因为解悟只是理上明白了,理虽然明白,好比路认识了还没走,换句话说,烦恼没断,生死没了,路是认识了,那个不管用!解悟不管用,古人讥之为「说食数宝」。他不是邪知见,他不是法执,他是真正明了了,但是他没有依教修行,换句话说,他没有修定。悟了的人一定会修定,而且那个定是更容易成就,因为他认识路,他晓得修定的好处,又懂得修行的方法,他修行比别人来得快。这就是解悟而后修证,悟后起修,这条路相当的高明。

  在一期修证,就是一生修证的时候,有「澄、浊、向、背」这些迹相,能看得出来;可是要晓得,如果就真如自性上说,没有这个迹相,决定没有。『实无得失』,真心里头没有得失,得失是妄心,『亦无增损』,真心里面没有增损。迷的时候,我们功德法财都损失了,悟的时候又得到了,其实真性里面没有得失、增损。底下说个比喻,『时浊时清』,水有的时候浊、有的时候清,可是『水非易性』,水本来这个性是清洁的,并没有改变,清浊不改变它的自性。为什么?因为水并不染污,水是水,泥沙是泥沙,暂时好像混在一起,可是让它一定下来,水还是水,泥沙还是泥沙,它自然沉淀下去。这个理我们要明白。『忽背忽向』,一会儿背著,一会儿向著,『人无二身』,还是那一个人,「背」与「向」不过是自己身转变一下。这都是从比喻上来说的。

  下面再举古大德在修证功夫上给我们做一个榜样,做一个例子,这一段公案是出在《六祖坛经》里面,这是六祖大师得意的学生怀让禅师。今天时间到了。